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阳萎科普及治疗

阳萎科普及治疗

目前国内外西医文献多用勃起功能障碍作为阳痿的替换名,但严格说来,二者并不完全等同。勃起障碍除了勃起不能,还包括了阴茎的痛性勃起和异常勃起等疾病。偶尔一次性交失败或较短时间内不能正常性交不能称为阳痿。

美国人从性交失败的概率上对阳痿作了限制,认为凡企图性交时阴茎勃起失败达75%以上者,始能称为阳痿。

中华泌尿外科学会男科学则从性交失败的时间上对阳痿进行了规范,认为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维持足够硬度进行性交持续3个月以上者。

国际阳痿学会对阳痿所作的定义是: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而致性交不满足。

阳萎科普及治疗

阳痿有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时则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状;在临床上以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为特点。

阳痿是一种男性多发病。但男子的性能力因人而异,差别很大。一般规律是,在青春期性成熟后(男子18岁左右)性能力最强,阴茎勃起最坚,射精时射程可达30-40cm,不应期亦较短。若男子20岁结婚,其性能力在25岁以后就会从顶峰稍有下降;但直到40岁,阴茎勃起的坚度不会有太大变化。50岁以后,阴茎勃起的坚度开始减弱,不应期逐渐延长;从60岁开始进人老年期,男子雄激素的分泌大幅度降低,各个器官的功能(包括勃起功能)亦明显减退,表现在阴茎达到完全勃起需要的时间延长,射精无力,且极易疲软等。然而,过去认为男子60岁以后性能力丧失的观点是错误的。在调查中发现,70%的男子在68岁时仍可过有规律的性生活,甚至25%的男子在78岁时仍性活跃。如果从青年时期起维持较高水平的性活动,只要机体不出现严重的急慢性疾病,高龄男子可将某种方式的性活动保持到70岁或80岁。我国《素问·上古天真论》甚至有百岁男子犹能生子的论述,说明人类的性活动是没有严格的年龄界畔的。因此,将阳痿限定为青壮年之病的表达是不准确的。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高年阳痿就诊者将日趋增多。

阳痿是中医和西医通用之病名。中医学对阳痿又称阴痿。

阳萎科普及治疗

中医学认为,阴茎生于前阴,为宗筋所聚。幼年男子阴茎短小,虽偶有勃起,但不具备性交能力;从青春期开始,随着肾气的充盛,在天癸的激发下,人类的内外生殖器及第二性征开始发育,男子阴茎亦渐趋长大,始有了性交的欲望及能力。阴茎的勃起是由一系列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就脏腑来说,肾主生殖,并在肾精的基础上化生天癸,是相火发生的根源,而相火是启动人类性欲及宗筋勃起的原动力;心主君火,对相火有强大的支配和制约作用,亦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性欲和宗筋的勃起;肝藏血,主疏泄,又主宗筋,肝血在肝气的疏导下对宗筋的快速充盈是阴茎勃起的物质基础;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对天癸及宗筋都有润养支持作用;肺主一身之气,肺金之气可下达肾水,对宗筋的勃起也有支持作用。就经络来说,肝脉“循股阴,人毛中,过阴器”,与宗筋的关系最为密切;而足阳明与足太阴之筋“聚于阴器”,足少阴与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宫,一源三歧,与宗筋亦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中冲、任二脉是天癸输布的主要通路;督脉则直接达于宗筋,制约阴茎的勃起。如因于内外各种病理因素,导致上述脏腑及经络的功活动失调或受损,均可产生阳痿。归纳起来,阳痿的产生有三类病因:

阳萎科普及治疗

(一)情志内伤

根据中医“五神志”学说,情志内伤可直接导致五脏的功能紊乱,引起阳痿。临床上常见的有:

1.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肝主疏泄,疏导一身气机。如男子性格内向,或情志不遂,或所欲不得,或焦虑过甚,或郁怒不伸,日久均可影响肝脏的疏导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肝血运行失畅,不能灌溉宗筋,而致阳痿。

2.忧思太过,伤及心脾心主君火与神志,制约相火;脾在志主思,为气血生化之源。如劳心积虑,曲运神机;或见色妄情,朝思盼;或频频手淫,性梦遗精;如此劳心太过,抑损心脾,而致君火偏衰,气血不足,宗筋失养,阳道不振。

3.惊恐内伤,肾气逆乱肾在志主恐,恐则伤肾,惊则气乱。如大惊卒恐,则肾气逆乱,阳道立瘘。

阳萎科普及治疗

(二)脏腑虚损

1.肾阳衰微,命火不足年老体衰,元阳不足;或票赋不充,素体阳虚;或肾精亏耗,阴损及阳;或久病及肾,伤及元阳等等,致使肾阳衰微,命火不足,无力温煦鼓动宗筋,而致阳痿。

2.肾精不足,阴虚火旺多素体阴虚,或相火偏盛,平时情纵欲,房事过频,而致肾精匮乏,阴虚火旺。此类病人虽阳道易兴,但勃而不坚,或甫触即萎,难行房事。

3.脾肺两虚,宗气不足肺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二者与宗气的形成至关重要。如肺病日久,或脾脏受损,均可致宗气不足,不能下达于肾,而致阳萎。

阳萎科普及治疗

(三)外邪侵袭

1.湿热下注,伤及肝脉多因形体丰盛,素有痰湿,更加偏嗜辛辣炙煿,而致湿热内蕴;或强力人房,忍精不泄,而致败精瘀滞精道,酿为湿热;或交合不洁,湿热毒邪盘踞肝脉;或热病后湿热未清,下注肝经等;均可致湿热下注,伤及肝脉,面致宗筋痿废不用。

2.寒邪凝滞,伤及肝脉如素体阳虚,寒湿内盛;或居处寒冷潮湿,坐卧湿地;或寒冷作业,以水为事;均可致寒邪凝滞肝脉,影响宗筋的勃起。

3.痰瘀交结,宗筋失用多见于老年患者或久病人络,由于脏腑的气化功能减弱,痰瘀等病理产物阻滞经络脉道,影响气血的转输,而致宗筋失用。

4.跌仆损伤,伤及冲、任、督脉多因手术或外伤,而致瘀血内阻,冲、任、督脉受损,宗筋不能勃起。

阳萎科普及治疗

辨证治疗

根据阴茎勃起的机理和阳痿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本病与肝、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有“实者在肝,虚者责肾”的说法。此外,以心主“君火”,脾胃主润宗筋,为气血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均参与了宗筋的正常勃起,故心、脾、肺三脏的功能失调,亦可间接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阳痿的病机较为复杂,在具体临证中,又当根据病人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认真辨明病在何脏何经,病性属实属虚,或数脏并病,或虚实夹杂,然后根据证候类型,恰当选方用药。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阳萎科普及治疗

1.肝气郁结

主证:多见于功能性阳痿,病人多性格内向,或心理压力较重,或有精神创伤史。常突然发病,症见阳道不举,或举而不坚,难行房事;并有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或郁怒寡欢;或伴有胸胁满闷,上腹胞胀,善太息等。舌质偏黯或正常,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治法:舒肝解郁,理气和血。方药:达郁汤化裁。

醋柴胡9g,升麻6g,制香附9g,炒白芍12g,橘叶9g,刺蒺藜9g,川芎5g,当归12g,蜈蚣2条,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香附、橘叶疏肝理气,白芍、当归柔肝养血,川芎行肝之血,升麻通肝之阳,蜈蚣通络散结,兴阳振痿,甘草调和诸药,并能缓解蜈蚣之毒性。诸药合用,既能舒肝之郁,又能养肝之血,共奏理肝和血之效。其中蜈蚣有毒,使用时应从小量开始,且不可久服。加减:如情志抑郁较重,胸闷不舒,可加合欢皮15g,石菖蒲9g以舒肝解郁;兼见血行不畅,可加丹参15g、桃仁9g以活血化瘀;肾阳不足,可加巴戟天12g、丝子9g温肾助阳;肝郁化火,可去升麻,加丹皮12g、栀子12g清肝凉血;肝郁及脾者可加生白术12g、党参12g健脾益气。

阳萎科普及治疗

2.肝经湿热

主证:多见于酗酒之人或有慢性生殖系炎症患者。起病较缓慢,阳道萎软,举而不坚;少腹拘急,腹股沟或会阴部酸胀,小便余沥不畅,或有尿急、尿频、尿痛;阴囊潮湿,口苦咽干。脉弦数或弦滑,舌红苔黄腻。治法:清利湿热,舒肝振痿。方药:龙胆泻肝汤化裁。

龙胆草12g,栀子9g,黄柏9g,柴胡9g,白芍15g,当归12g,牡丹皮12g,革12g,泽泻15g,荔枝核9g,白茅根15g。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龙胆草性味苦寒趋下,善清泻肝胆湿热,是为主药;栀子、黄柏苦寒坚阴,协助龙胆草清泻肝经之火,柴胡舒肝解郁,白芍、当归养血柔肝,共为辅药;牡丹皮、白茅根凉血散瘀,、泽泻清热利湿,使湿热从小便而去,是为佐药;荔枝核引诸药直达肝经,并能疏肝行气,散结止痛,是为使药。

加减:如湿热不重,可适减龙胆草、栀子及黄柏剂量;小便不畅,尿急尿频明显,加萹蓄12g,麦15g以清利水道;少腹抽痛加延胡索9g,川楝子9g、吴茱萸6g以理气缓肝;尿血者加侧柏叶12g,生地黄15g以凉血止血;腰痛重加续断15g,杜仲15g以强腰壮肾。

阳萎科普及治疗

3.心脾两虚

主证:多见子久病体虚,或长期从事脑力劳动,暗耗气血者。逐渐起病,可先有性欲淡漠,后阳道渐行疲软,勃起无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胆怯多疑,心悸自汗;纳少,大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健脾养心,安神定志。方药:归脾汤化裁。

人参9g(单煎),炙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6g,酸枣仁9g,木香9g,龙眼肉15g,炙甘草9g,生姜3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人参大补元气,黄芪、白术健脾益气,共为主药;茯苓、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是为辅药;木香调逆乱之气,陈皮行黄芪之滞,为佐;生姜、大枣、炙甘草甘温补中并调和诸药,共为使药。加减:腹胀者去黄芪,加炒槟榔12g以行气导滞;脾虚便溏者加莲子12g、山药12g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气虚下陷者加升麻6g、柴胡6g以升阳举陷;脾虚及肾,肾阳亏虚者加肉苁蓉12g、淫羊藿9g、枸杞子15g以益肾壮阳;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者去黄芪、白术,加白芍12g,黄连6g以敛阴清火。

阳萎科普及治疗

4.肾阳衰微

主证:多见于禀赋不足、老年体虚或大病新愈病人,阳道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皖白,头晕目眩,耳鸣,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小腹发凉,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频。

方药:斑龙丸加减。

鹿角胶10g(烊),菟丝子10g,柏子仁10g,熟地黄15g,补骨脂10g,肉苁蓉12g,黄芪15g,当归12g,酸枣仁10g,陈皮6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起效后,亦可制成丸药久服。

方解:本方不在补助命火,而在温补元阳。鹿角胶、菟丝子、肉苁蓉药性温柔,均入肾经,且阴阳同补,既可以鼓舞肾中阳气,又能填精补髓,是为主药;补骨脂为纯阳之品,可以协同诸药大补元阳,熟地、当归为肾经血药,滋阴填精,使从阴引阳,共为辅药;柏子仁、枣仁入心而养心气,又能人肾而润肾燥,使心肾相交,黄芪大补脾气,以后天养先天,陈皮行诸药厚重之滞,此数味皆从他脏而及肾,乃兼治之意,是为佐药;诸药多可人肾,兼以为使。诸药相合,使肾精充足,肾阳得助,故对元阳不足、相火偏衰之阳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加减:如有火不生土,而致脾虚便者可去熟地黄、肉苁蓉,加炒白术12g,茯苓15g以健脾实肠;命门火衰,畏寒较重者可加制附子9g,桂枝9g以补助命火;相火不足、性欲淡漠者可加淫羊藿9g、韮子9g以补益命火;督脉空虚,腰脊酸软者可加炒杜仲15g,狗脊15g以壮腰强肾;中气不足,声低气怯者可加人参5~10g(单煎另兑)以大补元气。

阳萎科普及治疗

5.阴虚火旺

主证:多见于素体阴虚或性欲亢进,房事过频者。欲念频萌,阴茎有勃起,但举而不坚;夜寐不实,多梦滑精;五心烦热,腰脊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多饮;舌质嫩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法:滋阴泄火。方药:大补阴丸化裁。

熟地黄30g,龟甲10g,黄柏10g,知母10g,白芍12g,牛膝15g,白茅根30g,肉桂3g(后下)。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方中熟地黄、龟甲补肾水而滋阴,“壮水之主,以治阳光”;知母、黄柏苦寒坚阴,清泄相火;白芍、牛膝补肝肾之阴而养血;白茅根滋阴清热;诸药合用,使肾阴得复,相火得清,标本同治。加肉桂者,意在反佐诸药之寒,并引火归原。加减:失眠多梦者加丹参15g,酸枣仁10g,以养血安神;滑精者加沙苑子9g,莲须9g,以固精止遗;如阴阳两虚,可加淫羊藿9g,肉苁蓉12g,以温柔补阳;肝火较盛者加栀子12g,生牡蛎20g(先煎),以平肝泄火。

阳萎科普及治疗

6.瘀血阻络

主证:多见于糖尿病、冠心病、外伤及手术病人。阳事不兴或勃起不坚,口渴而不喜饮,胸闷不舒,疼痛时作,舌质黯,脉细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振痿。方药:复元活血汤加减。

当归12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炮穿山甲6g,花粉15g,柴胡6g,酒大黄9g。每日1剂,水煎服。

方解: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柔肝养血;穿山甲破瘀通络,酒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并引以下行;柴胡疏气解郁;方中用花粉者,一在润燥生津,一在“消扑损瘀血”诸药合用,祛瘀血而不伤新血,共奏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之功。

加减:痰瘀交结者可加胆南星9g、全蝎6g以化痰散结;肝郁气滞者加枳实12g、制香附9g以疏肝解郁;大便不实者可去大黄;小便涩痛者可加麝香0.2g(分冲)、琥珀2g(分冲)以通络开窍;肾阴亏损,加生地黄15g,玉竹15g,以滋阴补肾;元阳不足,加淫羊藿9g,蛇床子9g,以壮阳补肾;气虚者加黄芪15g,炒白术12g以益气健脾;如瘀血过重,可加虻虫6g,水蛭6g,以加重化瘀之力。

阳萎科普及治疗

7.寒滞肝脉

主证:多见于素体阳虚,或冒寒淋雨,或水中作业者,也可见于慢性生殖系炎症久治不愈者。阳道软缩不举,阴囊湿冷,少腹胀急或睾丸抽痛,以上症状遇冷加重;舌暗淡,苔白腻;脉沉弦或沉迟。治法:温经暖肝,通络振痿。方药:暖肝煎化裁。

当归12g,枸杞子15g,小茴香9g,吴茱萸9g,肉桂3g(焗服),乌药9g,沉香38.九香虫9g,茯苓15g,生姜6g。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1~2剂,水煎服。方解:当归、枸杞养肝之血;吴萸、肉桂、生姜散肝之寒;小茴香、乌药、沉香、

九香虫理肝之气;茯苓渗肝经之湿。诸药合用,有较强的温经暖肝作用。加减:兼阳虚外寒者加制附子6g,桂枝9g以温阳散寒;元阳衰微者加淫羊藿9g,仙茅12g以补肾壮阳;兼血瘀者加桃仁9g,红花9g以活血化瘀;腰痛较重者加炒杜仲15g,续断15g以强腰补肾;睾丸抽痛者加荔枝核12g,元胡9g以理气止痛。

阳萎科普及治疗

8.惊恐伤肾

主证:多有大惊卒恐史。骤然发病,阳事不兴或举而不坚,腰酸尿频,梦遗滑精,心悸易惊,胆怯多疑,精神恍忽;脉形散乱或其动如豆,舌质略淡,苔白。治法:安神定志,益肾固精。方药:固肾安神汤化裁。

菟丝子12g,枸杞子15g,沙苑子12g,五味子9g,酸枣仁12g,茯苓12g,远志9g,石菖蒲9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方解:“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大惊卒恐,肾气散乱故神无所依。方中菟丝子、枸杞子、沙苑子补肾填精;益智仁、五味子固肾敛神;酸枣仁,茯神宁心安神;龙骨、牡蛎镇惊安神,引虚阳归肾;远志、菖蒲安神开窍。诸药合用,共奏固肾填精,安神定志,收敛浮阳之效。

加减:如心悸气短,加党参15g,麦门冬15g,以益气养心;督脉空虚,腰酸膝软者,加狗脊15g,续断15g,以强腰壮肾;心火偏亢,夜寐不宁者,加黄连6g,莲子心6g,以清泄君火。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