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静山
当我们寄情山水,在旅途中留下足迹时。早已有人把相机当画笔,将山水拍成水墨画。
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择山居水,是许多中国人的向往。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到达。幸好我们能在画里,看见百里山河,万壑松风。
有一位摄影师,把地上、梦里、胸中的山水,用相机画成了画。
这位摄影师叫郎静山。第一次看见他的摄影作品时,许多人惊呼:这明明就是山水画!
郎静山
疏影横斜,渔翁撑着小楫,轻舟荡在水里。圆月洒下清辉,整个画面都笼上月色……照片透露出山水画的气韵。
这样的创意并不是天赋。在摄影人生中,他把自己的日子也过成了水墨画,用一辈子捕捉自然的美,又受到山水的召唤,一边感知,一边行走。
《枫桥夜泊》郎静山 1960
《烟波摇艇》郎静山 1951
对于曾经的郎静山来说,山水画最先在他心中种下美的种子。
1892年,他生于江苏淮阴的一个官僚家庭。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对绘画产生兴趣,少年时就能画出不错的工笔山水。而母亲则教他读唐诗等,写方块字。
《谿山新雾》郎静山 1943
在许多人以为照相是摄魂之术的时候,童年郎静山就看见了家中挂着的时髦东西——父母的结婚照。一张小小的玻璃湿版照片,足以让郎静山对摄影有了朦胧的概念。即使等他老去,都一直珍藏这张照片,回忆起自己开始走在前沿的日子。
郎静山父母新婚留影 1869 留云阁相馆
12岁时,他遇到了老师李靖兰,开始学习摄影、冲洗和晒印。1912年,完成学业的郎静山进入上海《申报》,成为中国第一代摄影记者。
郎静山
摄影技术在法国出世后,小小的照片,便能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传向世界。在与国外摄影师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跟自己看见的太不同了。
很多西方摄影家到东方来,多展现落后及令人难堪的部份,不少画面中,男人戴着镣铐枷锁,女人裹着小脚……其实,东方文化值得介绍的,多姿多彩令人向往的地方,并不在西方文明之下。
在他看来,“绘画逼真,若无生气,则貌似神离。”摄影既然更接近真实,有什么理由不向世界展现真实的美好呢?“凡是能够向别人述说自己文化的大好机会,我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金波泛筏》郎静山 1930
《蓬池晨曦》郎静山 1930
《临流独坐》郎静山 1933
虽然他作为记者拍摄了各种作品,但一直都没忘记自己热爱的国画,热爱的山河。所以他常常不自觉地将国画的构图方式运用到拍摄中。
“摄影为图画,绘画亦为图画,他们讲究构图的道理相同。”
“摄影是国际语言。我决定用这种最有力的国际语言,把中国山川之美,文物之博,道德之善,介绍展示给全世界。”
1981年郎静山应邀在法国阿尔国际摄影节举行摄影展
他拍的照片有留白,还有题字和印章,他用摄影往国画靠拢,但好像依然不一样。虽然摄影是摄影,山水画是山水画,但他在世界与中国之间,依稀看见了第三条路。
“我们要利用它,而不是跟在西方的科技后面跑,永追不上。”郎静山用着西方的技术,眼睛注视着相机,脑海中却念着国画的意蕴。
《晓汲清江》郎静山 1942
1934年,他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在英国摄影沙龙上展出,成为我国首个以“集锦摄影技术”表现中国画意境的摄影师。
这幅“画”中,远山层叠,没在雾里,像淡淡墨痕。而近处的树,好似用墨浓重,枝干遒劲,向上生长。
看起来,照片中的景物浑然一体,但事实上,奇峰和春树都摄于不同时空。
《春树奇峰》郎静山 1934
这便是他创立的“集锦摄影”,他用这种方式在胶片上作山水画。裁剪底片、再拼贴,还要在暗房中利用不同方式控制曝光程度。用现在的话来说,近百年前的郎静山人工完成了PS技术。
“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神的摄影工具,融合我国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摄影的真实和水墨的画意,融于方寸之间,在小小的照片中晕开,美不胜收。
后来,他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从制作小幅作品到巨作。
《百鹤百寿》郎静山 1990
《湖山揽胜》郎静山 1984
这是郎静山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在普通人眼中,水墨画中的常见意象几乎都齐了。右边的凉亭里,有一位老翁在远眺,云雾和山峦浓淡相宜。近一点的是奇松怪石,而远处漂着一叶孤舟,旁边是点点村落。
“集锦摄影”从取材、构图、曝光、接合、重叠都艰难,越靠后的环节若是出错,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更何况像《湖山揽胜》这样超过一米长的照片。
郎静山
郎静山女儿回忆父亲时说:“我小时候看见他在暗房里用蜡烛,将玻璃底片熏黑,冲洗出来就是白白的和尚的头。”有时他在破旧的暗房里工作到凌晨两点,照片漂水的一个多小时,就成了他和孩子们看外国电影的时间。
如果不是对中国水墨的美有一种执着,绝没有耐心完成这样的作品。每一处景致,在暗房里穿越时空,汇聚在同一张照片里。山不是山,而是郎静山对山水意境的感受、想象与重塑。
《花好月圆》郎静山 1950
《远山环绕亭可憩》郎静山 1975
《鹿苑长春》郎静山 1956
因为对书画的热爱,在郎静山众多朋友中,他尤其喜欢与书画大师们呆在一起。他喜欢张大千的胡子,所以张大千常常当他的模特。而且,还为齐白石拍过照。
张大千和郎静山
有人说,张大千常常冥思苦想,怎样将中国的笔墨与世界接轨。而郎静山是用照相机与感光材料,千方百计地弄出中国画的味来。
《松荫高士(张大千)》郎静山 1963
《云淡风轻(张大千)》郎静山 1953
也有人说,他不过是把扁舟、云雾、山峦、松柏、杨柳、月亮……这些元素凑在了一起,成为一幅看起来像山水画的摄影作品。有些生硬,也有些死板。
但不可否认,“集锦摄影”成为了他超越本国文化,让中国画意走向世界的方式。
《无车运斧》郎静山 1955
《蟪蛄爱草绿》郎静山 1955
虽说集锦摄影的关键在于剪接和拼贴,但如果没有好的初始元素,便不可能有好的成品,所以照相时的决定性瞬间非常重要。
刹那间,人的心思有变化,拍出的照片也不同。有时他看到天空的云朵,迫不及待想拍下来。再换个镜头,云又变样子了。晴时的云让人觉得软乎温暖。可能白天在车站送别了亲人,抬头便看见团云荡到此处又渐渐散开。
《华亭入翠微》郎静山 1986
《坐看云起时》郎静山 1934
摄影是静止的,恰恰是每一瞬变化的心思,才最奇妙。他看见山水、重塑水墨,感悟到了心思和智慧。但是变的是心思,不变的是山水。心中看见的山水,呈现在作品里,所以每张照片既有真实,又有诗意。
看山还是山,是你走过千山万岭后的归真,是你经历之后的从容,是你深知人生的风景不是外在,而是内心。
他说:“人要是没有觉知,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从不教训自己的孩子,而是要他们自己察觉所有的事情。他以孩子是否能自觉,来衡量他们是否成长。因为学会感知,就有体验,便用了充实的一颗心,切实地活了一遭。
《树影湖光》郎静山 1940
徜徉云水间,郎静山常常忘了自己的年龄。他在102岁时,还徒步登上了黄山。摄影似乎是他的健康之道。
一辈子沉浸在对摄影和水墨的热爱里,所以他过得平和又有趣。郎静山说:“再大的好,也没什么好。再大的坏,没觉得什么坏。我总觉得没关系,或者能做点事就很高兴了。”
郎静山
他说自己的人生哲学是:无所争,时时感谢人家对我的好。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山水的哲学。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每每看见他创作的画意摄影,便觉那一刻的时间定格了。我们穿过胶片进入了一个辽阔的境地,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
纵使这份感怀稍纵即逝,也会在生命长河里留下印记,提醒着我们,别忘了一边感知,一边平静。
郎静山
参考资料:
郎静山逝世25周年:以摄影挪移宋元山水里人的觉知与生趣 . 文学报
文字为极物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