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期发文预告: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书、六经辨证与太阳系统。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发散文系列,周四发”健康娣送“系列(谭亚娣授权文章)。
按照西医的分类和说法,人类目前能叫得出名字的疾病大概有两万多种,而且还在不断的发展,新的疾病也还在不断涌现,病人在医院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病叫某某某,但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办法解决”或者“你这个病发病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很可惜被你碰到”。在这两万多种疾病当中,除了用手术切除的方法,绝大部分疾病是只能控制,而不能得到根治,例如高血压,糖尿病,艾滋病,痛风,风湿,类风湿,肾炎,各种癌症……。随着显微和探测技术的发达,人类发现“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和细菌的种类将会越来越多。
如果把疾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细菌”,人类就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药物来“消灭细菌”。这些新型的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多目前还不是很清楚,按照这个思路,医学的主要精力将在于研发新的药物来“对付”“日益厉害变异”的细菌和病毒,或者采用化疗放疗等方式“杀死”各种的细菌和病毒,这样的做法经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消灭病毒细菌的同时对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生理功能产生不利的损伤,继而会导致人体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人类将在应对疾病的道路上越来越偏离初衷。
中医的治疗思路称作“扶正祛邪”,通过我们前面的文章对阴阳五行概念的理解,人类来自于自然,是自然造就了人类。阳是能量,阴为物质,五行是阴阳转化过程中的五种状态所形成的五种能量场,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因这五种能量场而产生,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来源于这五种能量场,自然界的五种能量场和人体五种能量场相对应。人来自自然,所以人体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疾病的根源并非病毒本身,而是人体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后导致人体内生态环境污浊,病毒、细菌因此而生。如同自然环境被污染后,仅仅投入杀虫剂和化学消毒剂不可能使生态系统恢复健康,相反,只能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中医的治疗思路主要是用生长在自然的中草药和针灸等自然方法来纠正和改善人体的生态系统,从而达到人体生态系统恢复正常,达到疾病自愈的目的,让病毒和细菌自然消失。
另外,现代物理学的研究表明,所谓的“细菌、病毒”归根结底也是一种能量,所以古人把所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对人体有害的病毒、细菌都称作为“邪气”。从此观点来看,引起疾病的原因可能有千万条,但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外邪(病毒、细菌)引发的人体生态系统的失调;内伤(情志、情绪、生活方式)损伤元气引发的人体生态系统失调。人体生态系统失调就会产生污水垃圾,污水垃圾产生病毒细菌。
由此对应的中医治病思路大概有三种:
1、把邪气请出去(汗法、吐法、针刺、按摩拔罐……)。不需要把人体当作化学生物的战场,那样代价太大,在消灭病毒的时候自身的生态系统也会被破坏;
2、利用自然的能量(中草药、针刺、引导……)。修复失衡的人体生态系统,把污水排出去,加强新陈代谢和自我的净化去污能力;
3、用自然的肥料(中药材)做补益,让生态系统重新肥沃起来。
按照医圣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辩证的思想,人体按照由表到里可分为六大系统构成,根据邪气所处在六大系统的位置和六大系统的功能强弱来看待人体和疾病,按照这种方式,中医的疾病说来总共只有六种。治病的思路在于通过辩证准确的判断邪气处于六大系统的哪个位置,六大系统的功能是否运作正常,通过“扶正祛邪”的方式祛除掉六大系统中的邪气,提高六大系统的运作功能。无论发现的病毒种类有多少,这种“以我为主”诊治方式始终“万变不离其宗”。
疾病在六大系统中变化和相互影响以及对治方法,中医称作“六经辩证”,六经辩证的思想出自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伤寒杂病论》因为详细描述了疾病在人体内的变化规律和对治方法而被称作“方书之祖”,与《黄帝内经》齐名被称作中医最重要的两部经典,张仲景也因为本书被称作“医圣”。四圣弘医公益平台前三十多篇的文章是对阴阳五行基础和人体运作机理的一个概述,从下篇开始,我们将进入更专业的领域,教授剖析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广大中医爱好者如果有机会参加我们的研修营,可更直接深入的学会望闻问切和辩证处方,如果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我们的研修营,通过持续关注学习我们公益平台后续发布的文章,悟性上乘者,若假以时日,也可以把握中医治病思路和学会辩证处方。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