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方剂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中国有一句俗语,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它告诉我们,对一些前辈的经验之谈,还是要认真吸取的。
比如说吧,咱老辈人都说,病都是从气中来的。人活着,别生气、别上火、别犯愁。否则,就容易生病,什么病都容易给气出来。
这话,千真万确。在我所掌握的医案故事里,有不少病,看似和肝郁气滞、情志不舒没关系,但实际上,恰恰通过疏肝解郁、调畅情志的办法,给治好了。
给你说个老医案故事。
话说有一个女子,当时40岁。
1968年,她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当时啊,她心里不痛快,对未来的生活迷茫、忧虑,对人生充满悲观和不甘。所以,就情绪抑郁。
后来,到农村不久,此人就发现自己四肢关节出毛病了。啥毛病呢?就是窜着疼,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疼,但总地来说是左侧肢体明显。而且还沉重发麻。那关节啊,有时候肿,有时候消。
关节不好,还怎么劳动啊?此人就多次就医。诊断都是风湿病,但通过用药,治疗效果不好。
后来,此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生活。这时候,医案记载,一个姓姚的大夫,给了与众不同的治疗思路。
刻诊,患者脉弦滑,苔薄白,舌淡红,胁肋胀满。患者自述,关节不适感以及胁肋胀满感,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明显。
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表示,这都是和情绪有关系。于是提笔书方一首,但见——
炙甘草、当归各6克,柴胡10克,苍术12克,茯苓20克,薄荷5克,海风藤、白芍、络石藤、伸筋草、豨莶草各15克,生姜3片。所有这些,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你猜如何?患者用药5剂以后,关节肿痛之感减轻大半。原方加薏苡仁,再投21剂。患者最终诸证息平,完全恢复正常。
这是《百家验案辨治心法》当中,刊载的一则医案。我看到以后,留下了深刻印象。
咱明白中医的人,都懂,这个风湿病啊,它是人外感风寒湿邪导致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的时候,无外乎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活络止痛。除了这些,几乎没啥别的思路。
但是你发现没有,这个患者所用的方药里,有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茯苓、苍术(原方用白术,苍术较白术有祛风除湿治痹痛之效)、生姜、薄荷,这就是逍遥散。
逍遥散的作用,主要是疏肝健脾啊。柴胡和薄荷,疏肝解郁。当归和白芍,柔养肝体。茯苓、白术、生姜,用于健脾。那这样的方子,为啥用到风湿病患者身上了呢?
首先,这个患者有肝郁气滞的表现。就诊时,她脉弦,而且自述胁肋胀痛,来到农村以后情绪低落。肝主情志,主气机的条达。很显然,这是肝郁气滞,情绪不快。肝胆经经气不利,所以胁肋胀痛。脉气紧张,所以脉弦。
而这个肝郁气滞,又和风湿痹痛有啥关系呢?
我们知道,人感受风寒湿邪,有一个前提,是正气不足。而肝郁气滞,会影响到体表卫气的宣发输布,使得它们不能完全、充分地行使卫外职责。同时,肝郁日久,脾土受累,脾不能生化气血,更让人体正气不足。这个时候,人就容易受外邪困扰,风湿病的形成就相对容易。
因此,医治这个患者,传统的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是不够的,你还得给她疏肝健脾。当她的身体内环境逐渐正常起来,自然也就不惧怕外邪了。
所以,医案里用到逍遥散为底子,加豨莶草、伸筋草、络石藤、海风藤这样的祛风除湿通络之品,如此标本才能兼治。
你看看,老话是不是说得没错?人啊,不能生气,不能上火,不能抑郁。否则,肝郁气滞,啥病都来了。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风湿病,都能因为肝郁气滞找上来。这就是这则老医案,给我们的启示。
其实啊,与之类似的验案还有不少。随便给你说一个。曾经有一个患者,30多岁,总是鼻痒,爱打喷嚏,早晨起来尤甚。如果遇到寒冷刺激,一连能打10多个喷嚏。由于总这样,患者头昏脑胀、胸闷不畅,特别难受。
怎么办?到医院做检查,确诊变态反应性鼻炎。各种药物,包括脱敏治疗都上了,不好使。
后来咋整?患者看中医。中医一瞧,好家伙,患者脉弦细,舌红苔黄,同时心烦易怒、手足心热。再仔细一问,患者便干尿黄,口中干渴,夜里还容易干咳。得了,你这是肝郁化火导致的。于是,用逍遥散,重用白芍,另加龙胆草,配上白蒺藜、蔓荆子、辛夷、细辛等祛风通窍。前后20多剂下去,患者诸证息平,所谓的变态反应性鼻炎,消失了。这是1996年《中医杂志》上的验案。
你看这也从肝郁气滞上,得来的病。如果不是有此类验案,谁能想到,这鼻炎还和肝郁气滞有关系呢?
所以说,人,还是尽量减少负面情绪吧。老祖宗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教诲,咱们的确得重视。而由此引申看到的无数中医验案,同样值得吸取学习。越是这样广泛的涉猎,越容易让我们的视角,返璞归真,无限接近于真理。
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