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投资与人性的“规则”,她的100倍500万意味着什么?|长文

今天看到一位读者给我发了她的基金收益,从2020年追高买入,到如今亏损40%,她跟我说一直学习我的文章心态好了很多,要是放在过去肯定生一场大病。其实她买什么和我也没关系,但是说一直看我文章, 我就觉得矛盾了,因为我说过我从来不买基金的,而且是反复多次说过。

之前我写过关于一两篇ETF基金的文章, 那是因为有些读者一定要买基金,我想那就退而求其次聊几句吧 ,至少ETF手续费什么的都低,而且建议大家考虑ETF宽基而不是行业的。 ETF和公募基金不同,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 如果这位读者买的是ETF中证1000,沪深300这种,肯定亏不了40%,但是追高买入白酒、消费的公募基金, 那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很无奈,因为本身我是不碰基金的人,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理由,我都懒得一一阐述了。A股三十年了,老股民还能数出来一些,但是从业20年的常青树基金经理反而不多。他们都拿着非常高的工资,背一次锅即使退休也一生无忧了,所以活跃在市面上的都是西装革履的小年轻。但是有些人一定要投资基金,就好像有些孩子一定要吃零食, 那你买的时候只能退而求其次矮子里拔将军,给他买些相对健康的零食。 涉及到钱的行业都非常的水深,根本没有散户想的那么简单。有些人都不知道基金为何物, 只是根深蒂固一个观点那就是:基金比股票风险低,这是谁告诉你的呢? 吃一片药对身体有副作用,吃一把药就风险低了?有些人的观念和理念,真的是朽木不可雕,这就是现实,能在可控的范围内说出几句,很多人的精力还放在了所谓的抬杠与认同上面,这个事儿是思维层面的障碍。 写了这么久的文章,聊市场和公司的文章其实现在并不多了,因为投资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是个长期主义,至少是春种秋收,而不是每日的关注频率。 但是在关键的时候,我肯定会说点什么,我无意帮谁去赚钱,有时候只是善意的提醒,提醒的不是已经在里面赚的人,而是那些准备接飞刀的人。即便如此,也得罪了不少人。

印象中有几个节点,自己很鲜明说了观点和具体情况。18-19年的时候我发帖说下一个泡沫会是新能源汽车,而且专门写了一篇关于某汽车的帖子。由于那时候市场对于汽车行业非常低迷,以至于我的开篇都写成: 给大家说一个冷门的公司。这个公司当时的价格是五元多,后来两年内翻了五倍 。其实当我说新能源的时候,读者还不多,但是也受到了太多的谩骂和诅咒, 这也是我第一次彻骨地理解老钟和亚军两位大哥对于股市里看法,当时想两位大哥的看法某些方面是对的。
那篇在19年讲汽车的文章,我拉黑了不少人删了一些评论。大抵意思是:“如此低价的垃圾票,说出来就是坑人。”“作者还是先了解什么是趋势。”“现在说汽车股好的,不是坏就是傻。”等等。我看了看这个位置和价格,再看看这些人的言论,确实心里挺失落。 在那个位置如果左侧陆续慢慢买,后面收益会不错的。 还有人在去年找我,破口大骂说看了我19年的文章,然后他21年买入了那个汽车公司,被套了。我还是耐着性子回了一句: “我写文章的时候是19年,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你21年抄人家19年的作业,5块钱不买20多块钱进去,不讲道理?” 后来我不再去写一些看好的行业,因为避免麻烦, 投资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每个人自己的能力。 因为逻辑是自己的,信念和信仰也是自己的,对我来说可以做到买入后放心,跌了怎么办涨了怎么办一切都想好了,可是抄作业的人未必能做到,他们亏了就会很生气很愤怒,没有人说一个公司,第二天就会涨的,以年为单位看收益不错,那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很难改变一个人的观点和想法,只能顺其自然。


接下来的一年多日子里,我关键的地方都做了提示,比如房地产公司、高位白马股的风险等等。无一例外,惹来的又是追着骂,甚至有人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骂人。 记得刚刚写文章的时候,因为有人想加联系方式,那时候读者也没几个有些人还说帮我建议下眼睛怎么护理,身边人给我注册了一个号说还是和生活区分开。结果有个人看了我提示风险的文章,给我发了几十条消息,语音谩骂的时候还夹杂着方言, 所以后来再也没有加任何人。 主要原因是我说房地产已经定了房主不炒的方向,而那个时候很多房地产公司价格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低,在后来的时间里股价确实一路下跌,但是和我有什么关系呢?白白挨了那么多人的怨气。 与此同理的还有猪肉股,那是2020年9月的帖子,写完之后也是一样的结果,当然这次我做好了心理铺垫。猪肉股有些已经从几十块跌到了几块钱, 我提示的时候基本就是高位,能听话或者理解的人,不抬杠不喷的人,应该就走了。

当时删了很多人身攻击的话,我并非需要这帮人的认同,我也不是来找认同的,如果这种素质的韭菜都能认同每一个观点,那岂不是一起亏钱?他们的出现只能证明市场割的并非没有道理。


我这个人投资很少追高,但是我并不反对追高,因为在我看来这属于右侧交易,可是我并不适合。但是很多散户根本什么都不懂,用着白头偕老的心态去买题材和妖股,这就是很糊涂了。 所以我一般提及的公司位置都不会很高,而一般提示的风险位置也不会很低,有点思考力的投资者都应该知道和理解。
但是我欣慰的地方是确实也帮助了不少人,也有感恩的读者 ,人是不能被改变的,只能通过时间和一些事情去筛选,志同道合的人最终一定会一路同行。 我不太相信自己的老读者经常看文章的,还会几百块去接盘那些高位的白马股,至少他们也会再三思考吧。很多人上万块参加理财课,几千块进入所谓投资大师的圈子星球之类, 因为花了钱所以战战兢兢极为尊重,不敢反驳。 结果很不幸我的文章被他看到了,只要和大师和理财课说的不一样,立马开喷, 有时候确实无奈因为廉价免费所以不被珍惜,这也是人性里的规则。 老祖宗自古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婚姻大事没有不花钱的,而且花的越多,成本越高,反而才会更珍惜。 如果结个婚也不用花一分钱,好像给人的感觉是随便可以换伴侣,反而又没有成本。
  • 人性里的潜规则


公募基金是主力的一种,但说到底没有人为其业绩负责,基金公司赚的是手续费,管理费等等,又没有收益提成。所以之前很多人感慨: “三百多的某白酒,好几百的某高新、某通策 自己不敢买,但是买了基金发现人家买的还是这些。” 那当然了,基金经理管的又不是自己的钱,所以我一直没碰过公募基金,我有理由去支撑自己的观点,也多次表达过对于公募基金的看法,这里面当然有人赚钱,但比例不会很高。 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募基金也是给机构获利盘接盘的。因为它地位很低,为什么低?你也不看看是谁的钱,散户的钱,地位能高吗?即使是一群散户凑的钱那地位还是一样。 我在去年年初,也分别写了两篇文章,主旨还是远离高价位的白马股,还有就是关注性价比高的小市值公司,但是我不会说具体标的, 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大概思路有了有心人就会考虑。 这是有前提的,有人说是不是寿哥你一辈子不会买白马股?有些人的思维就是这个有趣,而且固化。等白马股性价比高了也是值得考虑的,根据市场调整策略吧, 一定要知道事物是变化的。


我看问题有自己的逻辑和体系,注定不会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去年我买的什么公司也没有说出来。 只是极为有心的人猜出来了,但是去年12月我生日当天卖出我是说了的。 大概的行业我也写在了去年投资总结的那篇文章里,听了别人的建议果然那一篇文章没什么人喷了,因为设置了门槛,他们看不到便不会针对内容喷了。 我做生意几十年,好人难做这个道理是懂的,所以现在连老太太都没人敢扶了, 只不过有时候我也是太为别人考虑了。 但事情就是这么微妙有趣,深山路上,你看到孤零零的一个游客疲惫不堪,如果主动送上去一个苹果,对方一定会谨慎警惕以为你会有所企图,也许下毒或者谋财害命。而你看着他疲惫不堪,不予理睬,即使倒地也不要去,自己就站在那边摆个苹果摊, 明码标价,她不仅会花钱买甚至还会感谢。
好人难做有着很深的人性规则,这就是为什么人家卖上万的理财课没有人喷,但掏心掏肺写自己的经验反而一帮人来攻击, 而 且看到他们也不会践行和珍惜。
  • 狮虎和羚羊


虽然说大道至简,但是简是简化的意思,而不是大脑一片空白,这是两个意思。 很多人就是把市场想的太简单了 ,我用动物界打个比方,狮子老虎这种顶级捕猎者,你看它们的脚掌肉垫都很厚,走起路来静悄悄的,捕猎之前身子低沉,眼睛微眯,缓步前进,非常耐心,然后一击致命。 反观食草类的动物,马啊羊啊牛啊的,那蹄子都硬着呢, 走起路来滴滴答答的就怕别人不知道他们来了。 而且食草类动物很少能看到低沉身子的,羚羊、鹿类等等,都是腰杆挺直的,就怕猎手发现不了它们。 这就像资本市场里的主力和散户,那句话怎么说,人家有本事还更“努力”。 其实我这些年经历了很多,商场上从零开始辗转做了很多小买卖,后来真正就在两个行业里做过,但是也有相似性。投资里面,也经历了大起大落,那种心情是很难形容的,我只能说当事实造成那一刻,连汗毛都能感觉到在颤抖,那是九十年代初期。而在情感上,我最看重的家庭,父母离开也算正常毕竟生老病死难以抗拒,爱人和挚友的离开, 让我心理上经受了又一个层级的煎熬。 所以,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看法,我一定有自己的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去相信基金大师,投资大师,理财课老师等等。我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天寒地冻酷暑严寒,人情冷暖都尝遍了。如果大字不识,也就认命了,奈何还读了很多书上了大学,所以脑子里知道自己这一生不止于此。那个阶段更多的像郭德纲,一路从市区走路回大兴的场景,他边走边哭,更多的是心里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 市场的感觉与热点


投资这个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有人觉得语言能表达一切。但殊不知还有悟性、思考、想象等等,如果三言两语就能学走的东西,那还要经历干什么呢?长津湖播出后,很多网友模仿电影里的样子,吃冻硬的梨, 那飞机大炮满天的子弹怎么模仿呢?所以一切经历和思维,都只属于亲历者本人,在投资者也是一样 ,经历过90年代到如今的几个周期,可不是三言两语听众就能接受和吸收的, 这个心态要放平。 而且市场上还有很多不可以说出来的规则,这些只能自己知道,因为首先不能说,其次说出来别人也未必信,信了也未必做,做了也未必做的好。我举个例子,去年四、五月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个非常火爆的事情,那就是一个女的买了某高新,然后买了之后忘了结果赚了五百多万,差不多上百倍。 事出反常必有妖,当时我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公司差不多了,这种火爆的热点新闻不太可能是自发的, 否则你们弄一个看看如果没有各方流量能不能成为家喻户晓。 但是我一直提示这几个高位白马,我相信大部分读者并没有持有,即便如此我后来还写了一个文章,希望记录和提示一下这个事情,因为在高位出现的利好就要当利空去看, 这种极具热点的事情,也要引起注意,也许家喻户晓正是撤退的最后时候。

结果事情从这个热点事情出来之后,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个公司的股价从520跌到了160,可以说是瀑布式的。市场就是不理智的,就像谷爱凌夺冠,和那个望谷的公司有什么关系,结果拉了几十个点上去。 所以热点出来也未必一定要多有营养,家喻户晓这个事情本身才比较重要。
  • 经验和概率


我一再强调,我们换位思考你就知道有些话和事情根本是不好发出去的,也不能说,所以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很多研报都在高位呼吁散户接盘,这背后都有很多东西的,触碰了就是得罪人。
行文至此已经近五千多字,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就是漫长的浸染,如果连这点耐心都没有,我想做事肯定也没法持续和稳定。所以,一切都不强求,顺其自然就好,我相信一定有一路陪伴的读者,鲁迅曾经弃医从文,初愿是帮助更多的人, 但后来他发现文学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因为人性太固化,情况太复杂。 我做事情已经过了照本宣科的阶段,就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即使错了也无妨,因为错误本身就在预期之内。我认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在关键时候能有七成的把握就好,人家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最大的本事就是这么多了,输了错了也无妨。
又是年初,一年的开始,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也算圆满结束了。 今年肯定还会有很多不平凡的事情发生,不着急先看看发生什么再做决定,万变不离其宗把握好自己的可控概率即可。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