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内容首发:中国企业家杂志【2015年第1期】
导语:叶帅先生,作为中国欣胜资本集团董事局主席以及某大型国企总经理,同时许多社会性组织职务的人,我们很难从那清瘦的身躯看出社会所认可的成功人士的形象,在常人的价值观念里,大佬几乎都是膀大腰圆,体态肥沃,而他更像是一个商业巨子,确切的说是未来的商业巨子,正如圈内人送他的爱称“麒麟财子”。 以下是对他的采访内容:
熙闻(记者):叶总,您是如何看待大家对您的评价?圈内以及社会的影响呢? 叶总:许多世物都是浮于表面的。这是我个人的谬论。社会中大家更多喜欢从表现出来的物质,去衡量一个人的财富与地位,即普世价值意义中的成功概念。我也有过膨胀期,而且膨胀程度肯定不会比任何人低,就是一金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也曾经在里面吃过很多亏。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这应该是万物的规律。至于对我的评价,我没太在意,也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关注这些虚幻的东西,估计肯定有好有不好的方面,我从不反对什么,也不会刻意是顺从什么,因为所有的世事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时间会给我们最好的答案。达尔文老师的相对论说到过,有好的必然会产生不好的因素,我们的先古圣人老子也说:,就是告诉我们要最好的时候往往隐藏着不好的因素,所以而不能自以为是,妄自尊大!至于圈内称谓,就是那些爱护我的一些长辈对我的认可,我很欣慰,但是不会沾沾自喜,它更像是一种力量,促使我不断的提升自己。
熙闻(记者):叶总,那是什么原因让您获得今天的成就?是您创业路上或者人生中发生过什么重大的事情吗? 叶总:嗯,有一些,我觉得从小的家庭和生活环境,融入社会之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个人心态和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这些都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我的家庭给我带来的是影响与众多中国家庭是同样的,父母是做些小生意的人,条件尚好,能够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但是我父母对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没多少文化,因为那时候的环境造成的。但是他们非常务实,非常善良,乐于分享,帮助家族邻里,身边的亲朋好友对父母的口碑非常好,这是他们对我最大的影响。 其它更多的是融入社会之后的影响,因为我从小是生活在相对富足的环境,算没吃过什么苦,没干过什么活,别的同学周末是帮家里干活赚钱,我的父亲是给我零花钱去郊游野炊的,这是父亲对我的爱。至于经历的事呢,身处现实社会,不论学习,工作,创业,家庭,情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而且每天都在发生,正如我们上课对学员所说的话:我的人生至今没有故事,只有事故!我经历过对死亡的恐惧,便明白了活着的美好。我比较喜欢仓央嘉措,他说过一句话: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很多思想,我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我看他们的文献时,我感觉我就是他们,但是最终决定我们的是看待事情的维度,为什么不是角度?最后就是选择,选择不同,结果不同,人生也就不同。 如果谈到真正改变人生轨迹的事,我想应该是学习和尝试,我一直在突破自我极限,每年学会2-3个个人技能,每年投资2-3个陌生领域;其次就是我一直一个习惯,就是阅读,走到哪里跟个大学生一样,都带着书,没有书,感觉很虚空,宋朝有个文人说过一句话: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不看点什么,就感觉言辞无味。 但是,读书需要分为很多种,为了应付某项事物而读书,比如考试,学生考试或者技能考试,还有就是当初为了生意的管理经营,总是遇见问题,就会去找些相关的书去学习,后来为了考国际教练去读书;还有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就是现在普遍的学生状况,爸妈让我读书,他们觉得好,觉得读了书以后就可以功成名就和婚姻幸福。当然,父母的苦心也能理解。 最好的一种的方式应该是为兴趣读书,孔子先生说过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管是我们成人还是孩子,引导和养成基于兴趣的读书学习方式是最好的,不能死读书,不能读死书,学会读好书。 那么有个问题出来了, 那什么可以归类为好书?首先有几个共性: 读书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效果,但读书一定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抉择,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我每个月最少阅读三十本书以上,这是我给自己定的规矩,读书是有方法的。
熙闻(记者):叶总,那您当初为何从一线管理主动退下呢?您对商业的成功又是怎么看待呢? 叶总:感觉能力有限,力不从心;我想这是最接近我内心的答案,也是能力和认知决定了我的选择,还有我的兴趣,我的学习历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是缝补出来的,那时带领团队跑马圈地,攻城略池是可以的,但是处理系统性的集团事物,确实感觉力不从心,所以古人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因为创造公司多数可以靠武力靠冲劲,治理公司需要有效的系统性管理,需要耐心和时间。 当然这个智慧不是投机取巧,不是剑走偏锋,更不是现在所谓的聪明绝顶的智慧;培养这些智慧,需要静处,需要努力,需要精力,所以我们需要用智慧衔接好自己与企业,与家庭,与爱人的关系,让所有的关系能够良性循环和发展。 至于对商业成功的看法,我的答案只有两个字:不看!
社会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披着外套的枷锁,倘若被它迷惑,我们会迷失,会痛苦,会急功近利。我们要明白,做企业也好,商业模式也好,我认为最终的都是死路一条,无非一种是等死,一种是找死,跟人与万物规律一样,生老病死,周而复始。至于其它的,不过是一种执念。
因为天地万物都是有一个周期,比如春天花开,秋天花败,我们学会与规律相处。我们身处的金融领域一直在不断的验证这些规律,而每一次验证都是血淋淋的教训。但是还是需要有人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进步;但是,不乏有很多人是脱离本质的追求,可能因为欲海难填,更多的是无知者无畏,就是太过于高调的人和企业,那些飞的快的企业,消声灭迹的也快。老子几千年前都说了:
“强梁者,不得其死”。就是太过于高调的人和世物,
最容易被有形和无形的力量吞噬,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生物学上有两个概念: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神经化学物质,多巴胺更大程度上代表的是奖赏,这种东西很容易成瘾,最终能带来的幸福快乐比较少。而内啡肽是持续的激励,跑步30分钟以上才会有内啡肽。多巴胺是瞬间的心动,内啡肽才最长久。从做企业来讲,不是要一次性获得一个大的回报,而是持续取得一些小的胜利,这样带来的幸福感更多而且持久一些。我们为什么会对手机和某些软件上瘾,其实就是运用了现在的大数据,然后经过系统算法激发人们的多巴胺,让人爱不释手!所以,我想我们所涉及的企业更多是内啡肽形式,而我们是躲在最底层学习的执掌人。
熙闻(记者):叶总,那您对企业家认知是怎么看待呢? 叶总:认知,是个好东西!
认知上升到一定维度就是智慧。国际教练系统里有个核心的概念叫:“心智”。大部分人的心智上限,就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他们很难怀疑自己深信的结论,原因是:
有人缺乏分辩的意识,有人缺乏分辩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是给什么吃什么,他们会在学习中逐渐迷失在各种所谓专家教授成功人士的解释中,无所适从;他们的信息源,就是他们心智的上限;而独立思考的人,因为有了怀疑和辨别的能力,所以能够突破自己的信息源,向上溯源,向下求证,直到站到真理的面前。 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怀疑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会让人重新陷入迷茫,不过为了教会自己独立思考,深层次的感受痛苦也是好的,因为谁也没有义务让你太舒服。 我记得在早些年,有个朋友送了几本书,他们是王老吉品牌的总策划,朋友是集团的策划总监,书名叫《裸钻》,属于小范围的书,笔锋很锐利,就是解刨很多商业品牌的本质,我记得里面有段话:这段话很有意思,也说明他们公司很有意思。
人常常都是社会规则的傀儡,自身经验的囚徒,只是绝大多数人并无意识。大部分的偏见当然源于无知。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而95%的人其实就是在活着。活着,我理解是这95%的芸芸众生兢兢业业恪守人类编织出的故事和意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以为那才是真理。 可是故事和意义,不过是智人崛起,统治地球到今天的其中一套美丽的筹码。国家是故事,党派是故事,宗教是故事。可乐卖的好,是故事讲得好;婚姻制度卖得好,是故事讲得好;马拉松成为本世纪中产阶级的新宗教,也是故事讲得好。婚姻制度卖得好,是故事讲得好;马拉松成为本世纪中产阶级的新宗教,也是故事讲得好。
上一秒它们还在忙着塑造世界,下一秒也可能被替代而灰飞烟灭。所以本质上,顽固恪守这些历史传承和社会流行,也是偏见。 也有时代的局限。看我们的教育就知道,因为企业家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中世纪时,所有的意义与权威来自外部,所以教育的重点在于背诵经文和一字不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
现代人文主义的教育目标,却是教学生自己思考,老师没有标准答案,此时权威的源头从外部转移到人类的内心。 经历和经验的局限也是捆绑人们的绳索。小时候发现一点儿东西,就会如获至宝地四处宣告,以为世界的面纱就这么轻易地被自己撕落下来。可一活得长,就发现开始穿帮,人间怪象丛生,规则不牢固,经验不够用,标准答案越来越粗浅。
人只有走过一段段或欣喜或苦涩的往事,看遍了世界上无数的好人和坏人,才会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理解生而为人的自由和无奈。 还有就是看看我们中国人的商业洽谈,中国式谈判最大的问题是双方都不露底牌,最后达到的那个结论,说不定不是任何一方真正想要的,因为连自己想要什么都没有清楚地列出来过,谈判只是在找赢的感觉。没有确定基准的最大的影响,就是你没法跟人协商,只能互相斗法。看出更多的不是文明商业交流,而是像江湖术士斗法。
人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博弈的过程,内心的博弈,外界的博弈,因为唯一不变的即是人性。这也是认知的一部分。 独立的思想或许是我们身上已经所剩无几的东西,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清一个道理:
认知永远比概念更重要,认知必须处于精神世界的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东西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当我们认清了像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这样的知识分子,内心也有着灵魂之恶,这样才能让你自己彻底完成一次祛魅思辨的过程。
熙闻(记者):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今天我们也是收获特别多知识,那您今天有什么最后总结分享给我们吗? 叶总:交流是相互促进的学习方式。而我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什么都不知道!所有的思想都是天地先贤给我们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汲取和运用。那今天用南师的一段话结尾吧!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
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难填而烦恼。
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
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南怀瑾 采访小结:叶总的低调谦逊与博学宏才让我们很震撼,不愧于麒麟财子的称谓,也让我们此次采访受益匪浅,他乐于分享,敢于求真,乐天知命的人生观,确实是现代商业社会中比较难于寻觅的踪迹,他私下与我们说,不愿意再做舞台上的小丑,他想更多精力放在求知与实践中去! 采访记者:柳熙雯 编辑整理:张振岳 刊登声明:采访内容仅限刊登于企业家内部杂志,未经授权允许,不得随意盗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