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于禁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于禁(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于禁重要事件之四——封左将军、假节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于禁迁为左将军,假节钺,食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于禁宛城之战后被封亭侯,五子良将中的第一个;假节钺是曹魏外姓武将第一个,这可以看出曹操对于禁的喜爱达到何种程度。有观点认为假节与假节钺地位同等,仅是礼仪不同,这并不准确。首先汉末三国年间很多旧制在不断变化,大小诸侯乃至三分天下几十年间风云变幻,各路大小政权频繁变换,每个职位在不同的阵营、不同的年份都有微妙区别,例如假节钺,汉末以来仅董卓、曹操有此头衔,曹操此时授予于禁,意义又有所不同。天下大乱初期很多诸侯自己也只是杂号将军,后期各种将军才越来越多。假节在三国历史上前后人数可能多达几十人,假节钺仅有个位数(假黄钺是否等同假节钺暂不讨论),从礼仪上一定是假节钺更高,荣誉更崇高毫无疑问。关于实权,有说曹魏后期假节的辛毗可以依据皇命而约束假节钺的司马懿。这点意义不大,因约束非领导,刺史品级也没有郡守高,但不妨碍刺史监督品级更高的郡守。重点是授予假节钺与假节的时间点,纵向来看,汉末以来的假节钺,假黄钺、假钺,共计应为八人,于禁之前仅有董卓、曹操,第四名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了,后进者不再列举。关于假节钺、假黄钺、假钺、假节、持节等等今后会单独分析。横向来看,曹魏集团名将云集,人才比另两家充裕得多,但假节者不少,假节钺这一时期仅有于禁,很明显,于禁此时就是曹操心目中外姓武将第一人,属于极少数亲信之列。实际上单就指此一历史时期,假节钺地位高于假节是毫无疑问的,不必纠结于礼仪上还是实权,当实权大致相当时,主公单独授予某人更高的礼仪就包含了更高的声望、荣誉,那么地位上就比其他有实权但礼仪没有他高的将军更高。不论怎样,将军实权大小随时代会有微妙变化,但至少礼仪上给到当时的最高,于禁在曹魏阵营中地位不言而喻。

还是那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辛毗假节可以制约假节钺的司马懿,但归根结底两人地位谁高不言而喻。当然随时间推移到晋朝假节钺与假节有了明文规定的实权差异。同样地,有观点认为假节钺可以代表君主行使权力,包括治理地方、于军中斩二千石以下官员先斩后奏,甚至自行发动局部战争的权利,持此观点的人指的假节钺者基本都在指关羽。但纵观三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恰恰仅有关羽一人在史书无君主明确命令情况下发动局部战争,刘备是否下达命令,怎样的命令史料并无记载,也是一大历史悬案,但通常认为关羽发动战争应该是有刘备授意,至于战争规模扩大化之后的决断才是关羽将在外临场发挥自主决策。关羽在缺乏宗亲支持的刘备军中实际地位等同于曹孙阵营的宗亲,是刘备集团公认的一人之下,荆州益州又相距遥远沟通不便,多种因素下才使关羽拥有如此大的权力,这种权力与假节钺实际毫无关系,并不互为因果。相比之下于禁在曹营地位再高也不可能达到关羽那样,毕竟曹操有强大的宗亲势力可以依靠,重要岗位有曹家夏侯家一众猛人把控,这与能力无关。

综上所述,每个假节钺在年代、阵营背景不同之下具体内涵都不完全一样,并不能简单比较。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于禁篇(下)

于禁重要事件之五——水淹七军

之前讲了那么多,实际上于禁最为人熟知的形象就是襄樊之战中给关羽水淹七军、庞德宁死不降做了背景板,甚至曹仁死守樊城也成为个人光辉事迹,随后徐晃击退关羽,吕蒙偷袭荆州,也成为此二人经典战役。一圈下来魏蜀吴都有武将建功立业,只有可怜的于禁,从曹魏外姓第一武将变成阶下囚,在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甚至演义中被塑造成心胸狭隘,眼红庞德战绩屡次牵制,战败又向关羽乞降的小丑般的角色。笔者尝试重点分析这一事件整个来龙去脉,尽力还原事件原貌。关于襄樊之战话题极多,今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本次与于禁无关的事件暂且不讨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领所辖荆州兵向襄阳、樊城发动进攻,主攻曹仁所在的樊城。眼见襄阳已被包围,樊城兵少,曹仁赶紧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派出左将军于禁统领七军赶往樊城援助曹仁。

关羽带了多少人北伐?有两种方法可以估算,公认的观点在接近三万至四万之间。第一种方法,建安二十年,孙权袭取关羽治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率领五万大军驻屯公安,令关羽率军三万入益阳与吕蒙、鲁肃等人对峙。三国志先主传'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甘宁传'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余里浅濑,云欲夜涉渡。'建安二十年关羽号称三万人,到建安二十四年期间未经战乱,那么关羽手下应当总兵力适当增加在四万左右比较合理。第二种方法,刘表治下完整的荆州号称带甲十万,而此时荆州三分,曹操占一郡多点,剩下六郡被孙刘平分,那么综合考虑,关羽手中荆州三郡能供养的兵力大致也就是四万左右。除去防守江陵与公安的一万多人,那么北伐兵力应在三万上下。

那么于禁的七军究竟是多少人呢?《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中记载'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又杀魏将庞德,威震华夏。魏王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可以得知一军大概四千人,加上于禁等将军直属亲兵等,粗略估计为三万五至四万。这也与关羽的部队体量基本对等,加上襄樊两城曹仁守军接近一万,曹魏总兵力大致接近五万。士兵数量曹魏稍占优势,但关羽以逸待劳迎击于禁,准备充足,围困两城,占有地利,双方账面上势均力敌。

庞德是于禁的副将或先锋吗?不是。这两人甚至很可能根本没见过面。那是三国演义,而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十月,宛城守将侯音起兵叛曹倒向关羽,曹仁与庞德率领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侯音,并大举屠城,威震当时。平定宛城后曹仁就开进樊城,这时庞德已经跟随曹仁进驻樊城。于禁是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到达樊城外围,时间上差了将近一年。此时的庞德是曹仁部将,非于禁部将。

曹魏阵营总指挥是曹仁还是于禁?都不是。关于三国时期的四方将军与四征将军孰高孰低,是一个复杂的话题,类比前文假节钺与假节,很难一两句话说清楚。碰巧此战中曹仁假节,于禁假节钺,两个复杂问题纠缠在一起。先说假节与假节钺,实权是一样的,外出带兵拥有完全的决断权,只不过礼节上于禁更高,但考虑到曹仁宗亲身份加成,二人地位实在很难区分,也许曹操都没想过非要分出个高下。左将军与征南将军谁更高?这个问题要放在曹魏特定时期来分析,时间不能拉得太长,不然没有参考意义,诸侯集团剧烈变化时期有特定的职权。还好有至少三人可供参考:张辽、满宠、郭淮。建安二十年,曹操拜张辽为征东将军,镇守居巢防范东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迁张辽为前将军,张辽还屯合肥。所以,张辽是先任四征将军再任四方将军。然后是满宠,黄初五年,满宠因随曹丕南征东吴之功封前将军。太和三年,满宠以前将军职代理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和四年,满宠任征东将军统摄豫州、兖州兵力抵抗东吴。所以,满宠是先任四方将军后任四征将军。最后是郭淮,正始元年,郭淮击退姜维进攻,并讨伐羌族安抚胡人,获封左将军,不久转任前将军。嘉平元年,郭淮获封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所以,郭淮也是先任四方将军再任四征将军。那么三人中有谁是被降职了吗?看不出来,三人转任后都有封赏。看起来最恰当的解释是,仅在这时期,四方将军与四征将军并无高低之分,四方将军属于中央军,四征将军属于地方军事一把手(有时军政一把抓)。从另一方面看,曹仁统辖襄樊二城兵力不足万人,于禁援军接近四万,也不可能在局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中将指挥权交与曹仁。所以两人在此战中的地位相当,并无隶属关系。况且曹仁被围在樊城内,联络无法通畅谈不上,谁指挥谁毫无意义。

假如击退关羽后两军会师呢?我的答案仍然是互不隶属。在曹魏阵营中两名至多名同级将领协同作战很普遍,这次也不过是两名高级别将领协同作战,不一定非要有一名总指挥,于禁所部为中央军,任务是解樊城之围,解除后自然会汇报曹操,曹老板自然会给出下一步指示。也就是说具体战役将军自行指挥,战役结束再请示就可以了,两个久经战阵的名将这点都处理不好也不会成为名将。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于禁篇(下)

接下来是战斗过程。没什么详细记载,于禁传'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庞德传记载樊城下的水有五六丈高。为什么曹仁部将庞德不在城里却在城外跟于禁一起被淹了呢?因为庞德按照曹仁的命令出城外十里扎营,以为犄角之势。是否与于禁在一处扎营呢?可能性不大。于禁大军接近四万,庞德出城率领应为本部兵马,估计也就千把来人,应该是起牵制关羽军与联络于禁军的中转站的作用。杂号将军每人也有自己的本部兵马,于禁不大可能将部队拨给曹仁的部下,派出自己的某位杂号将军与庞德汇合倒很可能。所以于禁与庞德不仅不是上下级,反而很可能压根没见过面。

本以为是蜀汉第一武将关羽对阵曹魏内外姓第一武将曹仁、于禁的巅峰对决,结果没打上两个照面被老天爷以戏剧性的方式画上逗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胜利果实落到了孙吴手里,于禁被囚、关羽身死,令人惋惜。

关于于禁布阵问题。有人说于禁北方人不熟悉荆州长江地形水道,布阵于低地,疏于防范洪水,导致水淹七军。这是于禁的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讲,关羽早已围住樊城,由于先期优势,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地势险要的高地可以想见都被关羽军先占领了。而且于禁七军是个庞大的数目,要找适合容纳这么多人的,未被占据的有利地形扎营并不容易。君不见马谡失街亭,不在大路要冲处设防偏偏跑到山上,被断水断粮,街亭也丢了。以于禁稳重严整的风格,断不会冒险。不论当时还是后世,导致于禁风评低下的原因始终不是被水淹,而是投降。其实另一位主将曹仁也被吓尿了,不是满宠力劝死守,曹仁就弃城了,而逃跑路上会否被关羽军抓获也未可知。可见这场大洪水之罕见,并非于禁作战不力。

于禁是否投降?毫无疑问投降了。很多人不能中庸地看待问题,往往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近年来三国历史很热门,人们不满足于三国演义讲述的情节,希望了解真实的历史。当发现于禁并不像演义里描述的那么不堪后,转而报以巨大的同情与逆反,开始无原则的翻案。'禁遂降'三字是明白无误记载在三国志于禁传的,作为已经不吝溢美之词的于禁本传都确凿无疑,任何辩解都是无力的。有人认为于禁未投降的理由是他如果投降必定被关羽任用,而不是囚禁。实际上,除了史书记载确凿之外,恰可以从关羽性格入手分析。关羽的性格特点除了忠、勇,便是傲。而且高傲至极,除了刘备,其他人都不放眼里。庞德死节很重要的原因是家小都在曹操那,自己先降张鲁再降曹操,这次再降到曹操死敌阵营,那一家人性命肯定不保。话分两头,庞德不降,你关羽可以好言相劝,最有利的筹码就是庞德亲哥就在刘备那边,最不济就把庞德也关起来,看在他哥的面子上不杀还不成吗。如果这场景换成刘备诸葛亮哪怕是张飞,看见庞德宁死不屈的样说不定会更加敬佩呢。但关羽可不行,这么高傲的人哪受得了一个手下败将对自己破口大骂?立即斩首了事。对于于禁,关羽并未任用,反而囚禁起来。因为于禁实在太重要了,关羽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第一,人家已经投降,杀是肯定不合适的,襄樊二城未破,杀降敌军必然死战;第二,于禁左将军假节钺,自己前将军假节钺,论资历、备份、各自阵营地位旗鼓相当,给人家什么官职?第三,既然没办法自己决定,那只能请示刘备,可现在战事吃紧也抽不出兵力一路护送(押运)于禁到益州,万一路上生变死掉或者跑掉也很麻烦。况且还俘虏了于禁手下三万来人,处理不好会生事端,只能先押送至江陵,先关着吧,打完仗再说。

于禁是否为了七军将士性命而投降?很难说,笔者认为这是小概率。于禁治军以法御下,军纪堪称严厉,士兵是畏惧而不是拥戴他。作战不徇私情,严厉对待士兵,甚至对待旧友也能下杀手,这在当时就有争议。纵观于禁征战一生,他的光辉事迹基本上都以整肃军纪为基础,这是他的特点也是看家法宝。翻遍三国志找不到于禁使用计谋的情节,他未必不会用计,但这显然不是他的特长。这样的人原则性极强,灵活性不足,当他最大的看家本领整军压阵在洪水中毫无用武之地,再抵抗也是没有意义,奋斗了大半生的军事生涯最终败给天而非人,输的这么窝囊,此时再也承受不住心理压力,崩溃了,投降了。另一方面,一代名将败于天灾,手下数万人在水中无力抵抗,逃都没法逃的场景想必击垮了他的心理防线,于禁的投降与俘虏七军三万来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水漫灌之时,于禁身边还有多少人都是个疑问,但凡还能组织起秩序于禁也不会投降,他可是曹魏最善于治军的名将,可见当时局面已完全无法控制。这种形式下是否投降有多少人是听从于禁命令也是个疑问。公平的说,于禁投降时说他考虑到七军将士性命是有些矫枉过正,就算他有这心恐怕也没有这个力。

于禁投降带来的最坏影响还是政治上,曹操最信任的外姓武将之首,居然投降刘备这个'反贼',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以于禁的身份,是万万不可投降的,投降又被囚禁,简直是在羞辱整个曹魏集团。于禁成名是在二十二年前宛城之战,典韦的战死让曹操痛哭不已。于禁素来以事君为大,素来多疑的曹操看中这点才让他单独统率大军。现在于禁却降了,这对曹操的打击远比损失三万士兵来的更大。史书原文'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当东吴后来攻取荆州释放于禁回魏后,此时曹操已死,曹丕继位,曹丕见于禁须发皆白,形容憔悴,宽慰了于禁,拜为安远将军。于禁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好好地耍了于禁一把。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生病死去,谥号厉侯。曹丕对老辈旧臣感情没有曹操深,换做曹操绝对不会这么做。曹丕这样也是其性格使然,毕竟他曾经在好友王粲葬礼上学驴叫,也曾逼兄弟曹植作七步诗,做事思维发散的他在惩罚老将军于禁上出什么奇招也是见怪不怪了。

可悲一代英雄人物,三国名将于禁,以严整持军、最号毅重闻名天下,最后却败得再也无法收拾残阵,聚拢人马。此天意也,非为人力。输的窝囊,死得也窝囊,但尽管留下不光彩的结尾,于禁仍然不愧一代名将。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于禁篇(下)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