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阳萎医案】
男,60岁,工人,7月16日初诊。自诉阳萎已半年之久,曾用补肾壮阳等法治疗不效,近1年来胃纳不佳,间有腰痠乏力,气短多汗,大便时溏,小便尚可,观其形体偏瘦,舌淡红、苔薄白,脉虚浮。
中医辨为阳萎,拟中气不足论治。
宜补中益气,辅以滋壮肾元。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黄芪、淫羊藿各30g,党参20g,白术、山萸肉各15g,柴胡、当归各10g,陈皮、升麻、炙甘草各6g。水煎服,日1剂,3剂。
19日复诊:诉药后胃纳好转,余症也减,阳事已兴,仍多汗,效不更方,原方加山萸肉至25g,再进3剂。
再诊:诉阳萎已愈,出汗也明显减少。再予上方4剂,以固疗效。
【杏林迷悟】体会:本例纳差便溏,气短多汗,脉象虚浮,病机以脾胃气虚为主,肾虚为次,故用补肾壮阳法不效。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患者正因脾胃虚弱,纳少气虚,精微失敷,肾精乏源,肾阳也虚而致阳萎。治用补中益气汤补中气,健脾胃;脾胃健则谷气旺盛,谷气旺盛则精气充盈,精气充盈则阳事坚举;再辅滋壮肾元之山萸肉、淫羊藿,更是事半功倍,半年之疾,1周而愈。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云:“盖胃为谷之海,纳食不旺,精气必虚,况男子外肾,其名为势,若谷气不充,欲求其势之雄壮坚举,不亦难乎?治唯有还补阳明而已。”
来自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