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寻找背书(即建立信任状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有些品牌认为,既然是为了让用户更信任自己,那么背书肯定是越多越好,所以它们动不动就拉来一大堆人或机构来推荐自己,但在我们看来,这种举动有时不仅无效,相反可能给品牌造成不利影响。
这并不是说背书这种行为有问题,而是这些品牌根本没搞清怎样去寻找背书。
我们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有的品牌请了一大堆人来帮忙背书,但尴尬的是,这些人大家都不认识,或者说与品牌没有太大关联,那他们的背书还有多大价值?
背书这件事的目的,一来是传递影响力,二来是做重复的记忆,做强势的背书记忆。既然是一个背书的记忆,我们应该选择最好的直接做强势的绑定,找到最好的品牌,最大的品牌与你之间的关联,一下就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才是背书的价值。
让央视用它的公信力来做强势背书
背书是为了增加品牌的信任度,把大品牌的一些影响力转嫁到自己身上,如果说你的背书影响力太小太杂,反而就没必要了。
因此,背书者的选择宁肯花很长的时间去找一个头部流量,也不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去找一些跟你的行业领域甚至都无关的人。这样的人找到之后即使他是一个有些公众影响力的人,但他与你的行业并无关联,找他来帮你背书本身就是没有什么影响力可嫁接的。
飞贷金融用美国沃顿商学院做背书
所以,背书在精不在多。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在品牌推广初期,我们的核心工作是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记住你跟别人的不同,如果背书太多,你的品牌特点淹没其中,就很难被人注意到了。
在背书的过程当中,有些品牌很难控制好这个度,不知道到底自己应不应该被某些人或机构推荐。我们的一个核心的原则就是,在你能找到和够到的范围里找最好的1到2个,帮你在前期做深度绑定的背书,如果是需要你的品牌进行曝光的话,就去寻找行业领域有影响力的人帮你做背书,而非找很多人来一起背书。
柯震东被抓以后,这么多找他背书的品牌都遭了殃
有的人你不是很了解ta和ta所在的行业就找ta背了书,结果过了段时间,那位背书人出问题,那你的品牌形象当然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说在做品牌的时候,一定要极其爱惜自己的羽毛,不要因为它目前很小而忽视它,更不要因为别人比自己强而强行拿自己的品牌和别人做绑定,这样反倒显得你的品牌没有内涵,需要借别人的光。
以上说的我们总结一下就是:
1.背书不要太多,以免显得心虚,同时分散公众注意力;
2.找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背书者,用它的影响力带你的品牌一起飞;
3.找行业相关的背书者,万艾可名气再大,餐饮品牌也不会找它背书对不对?
4.必要且允许时可以做深度绑定。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