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墨暄
来源丨十点读书(ID:duhaoshu)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意思是:往前看,看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看,也看不到求才若渴的明君。
有人说陈子昂这短短的两句诗,跨越了时间与空间,写透了世上怀才不遇之人内心的孤寂。
就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夸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言外之意,唐代诗歌的繁荣昌盛,就是从陈子昂才开始的。
可他的仕途却并没有因为满腹才华而扶摇直上,相反地,在他的人生之路上总是充满了异于常人的大起大落,十分艰辛。
时运不济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失去一切的同时也失去了重新开始的勇气,一蹶不振。
而庆幸的是,陈子昂总是能在每一次跌入谷底后,再次重振旗鼓,重新出发。
生活越泼给他冷水,他越是要在冷水中沸腾。
年少轻狂,但终究是要成长
唐高宗显庆四年,陈子昂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
作为一个任性的富二代,他从小就常常和一群富家子弟行走江湖、我行我素。
他们整日聚在一起,骑马仗剑,自以为是地以抑强扶弱为己任。
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陈子昂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还依旧不通古文诗书。
因为家里没有人能对他进行适当的约束劝导,陈子昂和他的狐朋狗友们在这种没有节制的自由里,逐渐开始任性妄为,打架斗殴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有一次,他在“行侠仗义”时用剑失手伤了人,伤者血流不止的样子让陈子昂不知所措,连手中的剑都变得异常沉重。
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甚至有一些人开始愤怒地指责他欺负弱者。
年少的陈子昂呆愣在原地,不知如何面对这些民众突如其来的指责。
这也让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
万幸的是受伤的人后来被救了过来,再加上有一个富豪父亲替他游走打点,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陈子昂回到家里以后,便开始反省自己。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的“行侠仗义”似乎是做错了方式,他意识到仗剑走天涯的自由是有条件的。
自由需要有规则的约束,不能一味地横冲直撞无法无天。
于是他慨然立志,决定弃武从文。
从此像变了个人一样,整日把自己关在房中,谢绝旧友,发奋苦读。
凭借自身的聪慧天赋和刻苦的努力,他用短短几年的时间便学涉百家,深钻经史。
从一个纨绔不羁的富二代变成了学富五车的优质少年。
豪掷千金,高调自我营销
在陈子昂21岁那年,他带上家里给准备的丰厚盘缠,本来自信满满地进京赶考。
可惜连续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
得知落榜后,陈子昂忧愤交加,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时看到有一商贩正在卖胡琴,一把看似普通的胡琴居然要价千金。
因为价钱实在贵得离谱,商贩周围聚集了好多看热闹的人。
考场碰壁的陈子昂想,既然自己背后没有资源引荐,那自己便创造资源,为自己撑腰。
于是,他灵机一动千金买下了胡琴。
并当场宣布,说自己明天会在宣阳里宴请宾客,所有酒肉一律免费,到时还会为大家演奏这把琴。
这一举动顿时在人群中炸开了锅,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全都放在了陈子昂身上。
第二天,宣阳里果然聚集了很多人,其中还不乏达官显贵。
只见陈子昂手捧胡琴,环视众人说道:
“我叫陈子昂,从蜀地来到长安,带着创作的很多文章,四处求告,却无人赏识,而这把受人关注的琴,其实也不过就是乐伎的技艺而已。”
话音刚落,他便用力将千金琴瞬间摔了个粉碎。
随后他又拿出自己的诗文,分发给了众人。
大家都被他的举动震惊不已,注意力也不自觉地被他的诗作吸引,在场人士纷纷争相传看。
宴会过后,陈子昂这个名字便传满了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都称他为“千金郎”。
后来,文明年初,陈子昂终于在第三次考试时脱颖而出,考中了进士。
有句古话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哪怕五十岁的人刚考中进士都是比较年轻的,而陈子昂却年仅二十四岁便中了进士,正式开启了官场生涯。
官场挫败 成就一身“诗骨”
在陈子昂中进士这一年,唐高宗李治驾崩,朝局的天秤越来越向武则天一方倾斜。
这位年少进士的文笔,洋洋洒洒条理清晰,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
不久后,陈子昂便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
这对于在朝堂中毫无政治背景的陈子昂来说,无疑是一次天赐良机。
一番接触后,武则天决定提拔陈子昂为麟台正字,并多次向他垂问政事。
谁说高调的文人都空有一腔才华却无处施展?
此时的陈子昂便以为自己遇到了懂得自己的君王。
当公元六九零年,武则天扫平一切障碍正式称帝后,陈子昂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手书《周授命颂》,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这位女皇的赞美之情。
遗憾的是,武则天却从未真正地看懂过他。
在女皇的眼中,陈子昂的用处其实也仅限于此,她自始至终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为她的统治歌功颂德的人。
所以武则天看不见陈子昂的内心拥有着怎样的政治热情。
对于陈子昂来说,这是一种被伯乐摔下马的悲哀。
后来,武则天逐渐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她开始重用酷吏,编造罪名打击政敌。
朝堂变得乌烟瘴气草木皆兵。
这时,陈子昂也彻底看清了武则天,“外有信贤之名,而内实有疑贤之心”,他的内心也随着这个发现而绝望。
即便后来被提升为右拾遗,他也丝毫感受不到开心。
一个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最终,时常提出反对观点的陈子昂,没能逃脱酷吏的魔爪,被抓入狱两年。
在狱中,他将满腔无法施展的抱负都化为了墨水,著名的《感遇三十八首》就是诞生在这个时候。
延续了六朝文风奢靡的壁垒,在他的笔下骤然坍塌。
陈子昂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被后世尊称为“诗骨”。
一腔热血 铸就千古孤独
通天元年,契丹族骑兵作乱侵犯边境,武则天决意派兵去镇压。
这件事让陈子昂被浇灭的赤子之心再一次激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报国之路,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出征。
陈子昂当时并不知道,这次战争也依旧充满了权势的味道。
武则天出动整整5万大军杀向营州,目的是为了让武氏家族在军中树立威望。
可武攸宜轻率而无将谋,根本不懂得领兵,在导致前军陷没后,直接命令全军驻扎幽州,不肯前进一步。
此时的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中担任参谋,他意识到这样屯兵不前的危险,便进谏武攸宜,主动请军出征。
然而这个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武攸宜,不仅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反而将他贬为军曹不准参与任何决策。
陈子昂的满腔热血顿时降到了冰点,燃起的报国之心被浇灭了。
从武的失败,让陈子昂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他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作《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后来黄周星曾在《唐诗快》中评价这首诗: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
有人说陈子昂一定是因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失意才将这孤独写透。
而实际上,陈子昂的孤独,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与众不同,更是因为这种孤独的本质是用一腔热血写就。
正如哀莫大于心死,曾经有多少热血,孤独里就有多少悲凉。
在从军失败后,陈子昂便决意辞官回乡,回到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起点,重新开始生活。
“既然人间荒唐世侩,那便山中作怪。”
回家后的陈子昂也的确过了几年潇洒肆意的快活人生。
只是后来父亲病故,陈子昂怀璧其罪,富裕的家产令歹人垂涎,不久他就被陷害入狱,死在了狱中。
回顾他一生充满磕绊的经历,人们在他的诗中读到的也都是失意后的落寞与孤独,仿佛他是一个整日愁眉苦脸的落魄者。
可实际上,他在每一次挫败后,都能有勇气选择重新出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智者却能找到千路万路。
就像《活着》当中所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能够替代的。
只要俯仰无愧于天地,所行无愧于心,便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作者:墨暄,挥墨淋漓 风和日暄。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十点读书”后台回复“转载”。
下一篇
流年相伴,以字相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