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张庆涛
下列图文张庆涛版权所有,禁止剽窃与篡改!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汉字和中国书法犹如一对连体双胞胎,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它们同宗同源,
共同经历了从孕育、形成、递变到成熟的全过程。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
先就创造了结绳记事、刻图记事的方法:在绳子上打结,或用利器在树木上刻画
图形符号,把劳动的收获和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逐渐地产生了一些
简单的记事图形符号。但是,这些图形符号还不能称之为文字,只是汉字的雏形,
为汉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来,这些图形符号逐渐演变成了图形文字;再后来,
人们发明了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在图形文字的基
础上,创造出了完整的汉字体系。文字产生后,需要书写来表现,于是产生了书法。
中国最早的图形文字在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常见。
图1 图形文字 (摘自《商周图形文字编》)
第一节 甲骨文
甲骨文 是由记事图形符号演变而来的象形古汉字。三千五百多年前,华夏
先民们用人体姿态形象、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山川气象形象、工具形象等图形,
加以概括提炼,创造了象形古汉字——甲骨文。甲骨文源于象形,也是产生中国
书法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至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象形古汉字和书法,是
形成于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期间的甲骨文。
象形古文字——甲骨文:
图2 甲骨文 (摘自《商甲骨文选》)
甲骨文 又称契文、殷墟文字,它是先写后刻、或用利器直接刻在龟壳、兽骨上,
记载占卜、祭祀活动的古汉字。清光绪年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 ( 今河南安
阳小屯 ) 被发现,故又称“殷墟文字”。甲骨文的形成,使汉字具备了中国书法
的基本要素:笔法、墨法、章法和字体形态变化。在甲骨文书法中,最有代表性
的是商代武丁(中国商朝的一位国王 ) 时期的甲骨文。
图3 刻在兽骨、龟壳上的甲骨文
图 4 中国最早的文字和书法——甲骨文 ( 摘自《商甲骨文选》)
第二节 金 文
金文 又称钟鼎文,是由甲骨文递变产生的一种古汉字书体;是中国商朝
中期到西周晚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起源于商朝,流行于周朝,因
当时把青铜称为“金”,因此,把这种文字称为“金文”。 后来,“金文”成了
这一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统称。
当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祭器、礼器、食器、水器、酒器、乐器、
兵器、车马器、度、量、衡等器具;按形制又分为:鼎、尊、钟、盘、角、盂、盆、
瓶、爵、壶、杯等等器物。其中,以乐器中的“钟”和礼器中的“鼎”刻、铸文
字居多,因此,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金文比起甲骨文 , 其书法特征更趋完善 ,
用笔的方法更加丰富 , 字形也更为完美,其典型代表作有 :《颂鼎》、《毛公鼎》、
《散氏盘》、《大盂鼎》、《大克鼎》等。
图 5 《大盂鼎》铭文
甲骨文形成于商中期的公元前十四世纪,而金文形成于西周中期,定型于西
周晚期(约公元前十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那么,甲骨文递变成金文,至少经
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此后,金文递变成大篆。
第三节 篆 书(大篆、小篆)
篆书 是大篆和小篆的合称。大篆,又称籀 (zhòu) 文,传说是西周晚期,周
宣王(公元前 827—公元前 782 年)命太史官史籀改革文字创造的书体 , 故又被称
为“籀文”。
图 6 周·史籀大篆《敡州帖》 (摘自《淳化阁帖》)
大篆 形成于西周,兴于春秋、战国,通用于秦国。从周宣王时期至秦始皇
统一文字,大篆沿用了六百余年。大篆的字体形态,比金文有所开张,体态趋于
完美,书写起来也更为顺畅。现存的大篆可见于:《淳化阁帖》收录的唯一一件
史籀的大篆书法《敡 ( yì ) 州帖》以及《石鼓文》。
图 7 《石鼓文》局部
《石鼓文》,是刻在鼓状石头上的大篆文字,故此得名。石鼓,是唐初期
在陕西凤翔被发现,共十枚,石上文字已残损。据史料记载:北宋时,尚存
四百六十五字,到明代脱损三字,还剩四百六十二字。《石鼓文》书体,上承西
周金文,下启秦代小篆,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因此,被称为“石
刻之祖”。
小篆 又称秦篆,是在大篆基础上递变而来的一种书体。秦统一文字后,小
篆成为了秦朝的官方文字,故又被称为“秦篆”。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七国争霸,因此,出现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
这一时期的汉字形体 , 有着极大的地域性差异:原本是同一个字,往往在七国中
写法不同,读音各异。到了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嬴政战胜了齐、楚、燕、韩、赵、
魏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始皇在
完成了政权统一之后,急需一种统一的官方文字,于是,他授命丞相李斯进行文
字改革。李斯奉命带领当朝一班文臣,收集整理了流行在七国中的常用字,经改
革后,成为秦篆,就此统一了文字。此前,秦国一直使用大篆,朝廷出于对曾经
使用过大篆的秦国先王们的尊敬,故卑称新字体“秦篆”为“小篆”。小篆的字
体结构比大篆更加对称、舒展,形态飘逸,用笔方法也更加简捷。
图 8 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局部
第四节 隶 书(古隶、今隶)
隶书 又称佐书,它是由小篆递变而来的一种书体。秦始皇时期,官方文字
使用小篆,正式公文都用小篆书写。由于公文繁多,篆书的书写缓慢,影响了工
作效率。于是,一些“隶人”(底层小官吏)和“书佐”(主管公文的佐官)在
抄写非正式文稿时,把小篆圆转修长的笔画拉直缩短,把圆润对称的笔画改成方
折,使之书写起来更加便捷,且易于辨认。因此,后人把这些“隶人”和“书佐”
使用的,由小篆简化、变形而来的这种书体称为“隶书”或“佐书”。
传说:有一位叫程邈(miǎo)的小官吏,因得罪了始皇而入狱。他在狱中耗
时十年,研究整理了三千隶书常用字,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识,因此,程邈获得了
赦免,并被封为御史。从此,隶书开始在秦朝使用。
隶书,经过春秋、战国、秦朝,到汉朝已经成熟。西汉时期,小篆、隶书并用,
但小篆逐渐衰落,而隶书逐渐兴起。到了东汉时期,隶书成为官方文字。当时,
碑刻盛行,碑文多以隶书书写,于是,“汉碑”便成了后人对隶书的代称。为了把
秦时期的隶书和两汉时期的隶书区别开来,后人又称秦朝的隶书为“秦隶”或“古
隶”;把汉朝的隶书称为“汉隶”或“今隶”。
图 9 古隶·《里耶秦简》局部 图 10 今隶·《汉·张迁碑》局部
隶书的形成,是中国古、今文字时代的分水岭,它的成熟 , 表明中国文字告
别了延续一千四百多年的古文字时代,进入了新文字时代。隶书为草、楷、行等
书体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节 草 书(章草、今草)
草书 是汉字的简化和草写形式,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书体。章草,是由隶
书递变而来的书体,后来它演变成了今草。
章草 由隶书演变而来,是隶书的简化和草写形式。汉代初期,人们为了提
高书写速度,把隶书中的一些偏旁部首,简化成简约的书写符号,并改变了部分
笔画,使其书写起来更加便捷,于是便产生了章草。由于章草的笔法灵动活泼,
令其成为了极具美学价值的一种书体。至今,章草仍被书法家们所青睐。
据传说:西汉书法家史游,以隶书的草书形式书写了一本儿童启蒙读物叫《急
就章》,后来有人取《急就章》的“章”字为其命名,因此把这种书体称为“章草”。
又传:《急就章》是三国时 ( 吴 ) 皇象所书,因其书写方法有章可循 , 故称“章草”。
因为源于传说,所以,至今仍无统一定论。但是,这种书体的确是开创了草书的
先河,无论它出自何人之手,名从何来,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公认的。
图 11 三国(吴)·皇象章草《文武帖》局部 (摘自《淳化阁帖》)
今草 是由章草递变而来的草书字体,相对章草而言,人们把它称之为“今草”。
今草,始于汉末,在继承章草的基础上,进一步省减了章草的点画波磔,使
其书写更加自由随意,用笔抑扬顿挫,笔画连绵回绕,并且笔画中出现了牵丝连
带的书写方法,加快了书写速度,这是对章草的重大革新。
据传说:最早的今草是由东汉的草书大家张芝首创。张芝本是东汉章草大家,
他锐意创新,在章草的基础上简化了章草的烦琐结构,打破了章草的书写规律,
创造了今草书体,因此,张芝被后世誉称为“草圣”。可惜的是:张芝的书法原
迹现已无存,只有在宋刻《淳化阁帖》中载录了张芝五帖。但这些作品是否是张
芝所书 , 至今仍有争议。
现在,我们把章草、今草并称为“草书”。而今草,根据书写形式、字体结构、
笔法和章法的不同,又细分为大草和小草两种。书写狂野奔放的叫“大草”或“狂
草”;相对稳重、平正的叫“小草”。
图 12 今草(大草)·东汉·张芝《终年帖》局部
第六节 楷 书(魏碑、唐楷)
楷书 是由古隶(秦隶)经汉隶递变而来的一种书体。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又称楷法、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 在中国书法史上,
楷书以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碑刻和唐代楷书为主流,后人把北魏碑刻统称为“魏
碑”;把唐代楷书统称为“唐楷”。
图 13 楷书·三国(魏)·钟繇《还示表》局部
传说,楷书是汉代王次仲首创。他改革了汉隶的字体结构,把字形由扁改方;
把汉隶书体中的波磔笔画改为平直;并创造了楷书的横、竖、撇、捺、点、提、钩、
折等八种系统笔画,使字体结构更加完善严整。此后,伴随着楷书的形成,逐渐
蘖生出楷书的另外一种简捷快写书体——“行书”。
第七节 行 书
行书 是在楷书的基础上蘖生而来的,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 。行
书中的“行”字,是“快走”的意思,寓意书写速度要比楷书快些,故称行书。
行书在书写时,淡化或省略了楷书中折、钩、撇、捺的提按,和横、竖的逆锋起笔、
回锋收笔的动作。此外,行书还弥补了草书因潦草而导致难于辨认的不足。据传说:
行书是东汉书法家刘德升首创。
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就是一代行书大家,世称“二王”。唐代的颜真卿、
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李邕、徐浩、褚遂良、李世民等,他们不但擅长楷书,
而且也都是行书高手。五代时期的杨凝式,他的行书打破了“唐法”的模式,而
自成面目。到了宋代出现了四位行书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世称“宋
四家”。明代行书大家中,当属董其昌、张瑞图和王铎的艺术成就最高。上述几
代书法家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极其深远。
图 14 东晋·王羲之行书《日月帖》局部
汉字和中国书法,从甲骨文起,经由金文、大篆、小篆、古隶、今隶、章草、
今草、楷书到行书,经历了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
三国、西晋到东晋,历时一千八百余年,完成了它们的递变和完善过程。
现在,我们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统称为“篆书”,将其划入“古文字”
范畴;把古隶(秦隶)、汉隶(今隶)统称为“隶书”;章草、今草统称为“草书”;
把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划入“今文字”范畴。于是,汉字书法归纳成了:篆
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五种书体,也就是“中国书法五体”。按照汉字形
成与递变顺序排列为:篆书(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古隶、今隶)、
草书(章草、今草)、楷书(魏碑、唐楷)、行书。
图 15 宋·黄庭坚《经伏波神祠帖》局部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