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经络:经脉络脉的总称,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通路贯穿上下的通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织物的纵线;络:网状物;经脉的分支;
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点;内景返观;
组成:经脉;络脉;连属部分;
经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
十二正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各自分别行分出的经脉;
络脉:别洛;浮络;孙络;
别洛:十五别洛;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分出的络脉,加上脾之大络;
浮络:浮现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连属部分:外连部分;内属部分;
外连: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的分区;
内属:五脏六腑;
十二经脉走向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手三阴经从胸部走向手,(手太阴肺经)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从足走腹(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分布
手太阴肺经:手内侧前缘;手阳明大肠经:手外侧前缘;
手厥阴心包经:手内侧中线;手少阳三焦经:手外侧中线;
手少阴心经:手内侧后缘;手太阳小肠经:手外侧后缘;
足太阴脾经:足内侧前缘;足阳明胃经:足外侧前缘;
足厥阴肝经:足内侧中线;足少阳胆经:足外侧中线;
足少阴肾经:足内侧后缘;足太阳膀胱经:足外侧后缘;
在内踝上8寸处,脾经和肝经交叉,以下则脾经在中,肝经在前;
头部分布:
手足阳明经行于面部,额部;手足少阳经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行于面颊;足太阳经行于面额、头顶、头后部;
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手太阴肺(从胸走手)——手食指端——手阳明大肠(从手走头)——鼻孔旁(对侧鼻孔;迎香)——足阳明胃(从头走足)——足大趾端——足太阴脾(从足走腹)——手少阴心(从胸走手)——手小指端(手少阴循行于手后缘)——手太阳小肠(从手走头)——目内眦——足太阳膀胱(从头走足)——足小趾端(至阴)——足少阴肾(从足走腹)——手厥阴心包(从胸走手)——手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从手走头)——目外眦(胆经循行于侧)——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足大趾(大敦)——足厥阴肝;
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叶天士奇经论治的方药:紫石英治冲脉;龟板治任脉;鹿茸治督脉;当归治带脉;
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不如十二正经规则;不循行上肢;无表里关系;
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肝、肾、脑、髓、女子胞等脏腑密切相关;
督脉:起始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直向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上行头顶,下行额部、鼻部、上唇,至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腰部脊柱里分出,络肾;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至喉部,向上至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目下部的中央。
生理功能:督,执掌、督管、统率之意;调节阳经气血;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向前上行至阴毛处,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经咽喉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由胞中别出,向后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生理功能:任,担任,妊养;调节阴经气血;与女子经孕相关;
冲脉:起始于胞中,下出会阴后,夹脐上行,散步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至目框下;
分支:从气街处浅出体表,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
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生理功能:冲,有交通要道。调节十二经气血;调节女子生殖功能;
带脉:起始于季胁,斜向下行至带脉穴,再向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至少腹,环绕腰腹部一周;
生理功能:带,围绕,束带;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
阴、阳维脉:维系全身阴(阳)经的作用;
阴、阳跷脉: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阖;
经别:别行的正经,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胸腔、腹腔及头部;
生理功能: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的联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络脉
别络:经脉分出的最大经络分支,以别出位置的络穴命名;
功能: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加强了人体前后侧面的整体联系,统率其他络脉;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经筋与皮部
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肌肉、关节的体系,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的功能;
皮部: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内的分区,经气外达布散的区域,具有保卫机体,防御外邪的功能。
经络的生理功能:沟通联系;运行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说中的作用:阐释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断;指导疾病治疗;指导养生保健;(张元素;“引经报使”;太阳经:羌活、防风、藁本;阳明经:升麻、葛根、白芷;少阳经:柴胡;太阴经:苍术;少阴经:独活;厥阴经:川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