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谁能教我学中医:抄诵《四圣心源》】(35)

劳伤解

8.神惊

作者:清·黄元御

【一元堂按:

“惊悸者,神不交精。原由于胆胃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

这不难理解。然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何谓?奔豚、惊悸究竟何以别之?

黄师曰:“火炎于上,肾水沉寒,阴凝气结,久而弥坚,历年增长,状如杯子,是谓奔豚。”“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

可见,惊悸者,仅胃土不降,相火浮升,心液消耗,神惊心悸而已。奔豚者,则由于相火不降,水寒气结,久而积块,结於少腹。所以,相火之秘藏与否,枢轴之机也。

黄师在《六气解》“少阳相火”中曰:“相火下蛰,水脏温暖而水腑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

看来,生命之强之弱,决于此相火之盛之衰也。】

原文:

劳伤解

8.神惊

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

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

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

缘君相同气,臣败则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

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

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

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火炎于上,肾水沉寒,阴凝气结,久而弥坚,历年增长,状如杯子,是谓奔豚。

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水寒木枯,郁而生风,摇撼不已,则心下悸动。悸见脐下,则根本振摇,奔豚发矣。

奔豚上腾,侮土凌心,发作欲死,最为剧证。数年之后,渐而火败土崩,则人死矣。

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

庸工不解,以为心血不足,乃以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不一生,最可伤也。

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熄,非少阳之旺也。

其相火极旺,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乃少阳伤寒,将传阳明,故以芍药,生地泻胆胃之燥热,内伤中此证颇少也。

金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

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

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

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贴之,详具“奔豚证”中。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