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事 > 正文

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第553期】朱浒: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注重经世致用,充分体现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体性、实效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革命家的诸多经典著作中,一再展示了历史研究是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性,深刻认识当代中国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离开历史研究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深切阐明的。

第二,弘扬传统,夯实基础,充分体现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继承性、民族性。老一辈史学家坚持以“四把钥匙”即职官、地理、目录、年代,作为史学研究入门的门径,至今仍是不易之理。而马克思主义史学对社会形态论的认知理路,是破除碎片化研究的有力武器。这种培育厚重基础和宽阔理论视野的思路,无论对中国史还是世界史、考古学,都有助于分辨学科基本功和专业方向的差别,打好研究基础。

第三,放宽视界,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时代性。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第四,立足本位,博约专精,充分体现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性、专业性。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历史学,才能与其他许多学科开展深入且广泛的合作研究。可以肯定,这一方面有助于大力提升历史学的学科价值,另一方面也对历史学的专业性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原文链接:关于建构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几点思考

深刻理解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任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实现现阶段乡村建设目标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宜居宜业是建成和美乡村的重要前提和支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实现农民安居乐业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基础。只有努力实现好亿万农民就地享受现代生活的目标,才能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振兴农村精神文明的长远目标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和美乡村能有力促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探索和实现乡村的多元价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才能更好形成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进而服务于农村宜居宜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原文链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

强化价值引领,推动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鲜活地体现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上,通过一系列有思想、有道德、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建设好全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

升级文化供给,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一方面,要注重文化供给多样化,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和水平,使文化产品极大丰富;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供给品质化,努力打造高品质又接地气,能够陶冶心灵、引领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原文链接:让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富裕

2007年,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制定并颁布了英国数字学习资源质量准则,包括核心设计原则与核心教学原则两部分内容。核心设计原则要求数字学习资源在设计上必须具备:强大的用户支持功能,方便所有人无障碍使用,能够在不同平台、系统、设备之间互通共享,与用户有效沟通。

2014年,韩国教育课程评价院研究开发了针对数字教科书的质量模型,从内容、教学和评价三方面衡量数字教科书的质量。在内容方面,须反映所在学科的内容,符合教学目标;在教学方面,要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分层化的学习设计,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在评价方面,综合采取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帮助教师和学生形成学习进展监测和分析的反馈意见,以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

2022年,德国汉堡开放大学网站发布了一个在德国境内较有共识度的数字教学资源质量模型。该模型包含教育和技术两个维度,并分化为内容、教学设计、可访问性和可用性四个指标,涵盖一组15项标准。教育维度包括内容和教学设计两大指标,技术维度则包括可访问性和可用性两大指标。

原文链接:数字教科书评价的国际经验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间万物千差万别,这是由其自身特性决定的。如果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它们,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用同样的标尺去衡量,那就会产生矛盾纠纷。文明的产生源于各自的历史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文明优越是对文明认知的一种浅见、一种狭隘;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都是一种固执、一种冒犯,终究不为现代文明世界所容纳。只有加强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才能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破除人为的隔阂和文化的壁垒,从而达到多种文明共存与发展的理想状态。

原文链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