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控糖有良方——《健康北京》:仝小林教授(视频)(相关链接糖尿病)

中医控糖有良方——《健康北京》:仝小林教授

北京广安门医院副院长 仝小林教授做客北京卫视《健康北京》

中医划分糖尿病 一胖一瘦有区分

1型糖尿病多数都是儿童糖尿病和成人的晚发的这种1型糖尿病,都是偏瘦的多。所以中医把它分成肥胖型的糖尿病和消瘦型的糖尿病。

消瘦型糖尿病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开始他就是个瘦人,像成人晚发的1型糖尿病,它一般的多数都是偏瘦型的。还有的儿童糖尿病,儿童的1型糖尿病也都是肥胖型的不多,都是偏瘦型的。

多数情况都是肥胖的,我们叫做肥胖的2型糖尿病。

胖型糖尿病 病理在胃肠

肥胖型糖尿病,主要是饮食控制不好,运动少,逐渐产生肥胖,肥胖再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这个肠胃就代表中医的脾胃。吃的东西过多,在体内的堆积就形成了中满和内热。看到体型是腹型肥胖大肚子中满,然后日久吃的东西堆积起来极而生热,实际上是中满和内热。所以肥胖2型糖尿病,从中医的角度它的主要核心的病机就是中满和内热。

三多一少是典型 身体疲乏常见症

糖尿病的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 多食 多尿消瘦。但是现在的2型糖尿病多数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只占不到20%。因为现在有了降糖的药物,即使有了这个症状,很快就会被降糖药物控制下来。另外,这个病多数都能早期发现,经过很好的控制以后,就不走向消瘦这一步。这些病人仅仅有一些疲乏劳累,或者是有些吃得太多以后胃肠不舒服,如便秘口苦 情绪的急躁等症状。疲乏是常见症状。

实热胖型糖尿病的三组症状

肝胃郁热型——情绪急躁 口干口苦

胃肠实热症——口干口苦 大便干燥

湿热困脾症——舌苔厚腻 大便黏黏挂池子

少吃荤食多吃素 清淡饮食控血糖

肥胖2型糖尿病是病从口入,一定要把住饮食关。没有强烈的控制能力光靠药物是不行的。

要减少荤食,尽量以吃素为主。多吃青菜 像黄瓜 西红柿 芹菜豆角这类东西。如果血糖不是很高情况下也可以吃一些含糖分不是特别高的水果。水果在两餐之间吃。
黏腻就是代谢产物太多引起的堆积,像舌头胖胖的 有齿痕的舌苔厚厚的腻腻的都是属于代谢产物堆积得过多。这里还有一些属于脾虚型的,还需要用一些化痰健脾的药物。

坚持锻炼耗脂肪 运动控糖效果好

运动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多余的能量消耗掉。如身体情况很好,建议每天快速走5公里。在一小时之内走到周身的微微汗出,起到了一个消耗多余能量的作用,消耗脂肪。

如果你只走10 20分钟,那只是你吃的当顿的饭里边多余的东西把它消耗掉,但是对这个已经沉积在身体的这些脂肪起不到一个消耗的作用。所以要走的时间长一些,一小时左右。你如果走的太慢也不行,慢慢地散步消耗能量也不够。

如果年龄比较大的人,可能适当地放慢一些速度,以不过度劳累为度。

所以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是需要相对比较剧烈的运动还是相对比较缓和的运动。

运动控糖效果好 因人而异是关键。

年轻人的糖尿病尽量提倡相对比较剧烈点的运动,如打球 网球 篮球 足球 跑步。
年龄大一点的,四五十岁的,散步就很好。快速走步 游泳 爬山。

老年人太剧烈的运动是不合适的。做一些柔和的,如八段锦 太极拳。

初期患上糖尿病 中药治疗效果佳

糖尿病早期中期,偏于肥胖的糖尿病病人,处在胰岛功能还没有明显衰退,单纯的中药治疗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降糖作用。

中西结合降血糖 用药需要分时期

随着糖尿病年限的延长,胰岛功能会逐渐减退,单纯中药控制不理想时,可以适当加一点西药。经常用的是双胍类拜唐苹类的药物。对于胰岛功能已经减退的,用一些促胰岛素分泌剂。到了晚期的时候,该用胰岛素就用胰岛素。目标就是要把血糖控制在一个能够达标的一个水平。达标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老年人可以适当放宽一点,7.0%左右也可以。

瘦型糖尿病 分清病因再治疗

有的人本来就是瘦的,属于成人晚发型。有的儿童糖尿病就是偏瘦的。有的是因糖尿病而瘦的,最后走向了消瘦。有的人是拼命控制饮食而瘦的。有的人是因为药而瘦的。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治疗是针对因为病而瘦的人。因食而瘦的要适当的调整,过度限食可能会导致整个肌体的免疫力的低下,甚至得其他的一些疾病。理论上说对瘦型糖尿病不限制饮食。甚至稍微给多一点饮食,让体重接近正常的标准体重。所以胖型的要减肥,瘦型的要增重。

有的人是瘦人多火,火很大 肝火 胃火 肠火。该清热的清热,因为热可以耗气 可以伤阴。在清热的基础上再去益气养阴。

真正偏虚的病人,尤其是脾虚的 肾虚的,该补就是补。

中医控糖需指导 整体把握很关键

1、生态大系统医学思想。

就是整体的把握病人的情况,不是局部看到一点点的血糖增高血脂增高。是整体把握饮食习惯,整体的肌体状况,除了糖尿病以外的一些血脂 血糖 血压情况。

2、治未病思想 提前预防

前期的时候要预防不出现糖尿病。得了糖尿病,从发现那天开始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

3、个体化医学思想 因人 因时 因地来治疗。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