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新年在即,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紧迫感就格外地强烈,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再看看自己“依然故我”——去年立下flag的信誓旦旦还记忆犹新。
与此同时,看看隔壁学霸的作息表,仿佛瞬间找到了原因所在,
图源:浙江大学
图源:浙江大学
图源:浙江大学
一天里的每个细碎的时间都被安排地明明白白,从学习到休息到娱乐到素质拓展乃至吃饭睡觉、志愿工作等等,不仅考虑到了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同时还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复盘……原来人与人之间的参差,就是在这点滴之间形成的!
当然,也有人说,人生实苦,本来就够不自由,为什么还要让自己被计划框定死。何况,计划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样的计划表虽然有过很多,但我们有一天是真的照此完成的吗?
不管怎么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会是有的。节省下来的时间,首先能够更加从容地自如地生活,同时由于效率的提高,又反过来让自己更加自信愉悦。
自律这个词几乎变成了当代成年人的处世圣经,但是辛苦的自律又常常在爱好散漫的天性面前败下阵来。自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门永恒的难题,因为自律就是在与人的天性为敌。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凡人”获得自律的好方法呢?其实反过来就行了——顺应人性。凡人的好方法,就是先顺应人性,再提高效能。
不顺应人性,再好的方法也难以坚持下去。为了我们那些从未来得及付诸实践的清单列表,小北今天有一些压箱底的诀窍要跟你分享。
01
比白纸黑字更重要的是习惯!
习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不用赘述,根据相关研究报告统计,我们行为的40%~60%受习惯影响。假如我们是一辆可以自动驾驶的汽车,那么习惯就是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觉得你的偶像长得太帅了,想要为他的颜值鼓掌,好,现在就鼓,鼓完再往下看。
你鼓了几下?三下,五下,还是七下?不论几下,你会发现,你几乎每次鼓掌的时候都会鼓同样多下。这就是习惯,它总是在你无意识的时候操纵你的行为,是个货真价实的“自动驾驶系统”。
为了搭建一套令人满意的“自动驾驶系统”,而不是在不操纵方向盘时让车子朝着人行道一路狂奔,我们需要培养好习惯。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对培养习惯有太深的误解。
我们对习惯的误解之一是养成习惯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这不假,许多人能取得很高的成就确实与他们超强的意志力有关。但我们大都是意志力并不强的普通人,就算我们再相信意志力的力量,意志力也只有那么点。对大多数人而言,科学使用意志力,而非一味追求强大的意志力,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对习惯的误解之二是著名的二十一天定律。有研究表明,人养成习惯的平均时间是66天。而事实上,不同的习惯养成时间并不一样。行为习惯大概需要1个月,身体习惯需要3个月;最难的是思维习惯,平均要6个月才能养成。所以,养成任一习惯需要的时间都不止21天。
我们对习惯的误解之三是认为可以同时养成好几个习惯。我们培养一个习惯,需要关注一件事;而培养两个习惯,可能需要关注好几件事。如果培养一个习惯只需要消耗一份意志力(注意力),那么培养两个习惯,则会消耗三四份意志力,甚至更多。
我们对习惯的误解之四是认为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完成。其实,习惯,经常做就行了,没必要那么严苛。跟着自己的状态来,才是对待习惯和践行自律该有的态度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步,描述你想养成的习惯。比如,每天读书1小时、每天打1个电话给爸妈、每天锻炼半小时……把这些习惯描述出来。
第二步,用括号括上量词、限定词。如(每天)读书(1小时)、(每天)打(1个)电话给爸妈、(每天)锻炼(半小时)。
第三步,将括上的量词或限定词,改为你认为的程度最低的量词或限定词(如果量词、限定词都有就根据情况只改一个)。如(每天)读书(5分钟)、(每3天)打(1个)电话给爸妈、(每天)锻炼(10分钟)。
第四步,将改过的量词或限定词的程度再往下降一级,并坚持至少两个星期。如(每天)读书(1分钟)、(每周)打(1个)电话给爸妈、(每天)锻炼(2分钟)。
第五步,使用日历或下载一个习惯打卡的软件,按计划做完后就打卡。第六步,每周日根据打卡记录计算本周的习惯达成率。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每天设一个闹钟提醒自己,闹钟最好设在刚下班后。这样,就可以保证你收到提醒后还有意志力去做你计划要做的事。
最后一步,当某一周的打卡率≥5/7时,再从第三步开始重复。
一句话概括这个方法的逻辑——竹子是一节一节长的,即做事要循序渐进。好习惯受用一生,如果图快而不稳,就很可能在阴沟里翻船。目标突然变大,达成率难免有所下降,这时,摧毁这个习惯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所以,你可以先定一个你认为可能达成的目标进行强化,如果感到吃力,或一周的达成率有所下降,那就马上退回到原来的目标;如果达成轻松,达成率也没有降低,那就持续两个星期,之后再进一步提高难度。
02
每天清晨做三件事
清晨三件事,是著名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老师对博恩·崔西“三只青蛙法”的提炼。
所谓三只青蛙法,就是把我们要做的事比作青蛙,每天选取三只最大的青蛙吃掉。或者说,每天早上,写下三件你认为最重要的事,并在这一天内完成。
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让你意识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你迫切需要在哪些地方改变。
下面,就是它的使用方法。
第一步,开始想。这个思考难度不大,“清晨三件事”之所以被人惊呼有用,只是因为人们很少关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认真思考到底什么对你最重要,等你思考出这三件事后,也许你会发现,这和你凭直觉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
第二步,想透彻。光想出这三件事没用,还要去做。但即便是做,也只达到了部分效果,还有大部分效果取决于能得到什么结果。改变是手段,而变得更好才是目的。同理,做三件事是手段,把每件事推向你想要的结果才是目的。
第三步,记录好。之后,你就可以把这三件事记下来了,可以记在本子、备忘录上,也可以记在微信上,甚至可以发到朋友圈,只是要去掉一些敏感词(女朋友、朋友姓名之类的)。发出去,好让朋友们监督你。
第四步,做反思。第三步一定程度上是在给第四步做铺垫。你对每天的三件事有记录,也有行动,现在就是反思的时候了,看看行动和你想要的结果之间有什么差距。很多时候,我们的目标会在实现的过程中被损耗:你早上想约一个女孩吃饭,到了晚上就莫名其妙地变成和她在微信上聊了几句。这些被损耗的目标,不经反思,很难发现。
通过这四步,“清晨三件事”的方法你就学得很好了。“清晨三件事”属于自律的核心,即改变的方法,它能帮你知道要改变什么、找到有用的意见并促使你改变。但是,它也是一个习惯,需要用习惯养成法一步步培养。
03
告别拖延症
不想做,通俗点说,就是“拖延症”。考研的复习很重要,但我就是瘫坐在沙发上,玩着一边骂一边又舍不得放手的游戏。
我很喜欢那个女孩,但连和她在微信上聊天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约会、表白了。这些困境,都属于典型的不想做的困境:你理性上渴望改变,但人性的懒、怕等弱点就是拖着你不能往前。
蛋糕切分法是GTD创始人戴维·艾伦大力推崇的方法,对打败拖延症很有用。所谓蛋糕切分法,就是把大任务想象成一个大蛋糕,一下子看到这么大一个蛋糕,谁都觉得吃不下,也不愿意吃,拖延就是这样产生的。但这时如果切一小块出来交给你,你就有可能动口。
其实,归根结底,“不想做”是由于你的意志力敌不过人性的力量,人性会用情绪来拖住你,哪怕事情重要,你还是会一直拖下去。
而蛋糕切分法能让你只看眼前的一个小任务、一块小蛋糕,情绪的力量就小了很多,意志力也有了获胜的可能。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预算控制法和蛋糕切分法作用相似,但对应的状态不同。蛋糕切分法针对那些对大型任务感到焦虑,没有仔细考虑该怎么做,一拖再拖的情况。
而预算控制法则针对那些行动的每一步都已经明确了,却还是继续拖下去的情况。使用蛋糕切分法,怕就怕把每一步都想得太清楚了,而预算控制法刚好相反,怕就怕有哪一步想得不那么清楚。
所谓预算,就是估计;所谓控制,就是把握。预算控制法要求你根据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步骤估算出完成整个任务需要耗费的时间。
然后,不管做的是哪一步,都记录好大致时间,时不时拿总需耗时与当前耗时做对比。
但这个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没有截止日期,望着10小时20小时甚至上百小时的总需时长,任何人都会感到头大。
只有明确截止日期,才能在时间的流逝中给你向上的压力,或者说是动力。截止日期不断接近,你的紧迫感也在不断增强,动力也就更大。你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复习考试、准备演讲、策划文案等。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还是“吃蛋糕”吧。
蛋糕切分法、预算控制法可以提高我们开始行动的概率,但偏向宏观,涉及具体的场景,应对策略也要有所变化。不过,就算场景不同,我们的核心诉求却是一致的:
怎么快速行动起来?如果我正在酣畅淋漓地打游戏,你凭什么叫我狠心抛下它,坐在那张令人讨厌的书桌前?即便你用蛋糕切分法告诉自己只学习3分钟,也仍旧很难放下手机去行动。因为人做事时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都具有惯性,表现为“停不下来”甚至“上瘾”。
这时,别想着改变心态了,改变行动吧!因为,即便你有了对付这点的心态,也抑制不了受惯性影响的情绪、行为,而行动只要够小、够快,就能马上中断。
这就是“极小动作法”:当你做一件事停不下来,或者想做一件事却迟迟不行动时,先通过做一个极小的动作,立刻打断现在的行为,几秒钟之后再重新选择要做的事。
【比如像这样】
其实,我们所谓的“停不下来”“上瘾”,大都不是因为手头的事有多么好,只是受惯性影响而已。而快速停下几乎不需要思考,不会受情绪影响,又能立刻让你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换言之,就是巧妙地中断了惯性行为。
你只需要在“停不下来”的时候,找到一个极小的动作,用它来打断你当下做的事,接着静默几秒钟,或深呼吸几次,等情绪基本平和时,再做选择。这样,战胜情绪就会容易得多。
04
不要过于高估自己的行动力
怎么过好这一天?
除了“清晨三件事”外,我们还有不少工作要完成:有的突然安排下来,却要求马上搞定;有的是“面子工程”,不重要但必须得做,还有朋友聚餐、家人感冒之类的琐事需要处理。人活着,总有处理不完的事,想要过好这一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好这一天的事,做好“日管理”。
你得先有一张清单,才能开启接下来的工作。
不论是大的影响,还是小的作用,清单最大的功能都是相同的:避免遗忘。清单是你的第二大脑,帮你记住你打算去做的事。而把事情记到它上面后,你也不会再惦记这件事,以便于你更加专注于当下这一刻、这一秒。
当你为记在清单上的事情烦躁时,你可以放心地告诉自己别想它,做该做的事去。因为你已经把它放在“第二大脑”里了,这样不仅能减少焦虑,暂时忘记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一些人使用清单会习惯先把想做和要做的事全都记下来,再筛选、决定做哪些。这样做有一个坏处:清单上密密麻麻一片,自己却不知道该删掉哪些,该做哪些。最后,很可能没删去几个任务,但该做的都没做,不该做的却做了很多。
因此,更好的做法是在记录前先筛选一遍。当你想把一件事记到清单上时,先问问自己:“在72小时之内,我会去做这件事吗?”
这个记录的方法就叫“72小时法则”。遇到事情,别管它重不重要,紧不紧急,先思考自己会不会在今、明、后三天内花时间去做,如果答案为“会”,想一想你会在什么时候做,敲定一个大概的时间,再加到清单里面。
如果答案为“不会”,那就别管它了,在72小时之内你都不做,之后你做的概率就和六月飞雪的概率差不多。掌握这个方法后,筛选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分清什么“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轻松、有效得多。
经过“72小时法则”的筛选,你的待办清单应该会精简、好看很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状态优先法”去行动了。
所谓状态优先法,就是根据你的状态来判断现在该做什么,你当下有动力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你的状态好,就做一些有难度的任务;状态不好,犯困、有起床气、不舒服、伤心时,就处理一些简单的任务。总之,不要考虑事务是否重要,只需要考虑你的状态,再匹配相符难度的事务,在合适的状态下做适合的事。不只是对于清单上的事情,对于任何生活中的事务,你都可以用“状态优先法”来判断当下做与不做。
除了“状态优先法”,我们做事还要遵循一个原则:要事第一。但,“要事第一”是建立在“状态优先”基础上的,它处于一个更高的层级,这也是我们日管理的最高层级。换句话说,如果你还没有学会使用清单、掌握“72小时法则”、按照状态行事,那就别想着“要事第一”了,还是一步步来吧。
自律,是各类鸡汤文的高频词汇。一些人在说当你拥有了自律,你就拥有了力量;一些人在说自律给人自由。歌德也说过,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期,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所以,我们的问题从不在于意识到自律的重要性,而在于如何实现自律。
-End-
编辑:山鬼 HH
观点资料参考:
《自律之书:顺应人性的时间管理术》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