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心藏神,脾藏意!抑郁症,就是心脾两虚,这张方子用得准,请体会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方剂学》、《中医藏象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思路。

在这里,我先抛给你一个观点:心藏神,脾藏意。抑郁症,很大程度上,和心脾两脏有关系。

来,我给你说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46岁。

这个人,大概从一年前开始吧,就出现了心境低落,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闷闷不乐的现象。而且,她身体比以往容易感到疲劳。

怎么回事呢?不知道。总之,就是不开心。

最近这十天,此人的症状开始加重了。脑海当中经常出现幻觉、幻想,甚至想到自己应该以什么方式,尽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到了晚上的时候,她会失眠,而且会莫名其妙地恐惧。

家里人一看,这不行,赶紧带患者就医。很快,某医院精神科做出诊断,这是典型的抑郁症。

怎么办?赶紧吃药吧。

相关药物吃下去以后,患者觉得症状减轻。但是一旦停药,就会出现反复。

无奈之下,家属决定让患者尝试中医治疗。

刻诊,见患者脉象细涩,舌质淡,苔薄黄。整个人懒言少语,自觉心悸心慌,脑袋晕晕沉沉的,月经量还偏多。

细问得知,患者常觉得心烦,心中莫名焦虑。到底为啥而焦虑不安,她说不清。烦乱焦躁之际,她的身体还会莫名发热、出汗。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给开了一张配伍。这张配伍,很完整地被保存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党参20克,炒白术12克,炙黄芪4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制远志20克,炒酸枣仁20克,广木香6克,龙眼肉20克,熟地黄20克,淮小麦30克,夜交藤30克,黄柏1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共开7剂。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以后,到二诊的时候,诸证都大有减轻。接下来,效不更方,继续服用20剂。

这个时候,患者自述心情已经很好了,焦虑抑郁和失眠妄想等现象,都几乎不见了。

这是2013年,在《中医研究》上刊发的验案。里面的医家,乃是当代杏林名宿,李发枝教授。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查看了解。

好了,现在,我给您说说这里的原委。

一言以蔽之,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属于心脾两虚。

什么是心脾两虚?简单理解,就是心气心血不足,加上脾气虚弱。

怎么知道的?你看,这个患者脉象细涩,舌质淡,头晕沉,心悸心慌,懒言少语,而且之前容易疲劳。这些都是典型的心脾两虚的表现。比如说,心脾不足,气血生化无源,所以脉象细涩,舌质淡。头部没有气血的濡养,所以头晕头沉。心血不足,所以患者心悸心慌。心脾不足,气血发源,患者就会懒言少语,容易疲劳。

我们的脾,主气血的化生,为后天之本。我们心,主血脉,也对血液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当我们心脾两虚的时候,一身阴虚就会不足。阴血不足,虚热迫津外出,上文这个患者就会烘热汗出。虚热内扰,所以患者舌苔薄黄、心法焦虑。

谈到这里,我们必须得讲到一个中医藏象学观点,这就是心藏神,脾藏意。心主喜,脾主思。因此,当一个人心脾两虚的时候,他就容易发生情志问题。抑郁症,算是其中之一。简单理解,心主喜,藏神。心血不足,则心神不定,不能主喜,因此这个人就焦虑、苦闷,惴惴不安,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高兴不起来。另外,脾主思,藏意。脾虚,则不能主思,心意失藏,患者就会胡思乱想,甚至产生幻觉、妄想。

因此,上文医案里的患者,在出现心脾两虚的体质偏颇以后,就很自然地发展为抑郁症。这是完全符合规律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们要想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补益心脾,解决心脾两虚的局面。我们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党参20克,炒白术12克,炙黄芪40克,当归20克,茯苓20克,制远志20克,炒酸枣仁20克,广木香6克,龙眼肉20克,熟地黄20克,淮小麦30克,夜交藤30克,黄柏1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0克。

这个配伍,显然是归脾汤的加减。

其中的党参、白术、黄芪、茯苓、木香,用于健脾,促进气血生化之源。当归、枣仁、龙眼肉、熟地黄,用于养心血。心脾两虚的局面,至此可以改善。

再有,由于患者阴血不足而生虚热,所以用黄柏清热坚阴,用淮小麦清心热敛汗。远志和夜交藤,安养心神。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其实,抑郁症作为我们当代国人高发的一种疾病,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从中医视角看,抑郁症患者,或者有严重的抑郁倾向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具备心脾两虚的症候特点。比如说,懒言、乏力、头晕、舌淡、脉细、容易疲劳等等。还有的人会心慌心悸、心神不安,睡眠不佳。整个身体,可能处于一个营养不良的状态。还有的人,可能伴随贫血。

这个时候,以心脾两虚论治,算是中医的一大临床思路。上文医案里体现的,就是这种思路。我希望读者朋友,能够认真地体会。尤其是专业的读者朋友,更应该将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理解。

当然了,抑郁症,中医分型有很多。我们不能说,任何一个人,都适合用归脾汤加减。比如说更常见的疏肝解郁之法,就和补养心脾完全不一致了。中医没有一刀切的事儿,只有辨证施治、灵活掌握。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