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字”开始
如果你真正体会到了“写字”的好处,就一定会对这种能力爱不释手。
而且你一定会越来越不满足,然后在某天执起手中的笔,迈向写作的殿堂。
因为“写字”是对内的,它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写作”是对外的,它可以产出有价值的作品,让他人变得更好,并以此收获个人影响力。
从对内到对外,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此后你将拥有作品,而有价值的作品则会带来无限可能。
当然,这是我事后的总结。
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些。
那时我只是看了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的一句话后才暗暗下了投身写作的决心,他说: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对此,我深信不疑。
因为我当时已经体会到,写作的根本就是思考,而且是效率很高的思考,是可以积累的思考,是可以产生影响力的思考。
而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增长,只要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必然会改变。
在随后的探索中,我发现了更多关于写作的意义。
比如,写作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另一张名片(或个人品牌)。
因为不管我们身处何种现实困境,我们都能通过文字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去连接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就好比自己有了“分身术”,一觉醒来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连接和正反馈的喜悦,而且它自带筛选功能,确保来连接的都是同频的人。
对普通人来说,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再比如,文字具有“复制”属性,只要我们写的内容有长久巨大的价值,那它就有可能遵循复利曲线的规律,使我们的人生产生无限可能。
这一点,我已经从《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两本书的出版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完全是超乎想象的增长。
而且写作几乎是成本最低、限制最小的成长活动,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我们就可以把事情搞起来。
另外,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起来越多的传统职业和岗位都在被机器取代,但认知能力依然是它们无法代替的。
而写作正是普通人打造认知能力最好的方式,目光长远的人,一定会占据这个认识高地。
无论是“写字”的好处,还是“写作”的意义,当我们看到的维度越多,我们投身写作的动力就会越强,就不会简单地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会写的人更容易成事,因为他们有机会通过写作对自身所做的事情进行深度的意义挖掘。
所以,但凡有新手向我咨询写作,我都会建议他们第一篇文章就写《为什么我要写作?》。
而且这篇文章要持续写、经常写,直到这些意义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
所以,写作最大的心法就是永远写对自己和他人长久有用的东西。
而衡量内容是否长久有用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问自己: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
如果没有,那可能就没必要写了!
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思考“什么是有用的(what)?怎样变得更有用(How)?”就可以牵出一系列的写作技法了。
比如,文章选题就可以用它来筛选。
在我看来,好的文章选题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
1.它是否能触动你自己?
写作,首先要能触动自己,要对自己有用。
如果一篇文章的主题或核心观点连自己都没有类似“豁然开朗或醍醐灌顶”的触动感,那怎么去触动别人呢?
触动不了别人,那它就没有生命力。
2.它是否能解决自己或他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需求是写作最好的牵引,如果你的文章无法击中自己和他人的痛点,就不会被他人强烈的需要,自然它的生命力就会脆弱。
好的写作一定会力求每篇文章决一个实际问题或改变一个观念,而不是让人情绪暴涨一下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能否发现“痛点和触动点”并不取决于上面的两个提问,而在于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实践和思考。
再比如,文章内容也可以用它来塑造。
在我看来,好的写作在内容上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避开热点,砍掉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
因为新闻热点的生命周期极短,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到热点上,那就算文章写得再好,它的生命周期也会很短。
这样的文章也很难进行价值积累,所以即使热点很吸引流量、也很容易写,我们也不要为其所动。
同时力求每篇文章追求底层、不说个人碎碎念、砍掉浮夸的表情、砍掉无意义的插图、砍掉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
2.从“经验写作”上升“知识写作”,用知识为自己的文章价值加码。
新手写作往往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码字,文章里充满了个人的日常感想和感受。
这样的文章固然容易写,但往往很局限,也没有长久价值,而且受个人经历限制,时间一长就会没东西可写了。
而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会不断学习新知,用科学可信的知识为自己的文章价值背书。
我在写作初期就有幸接触到诸如“顶级信息论”和“10万:1千的输入输出比”这样的理念。
所谓“顶级信息论”,就是指找到自己行业里最好的资料并努力深挖;
而“10万:1千的输入输出比”,是指想输出1千字,我们大概需要先输入10万字。
这样的理念势必会要求我们去广泛阅读、深研知识。
有了“顶级知识”的支撑,我们就可以拥有底层的认知、广阔的视角、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关联。
我们每次都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或故事来开场,而无需用“我有一个朋友……”来开头。
如果经常用“不知名的朋友”的案例就会显得狭窄,可信度也不高,况且经验这东西很容易枯竭,但知识不会。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的原因。
如果我们所写的东西,常年都围绕热点事件发表见解、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或是罗列一本书的知识要点,就很容易被他人替代或被同质化。
这样的文章即使写得再多,也不会长久和深度的价值,想写出个名堂的愿望也就遥遥无期了。
写作技法主题和内容有了价值,接下来就需要用好的形式将价值体现出来。
换句话说,就是让文章变得易读易懂、既简单又深刻。
这方面,我个人用的方法不多,但用到的这几个方法都极为有效:
1.用自己的语言,像聊天一样写作。
很多初写者都过于把写作当成一回事,结果在写的时候反而不会说话了。
要么不自觉地使用过于正式或深奥地表述,要么写着写着就开始自嗨或说起教来。
实际上,若是你把写作当成是与一位老朋友聊天,过程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你想,聊天是一件多轻松的事情啊,也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
你在聊天的过程中必然不能显得太严肃,不能太高高在上,也不能只顾着讲自己,你肯定得察觉对方的感受。
所以好的写作就是聊天,好的聊天也是写作,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儿。
同时,聊天就得用自己的语言。
而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学时,就会真正调动起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缝合”,否则我们说不清楚。
而一旦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件事说清楚了,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
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方法,也是人们常说的“费曼学习法”,经常练习,会使我们的思考和写作水平飞速进步。
2.滑梯理论。
如果上述要领运用得当,我们的文章就会出现一种“滑梯效应”。
即让人读了第一句之后,就想接着读第二句,读了第二句之后,就想接着读第三句,然后像顺着梯子往下滑一样,一直滑到底。
一旦达到这种效果,这篇文章基本就成了。
当然,这对文章的开头、特别是第一句话的要求就会比较高。
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读者看到后,眼睛就无法离开,然后让他的目光自然往下“滑”。
坚持这样的刻意练习,我们文章的可读性就会提升很大一块。
3.故事开头或痛点吸引。
为了更好地达成“滑梯效应”,我建议文章的开头尽可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启动。
如果没有,那就用“痛点或亮点”来吸引,总之文章的开头不能平平无奇,因为读者一旦转头离开,后面的内容再好也就没机会展示了。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
对一些已经有影响力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就不需要这些技巧了,因为读者相信他的内容,所以即使开头平平,读者们也愿意继续读下去。
但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之前,仍然要关注并研究这些技法的背后 的原理。
毕竟用“故事开头和痛点吸引”的原理其实非常符合我们人类大脑的特性。
因为我们大脑里其实同时住着“理性”和“感性”两个小人。
其中“理性小人”很高级,但“感性小人”更强大,所以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都由感性所主导,包括接受信息。
深谙这个道理的人,都知道大脑喜欢轻松有趣的东西,知道人是情感动物,在任何交流沟通中,情绪总是走在理性的前面。
所以他们在传达自己的理念时,不会上来就摆图表、讲模型、说概念,论文式的一二三。
而会想办法通过讲故事或知识的方式,先引起对方情绪上的关注,然后再把想说的道理通过对方的“情绪小人”转交给“理性小人”。
我想只要想明白了这一点,任何写作的人都会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式。
如果以上这些都做好了,那我们只需再做一件事,就大功告成了。
这件事就是:修改。
作品意识和打磨意识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而修改的要义在于花时间反复打磨。
可是新手通常都没有这种意识,他们本能地认为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就是多写,写得多了自然就会变厉害。
于是他们投入到日更的队伍里,每天笔耕不辍,可惜换来的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其中的缘由很简单,因为写作的直接目的是产出价值,而价值一定是以质量为标准的,而非数量。
如果我们不对每篇文章进行精心细致的打磨,又如何能使它产生价值呢?
而没有价值的口水文写得再多,它们也无法产生价值积累,这样的写作之路一定会很平庸。
所以当读者问我“写作到底要日更还是周更”的时候,我一定会建议他抛弃日更,改为周更,甚至半月更,建议他们花时间和精力把文章打磨到当前能力范围内的最好水平。
当然,注重质量并不意味着我们平时就不写了,我们仍然可以每天保持“写字”的习惯。
比如我每天都会写反思日记,所以写和思考的过程并没有中断,但对外发表的文章则一定要聚集力量打磨它,直至自己完全满意才发布。
写作的数量固然不能忽视,但打磨意识、作品意识,或者说精品意识更加重要。
因为用时间和心力去堆积价值,让自己每次发布的作品都尽可能一鸣惊人,或让人耳目一新,这是我们普通人突出重围更有效的策略。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作品意识和打磨意识,我再复盘一次自己的创造过程。
比如我写一篇文章,通常都要花费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来打磨。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可能会用前15天来思考写什么主题(阅读输入是始终持续的),并把想到的点全部罗列到本子上。
如此“宽松”的时间安排也能让自己从容应对生活事务的干扰。
主题确定后,我会用10天左右的时间来写。
通常开头是最难写的,我要确保读者读完第一句后还愿意继续读第二句,然后一直往下滑。
所以有时候,一个开头我可能要写上两三天。
过程中我会不停地读、不停地改,去感受那些不顺畅的地方,去精简那些不必要的词、语、案例。
从读者的角度体会这些文字够不够自然和真诚,审视自己是不是高高在上或故作高深,感受内容有没有让人豁然开朗或眼前一亮。
一篇文章我至少要读上数十遍,甚至上百遍,直到完全顺下来为止。
写完之后,我还要再放上三五天,让整篇文章“凉一凉”,然后再读几遍,等感觉没有任何问题了才会发布。
此时,我总会忍不住地感叹,最终的定稿和最开始的初稿简直天壤之别。
起文章标题也是如此。
作为一篇文章的门面,标题是极为考究的。我们既不能让它普通得被人忽略,也不能为了吸人眼球做标题党。
所以必须不断地苦思冥想,通过理解文章内容去提炼核心。
为此,我专门建了一个在线文档用于记录灵感,然后花时间去反复修改。
有时候一个标题可能从几个月前就开始思考了,有时候会为了一两个字的含义和顺序会反复改动。
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通常只要我们肯花时间,总能得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要为文章找一个合适的标题图,这可能也会花上好几个小时。
文中的插图也不能将就,需要用Adobe Illustrator制图并反复修改至满意。
文中引用的书籍我也不想随便用手机拍张照就往上放,我会用PS制成统一规范的格式再放上来。
还有文中引用的观点、案例和句子,我都要注明出处,这样既体现治学的严谨,也方便读者进行扩展阅读。
这些细节的打磨基本上都是其他公众号文章中没有的,所以当成品出来的时候,品质就会相对比较高。
另外我也不在文章里插广告,打开之后会很清爽。
因此很多读者在关注公众号后都会留言说:找到一个宝藏公众号。
因为只要打开历史文章,每一篇都是干净清爽、精致有料的,所以读者来了之后不仅愿意留下来,还愿意花时间回看以前的内容。
从2017年7月至今,4年多的时间里我总共也就写了100多篇文章,平均一年只有20多篇,数量上没法和很多日更、周更的人比。
但这些为数不多的文章却扎扎实实地帮我建立起了个人影响力。
也正是因为有了作品意识,我的两本书才出得特别顺利,因为之前的那些文章早就达到了出书的基本标准。
如果我没有作品意识,没有打磨意识,那我一定还是个很努力却依然默默无闻的焦虑写手。
8.语音写作推荐吗?
和文章标题一样,作为门面之一的标题图片也很重要,它会直接通过视觉影响人们阅读欲望。
文本的题图
所以这个图片一定要花时间精选 。
写作新手通常都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满意的图片,又担心网上一些好看的图片会有侵权风险。
为了帮你解除这个顾虑,现在分享我常用的三个免费的图片素材网站:
https://pxhere.com/
https://pixabay.com/zh/
https://www.pexels.com/zh-cn/
这些网站中的图片丰富、高清无水印,且所有图片均可免费下载,无需说明来源,无侵权风险,甚至允许在商业中使用。
我不用任何排版工具,我只用公众号自带的功能——只需简单地设置就可以提升页面效果。
以下是我的排版格式,供参考:
字号:16px
对齐:两端对齐
缩进:16
行间距:1.75
字间距:1
另外注意:
1.图片一起缩进16,这样才协调,但引用的图片无法缩进,直接插入的图片才可以。
2.段与段之间可以空一行,这样更显美观,也可增加可读性。
如果你也用微信公共平台进行写作,可以试一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微调,简单好用,效果立显。
几乎所有叫我推荐写作书的,我都会向他推荐威廉·津瑟的《写作法宝:非虚构写作指南》(英文名《On Wrting Well》)。
这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好的关于写作的书,其中的写作心法和技法几乎让人无可挑剔。
只要做到了其中的几条,我们的写作水平就能飞速提升,比如:
写作的本质是修改;
简洁、再简洁;
只有写才能学会如何写;
所有写作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写作是纸面上的思考,清晰的思考产生清晰的写作;
很少有句子是第一次甚或第三次写出来就对路;
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是第一句。如果第一句不能吸引读者继续读到第二句,那么你的文章就死定了……
我的很多心得都发源于此,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自己去取经,相信这本畅销了30多年的经典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