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华各民族简介

中华各民族简介——畲族

畲族概况

中华各民族简介

历史: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畲族。

人口:畲族现有人口约73.1万人。

分布: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经济: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畲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畲族风俗

图腾:

中华各民族简介

礼仪: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禁忌:生活中在禁忌有许多,如男子十八岁不结婚。不吃狗肉,不抬轿子,不吹喇叭,不当乞丐,不做民夫等。节日禁忌有: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四忌扫地;除夕至正月初三,以及正月十五日禁骂人,忌引火、点灯,忌借邻家用具;正月十五忌晒衣,正月二十日禁农事;新娘出嫁忌回头张望,迎娶途中忌遇孕妇;婚日“香火堂”上花烛,忌熄灭;婚日公婆忌见媳妇;婚后回娘家忌住单日。忌称畲族人为“畲客、畲客仔、畲客婆”等蔑称,可称其为“畲民、畲族人、山哈人”。

婚俗: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食俗: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

丧俗:畲族现行土葬,历史上曾实行过火葬。畲族认为,要使死者灵魂进入天堂,亲属必须为其做“功德”。要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认为能得福地则福荫子孙,人财两旺。发丧前,请巫师念经。埋葬时,巫师高立墓顶,向墓坪扬撒麦粒和谷粒,让子孙争抢,回家藏于谷仓,认为可以使五谷丰登。

畲族文化

中华各民族简介

语言: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文学:畲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以山歌、神话和传说最有特色。由于这种歌唱习俗,在畲族民间产生了许多长篇的史诗、叙事诗、说唱文学和民歌。

艺术:畲族讲究彩带:也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图案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柳条纹组成的两方连图案;另一种是印染的蓝底白花图案。从内容上说,有“十三行”、“十二生肖”、“水击花”、“铜钱帮”、“五字带”等。直接在彩带上绣吉祥祝福等内容的在畲乡更为流行。

信仰:畲族人信奉的神灵由四个大类组成:一是传说中历史人物,包括宗族远祖和族内英雄能人;二是民间俗神,与当地汉族村民共同信奉神灵;三是道教与佛教神灵,尤以道教神所占比重为大;四是石神、树神等自然物体演化的神灵,其中以宗祠远祖和民族英雄崇拜对象较多。

名人:雷永通(1918—1969)江西兴国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解放战争时期,任第四野战军46军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海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军干部部部长、海军学院政治委员。

居住:畲族盖房子往往是先立柱上梁,搭个架子,然后屋顶盖瓦,最后才四周筑墙,铺以地板和整修室内。所以,畲民盖一幢房子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期进行,农闲时多干,农忙时不干或少干,因此盖房所需的时间往往会拖上好几年才告完工。畲民一家盖房,往往邀请亲友或寨中劳动力帮工。有的助木料,有的助木皮,有的助砖瓦,有的助人工,大家同心协力把房子盖好,发扬团结、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帮工的一般不计报酬,只招待饭食。请木工、泥瓦匠的,需付工钱。

舞蹈: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祭祀舞:每逢祭祀盘瓠都要跳《日月舞》、《龙头舞》等。丧礼舞:畲族丧礼常伴有舞蹈。法师要跳《造水洗坛》、《造井》等十多种舞蹈。劳动舞:畲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作了许多反映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比较著名的有《猎步舞》和《栽竹舞》。

民歌:畲族歌的内容有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有代表性是民族史诗--《高皇歌》。小说歌《钟良弼告阻考》,是根据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编写的诗体小说。山歌中有《种田歌》、《采茶歌》等等。

民乐:畲乡盛行鼓吹音乐,几乎每个村庄都有鼓吹班,一般为2—8人。曲牌与演奏风相与汉族相同。大吹时有唢呐和打击乐锣、鼓、堂锣、钹、板、铃等;小吹时有唢呐、笛子、京胡、二胡与月琴等。

畲族服装

中华各民族简介

服装:过去畲族男子的服装式样有两种,一种是平常穿的大襟无领青色麻布短衫;另一种是结婚或祭祖时穿的礼服,红顶黑缎官帽,青色或红色长衫,外套龙凤马褂,长衫的襟口和胸前有一方绣有龙的花纹图案,脚案白色布袜,圆口黑面布底鞋。

中华各民族简介

女子服饰 畲族妇女的服装独具特色,大多是用自织的苎麻布制作,有黑蓝两色,黑色居多,衣服是右开襟,衣领、袖口、右襟多镶有彩色花边,一般来说,花多、边纹宽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她们均系一条一尺多宽的围裙,腰间还束一条花腰带,亦叫合手巾带,宽四厘米,长一米余,上面有各种装饰花纹。

畲族娱乐

中华各民族简介

节日: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做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

体育: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项目也很多,有登山、“打尺寸”、“ 盘柴槌”等。打尺寸流行在福建东部的合族聚居地区,常在劳动休息时举行。参加者至少两人,多则五、六人。主要是投竹条、接竹条、击竹条而得分(计量成一定尺寸)。节日登高:畲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最引人入胜的是登山活动。届时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连过路的畲族客人都可以参加。盘柴槌:盘柴槌亦称齐眉枚,畲族民间武术。柴槌有两种,一种长1.2丈,由一个人耍弄,叫“中拦”(有攻有拦);另一种长7尺,由两个人对打,叫“盘槌”。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