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针挑疗法与针刺疗法(全本)2

《中国针灸》 2003年第1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挑治疗法治疗内痔、外痔及混合痔46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

2 治疗方法

(1)体位:凡患有痔疮的病人,在背部显有痔点。

(2)痔点部位:上起第7颈椎下至4、5腰椎,两侧至腋后线,在此范围内,均系痔点出现的部位,但多见于中、下部。

(3)痔点的特点:似丘疹样稍突起皮表,针帽大小,多见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不等,压之不褪色,有的点上还有一根毛。

(4)痔点的寻找方法:首先必须与痣(颗粒状,黑色或褐色)、毛囊炎(炎性丘疹,中心有毛囊贯穿)、色素斑(褐色,不突出皮表)等区别,找点困难时,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注意痔点出现。

在背部可能同时出现两个痔点,选其明显者一个,每次只能挑一个。如果背部找不到痔点,就选其最特殊的一个点,那便是痔点。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5)挑治的方法:痔点确定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皮肤,用针尖挑破痔点表皮,然后向内深入再挑起,可挑出白色纤维状物数十条。此时病人微痛,不易出血。挑尽后,用碘酒消毒贴以胶布即可。

(6)注意事项:痔在炎症期间效果明显,无炎症者时间长,疗效差.

注意,防止感染.

取重,强刺激手法.

挑痔后当日禁止重体力劳动,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

孕妇禁挑,以免引起流产.

[报告2]挑治疗法治痔疮、麦粒肿、颈淋巴结结核、牛皮癣等

1. 挑治部位的选择

(1)痔疮挑治点:痔点一般散布在背部第七颈椎至第五腰椎、两侧腋后线的范围内,多见于中、下部,靠近脊椎。呈丘疹样,针帽大小,稍突起,略带色素,多为灰白、暗红、棕褐、浅红色,压之不褪色,有的点上可长一根毛,但须与痣、毛囊炎、色素斑等区别开。

痔点寻找困难时,可用两手在病人背部磨擦,观察痔点的出现。若同时出现两个痔点,选其明显的一个,痔点越靠近脊柱、越靠下,效果越好。

此外,也可行穴位挑治,可取关元俞、大肠俞、气海俞,也可在第三、四、五腰椎0.5寸处挑治,每次挑一对穴位。

(2)麦粒肿挑治点:在病人患眼对侧的肩胛区内,找到粟米大、高出皮肤、淡红色、且压之不褪色的小皮疹点。

(3)颈淋巴结结核挑治点:在病人两肩胛间下角以上的脊柱两侧,找到红色,小米粒大,稍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的的挑治点。

2.操作方法:病人坐在背椅上,两手扶椅背。挑治点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挑破表皮约1厘米长,将真皮层的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进行大幅度牵拉,最后将纤维全部挑断,至露出皮下脂肪组织为止。此时病人微痛,出血极少。挑后涂碘酊消毒,敷盖纱布,贴胶布,或用创可贴。挑治7天后,再挑治其它病点。一般3次可痊愈。

3.注意事项

(1)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挑后一周内避免沾水。

(2)取强刺激手法,即在挑起皮下结缔组织时,可拉紧纤维。

(3)孕妇禁挑。

(4)挑后少吃刺激性食物。

[报告3]岭南挑筋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技术 (罗健等)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累及脊柱中轴及骶髂、髋等多个关节的全身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原因尚未明确,现代医学研究此病与遗传、免疫、感染和环境等因素有关。尤其与人体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有密切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两骶髂和髋关节、腰、背、颈部反复疼痛,僵硬。体征见早、中期患者脊柱活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晚期患者脊柱出现强直或固定、胸廓活动度减少或消失。该病的病情顽固,致残率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

岭南挑筋疗法是针挑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它是用特制的针具,通过挑、提、摇、摆等动作将相应部位、穴位的皮下白色纤维(病筋)挑出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物理刺激疗法。该疗法具有简、便、效、廉,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挑刺膀胱经背俞穴、华佗夹脊、督脉、阿是穴等穴,能有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消除或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背僵痛症状,改善其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病痛的理想手段。(《中国乡村医药》2008年第15卷第3期)

[报告4]挑治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罗健等)

目的:观察挑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方法:挑刺膀胱经背俞穴、华佗夹脊、督脉等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结果:显效率 40 % ,总有效率 93%。扩胸试验、20 m步行时间、指地试验、试验 (P结论:挑治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上海针灸杂志》2000年第6期)

[报告5]针挑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机理研究

目的 :观察针挑整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的临床疗效,研究针挑整脊治疗 LIDP的神经功能学与形态变学的机理。

方法 :CT或 MR确诊的 LIDP1 596例,随机分为 3组(针挑、牵引、针灸)进行治疗前后对照。

选取骶丛神经刺激点、L4 旁点双和显痛点 (阿是穴 )等,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施以特色手法治疗。

结果 :针挑整脊治疗 LIDP的总有效率达 95.98%, 与牵引、针灸两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江苏中医》2001年06期)

[报告6]针挑疗法治疗难治性和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宁晓军 (广东省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细针挑筋疗法治疗难治性和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58例中应用细针挑筋疗法治疗(治疗组)32例,药物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26例,通过临床症状(以各种性质的中上腹疼痛伴有或不伴有嗳气、返酸为观察指标)和胃镜检查(以纤维胃镜检查见胃或十二指肠溃疡为观察指标)对比观察.

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溃疡愈合或缩小总有效率为90.6%,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细针挑筋疗法治疗难治性和顽固性消化性溃疡,与目前其它治疗方法比较,疗效满意.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1 年3卷04期)

[报告7]针挑疗法治疗颈椎病的对照研究

符文彬等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原载《中国针灸》2005年第9期)

[摘 要]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针挑治疗颈椎病进行疗效评价。

方法:将 15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挑治疗组(针挑组)56例、常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55例与局麻对照组(局麻组)47例。

取穴均为颈百劳、大椎、肩井等,分别采用针挑法、常规针刺法及局部麻醉法治疗。采用简化 疼痛询问量表等量化计分,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针挑组痊愈率为57.1% ,优于针刺组的23.6% 与局麻组的 14.9% (均P

结论:针挑疗法对于颈椎病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疗法。

颈椎病(,CS)是较为常见的中老年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率为3.8% ~17.6 %,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笔者的多年临床实践证明针挑疗法对于此病(乃至其他疾病)有着迅速、肯定的疗效,且作用较持久,其他一些医家亦有相似的认识。笔者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手段,对此疗法进行了疗效评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1年l0月一2004年7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进行了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共纳入合格的受试者178例,在课题实施观察中脱落和剔除20例,实际完成 158例。按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到以下3组:针挑治疗组(针挑组)、针刺对照组(针刺组)及局麻对照组(局麻组)。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1。

1.2 诊断标准

采用 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标准。(1)临床表现特点: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2)发病特点:多发于4O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电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诱发因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型、颈椎退行性病变。(4)体格检查: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挤压试验阳性。(5)理化检查: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或MRI可显示椎体、椎间盘、脊髓以及神经根等情况,对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1.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25岁以上、70岁以下;(3)知情同意者。

1.4 病例排除及剔除标准

(1)急性外伤性椎间盘突出;(2)脊髓型颈椎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4)孕妇、血证、发热、凝血功能障碍者;(5)同时服用镇痛药或激素类药物,可能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者。

2 治疗和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

选穴:第①组颈百劳、大椎、肩井;第②组新设(第 3、4颈椎之间,旁开 1.5寸)、大杼,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针挑组:按上述选定的穴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每个穴位皮下注入0.1mI利多卡因麻醉,呈皮丘状。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消毒过的钩状挑治针,对准穴位刺入约2mm,挑破皮肤2mm,然后将针深入表皮下,用力挑出皮下纤维状组织,全部挑断为止。将挑断的纤维剪掉或残留缩入。碘酒消毒,盖上消毒纱块,胶布固定。

针刺组:按上述选定的穴位,用25mm长毫针,除肩井平刺外,其他穴位均刺入约2~5mm,按常规行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

局麻组:按上述选定的穴位,充分暴露,常规消毒,每个穴位皮下注入0.1mI利多卡因麻醉,呈皮丘状,盖上消毒纱块,胶布固定。

以上各组均每周治疗2次,共进行4周。

2.2 观察项目

(1)简化 疼痛询问量表(MPQ);(2)眩晕积分;(3)症状、体征;(4)不良反应事件。

纳入研究的病人,在第 1次针挑治疗前进行上述全部项 目的测量与记录,在完成疗程后进行第2次测量与记录,并进行疗效评价。

2.3 统计方法

采用.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由不参加临床研究的第三者实施盲法评价。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2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制订的标准。痊愈:原有各型症状完全消失,肌力正常,颈、肩、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原有各型症状明显减轻,病情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疼痛程度改善一个等级以上或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减少3cm以上;有效:原有各型症状减轻,病情或疼痛有改善,但均不显著;无效:症状没有改善,同治疗前。

3.2 疼痛分级标准

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量表 MPQ。量表共分3部分:a.疼痛分级指数(PRI)含有 11个感觉性词与 4个情绪性词,程度分无、轻、中、重4级,分别计 0、1、2、3分可计算出PRI感觉分、情绪分和总分;b.VAS为一条10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在其中标出疼痛程度;c.现有疼痛强度(PPI)分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 6级,分别计0、1、2、3、4、5分。

3.3 颈性眩晕

积分法:从0~9共 10个级别,0代表无眩晕,9 代表天眩地转,不能睁眼,呕吐频繁,头颈不能稍作移动。中间为过渡,由患者 自行评价。

3.4 结果 (见表2~表4)

表2 三组颈椎病患者疗效比较 例(% )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针挑组 56 32(57.1%) 18 3 3 53

针刺组 55 13(23.6%) 39 3 0 55

局麻组 47 7(14.9%) 26 14 0 47

注 ;与针挑组比较 ,P

4 讨论

由本项研究结果可见,针挑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肯定,痊愈率57.1%,总有效率达94.6% 。针挑组与局麻对照组对比,疗效明显优于后者;与常规针刺组对比,痊愈显效率相似,但痊愈率则高于常规针刺组。

针挑疗法是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给予挑治针挑刺,把皮下白色纤维组织挑断,以治疗顽固疾病的一种外治法,是古代 “锋针疗法”和 “半刺”的综合发展。《内经》指出:“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半刺者,浅内而疾出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既往关于针挑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虽然显示具有良好疗效,但研究质量不理想,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较有力地证实了针挑疗法对于颈椎病的疗效。

在安全性方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的是瘢痕问题。针挑毕竟是一种有创性治疗,虽然大部分患者伤口会在1周内完全愈合,且不遗留任何瘢痕,但在研究中,还是有 2例患者伤口遗留较明显的瘢痕而退出试验;经询问病史,两患者均属于瘢痕体质。这提示我们针挑具有相对禁忌症,即瘢痕体质人群,对于这类患者,临床上在进行针挑治疗前,应该向其详细说明,征得其同意后,方可进行。

5 参考文献

1 柳耀芳.挑治法治疗颈椎病 34例.江苏中医,1996;17 (7):34

2 练汉健.摇挑加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7;17(3):175

3 郭向明,张静.挑治法治疗颈椎病 160例.中国针灸,1996;16(11):44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