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如何独立思考?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这是 2018 年第 31 篇原创文章

    本文共有:6517 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做:为什么我们要独立思考?

    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凤凰前主笔王路写的,很有意思。他说:

    因为别人告诉我们要独立思考。

    这个回答非常妙,也非常反讽,有一种「第22条军规」式的黑色幽默:你要证明你是疯子才能退役;但如果你能证明你是疯子,你就一定不是疯子,因为疯子不会这样做。

    这个回答显然很荒诞,但我相信它讲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大家都说独立思考好,但究竟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呢?不独立思考又会怎么样呢?

    我想从反面来聊聊: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妨做一个小测试:给你两个词,「马」和「狼」,你会分别联想到什么?

    前者是不是一些比较正面的词汇,比如骏马、奔驰、勇敢;后者是不是一些偏负面的词汇,比如豺狼、凶恶、狼狈为奸?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蝴蝶会传播花粉,所以它是益虫;麻雀会吃掉庄稼,所以它是害虫。牛和马能为我们提供劳动力,所以它们是善良正义的,是「好」的;豺狼、狐狸会袭击人类,糟蹋庄稼,所以它们是凶狠狡诈的,是「坏」的。

    因此,在各种文学体裁中,这些形象以及它们相关联的喻义,就这么固化了下来。

    注意上述文字「所以」之后的部分 —— 我们是如何能给这些动物下定义,判定它们是好是坏的?

    显然,是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去看待。对人类有利的,就是好的;对人类不利的,就是坏的。

    但实际上呢?动物根本无所谓「好坏」,这些只不过是它们的自然天性。

    用传播学的话来说,「牛马能提供劳动力」就是「事实判断」,「所以牛和马是好的」就是「价值判断」。豺狼和狐狸也一样。「会袭击家畜」是事实判断,「所以它们是坏的」则是价值判断。

    熟悉传播学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条基本原则: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尽量关注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因为事实判断是确凿的,能够达成共识;而价值判断是依赖于视角和立场的,可以有多种解读。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是相反的: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被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两者的局限,被预设了立场,然后打包、封装起来,喂给我们。

    为什么我们会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构成我们思维的信息,从源头开始就是有偏差的。

    我们一直生活在偏见和立场的灌输之下。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事物。

    这样做是不是一定不好呢?当然不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给人贴标签,用刻板印象去评判别人。比如「东北人性格豪爽」「广东人什么都吃」……本质也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这能帮助我们节省认知资源,提高决策和思考的效率。

    但要注意:这只是一种走捷径的取巧方式。如果你一直用这样的思维去看待事物、作出思考,那多少会显得有点「头脑简单」。

    那么,这会有什么后果呢?

    如同我在 中所说的:社会永远呈现金字塔结构。为了稳定大众,减少可能发生的麻烦,使社会阶层更牢固,让下层「头脑简单」,就是最好的策略。

    最好大家都老老实实上班挣钱,累了就用娱乐发泄情绪,挣了钱就通过消费再散出去,每个人都变成机器,只看得到短期利益,想着怎么挣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没有精力和时间去思考。

    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别人告诉我们答案,指引我们方向,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去生活。

    所以,如果你问我「独立思考有什么用?」我会告诉你:

    它没什么用。但如果你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真正面对自己的内心,你就有必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说了这么多,如何才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呢?

    我把独立思考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内在」。也就是构成我们内心价值观、认知框架的质料,亦即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

    第二个层次,是「信息」。也就是我们跟外界交互、获取信息的方式。

    第三个层次,是「群体」。也就是我们的身份认同和社会性。

    下面详述。

    1. 内在层次

    我们是如何认知和思考世界的?

    本质上,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先通过观察,获得一个个孤立的命题,再通过「逻辑」,将这些命题组合起来,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 这就是一个思考过程。

    举个简单的例子:

    LPhone 10 今天做活动,打 7 折,只要 4200!赶紧去买!

    这个思考过程的背后是什么呢?

    1)LPhone 10 原价 6000;

    2)LPhone 10 今天做活动,只要4200,能省钱;

    3)我喜欢 LPhone 10;

    4)省钱对我是有利的;

    5)所以,我要赶紧去买。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观察到的信息(1和2),有些是我们心中固有的信念(3和4),通过用归纳和演绎法进行组合,从而得出结论(5)。

    这个思路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的「信念」,会受到预设立场的影响,从而干扰我们对信息的解读,导出有偏差的结论。

    为什么对同一个内容,双方会有不同的解读呢?原因就是,他们内在的「信念」不同,导致对同样的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2009 年有过一个相似的实验:当一名脱口秀主持人用讽刺的语气模仿共和党口吻时,民主党支持者会觉得「他在嘲讽共和党」,而共和党支持者会认为「他在借玩笑表露真实想法」。

    这种现象,就称为「动机性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

    我们的推理和思考过程,并不能客观反映事物本身,而是被我们固有的信念所误导,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论」。

    这是独立思考的大敌。

    那么,动机性推理的机制是什么呢?它通常包含三个要素:

    1)Emotion Bias:情绪偏见。也就是「预设立场」。

    2)Confirmation Bias:证实偏见。

    3)Rationalization:合理化。

    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方式,摄入海量信息,而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带着偏见和立场。于是,它们就会累积在我们的心智中,形成我们「先入为主」的观点。

    久而久之,大脑就会上当,以为这些观点是我们的真实想法 —— 这就是「预设立场」。

    在这个前提下,当我们接触到其他材料时,会怎么样呢?我们会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正面证据」,也就是支持我们固有观点的证据。

    譬如,2008 年大选期间,Orgnet 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支持奥巴马的人,更喜欢购买赞扬奥巴马的书籍;反之,反对奥巴马的人,更愿意购买指责奥巴马的书籍。

    这就叫做「证实偏见」。它非常自然,无处不在,却同时也是令我们走上极端的罪魁祸首。

    最后,当我们不得已接触到「反面证据」时,会怎么做呢?心理学家说:我们会将其「合理化」,用各种理由来解释它,给它一个合理的原因。

    举个例子:当你用 4200 块买了 LPhone 10,突然,你一个朋友跑过来对你说,他在别的渠道只用了 3000 块就买到了,你会是什么心态?我想,多半会闪过这个念头 —— 「你买的一定是假货」吧?

    为什么会出现动机性推理呢?本质上,是因为对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的修正。

    我们天生希望我们是对的,不希望看到我们错了。出于这一点,当信念和外在信息出现偏差时,我们会倾向于「曲解」它,来维持我们信念的稳定。这才能让我们感到安全。

    那么,如何克服动机性推理呢?

    就是我强调过多次的:时时刻刻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思考: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

    我把它称为「对立思维」。

    平时不妨多做做这样的练习:阅读、聊天时,看到跟自己抵牾的观点,先不急着反驳和嘲讽,而是停下来,静静思考一下:

    • 我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是别人告诉我,还是我自己推理出来的?

    • 如果我错了,会怎么样?

    • 不考虑对错,对方的观点,有没有合理和可取之处?

    你会发现,你所笃信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未必能站得住脚。

    你会开始产生怀疑,质疑以前被灌输的信息,甚至感到无所适从。

    不要怕,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开始。

    2. 信息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关乎内心深处,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

    第二个层次,则是关乎信息的交互,亦即我们如何接收信息。

    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思考下面这句话,有没有任何问题:

    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很落后,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高在教育上的投入。

    看起来很自然,很合理,对不对?

    但事实上,前半句是一个客观现象的描述,我们叫做「事实陈述」;后半句是一种行动的倡导,我们叫做「规范陈述」。

    从事实陈述推出规范陈述,实际上,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提高教育投入真的能改善教育事业吗?教育事业落后主要是因为投入不够吗?提高教育投入有可行性吗?诸如此类。

    这个观念,在哲学上叫做「休谟问题」:我们是否能从「是」推出「应该」?(What is to what ought to be)

    很多时候,这两者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却被广泛地、有意无意地混淆了。因为一样东西好,所以我们要倡导它;一样东西不好,所以我们要提高它。等等。

    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里面的逻辑关系真的成立吗?我们真的能无需怀疑地接受吗?

    发现了吗?这一点,跟一开始的「事实判断」到「价值判断」,非常类似 —— 它们的确也是一致的。

    事实到价值:「是什么」,能否推出「好」「坏」?这是需要打一个问号的。因为好坏需要视不同角度而定,背后往往有非常复杂的因素。

    事实到规范:「是什么」,能否推出「应该」?这同样需要审问和质疑。很多时候,这往往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被作者有意引导向他的立场和倾向。

    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如果前面的「教育」一例,你下意识接受了,那么稍微进一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很落后,所以我们要全盘学习西方的模式」是不是看上去也很合理?

    这就是一个陷阱。这里,需要论证非常多的东西,排除其他各种情况和可能性,才能使后半句成立。

    但是,如果把这句话放在文章里,不经意地出现,我敢保证,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而是下意识地扫视、阅读、接收 —— 这时,它已经被你所摄入了。

    所以,在接受信息时,如何做到独立思考?这就需要在脑海中保持一个筛子,时时刻刻把信息筛一遍,确认无误的,再接受;存疑的,放在一边。

    那么,除了刚才讲过的休谟问题,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标准,来打造这个「信息筛」呢?

    第一点是「情绪」。

    我们的大脑有两个系统,分别是负责情绪处理的边缘系统,以及负责理性的新皮层。

    这两个系统是相互颉颃的。也就是说,当边缘系统活跃时,新皮层就会被抑制。我们可能就会在情绪的操控下,盲从、盲信,作出冲动的决策和判断。

    所以,如果你在阅读文章时,觉察到情绪的起伏,那么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点,来影响和干预你的判断。

    常见的情绪干预手法有哪些呢?

    • 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

    • 高代入感的经历和故事;

    • 细节描绘和镜头特写;

    • 煽动性强的断言、反问、呼吁和感叹;

    • ……

    注意:不是说它们不好 —— 这些都是正常的写作技法。但是在擅长的人手里,可以轻易地通过灵活组合和运用,来实现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被引导、操控而毫不自知。

    所以,当你接收信息时,不妨同步在脑海里屏蔽掉这些感情色彩,只留下信息的内核和主干,再问自己:我可以如何理解这些信息?以此来达到对信息的「筛查」。

    思考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是时刻保持大脑的运转。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被外界所操纵。

    另一点则是「观点」。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反复强调过:要警惕「观点输出」。

    为什么呢?因为观点输出没法给你提供任何价值。它只会不断让你产生「我学到了东西」「我的理解没有错」的感受,不断地沉溺在这种对神经的刺激和新鲜感中。

    简而言之,它只会告诉你「是什么」,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 —— 后者需要非常复杂的逻辑和思考加工。

    这就是观点输出的问题:它往往是媚俗的 —— 亦即挑你喜欢、能对你产生刺激的话讲,并且轻描淡写,落不到实处。

    最常见的观点输出是什么呢?简单归因。亦即把一个复杂的现象,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比如:

    • 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自律。

    • 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善于抓住时机。

    • 为什么他会成功?是因为他行动力强。

    • ……

    这些观点对吗?没有错。但有价值吗?基本没有。

    这就是大多数文章的写法:一个观点,加几个故事,再一个观点,再几个故事……最后提炼总结一下:为了……你要……;只有……才能……。

    所以,综合以上这几点,不妨试一试:

    在阅读文章、接受信息时,不要按照作者原本的思路和框架走,而是把信息拆开来,用自己的「信息筛」筛一遍,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作者所引导。

    这样,才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 群体层次

    除了认知的偏误会影响我们,外界的信息会影响我们,你所生存和交互的群体,也会通过种种方式,对我们施加干预。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群体对个体有着惊人的影响力。我们自以为独立作出决策,其实可能都是受到群体框架的操纵。

    随便举几个例子:

    所罗门·阿希的阿希从众实验证明:哪怕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当其他所有人都给出了错误答案时,参与者也会被他们所影响,把自己的答案由对改错。

    米尔格拉姆实验证明:即使平时循规蹈矩的良好市民,在权威者的压力之下,也可能作出非常残酷的行为。

    最负盛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则证明:哪怕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只要适应了「监狱看守」的身份,也会不自觉地投入进去,对犯人作出伤害和虐待。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议题。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其实也许只是在「扮演」着我们的角色而已。

    我们身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都会被赋予一种身份认同 —— 无论这个圈子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是广阔的,还是小众的。

    这种身份认同会塑造我们,影响我们,规范我们,让我们朝着「一致」去行动。

    这就是「圈子效应」。

    对内寻求一致 —— 作出共同的行为,增强彼此间的归属感、身份认同和联结;对外寻求差异 —— 通过营造「不同」,跟其他人拉开差距,从而获得「我们比你们强」的优越感。

    无论你是否意识到,你所处的群体,都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干预着你。

    一个例子就是时尚。齐美尔有一段话,讲时尚,非常透彻。

    他说:时尚是一种特定的模仿机制。一方面,模仿满足了成员的群体归属感,使成员感觉到前进的道路上并不孤独;另一方面,模仿减少了成员的责任感和羞耻感,获得一种安全感。因为个体在跟随时尚的过程中不需要为自己的品味与行为负责。

    这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消费社会」。我们追逐消费,追逐潮流,并不是因为我们「想要」,而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消费了,就能成为那样的人。

    这就是一种群体力量的操控。

    那么,如何避免被群体所影响呢?

    唯一的方法是:不断反思自己的内心,问清楚「我想要什么」。时时刻刻弄清楚,我的想法、观念、欲望,是真的来源于自己的内心,还是来源于群体、环境,和「他们」?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明确「我想要什么」,让一切来帮助你、成就你,而不是被融入环境。

    在湍急的河流上前行,唯有内心的声音,能够为我们导航。

    最后,简单聊聊「深度思考」「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这三个概念的差异。

    在我的体系中,深度思考,是一种生活态度,亦即追求理性认识事物、探寻事物本质的观念。处于最高的层级。

    独立思考,强调不受操控,独立地作出决策和判断。它是深度思考的一部分。

    批判性思考,强调对信息进行审视、质疑,而不是下意识地接收。它属于独立思考的一部分。

    亦即 深度思考 > 独立思考 > 批判性思考。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一些疑惑。

    在独立思考的道路上,一起同行。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