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家庭对于人的影响——自我反思(来访者必看)

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和塑造是不言而喻,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就是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于他们影响最大的人,往往其父母或者亲近的抚养者,父母就是孩子的起点也不是危言耸听。
提及家庭影响,不得不说到自我分析,考过二级咨询师的微友,都会了解有自我成长报告,当然第一次我的个人成长报告是一个学长和我面对面帮我梳理开的,第一次叙述人生的重要节点,从0-3岁,小学-中学-大学,经历重要的转折点、重要事件和人际关系(恋爱史),我在一 一诉说,用了将近2个小时,学长也感觉很是吃惊,他感觉我诉说的内容真多呀,并且学长告诉我,第一次诉说比较多,随着次数增多,叙述的内容在减少,会进行精简和整理,我感觉很神奇。在随后的学习中,参加朱建军团队的释梦,开始坠入“梦河”,我觉得“梦”太神奇了,觉得很有意思,通过学习释梦以及长达两年对于自己梦境分析,开始对于自己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的确感觉到释梦是咨询师了解自己的重要手段,当然也可以去找分析师,对于缺少金钱的咨询师,释梦的确是可以让咨询师对于自己充分的了解。 通过个人分析,充分的了解的自己的情节,也就是有自知之明,并且在一些咨询中,我发现来访者也会敏锐的指出咨询师的问题。那么接下来说说,我比较“明显”的问题。
1.渡心人不善于包装和营销,不擅长说服别人,事实求是,有时候显得是“不合时宜”,一直以来,我就会觉得充分了解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师是做咨询的必要条件。前几天,去和心理机构谈合作事宜,机构负责人提及一个问题,来访对于心理咨询不了解想要拒绝怎办,你应该怎么办?我的回答就是充分告知,来访者也许没有考虑好,或者动力没有那么强;而机构负责人提及,按照机构盈利的要求,应该要去说服来访者先缴费,做几次后,来访者充分认可心理咨询才能帮助到来访者。机构提及的第二个问题:在具体对于有明显的症状的来访者,来访者拒绝去医院,咨询师应该怎办办?我回复:建议来访至少去两家以上医院做必要检查再咨询,而机构建议是先去接诊来访者,充分尊重来访的选择,如果的确自杀风险太高,那么可以转诊。 2.遵守规则,重视风险的把控,重视善行第一原则。我发现自己践行的咨询伦理法则,与机构盈利为先的理念的确有很大出入,也觉得我认为的心理咨询并不是这样的,的确践行不诱惑来访者,可能对于机构来说有一定压力。因为医学出生,我会重视生物学的因素,如果没有把握会尽快转诊,担心可能对于来访造成更大伤害,药物和咨询同步开展,没有什么问题,对于药物我是中立的原则,没有贬斥,也不夸大。某些层面,相对属于一个比较低调的人。 3.没有太大高度,有一定底线,某些时候比较爱面子,某些时候有点儿“倔”。比如我觉得咨询师就是坐着收钱的一个人,而不是充分满足来访者的幻想部分。在职业选择上,我个人一直觉得“地主”会比职业经理人,更加自由和有尊严,即使“地主”没有职业经理人赚的多。就像姜文所说的“站着把钱赚了”,姜文也是我特别喜欢的男演员。 4.不会打扰,侵入别人的边界,人际关系层面会显得比较“孤独”或者不是“很合群”。一直以来,我在集体,同时又不怎么融入集体,保持一定独立性。对于孤独的理解,一直情有独钟。 做事某种程度有江湖“义气”,同学对我评价最高的词语是我比较“讲义气”。有时候即使自己吃点亏,也无所谓,所以在咨询的设置中,我一直都是1个小时,虽然很多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按照50分钟作为一次咨询时间。咨询中,一般都会至少60分钟,经常会延长几分钟再结束咨询,不会因为咨询时间到了,就强制结束咨询。
5.更加容易与那些“好人”、“弱者”结缘,内心一直有锄强扶弱的心态,就像水浒传中的人物一样;在我的家乡父亲就是喜欢维护正义的一个人,喜欢抱打不平,可能在妈妈和其他人看来有些喜欢“多管闲事”,比较热心,别人有什么困难,就会想着去协助。 6.内在某些部分比较“自卑”,这部分与父母有一定关系,尤其可能是母亲,实际上我家在当地属于中上收入水平,可是母亲总觉得“低人一等”的感觉,就是总是喜欢所谓的自我贬低,时间长了,也会觉得自己不行,我觉得自己家挺有钱,毕竟20多年前,也见过30万的现金是什么样子,经常做生意,给家人送个几万元之类的,这部分当然某些层面是有一些虚假;本身我身上也有“虚假”的这部分,所谓的“变色龙”,就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7.不会过分内疚和自责,一直以来,我基本不会过分内疚和自责,总觉得需要放松下来。
8.处于一直慢性的焦虑的状态,对于自己要求不是那么完美,比较能够接纳自己。尤其是大学之前,总是很容易焦虑,发生点事情,感觉就会有些担心,比较认真,同时有一些叛逆,无论上班还是上学,经常迟到这个问题,在我身上的确发生,当然特别重要的会议和考试,几乎没有怎么迟到,对于自己要求没有那么严苛,一直以来处于一种所谓的“自恋”之中,自己觉得自己还可以。
9.对于权威,有一些矛盾,既有反叛也有顺从的部分。尤其表现在和父亲关系层面,某种程度觉得父亲就是朋友,喜欢和父亲辩论,有一些对于父亲说话就像同龄人的感觉,同时产生矛盾的时候,父亲以父亲角色和我沟通,我也会顺从。
喜欢思考人生的意义和选择,我在想到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是10年前埋下的种子,我喜欢交流和表达,整合借助文字可以去表达,事实上过去的我也没有经过任何系统的写作培训,就是一直下而已。
留言区,我们一起互动!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