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中世纪美术

[知识点提示]
(一)早期基督教的巴西里卡式教堂建筑;(二)拜占庭教堂建筑;(三)罗马式教堂建筑;(四)哥特式教堂建筑。
[重、难点提示]
基督教美术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

一 概述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社会在蛮族国家的相互征战中,逐渐进入到封建社会。罗马的城邦制和奴隶制被废除,形成了带有蛮族色彩的分封建国的政治和以城堡及教会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历史上把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的运动开始的这段时间称为中世纪。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代言人的角色。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二早期基督教美术

所谓“基督教美术”,是指盛行于中世纪欧洲各地的一种官方美术样式。其思想内容是宣扬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和崇拜封建帝王的观念,为巩固贵族和都会的统治服务。其风格特点是利用教堂建筑、雕刻、绘画和镶嵌画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理性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早期的基督教宣扬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并很快就被下层民从接受,到了公元2世纪末,罗马帝国的各主要城市都有了基督教徒的身影。到公元3世纪时,一些医生、军官、律师、文吏,甚至行省的总督也开始皈依基督教。公元310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结束迫害基督徒的命令,给基督徒以宽容。又过了两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进一步颁布了“米兰诏书”,扩大了伽利略皇帝对基督徒的“宽容”范围。从此,基督教第一次取得了政府的承认,成为一种有合法地位的宗教。

早期基督教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①地下墓窟:

公元1世纪,基督教还处于非法地位,信徒只能在私人宅邸和公共地下墓窟中举行宗教仪式。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主要描绘未来世界和死后的拯救,多采用寓意和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具体的描写较少,故事的情节和环境经常省略,人物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画面常带有许多抽象和说教的成分。闻名于世的有天顶壁画《善良的牧羊人》。

《善良的牧羊人》

画面上的牧羊人代表耶稣,羊代表基督徒。它宣讲了耶稣说过的“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好牧人这里是个比喻,羊意味着信主的人,也就是基督徒,因为耶稣爱世人,如同牧人爱自己的羊群,耶稣为了拯救全人类,担当世人的罪,以无罪之身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为“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②巴西利卡式教堂(拉丁十字式):

巴西利卡是罗马公共建筑的一种类型,主要用作会堂、法庭或市场,平面呈长方形,由中堂和两个侧廊组成。中堂宽敞,侧廊比较低矮狭窄。中堂支撑着的墙面上饰有镶嵌画,高处有侧窗采光,屋顶采用木架结构。这种建筑形式后来成为基督教堂摹仿的范本。教会对巴西利卡式加以改造,在中堂的一端增添向外突出的半圆形龛作为后殿,祭坛等设在它的前方。教堂入口的门厅设在相对的一端。中堂列柱产生稳定的节奏感,伴随着信徒走向圣坛。这样的空间安排显示了基督教至高无上的尊严。后来中堂与后殿之间又增加了耳堂,于是就形成了十字形平面(拉丁十字式)。

巴西利卡式平面图1



巴西利卡式平面图2

巴西利卡式教堂的杰出典范是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结构

圣彼得教堂建于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圣彼德墓穴的正上方。1452年,尼古拉五世下令重建,1506年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米开朗基罗、德拉·波尔塔和卡洛·马泰尔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

③穹顶结构的集中式教堂:罗马的圣科斯坦萨教堂;

④石棺雕刻:巴苏斯石棺浮雕。


三 拜占庭的美术

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15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以崇拜帝王、宣扬基督教神学为核心内容。在造型艺术上表现的特点是将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埃及、叙利亚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建筑上如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中央圆顶式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权威。在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拜占庭美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对中世纪欧洲各国的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公元4世纪到公元15世纪,拜占庭美术综合了古西亚的艺术风格,在建筑上将希腊的古典柱式、罗马建筑的宏大气派与小亚细亚艺术重内部装饰的特点融为一体,明显反映出王权与基督教神权的超人力量和神秘主义美学思想。在浮雕、镶嵌壁画和工艺装饰方面也显示了这些特点。

拜占庭美术的主要成就:

①建筑:

拜占庭建筑最初也是沿袭巴西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纪时,他们创立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即集中式形制。这种形制的特点是把穹顶支撑在四个或更多的独立支柱上的结构形式,并以帆拱作为中介连接。同时可以使成组的圆顶集合在一起,形成广阔而有变化的新型空间形象。与古罗马的拱顶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总的来说可以概况为四点:

  第一个特点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圣索菲亚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建筑的典范。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教堂的圆顶高60米,相当于20层楼高,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它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的巨幅油面,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加之上千年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有种莫明的压力和恐怖感。

②镶嵌画:

镶嵌画在拜占庭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以小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代表作有圣维塔尔教堂的镶嵌画《荣耀基督》、《查士丁尼与随从》、《西奥多拉与随从》


《查士丁尼与随从》


《西奥多拉与随从》

③圣像画:《符拉基米尔圣母》

④壁画:《基督在地狱边缘》。

⑤雕刻:斗形柱头。


四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

蛮族艺术的遗物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日耳曼民族的动物形态通常以金属制品为主,也出现在木制或石制的作品上,或手抄本插画上。挪威奥斯陆9世纪初木制兽头,维金族船头饰。

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建立加洛林王朝。他希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的传统,召集一批文人学者在亚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之为“加洛林文艺复兴”。这次复兴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北欧的日耳曼精神与地中海文明成功的融合在一起。

阿琛王宫,王宫教堂的设计以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为蓝本,“西面工程”在阿琛王宫教堂第一次出现,即正西面入口处有两座高塔。这种建筑样式是北方的城堡与南方罗马风格结合的产物,在反映出对罗马向往的同时,也成为后来罗马式教堂的基本形式。

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王朝,继承了加洛林传统,并发展出一种肃穆宏大的风格,科隆大教堂木雕《杰罗的十字架》,从中可以看出拜占庭艺术的若干影响,是奥托王朝时期的代表作。

五罗马式美术
①建筑:

10世纪之后,西欧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分布在天主教盛行的地区,罗马式教堂从巴西里卡演变而来,开始用石顶代替木顶,广泛采用拱券,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柱式雕刻来装饰教堂,石墙很厚,窗户小,距离地面高,且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罗马建筑的建筑师发明了“肋”,用肋构成屋顶支架,肋间填以轻巧的石料,减轻了顶部的重量。肋拱、把钟塔组合到教堂建筑中,这是罗马式教堂的两大贡献。

最丰富、最有地方特色、最具有创新观念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在法国有生动的表现。法国圣塞尔南大教堂是罗马风格的一个典型例子。


圣塞尔南大教堂



圣塞尔南大教堂内部

圣赛尔南教堂采取中堂5廊(双侧廊)形式,中廊和侧廊通过带壁柱的柱垛和上面的拱廊划分。中廊的屋顶由带有横向肋拱的筒拱构成,筒拱的侧推力通过二层侧廊顶部的1/4筒拱传递到外墙的扶壁上。教堂的西立面上本来设计有双塔,但未能实现,在横厅与中堂的交叉部位有一高塔。西立面上有两个出入口(一般为单数),在圣堂周围有走廊,目的是为了便于疏导前来参拜的人流,显示了巡礼教堂的特征。

真正罗马式风格的形成以英国杜勒姆教堂建成为标志。


杜勒姆教堂

它是英国第一座完全用石头盖顶的教堂。虽然它的设计较为简朴,但中堂体量却是圣赛尔宁教堂的三倍。杜勒姆大教堂的成就不仅仅是装饰方面的,也是结构上的。为了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殿内,中堂顶部每一开间运用了两个交叉肋拱,分割开间的是横向的尖拱。肋拱是稳定穹顶的骨架,肋拱间的天花板非常薄,减少了拱顶重量,同时,肋拱还可加强坚固性,这种肋拱的出现以杜勒姆教堂最早。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运用已经预示着新的哥特式风格的特点,是哥特式风格的一个前奏。另外,杜勒姆教堂中殿巨大的圆筒形窗间壁的装饰很有特色,与欧洲大陆的罗马式建筑显著不同。

②石雕:

罗马式艺术复兴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石雕的复兴,最早发生在法国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拱角板”,教堂正立面半圆形凹进去的空间,往往安装一块最大的浮雕构图,取材于“最后的审判”,法国奥顿教堂这块浮雕很有代表性。石雕人物都被夸张和变形,拉长的比例,细小的头部,不自然的动态,恐怖的面部表情构成中世纪艺术特有的造型。

③工艺品:

挂毯《哈斯廷之战·诺曼入侵者渡过海峡》(巴约挂毯),是为了纪念诺曼国王威廉占领英格兰而作的亚麻布羊毛刺绣,挂毯描绘了威廉征服英格兰的过程。


六 哥特式美术


哥特式是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始于建筑方面,尔后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哥特艺术的发展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平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①建筑:

哥特式教堂的产生与西欧11世纪后期兴起了繁荣的城市经济有关。在西欧的许多城市中,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城市之间除之经济、政治上的竞争,也带来教学建筑的竞争,每一城市都以能建立美丽雄伟的教堂为荣。基于这一背景,这一时期的哥特式教堂从外到内都十分瑰丽华美,极尽奢华之能事,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繁荣的象征。

高大、宽敞和明亮的建筑,充分体现当时的宗教精神, 是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交叉肋拱和尖拱配套构成教堂的骨架,利用扶壁抵挡拱顶的侧推力。彩色玻璃窗代替外墙,教堂因此迷漫着神妙莫测的光线。哥特式教堂是宗教教义和美学观念紧密结合的典范。哥特式教堂的设计结构具有以下特征:

1平面一般为十字架形。

2高耸入去的塔楼多为尖笋状。

3斜柱加固撑较薄的墙面,形成一种特殊的外墙结构。

4薄壳般的穹顶正中开有三个大门,中间的大门为主要通道。

5内部为轻盈、裸露的棱线飞肋骨架穹窿。

6高大、宽敞、明亮的内容空间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能。

7窗户多为植物的叶片式,窗户上以五彩玻璃镶嵌图案。

8正门上为大圆形的玻璃蔷薇纹样,正门为若干层次逐步向内收缩的门道,每层均有雕像。


圣德尼教堂内部




圣德尼教堂强调严谨的几何形造型和对于明亮光线的追求,表明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与罗马式相比,其结构轻盈纤细;窗户增大;礼拜堂间的墙被去除。

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是巴黎圣母院,建于1163年。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位于巴黎市中心区域中岛上。1163年动工,1250年建成西部钟楼,后屡经扩建,整座教堂于1345年竣工。由石块堆砌而成。教堂东端是圣坛,中部的尖塔高达90米,西端大门为一对高60多米的方塔楼,是巴黎圣母院的正面。院内殿堂深约125米,宽约47米,可容纳近万人。是欧洲早期哥特建筑和雕刻的代表。殿内藏有13-17世纪的许多艺术珍品。

②雕塑:

早期雕刻与建筑依附,动态单一,形象呆板,每个雕刻之间无联系。中后期,开始恢复古希腊罗马的表现方式,逐渐脱离建筑结构而趋向于独立。

盛期的哥特式雕刻考试恢复了从希腊到罗马的表现方式,而他们沉思的头部显示的强有力的特点又具有哥特式雕刻的精神,被称为“哥特式写实主义”风格。


夏特尔教堂入口的柱像

“哥特式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写实,自觉地模仿自然形象,特别追求感情的表现。最能反映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是法国夏特尔教堂, “用人类的智慧来恭维上帝的智慧。德国瑙姆堡教堂出现了最早的供养人形象——埃克哈特和乌塔。

③绘画

这一时期发展比较缓慢,成就主要体现在手抄本圣经插图中,还体现在大批彩染玻璃上。这是玻璃化的代表是法国布杰大教堂中一系列旧约先知的肖像。

作业题:

1.中世纪美术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是什么?
2.试述早期基督教、拜占廷、罗马式、哥特式美术的主要风格和特征?并列举其各自最有代表性的教堂建筑的名称。
3.基督教美术的主要艺术遗产和艺术总的特征是什么?
思考题
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为什么?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