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帝喾高辛氏政权(前3430年-前3380年-前2799年)
首任大酋长姜岌,出生于颛顼政权十任帝贵尤五年(戊寅,前3463),出生在岌城(今甘肃正宁)。贵尤三十八年(前3430),姜岌在陈仓立中天建木,施行春秋二季太阳历,在位执政虚记五年(公元前3430——前3426)卒。他死后由于儿子年幼,便由他的弟弟姜夏代为执政。
第二任大酋长姜夏,于颛顼帝贵尤十一年(甲申,前3457)出生在夏城(今陕西铜川),他执政后,迁都于潼关(今陕西华阴)。执政期间与炎帝后裔的夸父族和祝融族结盟,势力更加强大起来。姜夏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3426——前3402)卒,传位于儿子姜未。
第三任大酋长姜未,出生于颛顼政权贵尤三十六年(己酉,前3432),出生在未城(今陕西富平),执政期间迁都于灵宝(今河南三门峡灵宝市)。姜未执政时期帝喾族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当时黄河下游正处于海浸的灾难之中,世代居住在那里的颛顼族和少昊族受灾严重,被迫向西部的高原和北部的山区转移。姜未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402——前3380)卒,传位于儿子姜喾美。
姜喾美就是帝喾,因辅佐颛顼政权有功,被帝祥象封在了高辛,号高辛氏。姜喾美继任帝喾族大酋长以后,立刻率本部族东征反叛的共工氏族,共工氏兵败后向北方逃窜。因颛顼政权已经完全衰落,中原各大部落共同推举姜喾美为帝。于是,姜喾美正式建立帝喾高辛氏政权。
帝喾高辛氏政权共历二十一任帝,传国虚记五百八十二年(公元前3380——前2799)。
首任帝:喾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3380——前3354)。
二任帝:沙芙^在位执政虚记十五年(公元前3354——前3340)。
三任帝:刚歌^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3340——前3307)。
四任帝:香莫^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3307——前3266)。
五任帝:长昼^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3266——前3240)。
六任帝:帝散^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3240——前3209)。
七任帝:帝千^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3209——前3178)。
八任帝:桑甘^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3178——前3141)。
九任帝:帝没^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3141——前3117)。
十任帝:杜里^在位执政虚记十二年(公元前3117——前3106)。
十一任帝:帝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3106——前3067)。
十二任帝:姗先^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067——前3045)。
十三任帝:森浸^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3045——前3025)。
十四任帝:帝谣^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3025——前3003)。
十五任帝:亲义^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公元前3003——前2971)。
十六任帝:上施^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2971——前2952)。
十七任帝:森辈^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2952——前2923)。
十八任帝:山回^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2923——前2899)。
十九任帝:立库^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公元前2899——前2865)。
二十任帝:讲述^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年(公元前2865——前2836)。
二十一任帝:巴加^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2836——前2799)。
公元前2799年,帝喾高辛氏最后一帝巴加死后,中原各大氏族推举青阳氏的姜角为帝,建立帝挚青阳氏政权。帝喾高辛氏政权宣告结束。
帝喾氏族形成于少昊金天氏政权时期,兴起于中国西部的陕甘地区。其父系先祖为黄帝氏族,母系先祖为炎帝氏族。帝喾氏族共分为三大支脉,一支在甘肃,一支在湖北,一支在河南。河南的一支势力最为强大,是帝喾氏的主力军。帝喾高辛氏政权,姜姓,中国氏族联盟时代的第九个称帝的政权。
佳琚37年癸酉(前3348),共工氏在中原失利后,逐渐向北方转移,经过了三十余年的发展,势力再次强大起来,多次逼迫颛顼族向其臣服。颛顼高阳氏第12任帝妘颛佳琚不肯屈从,与共工氏再次发生冲突。共工氏以强大的兵力攻打颛顼族的都城高阳。妘佳琚兵败,被迫率族人向东北地区逃亡。
因辅佐颛顼政权有功,被帝祥象封在了高辛,号高辛氏的姜喾美继任帝喾族大酋长以后,立刻率本部族东征反叛的共工氏族,共工氏兵败后向北方逃窜。因颛顼政权已经完全衰落,中原各大部落共同推举姜喾美为帝。于是,姜喾美正式建立帝喾高辛氏政权(公元前3380—前2799年。传21帝,记582年)。
帝喾美(公元前3380—前3354年。姓姜,又名俊,尊称帝喾,号高辛氏。父亲姜未,祖姜夏。喾高辛氏政权的首任帝)—帝沙芙(公元前3354—前3340年)—帝刚歌(公元前3340—前3307年。父姜喾美,兄姜沙芙)—帝香莫(公元前3307—前3266年)—帝长昼(公元前3266—前3240年)—帝姜散(公元前3240—前3209年)—帝姜千(公元前3209—前3178年)—帝桑甘(公元前3178—前3141年)—帝姜没(公元前3141—前3117年)—帝杜里(公元前3117—前3106年)—帝姜牡(公元前3106—前3067年。父姜没,兄姜杜里)—帝姗先(公元前3067—前3045年)—帝森浸(公元前3045—前3025年)—帝姜谣(公元前3025—前3003年)—帝亲义(公元前3003—前2971年。父姜森浸,兄姜谣)—帝上施(公元前2971—前2952年)—帝森辈(公元前2952—前2923年)—帝山回(公元前2923—前2899年)—帝立库(公元前2899—前2865年)—帝将肃(公元前2865—前2836年)—帝巴加(公元前2836—前2799年)。
帝喾高辛氏政权第21任帝姜巴加执政后,追求起了自身的享乐,不顾社会的治理和百姓的安危,激起暴乱,各氏族联盟纷纷叛离。先有东夷少昊族团的阳夷、风夷、鸠夷、于夷、方夷、修夷、玄夷、赤夷、白夷、黄夷等诸夷反叛,继而又有娵訾氏、邹屠氏、陈丰氏、有邰氏、有娀氏、畎夷氏等相继叛离。帝喾高辛氏政权很快成了一个空壳。
公元前2800年前后,海水上涨,平原洼地全被洪水吞没。帝挚青阳氏部落的大酋长姜角为民解难,赢得了各大氏族的一致好评。在帝喾高辛氏政权第二十一任帝姜巴加去世后,各大氏族头领联合起来共同推举姜角为帝,拥立他为中原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