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圈子与讨论式阅读
读书可独可群
读书可独可群。古人也有“经传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清·张潮)”的说法。其实,不论经子诗集,还是数理化工,都应当既有“独读”,又有“共读”。
阅读是思维主体主动去获取语言、符号信息的过程。从外观看,“独读”时阅读者好像是静静的,其实内在是动态的,是信息在传递。思维本身就是动态的。外观静态能够维持、推动内在思维动态,使之处于活跃状态。被认为最高智慧,最佳思维品质的悟性,是思维动态处于最活跃状态下产生的,是思维质的飞跃。
但是,“共读”产生外在动态。良好的外在动态能促进内在动态活跃起来。这种“共读”动态就是多个个体接收同一语言符号信息,进行交流互动。我们谓之讨论式阅读,或论坛式阅读。
两种阅读交叉,“独读”指向内在动力,“共读”指向外在动力。
阅读需要外在动力与内在动力
和其他学习一样,阅读需要促进思维不断动态化的动力。阅读既需要内在动力,也需要外在动力。内在动力主要是智慧快乐、智性之美,指向探索;外在动力来自于他人的评价,肯定与否定,指向成功。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彰显自己。人是渴望被肯定、被认可的,也渴望交流。纯粹的外在动力往往是外在的肯定与否定,如对于分数的认定。而“内行人”的肯定或否定,就会有评价,就会产生交流,直抵智慧快乐,产生内在动力。
人是害怕孤独的动物,哪怕是哲人,也渴望同一层面、范畴的哲人作智慧交流。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人想单枪匹马去认识上帝的真理是不可能的,唯有由爱心维系在一起的总体的人群才能见到它。”
阅读需要互相交流进入启迪状态。交流、启迪,是外在的表现动力向内在的智慧动力延伸的过程。讨论,就是“由爱心维系在一起的总体的人群”互相交流。内外交互产生动力是学习的基础。
读书圈子与讨论的作用
这互相交流的人群就是读书圈,就是“共读”者。因为相同的“爱心维系”,思维在愉快的、可能是激动的交流情绪中飞跃,悟性不断。观点可能不同,但彼此互相砥砺,不论求异求同,讨论中的表达是阅读过程的组成部分。(附带说一下,这与法庭辩论有不同。法庭辩论以压倒对方为目的,而讨论阅读以压倒对方为手段,目的是探究真理。讨论式阅读可以为将来法庭辩论打下技能基础。)
读书圈是自愿选择,自由组合的,它不象班级是学校组合的,或电脑随机组合的。因此,读书圈的选择需要个体独立判断。
讲授式、讲座式教学对于拓展知识、开拓视野的确有好处。电视、网络也是快速的、大容量的知识仓库,让人长见识。从前强调不懂就问,如今问老师,问电脑网络什么答案都有,不懂就问其实是变相剥夺了自己的思考权,长期的讲授式、讨论式导致怵于写,疲于听的低效学习。
课堂有讨论,但课堂讨论的缺点是,人太多,四五十个人在讨论,往往沉默者多,被动者多,期待别人发言者多。最后大家期待着教师的正确答案。期待答案也是变相不思考。互动消失,思维产生惰性,就容易浮躁。
而读书圈里讨论,没有谁掌握标准答案,全在于大家自由发挥。为了寻找答案,学生们在脑中搜索着进行印证,可以查找某些名家、作家的观点,参考教师等其他人的看法。对发言的期待,使他们的查找充满着知识的热情。
真正引人思考的,总是找不到绝对标准的话题。找不到答案,又揪住不放,就是探索精神。独立思维就这样形成。
有时话题也可以中途变换,从历史的话题开始讨论,中途可能变成音乐美术话题,形成问题链条,知识系统。
由阅读内容、范围相近,志趣想仿形成的圈子,如前所述,由共同的爱产生的读书圈,有利于互相鼓励、支持,产生思想交流,精神碰撞,彼此沟通,抱团成长。话题的期待,材料的准备,讨论的较量,讨论过后的回味,以及由讨论形成的书友,阅读圈子,都会是阅读的正能量。“吵”出来的读书朋友,一定比“吃”出来的酒肉朋友知心。如同产业链一样,一本本书,一个个话题,一个个书友,连接成纵横交织的读书链。进入了这个链条,想不读书都难。
讨论式阅读、读书圈的联想
讨论式阅读是探索型学习。讨论式阅读是体验阅读。讨论是实践的预备。
讨论式阅读是有效阅读。它有时是闲聊式的泛读,甚至是脱口秀,满嘴跑火车,而更多的是思维大量投入的精读。
同学们讨论话题,就要“不礼貌”,不能谦语过多,不能和和气气,而要针锋相对,流露真情,展示理性化的激情美。那种老气横秋的,四平八稳的语气,是讨论的大忌。少来些“不是特别”的语气,多来些“我认为”,“我的观点是”这些自信的语气。
由此我想到古代那些才子们手摇纸扇,清风明白下,品茶论诗,那份悠闲与高雅。古代,读书是地主乡绅的奢侈活动,是一种有身份的贵族活动,是有闲者的高雅生活方式。他们在此培养其贵族生活趣味。现在,当生产力高速发展,有闲者逐渐增多时,阅读是我们生活质量、品位的体现。读书圈是高品位的团体,是国民素质的标志。在青少年中尤其要推广,以此抵制负面生活诱惑,不走玩物丧志之路。
或许,是教育在支撑着阅读世界,这个很遗憾,也有些欣慰。本应是阅读支撑教育,阅读促成教育。还好,教育、望子成龙还能找回一些阅读能量,实现一些由有识之士建构的积极理念。
教育是终生的。当自我教育成为支点,阅读圈子就是基石。
阅读,让自己优秀起来。讨论,让自己成为智者。
进入读书圈,把自己推向学问的轨道。
浙江省温岭市新河中学 江富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