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森林重庆”发展林下经济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的重要支撑。据调查两翼地区有林地4700万亩,其中可开发发展林下经济的约1000万亩。目前两翼地区林地综合产出极低,对农民收入贡献不足1%。万州及其周边的三峡库区具有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三峡库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多样,中草药种类多、蕴藏量大,已知药用资源达5430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万州最高海拔1762米,最低海拔175米,中山、低山、丘陵呈立体分步。全区林地120万亩,未利用土地达68万亩,发展中药农业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万州及周边地区有着中药材种植的良好产业基础,历史上是川药的主要产区,不少优质道地药材品种在全国占有相当地位,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药销量占全四川的50%左右。目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也已引起库区各县的高度关注。
林下种植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种植一般中药材每亩年收入2000元以上,种植贵重药材则可上万元。林下种植中药材,不占用基本农田,能很好解决经济作物与粮争地的矛盾,并能有效涵养水土,保护生态环境。为此,建议区委、区政府将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带动中药产业发展,作为助推农户万元增收的重要措施,并重点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抓好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规划编制。结合我区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从形成规模优势考虑,在我区可规划建设稳定的中药材生产基地20万亩,带动10万农户实现万元增收。在品种选择上,宜集中发展市场竞争力强、供求关系稳定的中药材大品种,如厚朴、重楼、金银花、木瓜、云木香、板蓝根、薄荷、山胡椒等,力争一定数量的品种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在区域布局上,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重点发展厚朴、重楼;海拔300—800米的中山地带,重点发展金银花、木瓜、山胡椒;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重点发展板兰根、薄荷、鱼腥草和药食同源的柑橘、桂圆等品种;在海拔1200米以上山区试种太白贝母。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中药药用动物养殖,进一步提高林地综合效益。
二是做大做强中药产业链,以万州为中心打造中国西部中药材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万州对三峡库区周边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聚集三峡库区的中药材大品种,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业的下游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同步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和中药商贸流通业,打造中国西部最大的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商贸物流中心。
三是搭建中药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平台。依托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打造三峡中药种植与加工应用技术推广中心、三峡优质中药品种繁育中心、三峡中药资源开发中心、三峡中药科技信息中心,大力开展中药种植繁育技术研究和中药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开发。组建中药科技服务团,办好三峡中药博览会,为政府决策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人大代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湖北竹溪县加大力度增加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7月27日讯 近几年来,湖北竹溪县坚持依托市场抓发展,强化措施保目标,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不断把林下中药材种植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全县林下种植中药材面积现已突破8万亩,生态环境不仅得到进一步改善,而且广大种植农户也从中获得了良好收益,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
一是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切实提高种植效益。该县始终坚持林下规模化、布局区域化,运作产业化、发展集群化、经营集约化、销售市场化的总体方针,按照典型引路、示范推广的发展思路,充分挖掘现有林下优势资源,办好样板,建好基地。他们不仅在信息、技术、法律上指异,而且在种植、管理、销售上不断加大引导,另外还在林业政策给予支持。不断通过典型示范、扩大辐射,上规模、提水平、增效益,创品牌,让林下药材种植项目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
二是加大市场信息工作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发展。该县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广拓信息渠道,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竹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充分利用山场广阔、林下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发展中药材,培植了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
三是加大奖励力度,不断增强药材种植、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该县充分发挥依托优势制订了《关于迸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对林下种植大镇、大村、大户并且生态保护好的进行评比表彰,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免费为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林下种药材 趟出富路来 仅此一项收入,东五岔口村年经济效益就增加近700万元
上一篇
貔貅供养需要注意的事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