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古代军事战略第五章 中世纪晚期
第八讲 胡斯战争
主讲人: 约翰 杰士卡 绮罗生
整理人:约翰 杰士卡 绮罗生
一 西吉斯蒙德与胡斯运动
捷克古称波西米亚,15世纪时被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德意志贵族和天主教会残酷压榨。迫害捷克百姓。导致捷克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15世纪初,统治神圣罗马帝国的是卢森堡王朝(1308-1442)的西吉斯蒙德。西吉斯蒙德出生于1368年。是勃兰登堡选帝侯。同时,也兼任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希米亚国王,1411年被贵族推举为神圣罗马皇帝。1415年,西吉斯蒙德将他的“龙兴之地”勃兰登堡封给他的亲信霍亨索伦家族,日后,这块领地成为了著名的普鲁士王国
西吉斯蒙德
名词解释:选帝侯:是德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个词被用于指代那些拥有选举“罗马人的皇帝”权利的诸侯,即德意志诸侯中有权选举神圣罗马皇帝的诸侯。1356年,卢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1355-1378在位)皇帝为了谋求诸侯对其子继承王位的承认,在纽伦堡制订了著名的宪章“金玺诏书”,正式确认大封建诸侯选举为皇帝的合法性。此制度严重削弱了皇权,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这一制度从13世纪中实行,一直到1806年帝国灭亡为止。初期有七个选帝侯,实行这项制度五百余年。
选帝侯
西吉斯蒙德早年参与过讨伐奥斯曼的十字军。在1396年的尼科波利斯会战中一败涂地(见本章第十讲),威信扫地,国内贵族乘机纷纷反对,起兵作乱,为了与贵族作战。西吉斯蒙德加大对匈牙利,波希米亚等地的压迫。面对教会和德意志的双重压迫。捷克人民胸怀怒火。15世纪初,布拉格大学校长,教士扬胡斯在捷克掀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史称胡斯运动。
胡斯
胡斯提出改革教会,反对教会敛财腐化,主张用捷克语举行仪式,教徒可领饼酒等。到处散播反动言论,鼓吹捷克独立,得到人民支持,可以说是宗教改革的先驱。1415年,教会把到处散播反动言论的胡斯逮了起来,7月以异端罪火刑处死。而原本承诺援救胡斯的西吉斯蒙德装聋作哑,袖手旁观。
胡斯之死
胡斯在捷克地区享有很高威望,他的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愤怒,1419年,忍无可忍的胡斯党号召人民起义,胡斯战争爆发了。
1419年7月30日,部份激进的布拉格胡斯信徒在神父扬·柴利夫斯基的率领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胡斯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自新市政厅抛出窗外向楼下一大群手持长矛的抗议者,七人全部摔死,此即为“第一次布拉格抛窗事件”。之后暴动更加激烈,胡斯党开始攻击天主教教堂及相关人物,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胡斯信徒也全面叛乱,长达15年的胡斯战争正式引爆。
掷出窗外事件
胡斯派分为两派,(圣杯派)和激进派(塔博尔派)。圣杯派联系市民阶级、部分贵族和有产知识分子,他们只提出改革教会的要求。塔博尔派(因塔博尔城而得名,是胡斯党人民主阵营的中心)由农民、城市贫民、小手工业者、下层僧侣、小贵族和部分中等贵族组成,他们要求彻底铲除封建制度和教会。尽管两派之间追求不一样。但是面对共同的敌人。还是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外。
胡斯党推荐约翰 杰士卡为领袖。领导他们作战。
二 约翰 杰士卡与胡斯车阵
约翰 杰士卡生于1376年。出身破落骑士家庭。自幼瞎了一只眼。(杰士卡在捷克语中即是独眼的意思)。早年曾参与东欧各国与条顿骑士团的战争(格林瓦尔德会战)。善于用兵,军事经验丰富。也是胡斯的忠实信徒,这次被推举为胡斯党的领袖。
杰士卡
杰士卡深知,胡斯党多是穷苦百姓,底层市民和龙鸣。要想对付武装到牙齿的骑士,非常困难,为此。杰士卡创造了一种著名的战术。这就是著名的胡斯车阵。
胡斯军的战术单位是战车,每辆战车配备18—20人:2名射手(装备有火绳枪和炮)、4—8名弩手、2—4名链枷手(用龙鸣的链枷作战)、4名长矛手、2名盾牌手(战斗时用大盾牌掩护人和马)和2名驭手。驭手负责驾驭马匹和到宿营地后联结战车。战车由车长指挥。战车编为十车队,由十车长指挥,数个十车队合编为1个“战车队”,亦配有指挥官。。胡斯党还有大量火炮。5辆战车配1门野炮
胡斯党人的骑兵则比骑士骑兵装备轻、机动性强,其任务是:侦察、行军警戒、实施反冲击和追击溃逃之敌。骑兵通常编为总司令直接掌握的快速预备队。
说了这么多,胡斯党怎么打仗呢?
作战时,胡斯党采用各种各样的战车工事把战车(说是战车,其实就是农民用的大车稍加改装而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彼此联结起来。组成环形(如图所示)。火炮配置在战车之间,步骑兵配置在工事之内。战车掩护官兵免受那些下马作战的重装骑兵的袭击。当敌军骑兵冲锋时,胡斯军以战车抵挡骑兵,火枪兵和火炮兵在车内开火。如果敌人接近,车内胡斯军步兵就用连枷和长枪迎敌。如果敌军退却,阵内的骑兵就发动追击。
胡斯战车
胡斯车阵示意图(图片来源 冷兵器研究所)
胡斯车阵。或者叫车堡战术,是杰士卡的创举。是非常有效的反骑兵战术,后来。被很多国家效仿。但是,也存在机动性不足的问题
三 胡斯战争
1420年4月,西吉斯蒙德操纵教会,宣布胡斯党为异端,号召德意志各诸侯组成“十字军”讨伐胡斯党。西吉斯蒙德亲率德意志诸侯拼凑的“十字军”,进攻布拉格。杰士卡亲率胡斯军救援布拉格。两军于布拉格郊外的维克科山遭遇。
维克科山会战 1420 重点 必考
兵力对比
十字军 7000-8000
胡斯党 600人(一说60人),援军数百民兵
胡斯党处于明显劣势
阵前的杰士卡
6月12日,双方开战。十字军开始围攻维科特山。
胡斯派事先占据有利地形。修筑工事,山南是防御塔,山北是悬崖峭壁,胡斯军居高临下。用战车做工事,互相支援,互为犄角。十字军发起进攻,胡斯军用战车抵挡骑兵冲击。发射弩箭,火枪,火炮。在胡斯派火力下。十字军骑士一排一排倒下,少数十字军骑士冲到阵前,也被胡斯步兵用连枷或长枪打死。
十字军久攻不下,只好包围维科特山。7月14日。胡斯援军来到,袭击正在攻打北部悬崖的十字军,山上胡斯派也乘机冲下山来,十字军遭到夹击,大败,损失数百人,狼狈逃走。胡斯军获胜。
维科特山会战
维科特山会战分析:
此战与克雷西会战的战术类似,胡斯党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用战车作防御工事,远程火力持续不断打击十字军,最终击退十字军。是胡斯车堡战术的一次绝佳体现。战后,为了纪念杰士卡,捷克人民把维科特山改名杰士卡山。
胡斯战争
战后,次年,杰士卡率军围攻拉比城堡(如图所示),并攻克之,但是,在战斗中。杰士卡中了十字军的冷箭,另一只眼也瞎了,成了双目失明的盲人。但是,仍然坚持指挥战斗,战斗时,让手下语音告诉他地形和布阵。
1422年初。十字军贼心不死。再次发动对胡斯党进攻。杰士卡指挥胡斯党,运用迂回包围战术。再次大败十字军。歼敌数千人。占领古登堡(欧洲著名印刷工艺中心)
德意志军队
但是,此时胡斯派也爆发内讧。圣杯派和塔博尔派矛盾越来越深,杰士卡用武力镇压了塔博尔派里最为激进,挑起矛盾的毕卡特派(这一派甚至否认基督教信仰,认为基督跟他们一样都是普通人,观点极为激进),暂时缓和了矛盾。1421年6月捷克各派。召开了有各个阶层代表参加的捷克国会。国会主要通过两项重要决议:一是把“布拉格四条款”推向全国。布拉格四条款由圣杯派提出,其主要内容是:教会土地还俗;胡斯教义可以自由传播;用两种形式领圣餐以取消天主教教士的特殊地位;惩办犯了“大罪”的人。二是废黜西吉斯孟德的捷克王位。在新王未选出来时,成立临时政府,由20个地方官员组成,其中包括五名大贵族、五名小贵族、四名布拉格人、两名塔博尔人、四名捷克其他城市的代表。杰士卡作为塔博尔代表之一被选为临时政府的成员、1421年捷克国会的召开,标志着捷克正式脱离神圣罗马帝国独立。
胡斯派大战十字军
捷克的独立使得西吉斯蒙德和德意志诸侯震怒。1422年夏天,德意志贵族再次拼凑7万多人的十字军。讨伐捷克(这是第三次十字军了)。杰士卡领导胡斯军2万5千人。展开内线作战。集中主力。灵活机动,对德意志诸侯联军各个击破。把十字军再次打败。十字军士气大跌,不少十字军听说杰士卡到来。掉头就跑。第三次十字军再次被打败。
胡斯战争
1424年,杰士卡率胡斯军发起反攻,十字军望风而逃,胡斯军围攻要塞普日比斯,不幸的是,杰士卡在军中染瘟疫,不幸去世
如何评价杰士卡?
杰士卡是欧洲中世纪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首创车堡战术,将近似乌合之众的胡斯党组织起来,多次打败武装到牙齿的十字军,一生几乎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未吃过败仗,是世界历史上极少数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的将领。非常了不起。恩格斯评价杰士卡“在战场上,永远是胜利者“。杰士卡死后。德意志众诸侯弹冠相庆。向过年一样高兴。
杰士卡死后,他的徒弟,塔博尔派的普洛科普继承了他的衣钵,继续领导胡斯军作战。
普洛科普
德意志诸侯听说杰士卡死去,大喜。1426年。第四次组织数万人的十字军。进攻胡斯党。这时,胡斯派得到波兰和立陶宛支持。普洛科普深得杰士卡真传。采取内线转外线作战。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不跟十字军接触。反而把战火烧到德意志本土。远征奥地利,歼敌数千人。十字军听闻老巢被攻打,大惊,慌忙回援。十字军不了了之。1427-1428年。普洛科普又率部远征匈牙利,西里西亚。1429年,远征萨克森,法兰克尼亚,把战火烧到德意志本土。所到之处。解放大批民众,沉重打击了教会和贵族反动势力,许多德意志诸侯甚至割地赔款,向胡斯党求和。1431年,普洛科普又打退了第五次德意志诸侯围剿胡斯党的十字军。
西吉斯蒙德和教会发动的五次十字军,不仅没有消灭胡斯党,还让胡斯党势力越来越大,将战火烧到德意志本土。西吉斯蒙德可以说是气急败坏,吹胡子瞪眼,恼羞成怒。西吉斯蒙德和教会开始转变策略,开始煽动胡斯党内讧,分化瓦解胡斯党。此时,经济和政治上较稳固的圣杯派开始与封建天主教阵营眉来眼去。贫民革命军成了圣杯派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市民阶级和贵族公开背叛人民,其力量已占三倍优势。温和的圣杯派在长期斗争中,已掌握了波希米亚经济,基本实现了他们的主张,他们不能容忍激进的塔博尔派(由普洛科普领导)的继续发展威胁到自身的利益,就转而投向敌人来反对塔博尔派。开始公然背叛革命
1431年12月,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天主教会与圣杯派秘密谈判,圣杯派的基本要求(如保持捷克独立)得到一定的保证后,他们就背叛了塔博尔派。公然背叛革命。次年5月,圣杯派在德意志诸侯和教会支持下,公然倒戈,攻击博塔尔派。普洛科普率博塔尔派迎战。胡斯派爆发内战。两军于利帕尼决战。
利帕尼会战(也译里旁会战)1432 重点 必考
兵力对比 圣杯派 步兵25000人,骑兵数千人,战车600俩
塔博尔派 步兵10000人骑兵800人 战车360辆
塔博尔派处于劣势
敌众我寡,塔博尔派布下车堡迎敌,严阵以待。熟悉胡斯战术的圣杯派知道正面攻打车堡几乎等于送死,决定用计(所以说,一支军队最怕的就是熟悉己方战术的人倒戈)。圣杯派以主力佯攻车堡,随后诈败。普洛科普中计,把敌人伪装的撤退当作真正的溃逃,就向敌人猛烈地扑去,
塔博尔派脱离车堡,乱哄哄追击,削弱和破坏了大车防御工事的防守。这时,圣杯派骑兵突然攻击塔博尔军的侧翼,并袭击了几乎毫无防御的营地,塔博尔骑兵将领恰克率领骑兵临阵脱逃,导致全军的溃败,塔博尔派被杀数千人,普洛科普战死,塔博尔派大败。这一战例也充分体现了车阵战术的缺点:机动性不足,容易被敌军调动
此战过后,胡斯派一蹶不振,塔博尔派残部坚持斗争,到了1437年,还是被德意志贵族镇压下去,胡斯战争失败了。同年。胡斯派的老对手西吉斯蒙德病死。在他生前的安排下,王位由女婿--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继承,(这人也没活几年)胡斯战争结束了。
里旁会战
胡斯战争的意义:胡斯战争尽管最后失败了(仅仅争取了捷克的独立,胡斯派的主张一样都没实现。)但是,其沉重打击了反动腐朽的德意志诸侯封建势力和天主教会势力,鼓舞了其他各族人民的斗争。也为日后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连马丁·路德也自诩为胡斯的继承人。在军事上,胡斯党首创车堡战术,在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非常出色的反骑兵战术,为许多国家效仿,在日后欧洲的许多战争中,我们都能看到胡斯战车的身影。后话: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过后,波希米亚(捷克)再次被神圣罗马帝国吞并。国王一直由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兼任,但仍然保持为自治国,拥有自己的政府。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散,波希米亚国王由奥地利皇帝兼任。成为奥地利帝国(后来的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奥匈帝国解体后重新获得独立,直至今天
课后习题
1 胡斯车阵是怎么运用的?
2 试比较胡斯车阵与明朝车营,两者有何异同?分别有哪些优缺点?
下一讲 第九讲 14-15世纪的东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