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电脑硬件名词、简写大全

这篇文章没有个人解释,只是对一些名词、简写做一个类似大纲的说明,也有详细链接可以进去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为了方便,用的百度百科而非维基百科,不保证所有解释都正确无误)

其实还是有必要说一下这些东西的,不然我真不想科普的时候说着说着就要解释名词了,而且我真不信你们全都知道。

那我们开始吧

三大件

先从三大件说起:

CPU( Unit)中央处理器核心 Core

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线程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

超线程 Hyper-

超线程技术把多线程处理器内部的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就能使用线程级的并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

超线程技术是利用空闲CPU资源

制程(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指制造CPU或GPU 里 晶体管门电路 的尺寸,单位为纳米(nm)。

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使CPU与GPU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处理器具有更多的功能以及更高的性能;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减少处理器的散热设计功耗(TDP),从而解决处理器频率提升的障碍;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可以使处理器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CPU与GPU产品,直接降低了CPU与GPU的产品成本,从而最终会降低CPU与GPU的销售价格使广大消费者得利.....频率

CPU运算时的工作的频率(1秒内发生的同步脉冲数)的简称

默频

默认基础频率,也就是 CPU 的主频。

主频

主频是指 CPU 内核工作的主时钟频率,一般来说

主频= 倍频 * 外频

外频

外频是系统总线频率,也就是主板、内存等的工作频率。

因为XX原因,外频和 CPU 主频 的速度不一样,这时为了同步两者就有了倍频的概念,

倍频

倍频= 主频 / 外频

睿频

通过某种加速技术,在一段时间内调整 CPU 的主频。

超频

超频就是超 CPU 的主频,以此来获得更强的性能,一般是超 外频 ,其次是 倍频。

架构

其实一般说的处理器架构,是微架构,是在计算机工程中,将一种给定的 指令集架构在处理器中执行的方法。

缓存 cache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为速率很快。

不同等级速度不一样,也就是L>L2 >L3。

TDP ( Power)散热设计功耗

一般来说,是指对散热方案设计的最低功耗设计。

封装

是指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部接头处,以便于其它器件连接 的整个过程。

总线

在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路叫总线,微型计算机是以总线结构来连接各个功能部件的。

X86

泛指一系列基于 Intel 8086 且向后兼容的中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

32位、64位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特别为64位架构计算机系统而设计的操作系统,

一个是指处理器里的 GPRs 通用寄存器 的数据宽度为64位。

die 芯片

die(芯片)是一小块半导体材料,在其上制造了给定的功能电路。

PCI-

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既是一个物理接口(有 X1、X4、X8和X16),也是一个标准规格。

GPU ( Unit ) 图形处理器/显卡

将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显示信息进行转换驱动显示器,并向显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扫描信号(画面),控制显示器的正确显示,是连接显示器和个人计算机主板的重要组件,是“人机”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内置的并行计算能力现阶段也用于深度学习等运算。

独立显卡

将显示芯片及相关器件制作成一个独立于电脑主板的板卡,成为专业的图像处理硬件设备。

有内置(常见插主板PCIe)和外置之分(显卡坞)

核心显卡

集成在核心(CPU内)中的显卡,共享系统内存资源。

集成显卡

集成在主板 北桥芯片的显示芯片,有些共享系统内存,有些自带内存。 现在少见了,常有人把核心显卡当作集成显卡,再过些年这么叫也可能是对的了。

显卡核心

和 CPU 的核心一样,但是这个是显卡的核心,里面的架构,设计不一样。

流处理器

就是GPU里的一个物理上的处理器,负责处理由CPU传输过来的数据,处理后转化为显示器可以辨识的数字信号。

核心频率

是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其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显示核心的性能。

显存

显卡内存,用来存储显卡芯片处理过或者即将提取的渲染数据。

(显存)带宽

描述线路理论上传输数据的最高速率。除了显存带宽,其它很多地方都有这个概念,比如总线带宽,内存带宽...有数据传输的地方就有带宽。

(显存)位宽

位宽就是内存或显存一次能传输的数据量。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

显存带宽=显存频率 X 显存位宽 / 8

显卡接口

有两类,一类是显卡和主板之间的接口,共有 ISA、PCI、AGP、PCI 。

一类是显卡和显示器之间的接口,共有VGA、HDMI、DVI、DP以及USB-C(包括雷电3)等。

VGA(Video Array)

VGA视频图形阵列 是 IBM 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使用模拟信号的电脑显示标准。带宽为

DVI ( )

数字视频接口设计的目的是用来传输未经压缩的数字化视频

HDMI(High )

高清多媒体接口是一种全数字化视频和声音发送接口,可以发送未压缩的音频及视频信号。

DP ()

是由PC及芯片制造商联盟开发,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标准化的数字式视频接口标准。

雷电3

intel 的全功能接口,融合了 PCIE 和 DP 技术。

小tips:传输带宽:雷电3 > DP1.4 > HDMI > DVI > VGA (一般情况,具体看接口代数)

@#$%-Sync

就是一种显卡和显示器 同步的技术,以 AMD 的 Free-Sync 和 的 G-Sync 出名。

PCI-E X$$

前面说了,X后面的数字越大,插槽越长,速率越快。

帧率 FPS ( Per )

以帧称为单位的位图图像连续出现在显示器上的频率(速率)

HDR High- Range

高动态范围图像,简单说就是高对比,强色彩。

API 程序开发接口: 微软的 SGI的

与你基本无关,更新后二者就行了。

交火

ATI的一款多重 GPU 技术,可让多张显示卡同时在一部电脑上并排使用,增加运算效能,

SLI ( Link )

英伟达连接两张相同显卡的接口,将一帧画面从上到下一分为二,一块显示芯片负责渲染上半部分画面,另外一块显示芯片负责渲染下半部分画面。

/ 主板/母版

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点,供处理器、显卡、声卡、硬盘、存储器、对外设备等设备接合。

规格

主板不同的大小规格:

Mini-ITX ( 170mm × 170mm)

(244mm x 244mm)

ATX(305mm × 244mm)

ATX (305mm × 330mm &小于这个尺寸大于 ATX 尺寸的板子)

BIOS (Basic Input )

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 CMOS 中读写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芯片组

是一组共同工作的集成电路“芯片”,并作为一个产品销售。

比如,在主板里分为 南桥芯片和 北桥芯片:

南桥

南桥设计用来处理低速信号,通过北桥与中央处理器联系。南桥主要是负责 I/O 的数据。

北桥

北桥设计用来处理高速信号,通常处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PCI 显卡(早年是AGP显卡)、高速PCI X16/X8的端口,还有与南桥之间的通信。

北桥用于CPU和内存、显卡、PCI交换数据。

I / O 接口

主机通过 I/O 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比如键鼠操作。

插槽

插槽是主板上用来连接其它硬件的接口。比如SATA、M.2、PCI-e、DDR4 各自连接的硬件不同。

CMOS ( Metal Oxide )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它是指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一种技术或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芯片,是电脑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 RAM 芯片。用来保存 BIOS 设置完电脑硬件参数后的数据。

Flash

flash是存储芯片的一种,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它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除可编程()的性能,还可以快速读取数据(NVRAM的优势),使数据不会因为断电而丢失。多见于手机、平板这类上。

RAID ( of Disks)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PCB( Board)

印刷电路板,由绝缘底板、连接导线和装配焊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的双重作用。

三存储内存

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频率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

电压

内存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值,不同类型的内存电压也不同。稍微提高内存电压,有利于内存超频,但是同时发热量大大增加,因此有损坏硬件的风险。

时序

内存时序是描述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性能的四个参数:CL、TRCD、TRP和TRAS,单位为时钟周期。它们通常被写为四个用破折号分隔开的数字,例如7-8-8-24。

容量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通常是指随机存储器(RAM)的容量,是内存条的关键性参数。内存的容量一般都是2的整次方倍,越大越好。

插槽类型

内存插槽是指主板上用来插内存条的插槽,有ddr、2、3、4之分。

金手指( )

金手指是内存条上与内存插槽之间的连接部件。内存条通过金手指与主板连接,内存条正反两面都带有金手指。

双通道

双通道,就是在北桥(又称之为MCH)芯片级里设计两个内存控制器,这两个内存控制器可相互独立工作,每个控制器控制一个内存通道,在这两个内存通CPU可分别寻址、读取数据,从而使内存的带宽增加一倍,数据存取速度也相应增加一倍(理论上)。

颗粒

就是内存芯片。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即是传统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

转速

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

转速越快,读取数据的速度越快。

传输速率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当然越快越好。

容量

硬盘能保存的数据最大值。

单碟容量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而单碟容量就是一个存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平均寻道时间

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

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是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时间之和。

缓存

缓存(Cache )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芯片,具有极快的存取速度,它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

PMR 与 SMR

这是两种不同的磁盘技术。

PMR 就是 ,垂直磁性记录技术。

SMR 就是 (SMR)技术,又叫叠瓦式磁记录技术。

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

固态驱动器,俗称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因为台湾英语里把固体电容称之为Solid而得名。

接口 M.2 PCIE SATA

硬盘的物理接口,接口不一样,带宽不一样,数据传输速度不一样。

容量

硬盘可存储的数据大小。

传输速率顺序读写速度 4k随机读写速度主控

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

缓存

固态硬盘和传统机械硬盘一样需要高速的缓存芯片辅助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

颗粒 MLC、TLC、QLC

SLC =(-Level Cell )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Multi-Level Cell) 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1000--3000次擦写寿命

TLC (-Level Cell) ,3bit/cell,也有 Flash 厂家叫8LC,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1000次擦写寿命。

QLC (Quad-Level Cell)4 bit/cell 容量做的更大,成本上更低,劣势就是P/E寿命更短,理论擦写次数仅150次

擦写次数

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读取内容是不影响寿命的,写入才会,因为写入意味着要擦除。

所以,150次擦写对于一块256G的QLC硬盘来说,你需要写入至少150*256G=38.4TB的文件才会可能损坏。假设你电脑一天有10G的数据写入量,那你也需要3840天才有可能坏,也就是十年多。

3D NAND

3D NAND是英特尔和镁光的合资企业所研发的一种新兴的闪存类型,通过把内存颗粒堆叠在一起来解决2D或者平面NAND闪存带来的限制。

三机电电源

电脑电源是一种安装在主机箱内的封闭式独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电压、稳定可靠的直流电,供给主机箱内的系统板、各种适配器和扩展卡、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系统部件及键盘和鼠标使用。

AT ATX Micro ATX BTX SFX

我们常见的电源其实就是ATX 设计规范,ATX 除了与我们几乎无关的规格意思外,还有尺寸大小,Mirco ATX 就更小一点,SFX 是目前尺寸最小的电源。

功率

电源的功率可分为:额定功率、最大功率、峰值功率。

额定功率:环境温度在-5~50度之间,输入电压在180V~264V之间,电源能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

最大功率:在常温下,输入电压在200V~240V之间,电源可以长时间稳定输出的功率,最大功率一般比额定功率大15%左右。

峰值功率:电源在极短时间内能达到的最大功率,时间仅能维持几秒至30秒之间。

电源的功率和整机功率挂钩的是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转换率

电源供电不可能做到100%都供到硬件上,里面就有一个转换率,转化率的高低不仅关乎了电源工作的效率,也关乎了整机系统的稳定性,所以才有“电源要配好,留作传家宝”的戏称。

是民间出资,为未来环境改善,与节省能源而建立的一项严格标准,通过的认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了电源的效率,不同的认证是不同的效率。

AWG ( Wire Gauge)

美国线规,是一种区分导线直径的标准,又被称为 Brown & 线规。

软硬件计算机是指_软硬件计算机系统包括_计算机软硬件

PFC (Power )

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数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数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

EMI ( )

电磁干扰指电磁波与电子元件作用后而产生的干扰现象,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风扇 & 散热器

用于机箱散热时:可沿机箱后面板排出热气流,使冷空气自前面板下部流入机箱。使机内形成持续对流的环境,降低机箱内环境温度,从而有效的达到辅助CPU、显卡等发热元件的散热。在用于电源散热时:除了带走电源内元件的热量,还可辅助排出机箱内热气流。

CPU 散热器

风冷散热器(下压式散热器)这是最常见的散热器类型,包括一个散热风扇和一个散热片。其原理是将CPU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然后再通过风扇将热量带走。

热管散热器(塔式散热器)是一种具有极高导热性能的传热元件,它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该类风扇大多数为“风冷+热管”性,兼具风冷和热管优点,具有极高的散热性

水冷散热器是使用液体在泵的带动下强制循环带走散热器的热量,与风冷相比具有安静、降温稳定、对环境依赖小等等优点。

风量

风量是指散热风扇每分钟排出或纳入的空气总体积,如果按立方英尺来计算,风量单位就是CFM;如果按立方米来算,就是CMM。

风压

风压P即风扇能够令出风口与入风口间产生的压强差,越大的风压,能吹的更深或者说吹的距离更远。

风扇转速

风扇转速是指风扇扇叶每分钟旋转的次数,单位是rpm。

尺寸

尺寸就是风扇的大小,市面上常见的是:12mm,其实风扇从8cm-14cm 都有,另外,风扇的高度(厚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对于 小机箱来说。

ARGB ( RGB)

在 RGB 的基础上,内置了控制芯片,因此可以通过编程(也就是软件)控制灯光的颜色。

机箱

OS ( )操作系统

日后再说

嵌入式ios、、WP、Linux

暂缺。

暂缺。

MacOS X

暂缺。

总结

以上大概就是主机里所有硬件的一些名词呀、简写的解释和翻译,记不记得住不重要,但是留个印象总归不是坏事,很多知识是可以通用的

比如现在手机的处理器已经不叫 CPU ,而是 SOC ,为什么呢,因为它里面集成了很多本不属于 CPU 功能的东西,基带、ISP、NPU、GPU、IMC、MCU...你看 NPU 又是啥

其实 NPU 和 CPU 呀 GPU 还是有点关联的,NPU 全名是 - Units,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它的架构是基于“数据驱动并行计算”开发的,擅长的是处理图像、视频类的海量多媒体数据,依旧是一个处理器,不过是专用的罢了,比如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芯片 FSD Chip 里就有它的身影。

有用就收藏吧,点赞也没啥用,我也就顺便折腾下给自己参考的(有些都不能用)

后面我会再用更简单、形象的话来科普这些个东西,敬请关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