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ζ03昭乎哉问:鬼臾区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夫五运阴阳者,天地

黄帝请鬼臾区而问曰: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鬼臾区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先来了一大段宏论。

先附录原文如下:

鬼臾区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

一、鬼臾区何人也?

面对黄帝之垂问,鬼臾区自称为“臣”,下文自言曰:“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臣斯十世,此之谓也。”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齐人公孙卿有札书曰:“黄帝得宝鼎宛,问於鬼臾区。区对曰:'帝得宝鼎神筴,是岁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纪,终而复始。’於是黄帝迎日推筴,後率二十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黄帝仙登于天。”司马贞《索隐》曰:“郑氏云:黄帝佐也。李奇曰:黄帝时诸侯。本作申区者,非;艺文志作鬼容区者也。”班固《汉书·艺文志》讲:“鬼容区三篇。图一卷。黄帝臣,依托。”颜师古注曰:“即鬼臾区也。”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中齐人公孙卿引申功之言曰:“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裴骃《集解》讲:“苏林曰:今雍有鸿冢。”雍州为九州之一,位居西北,贾谊《过秦论》讲:“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乃秦国之域。

鬼臾区之“鬼”,古音读为“wěi”,其后代有以“鬼”(kuí)为姓者。商周时期西北有少数民族“鬼方氏”,其首领被封为“鬼侯”,商纣王时为三公之一,如《礼记·明堂位》讲:“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讲:“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 。以为恶,醢鬼侯 。”此鬼侯与鬼臾区是否有血脉相承关系,已不可知。

二、稽首再拜曰:昭乎哉问!

“稽首再拜”乃臣对帝所行之大礼,“稽首”之礼乃九拜礼之至重者。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岐伯亦以臣工身份对黄帝行此大礼,亦有“昭乎哉问!”之赞辞。

请参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详系列中的相关推文,兹不赘述。

δ5稽首赞辞: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也……

_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_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三、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此句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亦有类似之语,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所不同在于,黄帝之语强调是“阴阳”本身,其哲学意味更强些,鬼臾区此处之语强调的“五运阴阴”即“五运与三阴三阳”,简单说来就是“五运六气”。

对于“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请参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参详系列相关推文,兹不赘述。

ε03阴阳大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ε04阴阳大用: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四、可不通乎!

五运六气之重要性如是,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岐伯亦强调说:“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非圣帝孰能穷其理欤!”黄帝作为集最高神权和最高政权于一身的圣帝,焉能不将五运与三阴三阳会通而用之呢!

明日继续。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