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敷药法又叫“握药法”,是祖国传统外治独特疗法之一。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着西汉以前,人们用地胆等药外敷治病的方法。
掌心敷药,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液运行直达病所,而发挥药理功效可防病治病。或间接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防病治病。
1、阳虚便秘
表现为大便艰涩、排便困难,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面色苍白,腰背冷痛,小便清长等。
取高良姜、白芥子、甘遂、槟榔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做成丸状,每丸6克。用时先以花椒水洗手,再用麻油涂于掌心,两手握各握1丸,至汗出。本方温中散寒通大便。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
2、受凉腰痛
取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分2份,两手心各握1份药糊,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对受寒、凉、湿腰痛疗效甚佳。
3、口眼斜
取去皮巴豆仁6克,捣碎,晩睡前敷于患侧手心处,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12小时后洗去。每日1次,连用3天,要避风避寒。巴豆性热,有大毒。本品含有脂肪油及毒性蛋白,敷于手心能通过手太阳经直达头面部,使头面部出现肿胀,刺激面部麻痹的神经运动,帮助其恢复正常功能。面部肿胀消退后达到祛风除痹的效果,口眼斜也随之消失。
4、咳嗽、咽炎
取百部、连翘、黄连、黄芩各18克,冰硼散9克,鸡胆、陈醋适量。先将前四味药研为细末,加入冰硼散搅伴均匀,分4等份,每晚取一份药末,加入适量鸡胆汁、醋调成糊状,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10天为1个疗程。本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小儿用药,量减半)。
5、遗精
取知柏地黄丸数丸,用时取2丸,以淡盐水将药丸调成糊状,分别握于两手心,
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主治肝肾阴虚,火旺型遗精、滑精,伴有五心烦热,口干、小便短赤、腰酸膝软等症。
6、面瘫
取天麻、川芎、防风各15克,白附子10克。共为细末,葱白适量捣烂,与药和糊,分两份,握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令面微出汗,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本方祛风散寒,主治感受风寒后引发的面瘫。
7、外感高烧
取蚕沙30克,陈皮10克,竹茹30克。共为细末,用水调成糊状,分2份,敷于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半天换药1次。同时取鲜芦根100克(干品50克)煎水,当茶饮用。至高热退至身体正常温度。
8、咽炎
取食盐80克,硼砂40克,两药拌均。先将双手泡于热水15分钟,然后两手对搓50下,马上将药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握30分钟,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本方清热化痰利咽。
9、消化不良
取白萝卜50克,生姜20克,香附10克。共捣成泥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日2次,7日为一个疗程。本方消食除胀。
10、胸闷
葱白15克,冰片5克,一同捣成糊状,分成2份,分别敷于双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10分钟,每日1次。
11、头痛
桂枝6克,川芎9克。上药研为细末,加葱白适量,捣成泥状。分2份,敷于双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每次20分钟,每日1次。
12、寒性胃痛
取九香虫200克,焙黄,研为细末,每次18克,温开水调成糊状,分2份,握于两手心,以塑料薄膜覆盖,外用纱布固定,至痛消失即可,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主要功效理气止痛,是治疗气郁不舒、腹胀不适、胃脘疼痛的要药。比较严重的胃痛,当一般药物治疗无效时,九香虫止痛效果最佳,一般10分钟左右疼痛可止。但是,九香虫治胃痛以虚寒性疼痛为宜,带有热象的胃炎不宜使用。注意胃部要保暖,饮食上要注意,不吃凉性的食物。
在普通人看来,这种方式用药药效可能来的慢,其实,相比较口服而言,掌心敷药法要快的多,尤其是治疗一些病程较短的病,如发烧、口疮,敷药一两天就能看到效果,慢性病如胃炎可能稍微慢一点,毕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