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三拗汤治咳喘好,治小儿咳喘更好

三拗汤,源于张仲景的三拗汤,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由麻黄、杏仁、甘草三味药组成。其麻黄:辛温,辛则入肺,温则散寒,质地体轻中空,轻轻上浮,有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尿消肿的功效;杏仁:苦温,专入肺经,助麻黄温散肺寒,下气定喘;甘草:甘平,合麻黄辛甘发散而解表,合杏仁止嗽化痰而利肺,故三拗汤宜用于风寒外郁、腠理闭密、无汗的外感风寒表证。

三拗汤在咳嗽治疗中的一般规律[1]

1.风寒咳嗽,宜疏散风寒,宣肺止咳药用麻黄、荆芥、薄荷、苏叶、杏仁、防风、前胡、甘草、桔梗之类,若咳喘无汗,可用桂枝以助“汗”。

2.内热咳嗽,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药用麻黄、黄岑、桑白皮、桑叶、菊花、银花、连翘、杏仁、薄荷、甘草之类。

3.暑湿咳嗽,宜清暑渗湿,宣肺化痰药用麻黄、薄荷、滑石、甘草、青蒿、前胡、贝母、黄芩、杏仁、银花之类,神昏可加石菖蒲等。

4.燥热咳嗽,宜清热润燥,化痰止咳药用麻黄、北沙参、麦冬、百合、梨皮、桑白皮、薄荷、桑叶、杏仁、甘草之类,其麻黄应减轻剂量应用。

5.脾湿渍肺,宜化湿健脾,理肺祛痰药用麻黄、制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苍术、厚朴、杏仁、瓜蒌皮之类。

6.肺阴不足,宜滋阴养肺药用麻黄、生地、麦冬、浙贝母、元参、甘草、桑白皮、桔梗、知母、杏仁、地骨皮之类。

上述各类型咳嗽的治疗,除风寒咳嗽之外,都应用蜜炙麻黄,以缓其辛热之性,其用量应随病症性质、季节变化、年龄大小、个体差异而各有轻重不同,一般为 5~10 g。

三拗汤合方[2]

小儿喘咳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外邪客肺,影响肺的宣降,而上逆作咳是咳喘的共同病机,因此“宣肺”也就成为咳喘的基本治法,通过宣肺可以疏散外邪,消除病因,并可调理肺脏功能,使肺主宣发肃降的功能恢复正常而喘咳自除。现代应用上三拗汤治疗小儿外感风邪咳喘为医者所共识。又因本方组方简单,小儿咳喘的症型变化多端,故本方在临床上经常加味使用。

1.三拗汤合三子养亲汤

主治:小儿寒痰咳喘兼食滞。用量:炙麻黄3-10g,杏仁6g,甘草3g,紫苏子3-6g,白芥子3-6g,莱菔子3-6g 。

小儿素体肺、脾、肾三脏后天不足,易留痰饮,复感外邪,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得运化而生痰,痰壅气滞。内外合邪,则肺失宣降,而见咳喘气逆。

三拗汤本有宣肺解表,治疗风邪咳喘的功用,三子养亲汤中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化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子”均系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寒象不显则葶苈子易白芥子;虚喘加炙黄芪、太子参、防风、荆芥;表证明显加桑叶、菊花、连翘、前胡;发热加生石膏、青黛;咳嗽痰多加海蛤壳、紫苏子、法半夏;咳嗽日久加款冬花、紫菀等。

三拗汤治咳喘好,治小儿咳喘更好

2.三拗汤合二陈汤

主治:小儿咳喘兼痰湿证。用量:炙麻黄3-6g ,杏仁3-6g ,甘草6-9g,法半夏3-6g,陈皮3-6g,茯苓6- 9g。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由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易为外邪所侵;脾气虚弱,运化失司,积湿蒸痰,上壅于肺。痰伏于内,胶结不去,遂成哮喘之宿根。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体倦等因素影响肺的治节、通调 、输布、宣肃功能,使气之升降发生逆乱,并触动肺中伏痰,则痰升气阻而发为哮喘。正如《证治汇补·哮病》所述:“外有非时之气,内有胶固之痰,痰气相搏,闭阻气道”。三拗汤本有宣肺解表,治疗风邪咳喘的功用,二陈汤方中半夏辛温行散,体滑性燥,能燥湿化痰, 和中止呕,消痞散结,健脾和胃;“除痰需行气,气行痰自消”,故用陈皮调脾肺之气,达行气燥湿、调中化痰之功;痰由湿生,脾健则湿去,湿去则痰消,故用健脾渗湿的茯苓;甘草和中补脾,生姜和胃,乌梅敛肺生津,使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而不伤阴。鼻塞流涕加荆芥、防风;咳嗽明显加款冬花、紫菀;痰多难出加桔梗、浙贝母;纳谷不香加焦山楂、神曲、鸡内金;痰黄加鱼腥草、黄芩;苔白厚腻加苍术、厚朴;汗多加黄芪 、白术 。

3.三拗汤合苏葶汤

主治:小儿咳喘兼饮停上焦。

用量:炙麻黄3-10g,杏仁6g,甘草3g,苏子6g,葶苈子3-10g。小儿素体虚弱,脾、肺、肾三脏后天不足,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引动伏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而发病。肺的宣散肃降失常为其主要病机。故此,宣肺降气是平喘的关键。予三拗汤合苏葶汤。

三拗汤本有宣肺解表,治疗风邪咳喘的功用,苏葶汤中葶苈子苦降辛散,而性寒凉,故能破滞开结,降逆止喘,苏子降气消痰,平喘。麻黄与葶苈子相伍,寒温互济,一升一降,相得益彰,配合重用提高了疗效。麻黄、葶苈子重用提高疗效的根本是麻黄平喘 ,功效显著,历代医家所承认。正如陈复正《幼幼集成》中说:“盖哮喘为顽痰闭塞 ,非麻黄不足以开肺窍,放胆用之,百发百中 。”痰白清稀加半夏, 款冬花,咯痰不爽加制南星,咯吐黄痰加前胡、贝母,痰稠不易咯出加天竺黄,胸闷苔厚腻加厚朴、苍术,喘重加地龙、青皮、槟榔 、石菖蒲,肺脾虚加党参、麦冬、五味子、灵芝草 、黄芪 ,兼肾虚加熟地、补骨脂 、巴戟天等。

病案举隅

医案1 风寒感冒

张某,男,6岁,2005年12月6日初诊。发热2d,伴咳嗽,咳痰不爽,鼻塞流清涕,喷嚏,无汗,体温38.5℃,口不渴,咽不红,舌淡红,苔薄腻,脉浮紧。治拟疏风散寒,宣肺解表。

处方:麻黄6g、苦杏仁9g、生甘草6g、荆芥6g、防风6g、紫苏叶9g、桔梗6g、辛夷9g、前胡6g。2剂,每日1剂,水煎分4-5次口服。2剂后汗出热退而愈。

按:患儿发热无汗,鼻塞流清涕,为风寒外束之象。咳嗽不爽为肺气失宣,兼见咽不红,口不渴,舌淡红,苔薄腻,辨证为风寒闭肺,故以三拗汤疏表宣肺为主方,合荆芥、防风、苏叶以增强辛温发散之力,加桔梗、前胡、辛夷以宣肺化痰通窍。药后腠理开泄,汗出风寒得解,肺气得宣而热退咳止。正如《景岳全书·小儿则》所云:“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

医案2 咳喘迁延

黄某,女,2 岁,2006年4月17初诊。咳嗽半月余。患儿半月前因发热、咽痛、咳嗽诊为支气管肺炎收住某院,经治好转出院。现症见恶寒发热,咳嗽不爽,痰多黏稠,甚时伴气促,面色苍白,胃纳不佳,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浮滑。听诊右下肺仍可闻及喘鸣音。治拟散寒宣肺,健脾化痰。

处方:炙麻黄6g、苦杏仁9g、生甘草6g、姜半夏9g、茯苓9g、陈皮6g、浙贝母9g、炒紫苏子9g、前胡6g、桔梗6g、炒白术9g。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药后热退身凉,咳嗽好转,胃纳转佳。

按:本案肺脾两虚、痰湿内生而致肺炎迁延不愈,又感风寒,咳嗽加剧。“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其病本为肺脾气虚,病标为风寒外束,乃标本均急之候,故用三拗汤散寒宣肺止咳,辅以二陈汤健脾化痰以杜生痰之源,前胡、桔梗助三拗汤解表,紫苏子、浙贝母助二陈汤降气化痰,白术健脾燥湿,合二陈汤能收理气渗湿、培土生金之功。全方配伍表里同治,标本兼顾 。

版权声明:[1]李炜.三拗汤在咳嗽治疗中的认识和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84-3485.[2]王懋成,陈钦.三拗汤在小儿咳喘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9,24(2):278-279.[3]白月双,胡芳.盛丽先老师运用三拗汤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08,4(3):11-13.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微信所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