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2.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3.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
(二)标点速记口诀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三)口诀解说与例句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1: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例2: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例3: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1:怎么了,你? b:
例2: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1: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例2: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例3: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例4: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例5: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例2: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例1: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2: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1.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例2: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1: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例2: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1: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例2: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例2: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1: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2: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例3: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1: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例2: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例3: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标点符号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 、叹号、冒号。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 重号、专名号。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四)错用情况1.顿号。
例1: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作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有两个错误。
简析:玉米、小麦为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油料”后边 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例2: 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
简析: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2.分号和冒号。
例: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鲁迅《祝福》)
简析: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这样几点:①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句中讲了四个方面的情况, 作者用了分号,把复杂的内容用简省的文字表述得非常清楚。②分号的停顿大于逗号而小于句号,如果各分句里边没用逗号停顿而直接用分号表并列是不行的。表并列的几个分句里至 少有一个用了逗号,才能用分号表示分句间的并列。③最后一个分句前用冒号表示总结上文 。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 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被领起的内容超出 下面一个句号以外,最好改用句号。
3.问号和叹号。
例1: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荷花淀》)。
简析:问号一定要用在疑问句的后边。句中问号不能用在“怎么了”的后边,因为这只是句子的谓 语部分,句子还没说完。叹号也是如此。
例2:请收起眼泪吧,亲爱的、可敬的人民!
简析: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句末用叹号。
例3: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简析:问号的使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连续几个问句接起来,如无特殊需要,通常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
例4: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来呢?希望给我个准信儿。
简析:如果整个句子为陈述语气,句中虽有疑问词,也不是疑问句,不能用问号。如“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属陈述句。
4.引号与句逗的配合使用。
例1:鲁迅先生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唐《琐忆》)
简析:这个例子相当典型。特别是所引的话被分成前后两截,当中插进几句说明时,下一组引号前要用逗号。 引号那里的句逗是在引号里边还是在引号外边的问题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问题。
例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例3: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简析:例2引号里边的话是独立的,后面的句号是引文的一部分,应点在引号里边。 例3引号 里边的话不独立,它是整个句子的一个成分,句末的句号是整个句子的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
5.括号。
括号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句内括号,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一种是句外括号,注释整个句子。
例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例2:懒,能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二、中考演练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B.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C.“阿发、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D.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1.C(顿号改为逗号)
2.下列各何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足( )
A 出生于贫困家庭的保尔·柯察金,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B 我梦见了那条熟悉的大街,像我当时一样大小的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嬉闹,他们的笑脸显得格外好看……
C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5G网络的结合,会让以前觉得难以实现的事悄变得简单。”史广顺说:“这将催生更多创新运用及业态。”
D 善于学习,就能收到享半功倍之效:不普于学习,其结果或者事倍功半,或者劳而无功,甚至会适得其反。
2.C(冒号改为逗号)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上海的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沙漠……等六大元素。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
3.C(A.双引号改为书名号;B.删去省略号或“等”;D.冒号改为逗好)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知人论世”实际是一种方法论。起初,它只是一种读书方法、文学批评方法;后来,又成为一种著述方法、一种研究人物的方法。
B.好的教育是美的教育,那是一个发现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过程;然而,如果没有对美的渴幕,最初的教育就不会发生。
C.在探险路上,如果困难出现,就要战斗到底;如果训练有素,你就会生还。若疏于训练,大自然将把你收为己有。
D.这里给人“家徒四壁”的感觉:朴素吸音的墙壁,一张榻榻米,仅此而已。这样的布置,简单得几乎到了“苦寒”的地步。
4.C(“生还”后面的句号改为分号)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我走来,他阳光、帅气。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
D.“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他!哎哟……哎呦!”
5.D(A.删去顿号;B.山区省略号或“等”;C.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 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 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 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6.C(A.冒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顿号改为逗号)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7.D(A.问号改为逗号;B.后面两个逗号改为顿号;C.前两个逗号改为分号)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8.A(句号放到引号内)
9.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零碎的时间,每天都在我们的生命里迅速流失。除了在手机上打游戏,刷微信、微博,我们似乎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和这些时间相处。
B. 真话要出自真心,合乎客观实际,对于前者,似乎并无异议;对于后者,却是众说不一。大概是因为“客观实际”这个概念,不但包括客观事实,而且包括客观规律。
C. 故事本身已经足够美好了:给他人造成损失后留言留钱,是诚信;被诚信感动而不索赔,是仁义;不仅不索赔,还给万元资助,是良善。
D. 读书讲究一个“博”字,而评书讲究一个“透”字。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点之透,便有一孔之得、一己之见,足以为己、为人镜鉴,也不枉了这个“评”字。
9.B(把“客观实际”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10.下列句子中结尾应使用叹号的一项是( )(2分)
A.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____
B.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____
C.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____
D.“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
10.C
11.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A.; B., C.—— D.?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一座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 ③ 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
11.B
12.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12.A
1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A.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B.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C.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D.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13.D
14.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有一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②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迪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③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④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第句,把改为。
14.① 、 ,
15.给下面文段空白处加标点符号。
烦恼就像打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如果我们和烦恼过不去,这个结就会月“牵”越紧,烦恼就会越来越多。为了这些烦恼而消耗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破坏和修而友好的工作氛围,我们怎么能热情地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又怎么能获得梦想中的成功呢?让烦恼只留五分钟,我们才能及时解“结”的好办法,才能快速走向成功。
15.、 ?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