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
阳春三月,细雨霏霏。
最知名的当属杜甫的那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多了,湿气也就多了,祛湿这件事儿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先来说说湿气的表现有哪些。
嗜睡,好像怎么都睡不醒,早上起来面部浮肿,脑袋里昏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提不起精神。
嘴巴里好像总是甜丝丝的,而且发黏。
没有胃口,吃东西比较少,或者吃完以后不容易消化。
脸上爱出油,头发也爱出油,基本上一天洗一次头。
大便不成形,爱粘马桶,有时候一天下来要跑好几次厕所。
湿气表现在皮肤上会以疹子的形式冒出来,比如湿疹。
再看舌头,舌头很胖,舌边有齿痕,舌苔黏腻,正常的舌苔一定是薄薄的一层,干净而清爽,均匀地分布在舌头的中后方。
以上这些,给大家做个参考。
下面重点来了,湿气要怎么祛除呢?
这一次,依旧是从古方中寻找答案。
有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祛湿名方,清朝的时候就已经在用了,主要由茯苓、山药、莲子、芡实(或薏苡仁)组成,四种药材,也可以说是食材,按照1:1:1:1的比例煮水或者打粉,打粉一次吃10-15克,芡实和薏苡仁二选一,或者两种食材都放一点,也是可以的。
茯苓祛湿,捎带还能健脾,它就是靠着健脾祛湿在中医界扬名立万的。
茯苓长在松根之下,有诗为证:草堂归来背烟萝,黄绶垂腰不奈何。因汝华阳求药物,碧松根下茯苓多。
背着背篓,拎着锄头,进山采药,问哪里可以采到茯苓呢?答就在那碧绿的松柏之下。
你看松柏四季常青,即使在寒风刺骨的冬天,万物几近凋零的时候,它也依然苍翠欲滴。老话说得好,近水楼台先得月。茯苓抱着松根生长,自然而然地也就吸收了松柏的灵气,因而也被称为四时神药。
在古代,如果你不了解茯苓的物性就要走很多弯路,翻山越岭地找啊找。你看有经验的老药工是怎么采茯苓的:第一步找到松柏;第二步观察土壤的干湿程度。
有茯苓生长的地方,周围的土壤会相对干燥,因为它能把土壤中的水分吸附掉。那是不是也就说明茯苓祛湿是先把水湿吸附过来,然后得有一个出路啊,中医叫给邪以出路,湿气就是邪气。出路在哪里,就在膀胱,茯苓利小便,让小便通畅,从而把水湿带出去。
茯苓不愧为祛湿高手啊,一招一式行云流水,非常自然,巧妙,而且有力量。
薏苡仁也是祛湿的,帮助脾胃把讨厌的水湿利出去。不过,薏苡仁微寒,炒薏苡仁就好多了,在高温的作用下,谷物的焦香很容易就散发出来,焦香入脾,反而会比较受脾胃欢迎。
山药健脾。中医有一句话叫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湿气虽然有内湿和外湿之分,但甭管哪一种,都跟脾虚不能运化脱不了关系。
上好的山药叫怀山药,因产于古怀庆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温县一带而得名。山药埋在土里的时候,它是直直地往下长的,能长到很深的地方,如果说茯苓吸收的是松柏的灵气,山药吸收的便是土地的灵气。土在中医里头代表脾胃,山药得土气至厚,所以能健脾。大便稀溏,反复感冒,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的人都应该吃一点山药。
莲子和芡实有两个共同点,一来,它们都长在水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来,它们都长得圆滚滚的,圆,在中医里头是饱满之象。前面提到脾胃属土,土地是最需要饱满,最不能贫瘠的,土地一旦贫瘠,还能长养万物吗?
整张方子非常平和,不管是寒湿还是湿热,都可以用。
清代名医黄元御在评价这张方子的时候,用了四个字:固本培元。固本固护的就是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啊,脾胃好了,湿气没了,正气呢水涨船高。
当然,好方子也要配上好的食材才可以,下面就为大家奉上这款诚意满满的祛湿名方,由茯苓、怀山药、芡实、莲子、薏苡仁组成,食材经过麸炒制作而成,温开水冲开即可服用。
有湿气的人可以吃,没有湿气单纯脾虚的人也可以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