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二十四式易筋经 转载

二十四式易筋经

赵子钞本

拳术之内功,以易筋洗髓二经为最精纯。洗髓一经,即本仙家伐毛洗髓之意,其高深奥妙,超乎一切武功,不易领悟,且其原本,早已失传。易筋一经,犹多传法,并未泯灭。易者换也,筋者筋脉也,易筋云者,盖言去其原本赢弱无用之筋,而易以坚强有用之筋也。易筋一经一说传自达摩,一说传自岳武穆,一说由张三丰复从而翻之而成。经儒释道各家阐发,融会贯通,而成各家调气炼丹之法。民国初期,经李景林、黄元秀等整理遂广衍流行,各门各派皆有承传。本博所刊之《易筋经》,系绵王志远师录自赵子钞本。其经分前后部,共二十四段,其前部十二段较易练习,为入门之秘诀,其后部十二段较为精奥,为成功之途径。拳友不妨试习之,以作拳技进阶之基础。

易筋经前部练法

此部练法,共十二段,每段各有其妙事,宜于清晨薄暮之时,空旷清洁之地,依法练习,周而复始,晨夕各三遍,一年之后,精神萎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劲力沛然,神完气足,洵有易筋换骨之妙,但须逐日行之,切不可稍有间断,若荒怠不勤,决不能剋期凑效。

第一段

面东而立,两足分开,相距肩宽,不丁不八。凝神调息,摒除杂念,鼓气于腹,毋使走泄。头部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住牙关,两目向前睁视,眼珠须定,不可稍有启闭。两手折腕昂起,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缓缓凸屈肘节,将手提起少许,至腰部稍下处为度。惟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桌踊身之状。略加停顿,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至极度后,停顿片刻,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行四十九度。此段为浑元一气之势,先天之象也。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矣,以下各段,皆为此式而化生。式如图一。


图一(正面)




图一(侧面)

(演练者葛杭君)

第二段

两足紧並,全身正立,鼓气闭口,突视昂首,与第一段同。两手屈指握拳,惟大指伸直,握拳极松,不可用力。握定之后,将拳移置大腿之前,掌心与腿面相贴,两拇指遥遥相对,略停顿之后,每手之拇指向上翘起,以至极度,同时其余四指,用全力紧握,而两臂之力,则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之提劲。略停片刻,两大指徐徐放下,余指慢慢松开,恢复原状,两臂则宜用提劲,使气力上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二。

图二(正面)


图二(侧面)
(图文不相符之处以文字为准)

第三段

正立如前,腿部运力下注,不使稍有松浮,头昂目睁,口闭牙接,鼓气腹中。两手大指先曲置掌心,余四指则紧握大指之外,两臂垂直,双拳置大腿两侧,掌心贴腿,拳背向外。上手之时,臂部並不用力,拳亦握得极松,略停顿之后,两拳缓缓握紧,至极度为止,同时用力于臂,使之下注,两臂挺直,使肘节突出,而气力易达于指掌之间也。略停片刻,徐徐矣住臂力,放松拳指,回复原状,如此一紧一松,行四十九度。式如图三。



第四段

全身正立,两足紧並,两腿之气力下注,以固底盘。两拇指屈置掌中,余指屈置其外成拳。两拳由前上举,平肩为度,掌心相对,虎口向上,两拳间距同肩宽,两臂宜直,上身切忌动摇,略略停顿,运力紧紧握拳,停顿片刻,将拳放松。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四。



第五段

全身正立,两足紧並,昂首睁目,闭口咬齿,凝神鼓气。两手握拳甚松,翻掌向外,徐徐从两旁举起,置于头之上面,掌心相向,虎口向后,肘节微曲,两臂离耳一寸。随两臂上举,两足同时殿起,两踵离地一寸左右为度。略停顿片刻,两拳握紧,两臂蓄力下挫,如拉单杠,作将身上收状,两踵同时再乘势上举,至极度。停顿片刻,两拳徐徐放松,收回气力,两踵亦缓缓放下,至离地一寸左右为度。如此一起一落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五。


图五
第六段

全身立正,昂首睁目,闭口鼓气如前。两手将拇指放在外面,余四指捲曲,再将拇指放于指节之外,松握拳。然后两臂从旁侧举起,掌心向上,至臂平直时,屈转肘节,引肱竖起,至拳面适对两耳,离耳一寸许,掌心则向肩尖,全臂成三角形。停顿片刻,将拳徐徐握紧,以至极度。小臂则用力向内折,大臂则用力向上抬,此皆係力行,不以形式。略事停顿,即徐徐放松,回复原状。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六。


第七段


两足紧並,全身直立,昂首突视,鼓气闭口如上。两手四指捲曲里握,拇指则扣手指节之外,拳握甚松。两臂由正前向上提起,至肩前成平三角形时,略停片刻,即运力于肱,徐徐向左右分去,至平肩成一字形为度,掌心向上,上身略后仰,待两臂分开后,两足尖徐徐抬起,离地寸许,同时两拳徐徐握紧,从鼻中吸入清气一口,吸之务尽,再将足尖轻轻放下,两拳缓缓放松,同时从口中吐出浊气一口,回复原状,如此行四十九度。式如图七。


图七(正)


图七(侧)

第八段

並足正立,昂首突视,屏息鼓气如前。两拇指曲转,置于掌心,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两拳由前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虎口向上,掌心相对,两拳之距离相距二三寸。随两拳之上举,两踵亦徐徐提起,离地约二寸,然后两拳徐徐握紧,以至极度,略事停顿,两拳徐徐放松,两踵亦轻轻落下。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八。


图八(正)

图八(侧)

第九段

全身直立,两足紧並,头正目前视,闭口鼓气如前。两拇指屈置掌心,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两拳从正前方,由下向上提起,提至腹前,随屈两肱,向上翻起,至当面为度,掌心向外,两拳面斜向鼻尖之两侧,肘臂屈成三角形,两拳相距约三寸,然后徐徐将拳握紧,以至极度。同时小臂用力向内翻转,大臂用力向前逼出,肘节则向后分引,各部同时运用气力,略事挺顿,徐徐放松双拳,收回各部气力,回复原状,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九。


图九(正)

图九(侧)
第十段

正立如前,两足紧並,昂首挺胸,睁目突视,闭口屏息,鼓气于中。两拇指屈置掌心,余四指握之成拳,握拳甚松。虎口贴腿,掌心向后,两臂由前举起,至肩平时,运肘力向左右两侧分去,与肩尖相平,同时两肱亦向上竖起,举直为度,此时两臂与头,成山字形,掌心向前,虎口向耳。停顿片刻,徐徐将拳握紧,以至极度。同时两臂向上托,如托千斤之势。两肘向外逼出,如欲使之凑合者。但皆用虚力,并非有形之动作也。如此停顿片刻即徐徐松手,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四十九度。式如图十。


图十(正)

图十(侧)

第十一段

全身正立,两足紧並,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两手四指屈置掌心,而以拇指握护其外,成极松之拳。运用臂肘之力,将拳上提,置于小腹脐轮之两侧,肘微屈,虎口斜对,拳面向下,掌心向内,拳距腹约一寸。略事停顿,四指徐徐紧握,以至极度,而两拇指用力上翘,愈高愈妙。两臂虽不作有形动作,但气力却须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钧重物。停顿片刻,拇指徐徐放下,四指徐徐放松,而将两臂之气力缓缓下注。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九度。式如图十一。


图十一(正)

图十一(侧)


第十二段

全身正立,两足紧並,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两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徐徐从前面举起,平肩为度,拇指在外,掌心向天,两手间距等同肩宽。两踵同时提起,离地二寸许。略停片刻,两手徐徐放下,两踵亦随之轻轻落地,如此行十二度。再举掌如前,手掌向上一抬,肘即向下一扎,同时两踵提起,再轻轻收回,恢复原状。踵落地后,即将足趾向上翘起,离地寸许,如此行十二度。式如图十二。


图十二(正)

图十二(侧)

易筋经后部练法

前部易筋经十二段,虽亦注重于气力相随,惟尤以力为主,刚多柔少,乃以力行气之法也。练成之后,虽可以气力相随,但欲遍及全身,流行于内膜而无所阻碍,尚难如愿以赏。欲达此种程度,须前部易筋经练成之后,再接续此后部。但亦不可入手即练后部。盖此步功夫,完全注重于运行气力于内膜,以充实全身之筋肉,而不在于增加实力。然实力不足之人,欲其气力运行,固不易言,即算能练成,其效亦是甚微。所以须先练前部,以增加实力,使与气相随,进而练习后部,于纯柔之中求运行之道,自易于入手,收效亦较为神速。故单练前部,不练后部则可。单练后部则不可。因单练前部,气力纵未能运行于内膜,然较未练时亦已增加数倍,而收身强力壮之效,即使不再进步而求其能运行于内膜,亦足以祛病延年矣。而后部专讲求运行之道,单单练此,毫无用处,所谓徒劳无功是矣。凡练内功者,不可不知。兹将后部易筋经十二段各法,列举如下,以便练习。

第一段

盘膝而坐,以右脚背加于左大腿之上,更将左脚从右膝外扳起,以左脚背加于右打腿之上,使两足心皆向上,此为双盘趺坐法。坐时身宜正直,不能有所依傍,而坐于木板之上。两手紧握双拳,四指屈转于内,而拇指护其外,放于膝头之上。双睫下垂,眼露一线,口紧闭,上下牙关相切,舌舐牙关之内,冥心屏息,周身丝毫不用勉强之力,惟精气神三者,用意想之法,而注于丹田。入手之初,决不能立时会合,惟如此凝思存想,日久自有功效。式如图一。

第二段

趺坐如前,身形完全不动,唯两手握拳之指,徐徐放开,以舒直为度。然后两臂缓缓从侧旁举起,掌心向上,举至肩平,屈肱内引,由头上抄至玉枕穴后面,掌心向前,大指在下,两手渐渐接合,十指交叉,而抱持头后,两手指掌根,适按于耳门穴之上,两臂呈三角形。抱持不宜有有形之力,头略后仰,胸稍前突,心意仍须注丹田。抱住头颅之后,停顿片刻,即提气上升,意想丹田之气,经过脐轮,上达心包,而过喉结,直至顶门,停留片时,由顶门向后转下,经玉枕穴由颈椎缘脊而下,过尾闾抄至海底,再转上回至丹田。

顶门之百会穴,实为首部要区,而脐下之丹田穴,实为内府宝库,气力上升,则贮于百会,气力下降,则归于丹田,一升一降,周天循环之道,一起一伏,阴阳造化之机。所以行此功夫,一切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勉强,且不可过于贪功。盖本乎先天之静穆,而致后天之生动也。练习以循环二次为度,然后将双手放开,握拳置于两膝之上,回复原状。式如图二。

第三段

承前式,将圈盘之腿,缓缓放下,略事休息,使腿部之筋骨,得以舒展,气血不至因为而壅阻。再将两足徐徐前伸,至腿部平直为度,两腿紧並,蹠直竖,足心向前,足尖向上,然后上身徐徐下俯,两手则从旁侧抄向前方,至足前时,交叉十指,环扣双足,两足用力向前伸挺,而两手用力向后引拉,腰背始克因之而紧张,丹田之气运于肩背腰股各部。行此功夫,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放开,回复原来之平坐状态。式如图三。

第四段

趺坐如前,宁神一志,注气于丹田。稍事停顿,两手即徐徐翻腕,掌心向外,然后两臂从左右两侧缓缓上举,至顶门上交叉十指,再将腕翻转,转入两臂而达于指掌。行此功夫一炊为度。然后徐徐将手松开,从两旁侧落下,运气下降,回复原状。式

第五段

承前式,将圈盘之腿,缓缓放下,略事休息,使腿部之筋骨,得以舒展,气血不至因而壅阻。再将两足徐徐前伸,至腿部平直为度,两腿紧並,蹠直竖,足心向前,足尖向上,然后两手由两旁侧之下面,徐徐移向尾闾穴之后,两手相合,交叉十指,将腕翻转,使掌心向正后方,两手背则紧贴于尾闾之两旁,不可稍有松浮。两肩头则用力向前逼出,兼向上耸,务使肩背部之筋肉,紧张异常,然后用意想之法,运用气力,充实肩背。行此功夫以一炊时为度,然后徐徐收回双手,回复原状。式如图五。

第六段

趺坐如前,将两手从旁移至前面,至脐下时,两手相合,交叉十指,翻腕向内,以掌心捧住少(小)腹,冥心存念,略定神思,然后运气由丹田而注于肾囊以活动睾丸。停顿片刻,提气上升,回归原处,作似欲将两睾丸吸入腹中之想。同时两手心,渐渐用力,略作向上摩起之势。略停片刻,运气注于肾囊,如此升降十二度,而功毕,式如图六。

第七段

趺坐如前,两手从少腹徐徐撤下,移向两股之侧,掌按于板上,拇指在内,指尖则向前面,不宜过分用力,但求能相贴合。心神既定,两臂徐徐用力下注,意欲将上身向上升起之状,惟並非有形之动作。同时提气上升,使充于胸廓,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再将气从原道降下,停于丹田,而两臂之力,亦同时驰松,回复原状。式如图七。

第八段

趺坐如前,惟将两手提起,然后徐徐向前移去,绕至两脚心之上,以左掌心紧按右足心,右掌心紧按左足心,均以中渚穴紧对涌泉穴,肘微两屈,臂部并不用十分气力,以手足两心贴合为度。稍事停顿,两臂稍用力撑柱,同时将气从丹田运行而出,使之抄左,转上绕右而下,回至丹田,在脐之四周绕圈,及肚子之上下,旁及前腰,如此运行九度为止。若为女子,方向相反。式如图八。

第九段

趺坐如前,右手在前面徐徐向斜上方屈肱举起,用手掌搭于左肩上,右掌心适按于肩窝穴上,五指则在肩后,肱紧贴于胸肋前面。然后左手亦从前面向斜上方徐徐屈肱举起,左掌心按住右肩窝穴,肱则紧贴于右肱之外侧,用力缓缓搿紧,而使其肩背之筋肉,紧张至极度。同时运用丹田之气,使之上升,而充实其背肩之内部。式如图九。

第十段

屈膝而跪,两腿紧靠,脚背贴板,臀部坐于小腿上面,尾闾则紧靠两脚跟,上身略后仰,头正目前视。稍事休息,两手徐徐从侧面抄至前下方,屈肱上举,至心窝旁两乳下为度,将两手掌轻轻按于肋上,两肘则略用力后引。按定之后,即将气上提,用意想之法,使之充满两乳房,停滞不动,历一呼吸之久,仍从原路使之下降,如此升降九度而止。式如图十。

第十一段

承前式,两手徐徐放下,至膝盖之上。右掌心按于右膝盖,左掌心按于左膝盖,拇指在内,指尖向前,两臂稍用力作撑拄之状,上身向后作倚靠之势,头则后仰至极度。心神既定,提气上升,经脐轮心坎等部而上起,至喉结而停留不动,使喉部充实,如此历一呼吸之久,将气下降,停滞丹田,亦经一呼吸之时,再运气上升而充注于喉结穴。如此升降九度,将上身徐徐坐直,头亦下俯,两手亦收回垂两侧,回复原状。式如图十一。

第十二段

趺坐如前,心神既定,两手移至前方,上下相向,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掌心相合。然后左掌自左而右,用力旋摩七十二度,再翻转两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用右掌之力,自右而左,用力旋摩七十二度。此时两掌心热如火发,即移贴后腰,先由外传内,旋摩七十二度,更由内转外,旋摩七十二度。此功夫毕,恢复第一段趺坐之势。式如图十二。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