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双椎动脉夹层致脊髓后动脉综合征一例

椎动脉夹层极少累及脊髓,脊髓后动脉受累更少见。Hsu等通过检索平台,系统性综述了17例个案报道,其中发生脊髓后动脉综合征的患者仅占29%。我们报道1例椎动脉夹层突发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合并肌纤维发育不良( ,FMD)的罕见病例,供临床参考。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4岁。因“突发行走不稳13h,伴头晕、恶心”于2016年10月18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建,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系统体检:血压130/80 mmHg(1mmHg=0.133 kPa),心律整齐。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高级智能正常,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阴性。双侧深感觉及精细触觉减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抗核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可溶性抗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补体3(C3)、补体4(C4)、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乙型肝炎五项及丙型肝炎、梅毒和HIV抗体均为阴性。颈部血管及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彩超示右肾动脉轻度狭窄。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示新发梗死灶对称性位于延髓背侧(图1)。头颅MRA示双侧椎动脉V3段双腔征(图2)。CT血管造影(CTA)示右侧椎动脉柱状狭窄,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隔膜型狭窄、岩段瘤样扩张(图3)。初步诊断为:(1)脊髓后动脉综合征;(2)双侧椎动脉狭窄(夹层);(3)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及营养神经治疗10d,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续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随访1个月,患者症状消失。

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双椎动脉夹层致脊髓后动脉综合征一例

脑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合并双椎动脉夹层致脊髓后动脉综合征一例

讨论

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动脉血管病,主要累及全身中等大小的动脉,以肾动脉和颈内动脉最常见。-Dodov等的研究显示,在921例FMD患者中,21.7%的患者并发动脉瘤,25.7%的患者并发夹层。动脉瘤常见的受累部位依次为肾动脉、颈动脉颅外段及颅内动脉,夹层常见的受累部位依次为颈动脉颅外段、椎动脉、肾动脉及冠状动脉。其中颅内动脉FMD的病灶主要位于颈内动脉岩段和虹吸段。根据动脉壁受累的部位不同,FMD可分为3种组织类型:中膜受累占80%-90%,内膜受累约占10%,外膜受累最为少见。FMD血管影像学表现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节段性狭窄和相对扩张交替出现的串珠样改变( of beads),而同心圆柱状狭窄( FMD)、半圆形改变(semi )非常少见。此外,FMD存在如隔膜型狭窄( )等非典型改变,这种改变是由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内膜发育不良引起的。本例患者免疫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无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结合泌尿系彩超结果提示右肾动脉受累,CTA改变示右侧椎动脉同心圆柱状狭窄、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隔膜型狭窄及岩段瘤样扩张,并且影像学改变位于FMD好发位置,符合FMD诊断。

尽管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一直是诊断FMD的“金标准”,但它因属于侵入性检查而应用受限。Bolen等的研究中提到DSA危险性高、手术时间长且经济消费高,故在常规评估FMD时,一些研究者已经报道了CTA的优越性。

MRI检查在颈部动脉夹层的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无创、无放射损伤、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等优势。等认为“内膜瓣”与“双腔”的性质相同,为动脉夹层的直接征象,可作为诊断依据。MRI在发现和诊断夹层征象如双腔征或内膜瓣方面优于DSA或CTA。本例患者的MRI结果(图2)显示双侧椎动脉双腔征,故可以诊断为椎动脉夹层。

椎动脉夹层导致的脊髓梗死主要有3种临床表现形式,分别为:脊髓前动脉分水岭型梗死、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和脊髓前动脉综合征。颈髓的血供源于3部分,高位颈髓源于椎动脉颅内段,中部颈髓源于椎动脉颅外段发出的根动脉,下部颈髓源于锁骨下动脉发出的肋颈干。脊髓后动脉为椎动脉颅内段分支位置最低的一对,左右各一;当脊髓后动脉闭塞时,临床症状通常以深部感觉障碍为主,损伤平面以下腱反射消失以及患肢感觉性共济失调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图1),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诊断成立。

Hsu等提到的17例“椎动脉夹层导致脊髓梗死”的个案报道中,有5例发生脊髓后动脉综合征,其中4例表现为单纯高位颈髓梗死,而在4例单纯高位颈髓梗死患者中又有2例同时被MRI诊断为椎动脉V2远段及V3段夹层,1例被MRI诊断为椎动脉V3段夹层。我们报道的患者MRI结果显示高位颈髓续于延髓背侧处对称性亚急性梗死灶,同时被MRI诊断为双侧椎动脉V3段夹层,因此,患者双侧椎动脉夹层致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诊断成立。FMD病理最核心的变化是平滑肌细胞发生成纤维细胞样变化,可出现纤维增生、胶原沉积、内弹力板分裂、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既可导致受累动脉出现狭窄和闭塞,又可引起动脉瘤或夹层。并且FMD与高达15%的自发性颈部动脉夹层有关。本例FMD患者合并颈动脉动脉瘤及椎动脉夹层,并导致脊髓后动脉受累,出现临床症状。

对于早期诊断为椎动脉夹层导致的脊髓梗死,规范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对于识别脊髓损害的特异性症状、体征或综合征至关重要。颈部动脉夹层,首选MRI检查。对于青年卒中患者,如无明显诱因,同时出现夹层,应该考虑到FMD,首选无创MRA、CTA检查来评估FMD。除外常见的典型串珠样病变外,识别FMD不常见的病变特征也非常重要。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年7月第50卷第7期

作者: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临沂市人民医院(陈旺田大臣)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王贤军)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