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其花妖艳,妖者必有奇功,如附子之花,玫瑰之花。。。。。
它是清热的要药。伤寒论使用它的第一个方剂叫葛根黄芩黄连汤,是专治拉肚子的,有的中医叫协热利型腹泻,属于伤寒论所讲的阳明与太阳合病范围。黄芩在这里起的作用是清热,是要药。著名的双黄连口服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有黄芩这味中药。
黄芩种子及育好待种的种苗(图一)
长起来和已经开花的黄芩(图二)
上等的野生黄芩根(图三)
切片入药后的黄芩干燥中药材(图四)
黄芩生于山谷间,亦为园圃之多年生草,根深黄色带褐。现在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均有大量种植,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
神农本草经讲黄芩味苦,性平,无毒。但后世很多医家普通认为其性寒凉。如倪海厦认为血虚寒中的人不适合使用。张锡纯认为其性凉。
清热药有很多,但药性在人体作用的路径各有不同,有的偏于去阳明胃热,有的偏于泻心之相火,有的偏于解膀胱之热。而黄芩很特别,能清心肺大小肠诸经之热,肝胆之火。可谓清热范围广,被看作清热要药。
李时珍二十几岁时,得了热感冒,感冒、咳嗽很久不好,而且生活不节犯戒,病情发展到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一碗多。他说"暑月烦渴,寝食俱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当时很多人以为他必死无疑了。他父亲偶然想起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这样的经验,就用黄芩片(切片的干燥中药材)一两,水二盅,煎一盅,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
一味黄芩起死回生,足见用药对证的重要性。
《名医别录》(约成书于汉末。是秦汉医家在《神农本草经》一书药物的药性功用主治等内容有所补充之外,又补记365种新药物)讲黄芩能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唐代医学家甄权认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解热渴。
清代唐容川则从形色味分析认为:黄芩味苦,中多空虚,有孔道,人身惟三焦;是行水气之孔道主相火,故主清相火,火逆呕苦、黄芩为正药。此药苦而色绿,故能入瞻。
黄芩专去气分之热,所以但凡腑热,皆有医者用之。李时珍因为有使用黄芩的亲身经,对黄芩去气分之热认识特别深刻,他记载了一个案例:有人素多酒欲,病少腹绞痛不可忍,小便如淋,诸药不效,偶用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遂止。这是根据《别录》所载"治少腹绞痛"的应用,是对因热气所迫致少腹绞痛的治法。从伤寒论的葛根黄芩黄连汤所含病机看,也是热气所迫而下利。所以中医讲"协热利"仅非特指腹泻下利,也可能会是少腹绞痛。
从神农本草经所记功效看,无不与"热"与"利"有关,伤寒论把它用在阳明与太阳合病导致的热迫大肠而下利这种情况十分符合本经药性。当然黄芩清热并不仅限于如此。
张锡纯对其药性的描述还是比较全面,且不离本经原旨:
黄芩味苦性凉,中空象肺,最善清肺经气分之热,由脾而下通三焦,达于膀胱以利小便。
色黄属土,又善人脾胃清热,由胃而下及于肠下利脓血,以治肠澼又因其色黄而微青,青者木色,又善入肝胆清热,治少阳寒热往来(大小柴胡汤皆用之)。为其中空兼能调气其气郁而作热者,皆能宣通之。无论何脏腑,为其中空又善清躯壳之热,凡热之伏藏于经络,散漫于腠理者,皆能消除之。
治肺病、肝胆病、躯壳病,宜用枯芩(即中空的那种,多为野生老黄芩)。
治肠胃病宜用条芩(即嫩时中不空者亦名子芩)
黄芩作为一味清热要药,古今历受医家重视,但使用过程中,药性与病证结合得最完美的莫过于张仲景了,其代表作为"葛根黄芩黄连汤"。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