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北魏造像题记,书法史上瑰奇的一页

三国是一个纷争的乱世,自三国到魏晋、南北朝,这个长达三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地,硝烟未曾熄灭。但在如此兵连祸结、风云激荡的年代,艺术的精彩纷呈却尤为引人注目。

佛道两教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宗教艺术的兴盛,于是,寺院郁起,造像迭生。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各种石窟。

张相造像记

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全部开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列代均有修缮、新增。最早开工的是敦煌石窟,开凿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

30多年后,后秦政权在甘肃天水开凿石窟,是为麦积山石窟;北魏拓跋氏立国之初,就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到了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又在新都南麓开凿龙门石窟。

这四大石窟成了那个时代崇佛、信佛最直接的证据。原本,三国时期曹操曾有感于汉代立碑之盛,颁布了禁碑令,使得南朝书法多以法帖流传,以尺牍、书札等墨迹为主。如少数《吕超静墓志》《萧融墓志》等墓志石刻形式,也以各种方式转入地下。

慧荣造像记

北朝承汉遗风,碑版、墓志流传广泛,加之北朝佛教更进一步的兴盛,以建造寺塔和凿造石窟造像为功德,因此,造像题记、摩崖刻石、石经、石柱等石刻书法遗存丰富,自北魏至北周,数以千万计。

这些品种繁多的石刻书法争奇斗艳,绚丽多彩,成为自汉以来石刻书法的第二个高峰。造像题记以洛阳伊阙山龙门石窟的北魏造像题记为代表。现在已发现的龙门石窟题记有三千多品,其中半数以上是北魏时期的。

亻止寺造像记

清代中后期,书家为提倡魏碑,从数以千计的龙门造像记中,精选出北魏时期有代表性的二十种,合编为《龙门二十品》,其中《始平公造像记》《孙秋生造像记》《魏灵藏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等四种最为精妙,号称“龙门四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品。

北魏造像刻石行业的极其发达,仅从北魏立朝一百多年竟留下二千多方造像记中可见一斑。二千多方造像记中许多与《龙门二十品》迥异,有的与晋唐书法近似,这说明以造像刻石为业的多是汉人,且多是下层文人所作,不少石刻文字工匠参与其中又进行过二度创作。

有些作品就是由工匠直接凿刻而成,虽然缺少法度,却有率真之趣。相反,北朝墨迹留传很少,史籍中有书名的书法家也远远少于南朝。

王安定造像记

多年以来,《龙门二十品》出于何人之手,是刻手自书自刻,还是与行业中的书手合作而成,多数不得而知。但刻工于其中的创造是明显的:棱角分明、斩钉截铁的笔画,纯为铁刃大刀阔斧、不加修饰地凿出的。这些叮裆凿成的斩截利落的粗犷线条,有游牧民族栗悍之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风尚。

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刻工们的创造,写下了中国书法史上瑰奇的一页,给书法艺术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安定主为女夫闾散骑造像记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比丘惠感马为亡父母造像记

马振拜造像题记

比丘惠感造像

比丘惠荣造像记

比丘静度头造像

比丘尼法行造像

比丘尼法文法隆造像记

比丘尼僧達造像记

比丘僧安造像

比丘僧力僧恭造像记

比丘释法兴造像记

慈香造像记

党法端土资造像记

董方祖造像记

董僧智造像记

法行造像

法义兄弟造像题记

樊可憘造像

犯允造像记

佛弟子白造像

佛来鞠造观音像题记

广川王祖母太妃侯为亡夫广川王贺兰汗造像记

韩显祖等造塔像记

贺兰汗造像题记

黄石崖石窟造像

刘洛真兄弟造像记

逻阳主和道恭造像记

蒙显达造像记

清信女宋景妃造像记

汝南王修治古塔铭

沙门惠夸弟李兴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记

司马解伯达造像题记

松智静造像

宋景妃造像记

苏方成造像记

孙秋生造像题记

王史平吴造像记

王永安造像记

魏介媚光造像

毋丘俭纪功碑

孝昌侯阿仁造像

杨安族造像记

杨大眼造像记

杨元凱造像记

姚伯多兄弟造像

主魏桃树等造像

云阳伯郑长猷造像题记

张世安造像记

张思造弥勒像题记

张文义造像记

张元祖造像题记

赵化为亡父母造像

祖上僧敬等多人造像记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