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阅读:读书的顺序

春节期间,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尤其是大块的、未被打散的时间,正适合整本地看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安排阅读的计划。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阅读一本书的顺序问题。

大家可能会想:阅读一本书,不就是从头读到尾吗?其实不一定。
碰到复杂的书,光是从头读到尾,并不容易把握全貌,也不容易读出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和逻辑层次。这时就要用到一些其他的阅读顺序。

首先,之前我曾经说过【两轮阅读法】,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对复杂的、有难度的书,只读一轮,所得的印象有可能是模糊的,也有可能是碎片化的——只记得若干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两轮阅读法】。

第一轮阅读比较简单,就是从头读到尾,目标就是把整本书都读完。——这个目标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也是有门槛的:有些书很厚,要读完本身就需要时间和体力;有些书很难,读不懂则容易放弃。

而我的建议是:不管怎么样,都要设法读完。

如果遇到实在读不通的难点,可以先做好标记,跳跃过去,继续阅读。一来读书不至于中断;二来有些难点可能读到后面,再回过头看看,就容易解开。此外也是为第二轮阅读做好准备。

遇到比较重要的部分,比如作者重点探讨和强调的部分;或自己感兴趣想进一步深究的部分,也做好记号。

第二轮阅读首先就专注于上述种种标记:对重点部分,深加探究;对有问题的部分,再重新阅读和思考。有些内容,可能需要把书中前后章节中的相关部分放到一起看;有些可能还需要再查阅外部资料。

处理完这些标记之后,再把视野抬高,俯瞰整本书,去看它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层次。如果发现还有模糊的部分,再进入到相关章节,重新阅读,直到全部弄通为止。

如此,大体上可以说:这本书我读通了。

相比较只读一遍,【两轮阅读法】乍看起来好像费时更多,其实不然。因为第一轮阅读可以暂时放过不懂的部分,所以阅读速度反而能加快,而且还能有效防止因为感觉太难而放弃的问题。

到第二轮阅读时,重点处理标记部分,就缩小了范围,专注于问题,效率反而更高,阅读和思考也会更深入。最后纵览全书,将所读到的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并查漏补缺(也就是针对标记之外的问题部分,做专门处理),如此层层递进,效果也会更好。

不过【两轮阅读法】也只是一个大框架,落实到具体的书,根据书的情况,以及阅读者的不同目的、知识背景、阅读技术的选择等等,又会有许多的变化。说说我自己读书习惯中的一种吧。

我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角度(来自上面所谈到的第一轮阅读),抓取书中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对它们进行重组。

也就是说,这一轮阅读,不再是沿着作者的叙述顺序进行(当然,前提是在前面的阅读中,已经理清了作者本身的逻辑和叙述顺序)。而这时所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书中并没有完全、直接呈现出来的。

因为自己也写书、写文章,我就会知道,其实所写的内容在头脑中,彼此之间的关联是多维度的,复杂而交错。大家可以简略地把它想象成一个立体的复杂图形,当然实际的关联维度肯定不止三维。

可是,落笔去写的时候,因为书是一句句、一行行、一段段、一页页展开的,就必须从上述多个维度的存在中,拎出一条可以把想要写的内容串联起来的线路——但是,这并不是全貌,也不是唯一线路。

沿着写出来的这条线去读,把它读清楚,当然没问题。不过,如果你知道在这条线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多维度的内容空间,还能探索更多呢?这就是我喜欢去做的事情。

比如在讲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的时候,我就会把他所写的内容拆解开来,除了一层层地让大家看到各个章节的、参差多样的内容层次,还会谈到各个章节的一些内容片段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就处于作者的叙述维度之外的其他维度。

比如在讲陆羽的《茶经》的时候,我也会重组部分章节的阅读顺序。例如陆羽是先谈制茶工具、再谈制茶步骤与方法,从当时的茶人的角度,这当然是合理的顺序——先准备好工具,然后才能制作。

可是从如今的阅读者的角度来说,却并不容易理解:因为这些工具中的大部分,现在都看不到、也不可能用到了;而陆羽的制茶方法,现在也很少被使用。那么我们反过来,先了解步骤,再把工具填入其中,反而更能够去展开更具体的想象,形成理解。

所以大家看我的阅读课,会发现我不会沿着作者的叙述顺序去讲——这个顺序,大家用【两轮阅读法】奋力去读就可以了;而我要做的是,去探索这条线背后的、更多个维度的内容空间,并至少展示出其中的一部分。

因为,我的讲述也只是一条条的线,而无法完全呈现出我头脑中的内容全貌。不过,至少通过这样的示范,希望能让大家看到那多维度的内容,以及看到探索这部分内容空间的路径与方法。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