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长假的最后一天了,好多人家已做完了清明,无论是做完了清明,还是正待去做清明的,我想在此问一下各位,你们去上坟祭拜时,了解过你的家族的来龙去脉吗?如果不了解,你查看过你们的族谱么?手头没有族谱的人家,你细看了各挂祖坟的碑文,查问过你祭拜过的每一挂祖坟都是安葬着什么人,知道他们的享年和简单经历么?如果你是有心人,查看了多挂祖坟的碑文,要是将来有一天,需要你自已来为某人拟写一篇碑文,你知道怎么写了么?
昨天的公众号中,我们讨论了目的和意义。清明意义有两个:
一是要让每个人记住自已的祖先,自已是从哪儿来的,在哪分支,现在自己这一分支情况如何?
二是让别人知道,你是谁的后人,哪个祖坟的后人是谁,每年一祭扫,别让自己的祖坟成了没人打理的荒坟,不要让外人误以为自己的祖坟是没有后人的。
对于我们荔浦人来说,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其实都是入土为安,除了少数人因为某种原因是安放在龙口福泽园公墓里,绝大多数人家都还是选择将自己的先人安葬于山岭之中。无论是自家或自己村屯的地盘,还是买受别村的山岭,都是在山岭荒地建坟安葬。选择火化的,只不过是少了一道捡金骨(拾金骸)再葬的工序而已。
葬在山岭的坟墓,如今大多数是有碑的了。按照荔浦的风俗习惯,无论是阳宅还是阴宅,都是讲究风水的,因此,你家祖坟安葬的地方,往往都会有别人的祖坟,因为风水先生们翻看的秘籍我讲究大多也相近,很少有某挂祖坟安葬处方圆一两里没有别人家的祖坟或没有过往的人的。因此做清明时候,自家祖坟的周边的墓主,很多有心人都已相熟,要是哪挂祖坟连续一两年都没人上坟,别人来扫墓看到他家的祖坟杂草丛生、甚至树木参天时,就会产生许多猜疑。
以前做清明时,每到一处祖坟,祭拜之前或祭拜之中,老人都会给后生讲一讲墓人主人的生平故事。现在的祖坟大多数都有墓碑了,即便大人不讲,有心者通过察看碑文,也可知道与死者相关的很多情况。因为荔浦的碑文,习惯将死者的生平和他的近亲后人名字刻在碑上,不像影视剧中的墓碑,只有一个死者和立碑人姓名,看不出死的的生平概况,更无从知道他的后人是谁。
荔浦的碑文,其实就是一部断代族谱,一部以死者为源头始祖的族谱,一代一代的上溯下去,便是你家的详细族谱系图。
因为荔浦的碑文,无论男女,都习惯讲到他们的父辈,讲到他们的生卒年月和享年,讲到他们的生平和安葬地点字向。而碑文左边列有死的后人及其同胞与堂伯的姐妹与后人名字。
正是因为荔浦碑文的这种强大功能,很多家族重修族谱时,除了走访健在者了解情况外,更多的详细情况是以查看各个祖坟的碑文为事实依据的。所以我们去做清明的时候,要用心查看每一挂祖坟的碑文及子孙信息,特别是离我们较远的祖坟的碑文情况。这样,你就了解自己的家族的来龙去脉了。
如果你有心,你还应当了解一下碑文的写作格式,以备不时之需。
碑文写作,我主张用传统的格式,人物生平用四六骈偶形式写作,这样一来,文字简洁,叙述清楚,而且四字句读起来舒服、流畅。如果用纯白话散文,显得拖泥带水,同样的意思,要多花好多文字,而现有刻的碑文,小字也要几毛钱一个。花钱还是小事,2米左右高的一块墓碑,一般就只能刻三百多个字,多了字体放小,就不好看,也不好刻了。
碑文的内容格式是有讲究的,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要讲清楚逝者是谁的儿女,女的还要讲清楚是谁的妻子。
其次,要写清楚逝者的生卒年月,享年即阳寿情况,年老男子的习惯用寿终正寝,女的用寿终内寝。
第三,要追忆逝者的生平,概括一生,多为褒奖之词,一般不写缺点。
第四,表达刻碑纪念追思之情,习惯将安葬或迁葬情况讲清楚安葬地点、坟墓坐向。
虽然刻成的碑文,不分段落,也没有标点符号,但如果你按四六骈偶的章法去写,比较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现在读过小学的人,都容易读得通,听得懂。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半文言的碑文一般人读不通。
下面我们试举一例供大家参考。
吾父乃湘南宁远县禾亭白土某公之㝃子也,原命生于公元一九三一年岁次辛未年七月某日,于公元二0二一年六月某日,岁次辛丑年四月某日寿终正寝,享阳九十。吾父幼年家境贫寒,跟随父母前来荔浦,在杜莫、荔城等地卖布谋生。后因乱世沧桑,买卖难做,无以谋生,举家逃荒,定居大瑶山区,改事农活。虽生活艰辛,吾父仍不忘求学上进。后因家境贫寒,入赘新坪某家,与其嗣女结为夫妻,兴家立业。育我四男二女,只因吾母胞弟膝下无儿,遂将㝃子过继亲叔为嗣。吾父一生勤俭节约,早年尝尽人间苦楚。晚年随子女生活,无论身居新坪、荔城,艰苦朴素本色不改。为人友善,和睦邻里,礼貌待人。关爱晚辈,生活乐观,喜爱文学曲艺。父德高尚,教子有方,深得邻里称许。现我兄弟姐妹六人,各已成家立业,怎奈吾父驾返瑶池,为报答吾父养育深恩,特择吉日,刊石安葬吾父于某岭堆坐某山某向吉庆分针,以志永念。
碑文写成后,往往还要题写两副墓碑对联,一副长联,用于墓碑两旁,多为七字、九字、十一字。一副短联,用于坟首,通常是五字。如:
佳城葬严父流芳百世,
后辈仰高風垂范千秋。
江山千古秀,
典范万年存。
我个人认为,碑文应写实写细,实事求事。不夸大,不缩小,更不要千人一面,众墓一词。把这家的碑文搬到那家依然适用,除了生卒年月不同,子女情况相异,个个如此,家家一样,这样的碑文,不过是凑字数而已。正是:
碑文族谱等同观,各位后生要细看。
写好碑文如立传,未来修志自不难。
大家认为如何呢?欢迎各位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注荔浦,关注夫子,敬请锁定夫子303公众号。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