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八)

伤寒论第74条辨原文: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出现口渴想喝水,而喝水即呕吐,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

伤寒论的第71、72、73条辨都讲到了五苓散,现在第74条辨又讲到了五苓散。连续几个条辨都是讲五苓散,看来这个五苓散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子。

这74条辨是指胃里面的水,发表发到表面以后,阳往上冲,阳被发到皮肤上去,阳就居上居外,下面的水就往上吸。下焦的水应该小便小掉的,结果虹吸原理被往回头走,这样就有间隙,有表里证,喝水就吐出来了。

下面的水往上走,胃又没有办法蒸发掉,喝进来的水,就不能受,所以用猪苓、茯苓、泽泻,把下焦的水利掉,又健脾整胃,恢复脾胃的功能,所以用五苓散。临床上常看到有些病人因为喝水喝得太多太快,结果水停在中膈,也变成五苓散证。

太阳中风的基本表现是恶寒或者恶风,发热,汗出。如果是单纯的太阳中风,只要治疗正确,一般在两三天之内就会好。如果是六七天都不好,这就很有可能是治疗不当,用了桂枝汤以后,身上不是微微的有一点汗,而是大汗淋漓,我们前面第七节桂枝加附子汤讲过与这个条辨有一点相同,我们来看看桂枝加附子汤的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在这里做一下区分,只要是太阳病,发汗以后,六七天不好,你用发汗的药,不管是桂枝,麻黄,葛根,病人得汗以后,病并没有去掉,身体还有不舒适的感觉,当病人给你陈述的时候,说他口很渴,很想喝水,但是一喝水下去就吐,这就是五苓散证,在临床上,常常病人会说,好奇怪,我喝水都会吐出来,病人只要说出这一条,我们心里就应该明白是五苓散证了。如果是大汗淋漓,恶风,小便难,四肢屈伸不利就用桂枝加附子汤。

五苓散证,不一定是中风,用了发表的药病没有除。其实,就是中膈被水堵到了,有的人口渴,喝水太快,造成了水隔在了中焦,当水隔在了中焦以后,所以,喝水下去就会吐,只要是喝水则吐,一样是五苓散证。五苓散证的特征就是发热,烦、渴,没有阳明里热炽盛的特征,造成这些的原因就是发汗过多,如果有小便不利,那就更加确定是五苓散证,没有小便不利,也不影响五苓散证的成立。

五苓散里面用了少量的桂枝,桂枝在五苓散中用得比较轻,用重了就发表了。少量的桂枝有温阳化水的功能,这种温化的功能是专门温胃的,如果说五苓散中没有桂枝,那这个方剂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