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独见一枝红梅凌寒开放,就像在生命的绝望之境生出的希望,微小却灿烂,这或许是梅花之于人们最重要的意义。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那日大观园中银装素裹,雪地映衬出白芒,雕梁画柱、亭台楼阁宛如装在一个玻璃盒中,薛宝琴遥站在小山坡上,身旁的丫鬟抱着一瓶红梅。这幅画面,我一直觉得是对“踏雪寻梅”这件雅事的最美写照。
好
看
梅花自然是好看的,尤以稀、老、瘦、含为最美,尤以雪梅为人们最爱。因为“有梅无雪不精神”,而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宛如一个好看的女子,白雪为肌,梅香铸魂。因此古代女子爱在眉心画梅花妆,或在乌黑发丝上簪一枝梅花。
宋人张功甫在《梅品》里专门讲如何赏梅,他总结最宜赏梅的时间是清晨日初上,夕阳晚霞下,烟笼明月时。最宜的气候是淡阴天,薄寒季,雨雪霏霏时。
最好的环境是在清溪小桥边,松下竹林间,绿苔苍崖上,对着明窗疏篱,设有铜瓶纸帐,伴着珍禽孤鹤。最适合做的事是吹笛、抚琴、对弈、扫雪、煎茶和美人簪戴。
好喝
《红楼梦》中妙玉性情孤高,请众人喝茶时用了旧年雨水,已被称叹不已。
可要请她赏识的黛玉、宝钗,她用的却是收集的一瓮梅花雪,埋在地下五年,总舍不得吃,直到那年夏天才开了。
她说雨水哪有梅雪来得“轻淳”。这两字形容得真妙,讲出雪水的甘淳,梅香的轻盈。
好吃
梅雪可烹茶,梅子则能做成话梅、乌梅等各种蜜饯,制成梅酱、梅膏等果酱,既甜酸可口,又生津止渴。民间还有用腊梅花煎水给婴孩喝,能够清热解毒。
据《左传》记载,古人还会在烹制鱼肉时,加进用盐腌制的梅作为调料。因为古代的调料品不多,最早的烹饪用味只重咸酸二味。一颗小小的盐梅,就可满足先民对味道的所有需求。
好听
最有名的梅花古曲当属《梅花三弄》,相传是东晋桓伊所做。若以笛子吹奏时,多有幽幽离绪。而以古琴抚之,却有傲寒之气。
或许是因为“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明杨抡《伯牙心法》)
好玩
梅花还很好玩,有妙用。如在冬至那天人们会画九九消寒图,有个图案是画素梅一枝,共八十一瓣,每天染红一瓣,染完全部花瓣,正好花了八十一天。
不知不觉,就已冬尽春来。古人判断气候的二十四花信风中,梅花位列小寒第一候,可是百花魁首。
好情
以物寄情,是中国人特有的情结,梅花自不例外。它是寄赠好友的信物,“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折梅寄友,既是思念,更是喻君子之交的高洁。
而在民风开放的《诗经》时代,梅花还是求爱的象征:“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是说梅子纷纷落地,还有七成在枝头,喜欢我的男子,请不要误了良辰。
梅子落地,引女子感怀青春易逝,也让她想借与“媒”同音的梅,为自己觅一段良缘。
号称“梅妻鹤子”的林逋,梅是他一生的挚爱。他与梅,已不仅是赏玩的关系,而是相爱相随。
他那句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寥寥十四字道出梅的最美时节、环境与姿态,非真爱怎能如此精绝?
鲁迅曾说,“中国真同梅树一样,看它衰老腐朽到不成一个样子,一忽儿挺生一两条新梢,又回复到繁花密缀、绿叶葱茏的景象了。”
千百年来,国人因梅花的气韵习性而喜爱,可能是因为骨子里就有着同样的梅花魂,而这种热爱更深刻了这种魂魄,经久不衰。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