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绍治疗干呕的几个方子
——中医秘方系列2022.7.10
一).干呕、哕逆
在医学术语上,干呕和呕吐有差别:
呕吐是指有呕出物,如能呕出食物、脓血、粪块、蛔虫等,都叫呕吐;如果病人只有呕的形态,也发出呕的声音,却呕不出什么来,或者有,也只是一些涎沫,这便叫作干呕。
干呕能呕出涎沫的,多是胃中有痰饮,治疗时要温胃,促使痰饮消散;连涎沫也没有的,治疗时和治哕逆(欲称“打呃”)相同。所以,本节把干呕和哕逆合并讨论。
(一)干呕吐涎沫
涎沫是胃中的水液,不能充分吸收,以致随着干呕而吐出。水液不能被吸收,大都由于胃寒,所以吐涎沫一般是采用暖胃药。
但是临床所见,吐出的涎沫也有不同。有的是水饮清稀,不黏不稠;有的却是满口黏液丝,扯不断,吐不掉,也吐不完。
前者寒而清,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运化开,以干姜为主药,如半夏干姜散就是。
后者寒而浊,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降下去,以吴茱萸为主药,如吴茱萸汤就是。
半夏干姜散(《金匮要略》):半夏、干姜各等份,水煎服。
本方就是小半夏汤把生姜换成干姜。生姜止呕的效果好,干姜温化水饮的力量大,所以干呕并呕出清稀水液的,用本方效果好。
吴茱萸汤(《金匮要略》):吴茱萸1~2g,人参9g,生姜18g,
大枣3枚,水煎服。
吴茱萸能温胃降浊饮,又重用生姜止呕散水,人参、大枣具有扶助正气、增强消除痰饮的功能。
(二)干呕、哕
干呕如果连涎沫也没有,就用不着温化水饮,只调调气就行了。实际这仅仅是胃痉挛,止住痉挛,就可以不呕,所以有时和治膈肌痉挛的哕逆相同。
譬如《金匮要略》中的橘皮汤,橘皮15g,生姜30g,只两味药,但橘皮能调气,生姜能和胃,所以不管是干呕,或是打呃,本方都有效。
但是哕逆和干呕,其病机有时并不相同,因此治哕逆除了上述的橘皮汤之外,还另有一些专方。
如《简要济众方》治寒呃,用丁香49粒,柿蒂27个,只两味药煎服。
又如《苏沈良方》治寒呃,用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炙甘草各等份,人参减半,共碾成粗渣,每剂1~2g,水煎服。这些方,都只治哕逆,不能治干呕。
从上面这几首治哕逆的方子看,哕逆症的病机是属寒属热的都有,治疗的药物有的偏热,有的偏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敛降与辛散合用。
试看:橘皮性降,生姜性散;柿蒂收涩,丁香辛散。敛降与辛散,其作用是矛盾的,但合用起来,又达到矛盾的统一,所以用于膈肌痉挛的哕逆症,一般会有良好的效果。
根据这个原则,古方还有些治哕逆的单方、效方,如伏龙肝配丁香就是。
此外,一些降性药,如代赭石、枇杷叶等,都可以用来治哕逆。
刀豆子一味,人们都推崇为治哕逆的特效药,就是因为刀豆子性降的缘故。
治哕逆虽然列举了以上一些简效方,但是促成哕逆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有时单靠以上几个方还不够,还要临证化裁,独出巧思。
譬如历来医籍的记载:有用活血化瘀法治愈的,有用消食药治愈的,还有用通利大、小便药治愈的。总之,遇到顽固的哕逆症,还是要请教医生。
一般来说,哕逆并不难治,但也不要太麻痹大意。中国古代医书《内经》就有“病深者,其声哕”的告诫。
的确,哕逆有的是在病情加重的危险期出现,所以重病人出现哕,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过于麻痹。
吴剑波微信号:fengshibingjianbo
朋友圈更多文章和视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