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代星相学介绍

春秋时期,人们为了观测研究各种天象以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对星空的现象(星象),即恒星的分布情况有了相当准确的划分。因为要想准确地表示出各种天象发生的方位,只有以恒星天空为背景,以恒星的位置作为标志。这样,"星官"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星象坐标系统。

(1)星官:"星官"也就是现代所说的"星座"或"星宿"。古人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相近的恒星组合在一起,分别给以名称,即为星官。

最早,我国古人只注意东南西北四方最显著的星象;在有了关于北极、黄道、赤道的知识后,就对北极附近和黄道、赤道沿线的恒星作了划分,形成了各个星官。

中国星官的名称,大致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流传下来的,这些名称大都与生产和生活有关,如营室、壁、箕、毕、井、斗等,它们分别表示房屋、墙壁、扬谷的簸箕、捕兔的小网、水井和盛酒的容器等;还有神话人物和传说故事,如牵牛和织女。《春秋左传》载鲁昭公元年子产讲的一个故事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迁实沈于大夏,主参。"说高辛氏的二子阏伯和实沈不和,天天打架,尧只好派阏伯到商丘去主管辰星,即心宿,亦称商星;派实沈到大夏去主管参星,彼此不相见。参星为当时冬季的初昏中星,商星为当时夏季的初昏中星,一在西,一在东。所以杜甫有诗句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另一部分星官或恒星的名称则是把阶级等级制度的社会结构映射到星空的体现,使天上世界的名称反映地下人间社会的事物。如北极附近为"太一常居"的宫阙组织,中央为帝星(小熊座β),在它周围有太子(小熊座γ)、正妃(勾陈一,小熊座α)等星;外面还有相当于帝车的北斗七星以及由表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和司禄的六星组成的作为天府的文昌宫等,这就把人间的宫廷组织搬到了天上。之所以把星座称为星官,可能就是认为星座和人的官曹列位以及事物的贵贱一样,也有尊卑之别。

根据古文献统计,我国战国以前记载下来的星官,大约为38个,共200余颗恒星。到公元前2世纪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则系统地记载了全天92座星官约500余颗恒星。

在我国古代,常用的星象是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由此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这3 种划分方法出现的先后,现在尚有争论。不过从史实记载来看,应以四象为最早。三垣中天市垣的东藩、西藩用的都是战国时代的国名,所以三垣的设立当在战国时代或其以后,比二十八宿为晚。当然,星象划分的实际过程是很复杂的,增补修改不止一次,是逐渐得以完善的,所以很难作出孰先孰后的绝对判定。

(2)三垣: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是环绕着北天极和靠近头顶天空区域的星象。三垣的每一垣都有东西两藩的诸星围成墙垣的样子,因而叫做三垣。三垣的划分不是一次完成的。作为星官,紫微垣和天市垣的名称在《开元占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已经出现,所以这二垣大约创立于战国时代,太微垣的名字直到唐初的《玄象诗》中才见到。虽然直到隋丹元子的《步天歌》,三垣的划分才得以完备,但在巫咸、甘德、石申三家的星经中,已有属于三垣范围的星官,不过他们所列的星座、星数都不一样。据《清会典》所载,这三家所列情况如下:/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星座/星数/星座/星数/星座/ 星数巫咸/ 4/18/1 /1/4/8 甘德/21/102/7/15/2/10 石申/13/64/6/42/8/41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北天中央位置,故被称为中宫或紫宫、紫垣等。《春秋元命苞》曰:"紫之为言此也,宫之为言中也,天神运动,阴阳开合,皆在此中。"

紫微垣大体相当于现今所谓"恒见圈"①的拱极星区,包含现在所说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英仙、仙王、仙后、武仙、鹿豹等星座。紫微垣是皇宫的意思,包含37 个星座和两个附座(杠、辅),正星163颗,增星181 颗。各星都以某一官名和其他名称命名。以北极为中枢,东西共有15 颗星组成屏藩形状,似二弓相合,环抱成垣。东藩八星为左垣,西藩七星为右垣,二垣南端的左枢和右枢成关闭状,叫闾阖门;垣内有北极、勾陈、天皇大帝、五帝内座、四辅、六甲、御女、天柱、大理等;其外有北斗、天理、文昌、天枪、玄戈、天■、天厨、传舍、八谷、三师、三公等。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在紫微垣下的东北方向,位于北斗星的南方。横跨辰、己、午三宫,约占63°的天区范围;包含20 个星座,正星78 颗,增星100 颗。北起常陈,南至明堂,西自上台,东至上将,大体相当于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中枢为五帝座,成屏藩形状。太微为政府的意思,所以星名多用官名。如由东、西上丞相、次丞相、上将军、次将军和右执法(御史大夫)、左执法(廷尉)组成东、西二藩的左垣和右垣。左右执法为南垣二星,形成端门,其内有内屏;其他星座尚有三公、九卿、五诸侯、幸臣、太子、郎将、虎贲以及灵台、长垣、三台等。

①恒见圈即以北极为中心,以某地纬度为半径在天球上所作的圆圈(赤纬圈);圈内的星在该处看永远不落到地平线以下,故称为拱极星。

天市垣为三垣的下垣,在紫微垣下的东南方向,横跨丑、寅、卯三宫,约占东南天空57°的范围,包含19 个星座,正星87 颗,增星173 颗。北自七公,南至南海,西起巴蜀,东至吴越,大体相当于现今的蛇夫、巨蛇、武仙、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以帝星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天市为"天子率诸侯幸都市"的意思,所以东西藩各十一星皆用战国时的国名命名。如东藩(左桓)从南起顺次为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魏;西藩(右垣)从南起顺次为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和河中。从这些名称可知,天市垣的制度必在战国时代或其后。其他星座名称尚有象征执政皇族的宗正、贵族的宗人;作为尺度的帛度以及量固体和液体的斛和斗;此外还有车肆(百货市场)、屠肆、列肆(宝玉市场)和市楼(市府)等。

《石氏星经》列天市垣东西藩有五十六星。和现今所说二十二或二十三星相差甚多,说明星座星名的变更是很复杂的。

(3)四象:我国天上星象,还有四象(四兽、四维或四陆)之划分。所谓四象,是指四种动物,所以又称四兽。古人以北极为中央,把周围天区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配以青、红、白、黑四种颜色,详察各个天区星象的分布形势,按其星象轮廓仿佛类似某种动物,即以此命名,于是就定出天文上的四象,并作为仰观星象的参照系。

古书上对四象的叙述不甚详细。《十三经注疏》说,四象是"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考工记》称:"龙旗九■以象大火,鸟旗七■以象鹑火,熊旗六■以象伐,龟蛇四■以象营室"。这里"大火"指心宿,"鹑火"指七星,"伐"指参宿一,"营室"指室,为四方诸星。朱雀即凤凰,玄武即乌龟。所以四象分别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龟蛇)。

为什么要用这4种动物来命名四方星象呢?这大概与古人的动物分类法有关①。古人按外表形态把动物分为鳞、羽、毛、甲、倮五类。在带鳞的动物中为首的是龙,《论衡·龙虚篇》称:"龙为鳞虫之长。"羽指鸟类动物,以凤凰为首。《大戴礼记》曰:"羽虫三百六十,凤凰为之长。"毛指有皮毛的兽类,按《大戴礼记》说:"毛虫之精者为麟",即麒麟。甲指带甲壳的动物,《韵会》云:"龟,甲虫之长。"倮则指无鳞无羽无毛无甲的裸露的动物,以人为首。《礼记·礼运》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看来,当初的四象,应指苍龙、朱雀、麒麟、龟蛇。后来之所以把麒麟改为白虎,可能与孔子写《春秋》到获麟为止,以此为周道不兴的象征有关。"麟为周亡天下之异"①。所以后人就以" 山兽之君 "虎代替。但因麟为仁兽,所以还是让它升到最高地位,作为中央天象的表征。《礼记·礼运》孔疏引:"龙东方也,虎西方也,凤南方也,龟北方也,麟中央也。"于是就形成了我国"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传统说法。

①参见周桂钿:《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152-153 页。

①《<礼记·礼运>孔疏引》。

四象的东西南北方位是如何确定的呢?这与四象产生的根源有关。古人创设四象是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以定四季;四象就是在四时的"仲中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古籍《尧典》中就有关于四仲中星的说明:"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是说昼夜等长而初昏时"星鸟"正好出现在南方中天,就是春分了;若白日长而"火"于初昏时在南方中天,就是夏至;若黑夜白天等长而"虚"出现于初昏时的南方中天,则为秋分;若白日短而"昴"出现于初昏时的南方中天,就是冬至。这说明我国古人测四仲中星以定四时是由来已久的;而且由此产生了把周大恒星分为四群以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星象的思想。更有意思的是,"鸟"的形象很早就被用来描绘春天初昏时南中天的星象了。比《尧典》更早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鸟星。在没有历法的原始社会里,人们把鸟的出现看作是春天来临的信号,所以很自然地会把春天初昏时南中天的恒星群想像作一只大鸟的形象;而且很容易发现,春分前后初昏时当朱雀升到南方中天(上中天)时,苍龙的房宿正处于东方的地平线附近;白虎的昴宿正处于西方的地平线附近;而龟蛇的虚宿正处于地平线下与朱雀的七星相对的北方(下中天)。这就是定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由来,它是以古代春分前后初昏时的星象为依据的。

至于四象的具体划分,《尚书通考》称:"东方苍龙三十二星,占七十五度;北方玄武三十五星,占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西方白虎五十一星,占八十度;南方朱雀六十四星,占百十二度。"共得四象星数一百八十二星(现今统计为一百六十一星),共365■度,布满周天。具体星宿为:东方,青色,苍龙(或青龙)。对应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约为现今室女、长蛇、半人马、牧夫、天秤、天蝎、豺狼、蛇夫等星座。南方,红色,朱雀。对应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约为现今双子、御夫、巨蟹、大犬、南船、狮子、长蛇等星座。

西方,白色,白虎。对应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约为现今仙后、白羊、英仙、金牛、波江、猎户、天兔等星座。

北方,黑色,玄武(龟蛇)。对应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约为现今人马、摩羯、天鹰、宝瓶、飞马、天鹅、仙女、双鱼、鲸鱼等星座。关于四象与二十八宿产生的时间与先后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论。虽然古籍中有关四象的记载比二十八宿晚得多,在《淮南子》、《史记》等汉代著作中才有具体记载,但 陈遵妫先生认为,先有四象,后有二十八宿。因为二十八宿中的角、心、尾宿就是东方苍龙的龙角、龙心、龙尾的意思 ;这说明古人是先设四象,而后才在四象的基础上细划二十八宿的①。

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中,发现一个漆箱盖,上面画着象征天象的图案。箱盖中央是一个很大的篆文粗体"■"(斗)字,斗字周围是古代的二十八宿名称,它们依中间斗字的形状围成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盖面两端绘有两个动物形象,头尾方向正好相反,东方是青龙,西方是麟。从它们与二十八宿名称的对应关系来看,它们所处的位置正好与四象中青龙、白虎的星宿范围基本相符。虽然盖面上只画了青龙与麟,但可以理解这是因为箱面绘画是装饰性的,加之盖面形状大小的限制,

①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0页。可以有所选择,不必反映出星象的全部情况。但将二十八宿与四象绘在一起,正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有些学者认为盖面上西方画的是白虎,但从这个动物图像的头上很明显有只大角来看,它应该是麟。因为虎无角,而麟在传说中却是有一个角的。《春秋感精符》称"麟一角";《尔雅·释兽》说麟"■身,牛尾,一角"。这说明在战国早期,西方兽象为麟,汉代以后才改为白虎。②据考证,随县曾侯乙墓的墓葬年代,是在公元前433 年或稍后,因此这件天文文物的发现,把我国二十八宿体系全部名称出现的年代提前到公元前5 世纪的战国早期;四象的划分至迟也在战国初期,都早于甘德、石申活动的年代。由于曾国在战国初期只是一个小国,箱盖面绘画又是一种装饰性的东西,更加说明四象、二十八宿的知识在当时已是相当普及的了。所以有理由推断,它们的形成当比战国早期早得多。

从以上说明可知,我国四象中所说的苍龙、玄武、白虎、朱雀,即龙、龟、虎、凤四清。在印度佛典中,也以龙、龟、狮(虎)、孔雀为四禽。 陈遵妫先生认为这 "实际脱胎于我国的四象"。高丽古坟中发掘的"四神镜"也用龙、龟、虎、凤;古坟石室壁画用龙、蛇、虎、凤。日本古坟中发掘的"四神镜"也用四禽来装饰,充分说明我国古代四象在世界各国的流传与影响。

(4)二十八宿(xiù)

古人为了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必须在天上确定一些相对静止的背景标志,不然就无法描绘和度量日月五星的运动。天上相对静止的标志只有恒星,但一颗恒星无法确定,于是就将几颗星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图形,定出一个名称,成为一个参照星区,就叫做一个"宿"或"舍",意为日月五星行经停留的驿站。《史记·律书》云:"舍者,日月所舍。"我国古代对天象的观测以及历法的制定等,都是以二十八宿为基础。所以,二十八宿在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按照日月视运动的方向,自西向东排列,这二十八宿顺序为:东方七宿(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七宿(玄武):斗、牛(牵牛)、女(须女或婺女)、虚、危、室(营室)、壁;西方七宿(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七宿(朱雀):井(东井)、鬼(舆鬼)、柳、星(七星)、张、翼、轸。

二十八宿是把沿天球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28 个不同的星区部分,每个部分就是一宿;至于这些名称的意义,可能与四象、三垣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有关。

二十八宿的体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完善起来的。其中部分星宿的名称,在春秋时期的《诗经》、《夏小正》等书中已有记载。《周礼》的《春官》、《秋官》两篇中都有"二十有八星"之说。不过,直到《吕氏春秋·有始》中,才最早给出了自角至轸的二十八宿全部名称。据《开元占经》所引甘、石、巫咸三家记述,对二十八宿的天区已作了划分,并指明了各个星宿的距星(标志星)、星数和相邻星座间的距离(即相邻二宿的距星之间的赤经差)。

②周桂钿:《天地奥秘的探索历程》,第154页。

特别是《石氏星经》,给出了二十八宿的距星的赤道坐标、位置和黄道内外度,并附有石申之前25 个"古度"数据。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漆箱盖上写出了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称,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我国二十八宿全部名称的最早记录;它把我国二十八宿的可靠记载提前到了战国初期(公元前433 年)。可以断言,二十八宿的创设当在战国以前。

关于建立二十八宿的最初目的,目前尚有不同意见。我国学者竺可桢、钱宝琮、夏鼐等主张是为观测月亮的运动而设。《吕氏春秋·圜道》称:"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月行于天,约二十七日又三分之一天而一周,约日旅一星,经二十七日余而复抵原星,故取二十八为宿舍之数,以记月亮所在位置。"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由于二十八宿的划分有大有小,它们的范围即星度相差十分悬殊,月亮并非每天正好到达一宿,"月躔"说很难令人信服。日本学者新城新藏和我国学者陈遵妫认为,二十八宿是古人由间接参酌月亮在天空的位置来推定太阳的位置而设的①。因为星象在四季出没的早晚是不同的,反映了太阳在天空的运动。于是就可以通过测定月亮的位置以推断太阳在星宿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一年的季节。这个方法和从观测昏旦星象以定太阳的位置来确定季节的方法不同。所以新城新藏说这是中国"上古天文学一大进步"。

关于二十八宿的起源,近百年来争论十分激烈,因为中国、印度、阿拉伯和巴比伦都有二十八宿。它们虽略有不同,但可以肯定是同出一源的;不过在起源于哪一国的问题上,各国学者的分歧是尖锐的。最初主张起源于印度和巴比伦的人很多,近年来多数人则主张起源于中国。因为阿拉伯使用二十八宿的年代不会早于我国的西汉;埃及也在公元后才使用二十八宿;巴比伦虽然是西洋天文学的发源地,但至今尚未发现古代巴比伦有二十八宿的遗迹。所以只有中国与印度孰先孰后的问题了。

我国学者郭沫若、竺可桢、夏鼐等人都认为二十八宿是由我国传入印度的。日本的新城新藏在《二十八宿起源说》一文中甚至肯定说:"二十八宿是在中国周初或更早时代所设定,而在春秋中期以后自中国传出,经由中亚细亚传于印度,更传入波斯、阿拉伯等地方。"印度的二十八宿是等分黄道度数的,每一宿都为13°20",共360°;中国的二十八宿的距度则是宽窄不等的,相差十分悬殊。在印度的二十八宿各宿的主星(联络星)中,采用了很多亮星,一等星以上的达10 颗之多,四等星以下的只有3 颗;而我国二十八宿中的距星大多数是暗星,只有1 颗一等星(角宿一),四等星以下的有8 颗。中国二十八宿从角宿算起,印度则从昴宿("剃刀")算起。另外,中国制定二十八宿本来是为了定日月位置来确定春夏秋冬四季的,但印度古代年分冬、春、夏、雨、秋、露六季,现今印度还是分为寒、暑、雨三季而不用四季,当然也就没有用四象配合二十八宿的必要了。日本的新城新藏还说,二十八宿的发源地当有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这个故事在我国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了。在前面提到的随县曾侯乙墓的漆箱盖面上,巨大的"斗"字写于中央,二十八宿名称环列于"斗"字周围,这也正反映出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重要的传统特点,即二十八宿是与北斗星等拱极星联结在一起的。这也是二十八宿源于中国的一个有力证据。所以,我国的二十八宿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完全是我国古代的独特创造。

①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第二册,第306页。

关于二十八宿是沿黄道还是沿赤道划分的问题,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一派认为二十八宿是沿黄道划分的,因为日月五星在天球上的视运动都沿黄道附近,新城新藏就认为二十八宿是黄道附近天空的标准点。我国学者竺可桢、夏鼐和陈遵妫则主张二十八宿是沿赤道划分的。英国学者李约瑟也认为二十八宿是一种完善的赤道分区体系。因为我国古代天文学是很重视观测的,汉代以前就建立了明确的赤道坐标体系,这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一大突出优点。根据岁差的计算表明,在距今3500 年前,冬至在虚,夏至在星(七星),春分在昴,秋分在房,天球赤道正好与二十八宿中大部分星宿的位置相符合,即二十八宿大部分处于赤道附近。从二十八宿实际星象的选取来看,近于黄道的天市、太微、轩辕等都未被选用,却选用了黄道以北的虚、危、室、壁和远在黄道以南的柳、星、张、翼。到后汉时代,我国的黄道坐标概念才得以形成。当然,二十八宿的划分不是一次完成的,在其演变过程中,会有多次调整的。

(5)十二次和分野中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方法,除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外,还有十二次。十二次是以太阳每月在恒星间所处的方位与北极相连接,把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即十二次。由于太阳一年运行一周天,每个月在天空正好行走一个次。我国古代又认为岁星(木星)是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因而十二次又用以表示岁星每年所处的位次。

十二次的名称依次是星纪 玄枵 诹訾 降娄 大梁 实沈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这些名称大都与星象有关。星纪的中央在牵牛宿的初位,相当于冬至点。玄枵相当于二十八宿的虚宿和危宿,虚宿的星象本有废墟之状,即空虚的意思,故称玄枵。诹訾亦称豕韦,与分野的分配有关。降娄的中央中娄4°,相当于春分点,和奎娄同音,本是星名。大梁和实沈的名称来自分野的分配。鹑首、鹑火、鹑尾是由于与朱鸟类似的星象而得名;鹑首的中央中井31°为夏至点。寿星相当于二十八宿的角、亢二宿,其中央中角10°为秋分点。大火即心宿二(天蝎座α),本为星名。析木的意义不明。

陈遵妫先生认为,十二次的制定既然与确定岁星十二年周天运行有关,它的创立当在熟知五星运行的时代,即在战国中期。考虑到十二次和分野是同时代制定的,因而十二次大约是在公元前400 年前后制定的。由于二十八宿的划分是不规则的,十二次则是等分度的,所以十二次的创制应在二十八宿之后。

二十八宿的制定主要是历数家用来表示日月的位置的,十二次的制定固然也可用于观测日月的位置,但主要是占星家用来表示五星的位置的。中国古代的占星术认为,天上某一部分星宿与地上某一区域相应;该部分星宿中发生的某种星象变异,会使与它相应的地上区域发生某种事件或灾祸。这种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相互对应的分配法,就是所谓"分野"概念。至于天象与地面的具体对应关系,各种史籍不尽相同。分野说以星象占卜相应地区的吉凶,当然是一种伪科学。但这种占星术很能引起当时人们对星象观测的重视,从而促进了天文学精密化和定量化的进程。实际上,正如前面所说,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天文家,都擅长这种占卜,所以被人们称为星占家。因此,在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中,对分野说的作用要作具体的历史分析。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