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功来自刘昆大师,刘师傅乃山西忻县人,号“筋经子”,师承四川成都易筋经高手郑红,专工“峨眉郑式筋经内易功”,很少外露,也未收徒,修炼自怡,萧然物外。编者幸由“燕青拳”大师梁世男极力保荐,得窥秘籍。
每练本功,两肋皆有清凉之感,身心非常愉快,不易疲乏;每遇困劳,一练本功,顿觉疲劳顿消,精力充沛;久练本功,内劲足,筋骨强,力气大,耐重击,断砖石,神勇无比。
注:本易筋经的“经”必须解释为“经气”等义,泛指经脉、内气等内在功劲修炼范畴,不能解释为“方法”或“经典”等,否则“内外相易,筋经兼修”无法讲通,学者要注意。
一、数息入定
两腿自然并拢,全身自然放松,头领意抖;双目前视,闭唇合齿,舌尖轻舔上腭;双掌轻轻垂放大腿外侧,为自然掌形;用鼻自然呼吸,意存丹田,默数36息次可停(图1)。
初练气息次数不宜过多,要渐渐增加,可先以12息,再24息,最后36息或更多。次数最好自定,不宜过拘。以下类同。
二、韦陀献杵
两腿自然分开,膝节不屈,即开步桩;两掌缓缓向正前提起,掌心皆向上,掌尖皆向前,五指自然分开,臂同肩高,两臂平行肘节微屈。两臂不宜全伸,全伸式散,则不易蓄劲练力而易筋经(图2)。
加附一图(图3)。
保持本式,意在双掌(如托铁杵),鼻吸鼻呼,要求匀、深、细、长,默数36息次可停。
初练时必感手累臂酸,可以适当减少息次数,功深后自然适应。
三、二郎担山
两腿成骑马桩;双掌变拳,缓缓向身体左右两侧平直伸开,拳心皆向前,拳眼皆向上,臂高皆同肩(图4)。
保持本式,意在双臂(犹如担山之重),鼻吸鼻呼,要求匀、深、细、长,默数36息次可停。
四、双手托闸
两腿自然并拢;两掌缓缓向正上托起,掌心皆向上,掌尖皆向后,五指自然分开,臂同肩宽,两臂平行,肘节微屈;头也上挺,眼上望(图5)。
保持本式,意在双掌(可意想双手托起千斤闸),鼻吸鼻呼,要求匀、深、细、长,默数36息次可停。
注:以上皆为静功,下为动式。
五、青龙探爪
1两腿变成骑马桩;双手握拳,置于腰际,手心皆向上,虎口皆向外;鼻中吸气,眼看前下(图6)。
2然后右拳变爪,缓缓伸向前下方,爪心向下,虎口向里,同时鼻中呼气(图7)。
3当爪抓开肘后,右爪再用力缓缓抓回(如提重物,爪上贯劲),抓回时吸气配合,抓后成拳,收回前位,仍握于腰际(图8)。
4然后再练左手,与右手动作、呼吸类同,自请参照(图9)。
左右相互轮流进行,各18次共36次可停。
六、穿云破空
1两腿并拢;双掌垂放大腿外侧,为自然掌形;用鼻吸气(图10)。
2当气吸好后,右掌(掌心向左,掌尖向上,五指并紧)缓缓向正上方直直伸起,意念手臂如枪,力穿云空,同时鼻中呼气,眼观右手;身稍左侧,头略左弯,左掌随之自然下沉,合势助力。此为右式(图11)。
3收落右掌,回归前始式(图12)。
4然后练习左掌。左式与右式相同,练如上法(图13)。
左右轮流练习,各18次可停。本式可以伸筋拔骨,活节通经。
七、力士推碑
1两脚开立,约宽同肩,膝节不屈;两掌置于两胸之侧,掌心向上,掌尖向前,虎口向外,五指适开,腕节平直;眼看前面,同时吸气(图14)。
2吸好后,即接着缓缓用力推出双掌,手臂内转,腕节挺起,变为掌尖向上,掌心向前;同时鼻中呼气,意想推碑一般,双掌动则石碑移,力大无穷,直到两臂平行、掌与肩同高、力满肘开时即停(此时气也呼好)(图15、16)。
再缓缓将双掌收回胸侧,如本式前始,收掌时配合吸气。
如此来回进行36次可停。久练本式,劲贯双掌,内劲剧增。
八、倒拽走牛
1右脚跨步,右腿弓,左腿蹬,成右弓步;双爪缓缓向身正前方伸出,爪位对肩,爪心皆向下,虎口皆向里;鼻中吸气;眼看前方(图17)。
2然后双爪用力缓缓向身后摆动,手如抓拽走牛之状(意念要简单真切,走牛即正在前行之牛),肘节不得弯曲,两爪贯劲,抓至腰后时停止,此时爪心向上,虎口向里,鼻中呼气配合,丹田合劲,目光炯起,咬牙紧口。此为右式(图18)。
左式与右式相反(图19、20)。
左右轮流练习,各18次可停。
注:本式又名“倒拽走牛尾”。常见的练式都叫“倒拽九牛尾”,本式却叫“倒拽走牛尾”,与众不同,学者注意,乃独门秘传。
练习时意想后拽走牛,手上必然意感强烈,增力更快,读者可以试试,绝不一般。
九、背后拔刀
1两腿直立,开与肩宽;双拳半握,肘节适屈,右上左下(也可左上右下开始),上拳拳心向里,拳眼向下,下拳拳心向外,拳眼向上,缓缓收至身后;头向左扭,鼻中吸气(图21)。
2然后,双拳缓缓用力提落转势,即不要忙着换势,而是先要上下展开双拳(如手拔刀用力),再变为左上右下(头缓右扭);鼻中呼气(图22、23、24)。
左右轮流练习,共36次可停(图25、26、27、28)。
本式如背后拔刀,一手握鞘,一手握柄。如此练法,可以拔筋扯筋,增易筋力,动作看似单调却暗藏妙用,亲临其境自得三昧。
十、虎坐鹤形
1两腿开步,距约肩宽(不宜窄于肩),膝节下蹲,即骑马桩;双掌向身前正下伸出,掌心向下,掌成八字(虎口撑开,拇指和四指分开如八字之形,四指并住),肘节微微有屈;眼向下看,鼻中吸气(图29)。
2气吸好后,双掌缓缓用力向上举起去(意念如举重物,如杠铃等),肘节不屈,至掌到头节正上为止,此时掌心朝上,虎口向里,两臂对肩;同时双腿也缓缓直膝,鼻中呼气,眼随手动变为向上(头部仰起)(图30)。
再屈膝落掌,回前始式。反复练习,来回进行36次可停,坚持为功。
注:本式好似杠铃抓举的起落动作,编者特意提醒一下,便于学者掌握要领。
十一、饿虎吞食
1身体向右,两腿前后分开,右腿屈,左腿蹬;双手爪形,指尖触地,掌心向下,虎口向里,肘节不屈,双臂平行;眼向下看(图31)。
2然后头部缓缓向前下落,如虎吞食猎物之状,肘节也随之缓缓弯曲;同时鼻中吸气(图32)。
嘴部近将贴地时,再度缓缓撑起双臂;同时鼻中呼气。此为右式。
初学者爪力和臂力不足,可以全手掌着地(图33、34)。
左式与右式方向相反(图35、36)。
腰部与腿脚配合用力。初练时下沉幅度可小些。动作不能过快,不能过猛,防止伤指。
左右轮流练习,各18次可停。
十二、前后折腰
1两腿直立,开与肩宽;双掌举起,掌心向前,掌尖向上,同时腰节向后缓缓折屈(折屈度自定,不可一下过大或过猛,防止受伤),头节上仰配合,鼻中吸气(图37)。
2然后再向前缓缓折屈腰节,头节下垂,双膝不弯;双掌下落,掌心向里,掌尖向下(或可触地);鼻中呼气(图38)。
如此反复练习,来回进行36次可停,坚持为功。
十三、挺头翘尾
本式俗名“两头翘”。
1两腿直立,开与肩宽;双掌交叉,五指环绕,掌心向里,肘节弯曲,置于胸前,不能贴身;眼看前方,鼻中吸气(图39)。
2然后上体前倾,身向前缓缓弯屈,膝节不屈,颈节挺起;双掌交叉下按;眼仍看前,鼻中呼气(图40)。
如此反复练习,来回进行36次可停。下按幅度随练功时间渐增,坚持为功。
十四、轻松散步
缓缓散步,感觉心意渐定、气息渐稳、身体渐复了,本功收式。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