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十种意象之“山”

01

山的自然风光吸引诗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里面就有六十四篇与山有关的诗。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小雅·斯干》)的诗句,就表明了房屋修在山脚下。从整首诗来看,哥哥弟弟认为这幽远静穆的南山是非常惬意的。再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则表明了对山岳的仰视与敬意。

应该说,我国早期的诗歌里就表现了诗人对山的好感。杜牧的《山行》一诗,虽然写的是“寒山”,但因“白云生处”的“人家”和经霜的红叶也在此山中,三者融为一体,故爱“人家”,爱红叶也爱此山。

这些朴素的爱,大多是对山的直接提及和描写,没有多少心理寄托。因此,这种“好感”是比较本能、比较朴素的。

02

坚固的山寄托坚定的情怀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雄心勃勃,怀有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他在《观沧海》一诗中写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以水的动荡不安比喻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连年征战、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耸立在海中的山坚定不可动摇比喻自己,比喻自己的理想,借此抒发自己豪迈激越的情怀。

其他如陆游的诗句“中原北望气如山”则表达了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雄心豪气犹如大山一样不可动摇。
 

03

山是遁世者“屏蔽”外界生活的工具

中国古代诗人秉承“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训诫,如果仕途不得意,他们就会产生遁世之心。诗人用深深的山林来“屏蔽”外面的世界,同时也用这种方式来掩饰这颗受了伤的孤高自傲的心,以求自我安慰,自我解脱。

王维的“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一诗,正反映了这种欲“出世”而不能的痛苦心理。特别是诗的最后两句,大有“即使是朋友,也请你不要问我,别管我的闲事,也不要再来找我,我的心很烦”的意思,同时也表达了“隐者”极度失落、灰心透顶的心情。

04

山是隐者寄托旷达心理的载体

“终南捷径”这个与隐者有关的成语,像一柄无形的短剑,笔画上泛着惨白清冷的光,刺向那些隐身不隐心的人。

陶渊明自是不在其列的。他要归隐了,写了一篇毫不做作的《归去来兮辞》,然后农忙时“种豆南山下”,“戴月荷锄归”,一个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哪怕夜露深重沾衣,心情也轻松愉快;闲暇时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菊花是在百花凋零时开放的,百花开放时它却隐藏起来,这“隐藏”的“隐”,正是陶渊明隐居的“隐”。

隐居时,是悠然的,这时他所见的恰是平时他种豆的南山。由此我们可以说,不管农忙或是农闲,陶渊明都离不开山,讲到山,他的心情是“悠然”的,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05

山可寄托离别之时的复杂情感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再加上我国古代交通极为不便,送别时感觉是山把朋友隔开,别后难以相聚,因此,“山”就在古代送别诗中寄托了“别时难,见时更难”的思亲思友思故乡的情感。

王昌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诗句就是明证,而李叔同“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中的“山外山”则把这种情感推向了极致。

极富禅心的王维吟唱“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时,情感何其寡淡,离去就离去吧,天快黑了,关上柴门,转身回屋休息算了,管他山外又如何,但你再看最后两句“春草年年发,王孙归不归”,除了劝人归隐外,那盼望别后相见之情还是隐隐约约地表现出来了。

06

山可寄托时易事移的特殊感情

中国古代诗人所崇尚的是恒定静谧的美,这与现代人崇尚动态美的心理是不一样的,这应该与对人的生命思考有关。于是他们赞叹山的永恒,而对山的对比意象则充满莫名的惆怅。

王安石在“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一诗中句句不离山,除了表达对山百看不厌的情感、终老靠山的情怀外,我们还感知到由水流花谢所呈现出来的虚幻和无奈。

而“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则表达了青山还是诗人心目中的那座青山,不老也不变,山的容颜依旧,山的内涵依旧,山的情感依旧,只可惜日出日落,不知经过了多少轮回,时光易逝,人事的变迁则更加令人难以捉摸。这里,对时光的流逝、对生命的短暂、对情感的复杂变化的思考同样通过山的“依旧”进一步催生。

·

07

山体现了道心诗歌的神秘

不知起于何时,“人”与“山”结合后,就形成了“仙”,而“仙风道骨”则把“仙”与“道”联系起来。道家崇尚自然,崇尚自由,崇尚大自然的神秘,而山的博大与幽深正好具备大自然的神秘性,故道观大多修在山上,而道人则在山上和观里修仙。

很多有道心的人放浪形骸,怡情深山,见迹不见人,从而显得神神秘秘,这又让很多诗人羡慕不已。唐诗人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写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然我们无从知道隐者是谁,是“先天隐”还是“后天隐”,却知道,这位隐者更多了几分“仙风道骨”,他采药攀岩,云里雾里,但求长生不老,不求富贵功名。

李白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有“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的诗句,这两句诗含有的有所见无所闻的意境,隐含了山的幽深,清静,远离人烟的野趣。总之,山在诗里成了道心神秘的厚重载体。

08

山体现了佛心诗歌的空灵

如来、观音原本端坐在雅利安人的石窟里,来到中国后,他们则入乡随俗,走进深山。虽然信奉的“主义”不同,但他们与中国的李耳庄周却能和平相处,因此,佛家在中国仍然与山有着厚重的缘分。
  

唐诗人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和“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就浸透了佛家的禅理。即使写“人语响”,衬托的也是“响”所掩盖着的“空”;即使是鸟心躁动,衬托的也是人心的“闲(静)”而显出的“空”;而“山色有无中”则更表达了“因空生色,由色悟空”的佛心,比前面两个“空”更加明晰透彻。这里的“空”,“空”而不寂。而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因离了山做“空”的载体,我们就悟不出半点佛心来了。

所以,无山的“空”是死寂,有山的“空”才是“空灵”,这样,外来的佛与中国的山就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结合,而佛与山的结合则奠定了中国古诗“空灵”意境的基础。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