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篇
一 引言
学中医,继遗产,登堂易,入室难。
三字文,文薄浅,撮精要,引玉砖。
治学道,贵恒钻,红与专,不可偏,
初浅精,继博览,多临证,积经验,
拜良师,勤而谦,承古训,续新篇。
二 中医源流
中医史,越千年,流与派,出一源。
有内经,及伤寒,本草经,金匮篇,
难经书,号经典,为后学,立规范。
汉华佗,外科专,曾创用,麻沸散。
王叔和,著脉经,廿四脉,始贯终。
皇甫谧,针灸通,专书始,甲乙经。
巢元方,病理寻,撰名著,源候论。
唐王冰,攻内经,注素问,释文行。
孙思邈,医理精,倡医德,千金名。
宋钱乙,儿科长,著直诀,多新创。
陈自明,妇科详,编精要,著良方。
金元时,四大家,张子和,主攻下;
主火派,刘河间;重脾胃,李东垣;
阴不足,阳有余,主相火,朱丹溪。
李时珍,本草专,著纲目,海外传。
杨继洲,钻针灸,集大成,详且周。
陈实功,外科精,详其学,阅正宗。
张介宾,重命门,著类经,擅温肾。
叶桂书,温热论,阐病机,研究深。
程钟龄,内科精,著心悟,切实用。
江笔花,医镜撰,脏腑纲,药类编。
释伤寒,有柯琴,独见解,犹创新。
活血家,王清任,逐瘀血,验于今。
以外治,疗内疾,独一家,吴师机。
唐宗海,血证论,汇通派,志革新。
张锡纯,出晚清,参西学,而衷中。
明清代,著作繁,医之宗,数金鉴。
解放后,倡继承,弃糟粕,存其精;
中西学,长并存。相结合,为立新。
1 中医将《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称为四大经典,为医家必读。也有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复原为《伤寒杂病论》,再加上《难经》,为四大经典者。
2 华佗,东汉末年人,古代杰出的外科医生,并通晓内、儿等科。《后汉书》等载,他创用麻沸散,进行全身麻醉后,做内脏手术。著述已佚,现存《中脏经》是后世托名之作。
3 王叔和,西晋人,其所著《脉经》内,整理列出二十四种脉象,使脉学系统化。
4 皇甫谧,西晋人,著《针炙甲乙经》,按部位分经,详列腧穴、主治、症状。
5 巢元方,隋朝人,著《诸病源候论》,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宋朝曾被指定为医生的必修课。本书较系统地对病状作了符合实际的描述及理论阐述,深受历代医家所重视。
6 王冰,唐代人,著有《素问释文》,对素问作了全面注释,其中对运气学说,尤有发挥。
7 孙思邈,唐代大医家,他不但有渊博的医学知识,而且刻苦治学,重视医德修养,所著之《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是我国较早的医学类书。
8 钱乙,是宋代的儿科专家,著有《小儿药证直决》。
9 陈自明,宋代妇科专家,著有《妇科大全良方》及《外科精要》。
10 在中医发展史上,将张子和、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称为金元四大家。
11 张子和,名从正。著《儒门事亲》,扩大了汗、吐、下三法的治疗范围。
12 刘河间,名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及《宣明论方》等。
13 李东垣,名杲。著有《脾胃论》等。
14朱丹溪,名震亨。著有《格互致余论》,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
15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在国外有很大影响。
16 杨继洲,著《针炙大成》。
17陈实功,著《外科正宗》。
18 张介宾,号景岳。著《类经》等,后辑成《景岳全书》。
19 叶桂,字天土。著《温证论治》,相传为门人辑成,以卫气营血、三焦,阐发外感温病的病机。
20 程国彭,字钟龄。著《医学心悟》,论述简要,选方切用,很有实用价值。
21江涵暾,字笔花。著《笔花医镜》,是一本较好的门径书,以脏腑为纲,对药物进行归类。
22柯琴,著《伤寒来苏集》,为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文献。
23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为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可谓活血化瘀之大家。
24吴师机,著《理瀹骈方》,是以外用药治内病的专著,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中,可称独树一枝。现已由李超等同志重编为《中医外治法简编》。
25唐宗海,著《血证论》,对气血的生理、病理有所研究。
26张锡纯,著《医学中衷参西录》。
27即《医宗金鉴》,是由清政府授意吴谦等编著的一部临床综合性医书。
三 医德
做医生,讲医德,真善美,是准则。
为人民,要全心,待病者,胜亲人。
语言美,行为正,忌粗疏,遵规程。
红与专,益求精,讲文明,树良风。
基础篇
一 阴阳
古哲理,寓阴阳,天地道,万物纲①;
水为阴,火为阳,阴阳说,形象彰②。
相对立,是其常,内外分,脏腑详③;
相依存,曰阴阳,阴内使,外守阳④;
阴阳说,互消长,此之消,彼即长;
互转化,阴和阳,极则变,反方向⑤。
生病理,寓阴阳,阴阳秘,体安康。
阴胜寒,热责阳,阴虚热,阳虚凉⑥。
诊治疗,细分详,里寒阴,表热阳;
热者寒,寒者热,阳治阴,阴治阳⑦。
① 《素问?阴阳之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③指阴阳是相互对立的。针对人体而言:内为阴,外为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
⑤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⑥即“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⑦即“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二 五行
古学说,唯物论,木火土,水与金。
互制约,相资生,常变化,时运动。
木火土,金水行,依次序,相资生①。
相克序②,木土水,火而金,依次推。
克太过,为相乘。若相克,相侮称。
五行说,万类本③,肝属木,火主心,
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君须分。
疗疾病,推五行,见肝疾,防脾病④。
培脾土,金水生⑤,壮水源,制火盛⑥。
五行说,古今沿,取精华,糟粕删。
①相和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②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③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故称五行为万事万物之本。
④即《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⑤即“培土生金”,也称补脾益肺。
⑥即“壮水制火”,亦指滋肾阴,降心火。
三 脏腑
言脏腑,心肺肝,脾与肾,五脏全;
大小肠,膀胱胆,三焦胃,六腑然。
心主神,血脉兼,开窍舌,荣颜面;
肝藏血,运化专,开窍口,华唇边;
肺主气,司呼吸,华皮毛,开窍鼻;
肾藏精,主水源,开窍耳,华发髯。
腐水谷,胃府先;藏精汁,少阳胆;
别清浊,小肠专,传糟粕,大肠权;
膀胱腑,贮小便;唯三焦,有争端。
气血和,津精盈,养脏腑,强功能。
四 经络
1手太阴肺经
太阴肺,起中焦,出中府,云门照,
沿上臂,内侧前,下尺泽,列缺现,
循太渊,过鱼际,拇指外,少商止。
2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起商阳,食指端,其位详,
循二间,合谷上,经曲池,肩峰藏,
过颈部,上面颊,鼻翼旁,止迎香。
3足阳明胃经
阳明胃,鼻外起,循目下,承泣始,
环口唇,过地仓,达天枢,膝下藏,
经三里,穿解溪,至二趾,历兑息。
4足太阴脾经
太阴脾,足大趾,起末端,隐白始,
内踝前,胫骨后,循三阴,冲门就,
沿腹胸,腋下寻,停大包,舌下尽。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起心间,上于肺,出极泉,
沿上臂,行尺门,循肘窝,少海舍,
向下行,经神门,止少冲,小指尽。
6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指旁,尺侧处,少泽藏,
绕腕骨,过养老,循小海,肩贞到,、
跨肩胛,过颧髎,耳屏前,听宫找。
7足太阳膀胱经
目内角,起睛明,上额顶,夹脊行,
过大杼,穿背仑,循八髎,殷门注,
下委中,越昆仑,终至阴,小趾寻。
8足少阴肾经
少阴肾,起小趾,出足心,涌泉始,
循太溪,过照海,上复溜,阴谷载,
达胸腹,正中旁,锁内端,俞府藏。
9 手厥阴心包经
心包经,起胸膺,出胁肋,天池行,
循上臂,内侧中,过曲泽,内关应,
经劳宫,掌心中,中指尖,止中冲。
10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起环指,指端处,关冲始,
上腕背,过中渚,三阳络,天井出,
循肩髎,沿耳后,丝竹空,眉外收。
11 足少阳胆经
少阳胆,目外角,起始穴,瞳子髎,
循耳后,下肩井,沿体侧,向下行,
经环跳,过阳陵,足四趾,窍阴停。
12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大趾端,大敦始,穿行间,
循太冲,上膝关,绕阴部,小腹转,
抵乳下,期门现,终止处,二肋间。
13 督脉
督脉起,小腹内,沿脊柱,上脊椎,
出长强,四腰椎,过命门,至阳随,
通巅顶,过百会,下神庭,龈交归。
14 任脉
任脉始,与督同,出会阴,正中行,
经曲骨,上关元,过气海,穿三脘,
经喉结,达廉泉,绕口唇,入眶沿。
五 病因
风火暑,湿燥寒,此六气,本自然,
过不及,皆为偏,正气虚,淫邪干。
风善行,性数变,百病长,万疾源,
常兼湿,挟热寒,犯上部,头晕眩。
火势急,性上炎,身壮热,口渴烦,
善动血,津液煎,减其势,必苦寒。
暑热邪,湿多缠,伤正气,损真元,
清暑淫,宜甘寒,助淡渗,并轻宣。
湿粘滞,性缠绵,头沉重,身困倦,
苔厚腻,别热寒,论治法,清温汗。
燥似火,其性干,口唇裂,咳痰艰,
宜清润,忌苦寒,分凉温,酌轻宣。
寒伤人,痛难言,头身冷,必畏寒,
乘风行,恋湿痰,除此疾,热剂餐。
七情郁,五志偏,与发病,素有缘。
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气下陷;
思伤脾,纳谷减;悲伤肺,气消散。
心神悦,体康健,多忧愁,助邪焰。
有饮食,与劳倦,如不慎,亦为患。
六 四诊
望闻问,不可偏,切脉象,四诊参。
望神色,形态颜,虚与实,粗略辨。
动自如,病轻浅;久卧床,病深缠。
瘦多火,胖多痰。面萎黄,血虚见;
面色白,气虚寒;面晦黯,责肾肝。
舌质红,内热燔;舌质淡,多虚寒;
舌苔薄,病轻浅;舌苔厚,湿浊痰。
嗅气味,闻声音,别疾病,曰闻诊。
发声重,多实证;体虚弱,语声轻;
神昏迷,语不清;言謇涩,风痰涌。
呼吸粗,实热属;呼吸微,虚证主。
新病哕,莫惊恐,久病呃,寿将终。
嗅气味,重二便,秽多热,腥属寒。
流清涕,多外感;涕浊热,名鼻渊。
十问歌,当熟念,察表里,问热寒;
辨虚实,当问汗;问头身,痛或安;
问饮食,预后辨;问口渴,别热寒;
问耳鸣,诊肾肝;问胸腹,痛证患;
邪属实,痛拒按,虚寒疼,喜热暖;
小便黄,大便干,里热证,已明显;
大便溏,尿清长,主虚证,内寒伤;
问旧病,用药参,问病因,十问全。
切诊巧,功熟练,细体察,指下验。
浮与沉,表里辨;数迟脉,辨热寒;
脉洪大,内热燔;脉沉微,气息奄;
紧如绳,主痛寒;弦如弦,病主肝;
细如丝,血虚见;弱如绵,主虚寒;
滑如珠,孕或痰;涩精亏,脉来难;
促代结,当细辨;反关脉,亦常见。
①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问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②促脉数而时见一止,主阳极;结脉缓而时见一止,主阴极,二脉均止无定数。代脉缓而时见一止,止有定数,主脏器衰弱。
七 八纲辩证
主八纲,表与里,寒热辨,虚实区,
阴阳统,前六字,诸辨证,此为基。
论表证,寒热兼,脉见浮,紧数变,
表热证,稍恶寒;寒象重,是表寒。
病在里,证多端,分虚实,别热寒。
新急实,素体健,脉实大,证象显,
毒瘀痰,常为患;久慢虚,老弱残,
脉虚小,行动难,扶正气,固本元。
里热症,不恶寒,身壮热,口渴烦,
脉洪大,苔黄干,溲短赤,便结坚;
里寒证,体畏寒,四肢冷,身缩蜷,
脉沉紧,舌质淡,五心热,口咽干,
脉数细,苔少现;阳虚证,常自汗,
四肢冷,形体寒,苔白滑,舌质淡。
八 脏腑辨证
脏腑证,当细辨,此略述,举要点。
心气虚,神疲倦,心动悸,并气短。
心血虚,唇舌淡,夜不寐,健忘兼。
心阳虚,肢体寒,胸痹痛,脉结代。
心阴虚,常躁烦,眠多梦,口咽干。
口舌疮,心火炎;神志乱,多责痰。
心血瘀,怔忡见,胸憋闷,舌瘀点。
肺气虚,久咳喘,形体瘦,甚盗汗。
肺躁咳,咯痰难;痰阻肺,涌痰涎。
脾气虚,食纳减,日渐瘦,身困倦。
脾阳虚,腹胀满,大便溏,舌质淡。
脾统血,红不全,鼻齿衄,或紫癜。
若脱肛,中气陷;肢浮肿,脾虚寒。
湿困脾,身困倦,头沉重,不思餐。
兼吐泻,肤黄染,脾胃经,湿热患。
肝郁痛,乳胁牵,久症瘕,脉象弦。
肝火炎,头晕眩,面目赤,口苦干。
肝阳亢,易怒烦,头胀痛,伴失眠。
肝风动,筋拘挛,卒昏仆,继偏瘫。
少腹冷,肝经寒;湿热重,发黄疸。
肾阳虚,必畏寒,伴浮肿,腰膝痠。
气不固,溲频短;气不纳,久咳喘。
肾阴虚,五心烦,耳失聪,视力减。
精不足,发育缓,齿发脱,孕亦难。
胃腑病,有诸般,气上逆,嗳腐酸;
实热痛,渴拒按;虚寒痛,喜揉暖。
大肠热,便结干;便稀溏,属虚寒。
膀胱热,尿赤短;频而清,责虚寒。
胆附病,病相连,多湿热,见黄疸。
九 卫气营血辨证
温病学,著专篇,卫和气,营血全。
卫分证,恶风寒,发热重,渴微烦,
脉浮数,红舌边,宜辛凉,银翘散。
气分证,里热显,四大证,为特点,
大汗出,大渴烦,脉洪大,白虎餐。
营分证,舌绛干,神烦躁,清营煎。
血分证,神昏谵,伴出血,发瘀斑,
犀地汤,安宫丸,临证时,酌加减。
十 治则
治则首,整体观,扶正气,保后天,
疗疾病,标本分,急治标,缓治本,
调阴阳,固根本,祛邪气,除病因,
虚则益,实则损,攻与补,宜酌斟。
正治法,性相反,寒则热,热则寒;
反治法,从治焉,热因热,寒因寒。
顺天时,参地利,时地人,各制宜。
方药篇
一 中药学
(一)概述
论药性,分四般,温和热,凉与寒。
寒则热,热则寒,疗疾病,不可反。
药五味,甘苦酸,辛与咸,甘附淡。
辛发散,甘补缓,酸敛阴,咸软坚,
苦泻火,通大便,淡渗利,涩同酸。
诸味药,有专能,入某脏,曰归经。
讲配伍,首七情;十八反,莫合用;
十九畏,不顺情;妊娠时,有忌用。
升与降,浮与沉,药作用,趋向明。
生药材,需加工,曰炮制,宜遵从。
煎服法,要求严,用药量,不可偏。
①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结合起来,说明某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一定的治疗作用,谓之归经。
②七情:前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把各种药物配合的变化,概括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加上单行合称为七情。
③十八反:乌头(包括草乌、川乌)反半夏、瓜蒌、白及、白蔹、贝母;甘草反大戟、芫花、海藻;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等各种参类及细辛、芍药(赤、白芍)。
④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⑤妊娠禁忌:妊娠期间对于作用强烈、毒性较大的药品禁用或慎用。
⑥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体内上下表里的趋向而言。
⑦中药多系植物的根茎或动物、矿物,用前必须加工,这一过程叫炮制。
(二) 解表药
解表药,医表证,味多辛,发汗功。
麻黄茎,发汗强,平咳喘,水道畅。
嫩桂枝,散寒凝,温心阳,水道行。
全紫苏,表寒除,理气机,安胎服。
荆芥穗,辛温性,炒止血,生祛风。
疗行痹,选防风,配荆芥,表寒宁。
川羌活,辛苦温,医痹痛,偏上身。
香白芷,医头痛,通鼻窍,排痈脓。
北细辛,温肾经,化痰饮,疗牙痛。
川藁本,上巅顶,味辛温,医头痛。
化暑湿,香薷用,辛微温,消水肿。
大葱白,善通用,散寒凝,轻解良。
川辛夷,木笔花,通鼻窍,效可夸。
生姜片,有专功,止呕恶,散寒风。
霜桑叶,苦甘寒,散风热,兼清肝。
泻肺热,桑白皮;嫩桑枝,功疗痹。
杭菊花,甘苦寒,祛风热,亦清肝;
野菊花,疗疮专,降血压,目赤选。
香薄荷,平肝胆,透隐疹,消腹胀。
升麻根,举下陷,透斑疹,牙痛痊。
牛蒡子,化热痰,透麻疹,风热散。
紫浮萍,味辛散,透疹毒,可发汗。
蔓荆子,医头痛,苦辛寒,疗目肿。
功解痉,粉葛根,煨止泻,生透疹。
北柴胡,清肝胆,升清阳,举下陷。
淡豆豉,味苦寒,解表证,除虚烦。
(三)清热药
清热药,多苦寒,里热证,当可煎。
生石膏,泻火专,除烦渴,牙痛痊。
肥知母,味苦寒,退骨蒸,润燥兼。
生山栀,利化胆,清三焦,兼除烦。
夏枯草,化热痰,消瘿瘰,止晕眩。
淡竹叶,除热烦,清心火,利小便。
嫩青蒿,味苦寒,退虚热,截疟专。
生地黄,滋肾肝,营分清,血分安。
黑玄参,医渴烦,疗咽痹,化热痰。
粉丹皮,肠痈煎,清营血,化瘀痰。
赤芍药,瘀血散,可凉血,偏清肝。
地骨皮,化热痰,退骨蒸,消肿兼。
犀牛角,大寒咸,清心火,散瘀斑。
川黄连,味苦寒,清心火,热痢蠲。
子黄芩,清肺专,医热痢,退黄疸。
川黄柏,清下焦,医热淋,带下疗。
龙胆草,清肝胆,熄热风,疗赤眼。
寒苦参,燥湿功,治室早①,兼杀虫。
苦秦皮,治痢疾,利湿热,医痛痹。
疗血痢,白头翁,清热毒,杀滴虫。
金银花,清喉咽,消痈肿,疮家专。
青连翘,苦辛寒,散风热,除心烦。
蒲公英,解毒功,兼利尿,疗乳痈。
大青叶,味苦寒,疗温病,热毒燔。
用其根,名板蓝,解瘟毒,腮肿散。
鱼腥草,味辛寒,治肺痈,热淋餐。
败酱草,辛苦寒,疗肠痈,医肝炎。
山豆根,味苦寒,抗癌肿,利喉咽。
嫩射干,专利咽,配麻黄,定咳喘。
味极苦,穿心连,医上感,能消炎。
草决明,其性寒,清肝胆,止晕眩。
虎杖根,苦而凉,解热毒,医烧伤,
排胆石,可退黄,老慢支,用单方。
有蚤休,重楼名,解蛇毒,消结肿。
半枝莲,疗癌肿,肝硬化,水臌证。
半边莲,治癌肿,医蛇伤,消疖痈。
闻喜树,有小毒,白血病,可内服。
有白花,蛇舌草,抗癌肿,少不了。
①窒早:即窒性早搏。
(四)温里药
温里药,祛内寒,大辛热,阳虚餐。
辛大热,制附片,能回阳,益火源。
川乌头,祛外寒,止疼痛,寒痹散。
上肉桂,辛热甘,疗阳虚,下焦寒。
论干姜,化寒痰,温脾肾,厥逆参。
吴茱萸,温胃寒,辛苦热,止呕酸。
高良姜,功散寒,温脾胃,腹痛痊。
公丁香,辛苦寒,降胃逆,温补肾。
小茴香,理气功,暖下焦,亦温中。
荜拨穗,可温中,降呕逆,止胃痛。
(五)泻下药
泻下药,多苦寒,疗湿热,除水患,
破瘀血,通大便,妊娠期,宜慎选。
川大黄,下实坚,破瘀血,宜先煎。
番泻叶,苦甘寒,通大便,当茶啖①。
言甘遂,味苦寒,逐水邪,散肿坚。
黑白丑,研末餐,治腹水,奇效显。
温下药,巴豆强,破寒积,消臌胀。
火麻仁,味甘平,润肠燥,大便行。
郁李仁,性和平,缓下药,利水肿。
①用番泻叶通便,可取~10克,以开水冲服当茶饮。
(六) 祛湿药
祛湿药,多平淡,通水道,利小便。
猪茯苓,均平甘,利水湿,猪苓显;
安心神,茯苓专,常合用,医水患。
建泽泻,味甘寒,泻肾火,利小便。
车前子,味甘寒,利水湿,化热痰。
飞滑石,暑热煎,利水道,热淋蠲。
细木通,味甘寒,能通乳,利小便。
薏苡仁,甘淡寒,排脓毒,湿痹专。
冬瓜仁,排脓痰,皮消肿,利小便。
赤小豆,甘平酸,排脓毒,消肿专。
茵陈蒿,味苦寒,利湿热,退黄疸。
汉防己,苦辛寒,医肾病,关节炎。
川萆解,苦平甘,除湿痹,膏淋痊。
言瞿麦,性平寒,破瘀血,石淋安。
扁蓄草,苦平兼,治结石,配金钱。
石韦叶,甘苦寒,通石淋,医肾炎。
金钱草,甘咸寒,石淋除,肿毒安。
海金砂,性寒甘,茎中通,石淋专。
冬葵子,味甘寒,能通乳,石淋煎。
广藿香,味香窜,辛微温,疗霍乱。
省头草,名佩兰,味辛平,疗口甜。
炒苍术,可以汗,苦辛温,治痿专。
白豆蔻,辛而温,健脾胃,除脘闷。
草果仁,可祛寒,功燥湿,截疟痰。
祛风湿,独活专,配寄生,诸痹安。
左秦艽,功两般,疗虚热,关节炎。
辛而温,威灵仙,通经络,止痛专,
化鱼骨,利喉咽,食道癌,亦可煎。
桑寄生,强筋腱,壮腰肾,胎动安。
五加皮,益肾肝,利水肿,风湿专。
宣木瓜,辛温酸,疗转筋,医霍乱。
嫩桑枝,性和缓,疗痹痛,解拘挛。
豨莶草,味苦寒,祛风湿,疗痹证。
苍耳子,辛苦温,治鼻渊,疗风疹。
白花蛇,善搜风,疗顽痹,亦定惊。
八角枫,药用根,疗痹痛,用酒浸。
(七) 止咳化痰平喘药
咳痰喘,病同源,治其要,重祛痰。
法半夏,化寒痰,味辛温,治咳喘。
制南星,燥湿痰,味苦温,疗风眩。
白芥子,平虚喘,味辛温,除痰满。
旋复花,辛苦咸,止呕吐,疗寒喘。
辛苦温,嫩白前,性不燥,医痰喘。
白附子,祛风痰,配蚕蝎①,疗面瘫。
北前胡,苦辛寒,散风热,化热痰。
苦桔梗,利喉咽,载浮药,肺痈痊。
川贝母,阴虚煎;浙贝母,化热痰。
全瓜娄,胸痹专;瓜娄仁,疗肺喘。
天花粉,味苦寒,清肺经,解胸烦。
葶苈子,辛苦寒,泻水肿,兼平喘。
淡竹茹,甘微寒,止呕吐,化热痰。
昆与藻②,化热痰,治瘿瘤,为其专。
苦可仁,味辛温,咳喘平,大便润。
炙紫菀,善化痰,配冬花,定咳喘。
枇杷叶,化热痰,止呕吐,医流感。
百部根,肺痨餐,甘苦温,灭虱显。
桑叶皮,味甘寒,泻肺火,利水兼。
马兜铃,味苦寒,清痰热,兼平喘;
青木香,胃疼专,药用根,血压减;
通经络,择天仙,果根藤,各有专③。
海蛤壳,苦咸平,清痰热,散瘤瘿。
①指僵蚕、全蝎。
②即昆布与海藻。
③三药是同一植物的不同部分,根名青木果,果名马兜铃,藤名天仙藤。
(八) 理气药
气滞证,痛胀满,其病变。肺脾肝。
论病因,有多端,气机畅,自可安。
广陈皮,燥湿痰,辛苦温,除胀满。
炒表皮,破气专,医食滞,血瘀餐。
枳实壳,苦微寒,化痰结,消滞满,
枳实速,枳壳缓,有专治,中气陷。
川厚朴,善除满,苦辛温,可平喘。
广木香,胀痛专,治痢疾,配黄连。
制香附,偏入肝,辛苦平,妇科选。
台乌药,温肾寒,少腹冷,痛可痊。
缩砂仁,胃痛专,呕吐止,胎动安。
香橼皮,佛手片,理肝气,可化痰。
大腹皮,消滞满,善行水,利小便。
广沉香,温肾寒,辛苦温,平逆喘。
薤白头,燥湿痰,配姜夏,胸痹安。
川楝子,味苦寒,理肝气,胁痛痊。
(九)理血药
血瘀证,较常见,活血药,诸痛蠲。
川芎穷,入肝胆,辛而温,头痛专。
言丹参,苦微寒,可安神,兼舒肝,
活血脉,冠心餐,月经病,常予煎。
益母草,辛苦寒,调经血,疗肾炎。
茺蔚子,可清肝,高血压,眼科选。
川红花,入心肝,辛而温,瘀痛痊。
桃仁泥,苦平甘,配红花,活血专。
有泽兰,利小便,调经血,功效显。
怀牛膝,益肾肝;川牛膝,瘀血散。
红苏木,消肿痛,疗跌损,医闭经。
五灵脂,瘀血散,心绞疼,有效验。
制乳没,止痛专,气滞消,血瘀安。
广郁金,辛苦寒,破瘀血,利肝胆。
片姜黄,入脾经,通经血,风痹安。
京三棱,破血专,蓬莪术,破气先。
穿山甲,通乳专,排脓血,痈肿散。
延胡索,辛苦温,功活血,滞痛斟。
鸡血藤,苦温甘,通经络,血瘀散。
干水蛭,咸苦平,逐瘀血,消瘕症。
苦微寒,炒虻虫,破症积,兼通经。
毛冬青,化热痰,通经络,冠心餐。
(十)止血药
止血药,有诸般,辨虚实,分热寒。
田三七,辛苦温,活瘀血,消肿斟。
土三七,名景天,可止血,医紫癜。
仙鹤草,性收敛,味苦凉,出血痊。
茜草根,苦性寒,凉血热,瘀血散。
槐花米,苦微寒,医肠风,止血便。
藕节炭,甘平涩,生化瘀,炒止血。
血余炭,苦而平,止血淋,水道行。
白及块,苦甘寒,医溃疡,肺痨餐。
侧柏叶,苦涩寒,功凉血,止血兼。
白茅根,味甘寒,止吐血,血淋安。
大小蓟,甘微寒,医赤淋,血色鲜。
温经脉,艾叶炭,疗腹痛,止血专。
苦涩平,棕榈炭,善止血,性收敛。
花蕊石,酸而平,能止血,化瘀肿。
炒地榆,苦酸寒,医烫伤,血淋安。
(十一) 芳香开窍药
开窍药,医闭证,多芳香,神志清。
雄麝香,消痈肿,开心窍,散瘀痛。
京牛黄,苦甘凉,解热毒,定惊狂。
香冰片,辛苦寒,善开窍,多入丸。
苏合香,善通窍,医冠心,中风疗。
(十二) 安神药
安神药,有二般,一曰镇,二曰安。
飞朱砂,甘微寒,功重镇,心神安。
生磁石,眼科选①,纳肾气,兼平肝。
琥珀粉,疗失眠,镇惊悸,石淋专。
广珍珠,甘咸寒,镇心神,善平肝。
有龙骨,涩平甘,煅固脱,生平肝。
又龙齿,性偏寒,只重镇,不收敛。
咸牡蛎,涩微寒,镇心神,宜生煎。
生潜阳,软结坚,煅收敛,止胃酸。
酸枣仁,偏养肝,安心神,疗失眠。
柏子仁,味平甘,益心血,润肠专。
炙远志,心神安,苦辛温,兼化痰。
夜交藤,入心肝,味平甘,疗失眠。
①生磁石可补血养肝,治疗眼疾。
(十三) 平肝熄风药
熄风药,内风专,平肝阳,镇痉兼。
石决明,咸微寒,平肝阳,止晕眩。
双钩藤,医惊痫,配天麻,疗晕眩。
明天麻,味平甘,止眩晕,善驱风。
羚羊角,味咸寒,解热毒,凉肺肝。
代赭石,味苦寒,配旋夏,止呕喘。
白僵蚕,辛平咸,散风热,疗面瘫。
地龙寒,医偏瘫,解热痉,定哮喘。
全蝎子,功入肝,味辛平,解痉挛。
(十四) 消导药
消导药,莫轻看,增食欲,体质健。
六神曲,辛温甘,善消谷,疳积蠲。
炒麦芽,味平甘,消面食,除胀满。
又谷芽,性和缓,消谷食,是其专。
鸡内金,味平甘,疗食积,石淋煎。
焦山楂,甘温酸,肉积消,瘀肿散。
莱菔子,辛平甘,善消胀,亦化痰。
(十五) 驱虫药
驱虫药,有效验,虫有别,药有专。
苦楝皮,味苦寒,善驱蛔,可单煎。
使君温,榧子甘,炒熟食,味美鲜。
南瓜子,驱绦专,配槟榔,效更显。
北鹤虱,苦辛平,消疳积,功杀虫。
钩蛔绦,用雷丸,煎失效,宜为丸①。
臭芜荑,辛苦温,医疳积,诸虫侵。
贯众根,杀诸虫,解热毒,止血崩。
独头蒜,可杀虫,解热毒,消痈肿。
①雷丸,多入丸剂,煎服影响疗效。
(十六) 补益药
补益药,虚证验,气血分,阴阳辨。
甘人参,补真元,微苦温,五脏安。
潞党参,平味甘,补脾肺,举中陷。
太子参,苦平甘,补肺脾,益肾肝。
炒白术,苦温甘,健脾胃,利小便。
绵黄芪,益卫阳,利水肿,托毒良。
怀山药,性平甘,肺脾肾,皆可安。
白扁豆,性温甘,暑湿解,脾胃健。
制黄精,味平甘,补肺脾,湿邪蠲。
粉甘草,甘而平,补中气,疗咽痛。
止咳喘,医怔忡,治溃疡,和药性。
大红枣,味甘平,益脾气,安心营。
熟地黄,微甘温,补心血,滋肝肾。
秦当归,辛甘温,善调经,又润便。
杭白芍,缓痉挛,益血分,阴分敛。
阿胶珠,味平甘,滋补阴,止血验。
蛤粉炒,清肺专;蒲黄炒,出血痊。
何首乌,苦甘寒,益精血,补肾肝。
生解毒,通大便,高冠心,可试验。
枸杞子,味甘平,益肝肾,疗目蒙。
肉苁蓉,甘温咸,温肾阳,兼通便。
壮肾阳,巴戟天,祛风湿,强筋腱。
菟丝子,养目肝,补肾脾,泄泻痊。
鹿茸片,甘温寒,生血精,益肾肝。
补骨脂,温肾寒,止久泻,缩小便。
炒杜仲,益肾肝,强筋骨,胎动安。
苦微温,川续断,续筋骨,崩漏专。
金狗脊,痹证蠲,壮筋骨,补肾肝。
沙苑子,功暖肝,固肾精,明目兼。
淫羊藿,辛温甘,壮肾阳,寒痹蠲。
益智仁,辛温兼,固肾精,缩小便。
骨碎补,骨科专,补肾虚,耳聋痊。
言仙茅,温肾寒,疗湿痹,腰痛减。
广蛤蚧,味平咸,补肺肾,专定喘。
胡桃肉,性温甘,壮腰膝,疗虚喘。
紫河车,即胎盘,补精血,益真元。
论沙参,肺胃安,北养阴,南祛痰①。
天门冬,甘苦寒,滋肺胃,除胸烦。
肥玉竹,味平甘,扶正气,阴虚餐。
鲜石斛,甘淡寒,入肺胃,津液添。
女贞子,滋肾肝,乌须发,疗晕眩。
生百合,甘微温,燥咳宁,心神安。
旱莲草,止血专,补肾阴,乌发髯。
败龟板,咸平甘,潜浮阳,益肾肝。
言鳖甲,咸微寒,生滋阴,制软坚。
①指北沙参偏于养阴,南沙参偏于祛痰。
(十七) 收敛药
收敛药,有诸般,止遗精,疗盗汗。
医带下,缩小便,久泄泻,皆可煎。
山萸肉,涩温酸,补肝肾,敛汗专。
五味子,温酸甘,入肺肾,疗咳喘。
止久泄,并敛汗,生降酶,医肝炎。
复盆子,酸温甘,可涩精,缩小便。
桑螵蛸,甘平咸,同复盆,功效显。
金樱子,性平酸,固肾精,亦缩泉。
乌梅肉,味平酸,可安蛔,涩肠专。
有诃子,肺气敛,生津液,润喉咽。
肉豆蔻,辛温兼,久泄止,腹痛安。
莲子肉,疗失眠,补脾肾,涩肠专。
芡实米,涩平甘,固肾精,久泻痊。
赤石脂,涩甘酸,止泄泻,崩漏痊。
白果仁,苦涩甘,其性平,专定喘。
乌贼骨,微温咸,止崩漏,制胃酸。
麻黄根,味平甘,功止汗,是其专。
浮小麦,味凉甘,止汗出,疗心烦。
椿根皮,苦涩寒,疗湿热,赤带痊。
(十八) 外用药
外用药,多外用,解热毒,功杀虫,
消息肉,定肿痛,化腐肉,新肌生,
敛伤口,出血宁,贴涂敷,吹点等。
制硫黄,杀疥虫,温肾阳,大便通。
飞雄黄,医蛇伤,治湿疹,疗疥疮。
毒性大,数水银,可祛腐,以重新。
有轻粉,灭真菌,可内服,逐水饮。
红白砒,为砷霜,祛腐血,蚀痈疮。
煅硼砂,甘咸凉,医赤眼,疗口疮。
炉甘石,消湿疮,退目翳,善止痒。
樟脑晶,配成酊,外杀虫,内止痛。
制明矾,味酸寒,功燥湿,杀虫癣。
蛇床子,治疥疮,杀滴虫,止阴痒。
孩儿茶,苦涩平,疗溃疡,止疼痛。
言血竭,可敛疮,散瘀痛,跌打伤。
大蟾酥,消咽肿,辟温疫,止疼痛。
大枫子,医麻风,疗疥疮,苦参充。
番木鳖,名马钱,有大毒,味苦寒,
止疼痛,再障餐①,用过量,肌痉挛②。
露蜂房,味甘平,可杀虫,疗痹痛。
斑蝥虫,治顽癣,医斑秃,有效验。
①指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本品有毒,过量可致肌肉痉挛,甚则死亡。
二 方剂学
(一) 概述
论方剂,数千方,仲景方,历代赞①,
诸名医,积经验,学配伍,是关健。
古组方,原则全,郡与臣,佐使兼;
今改为,主辅言,佐与使,亦四般②。
主治药,主病安;辅助药,协主兼;
佐主辅,兼证痊,有反性,并制监;
方使药,引经专,调药性,兼和缓。
遵原则,贵权变,味与量,常增减。
急用汤,缓用丸,易配伍,功异然③。
①张仲景号称方剂鼻祖,其配方原则受到历代医家的遵从。
②古代有君臣佐使,现改为主辅佐使。
③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常有变化,如药味的增减,药量的增减,改变剂型或配伍等。
(二)解表剂
病在表,法当汗,祛表邪,宜辛散,
表寒温,表热寒,表而虚,扶正添。
1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桂杏甘,解表寒,疗咳喘。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2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汤,芍药甘,姜枣引,营卫安。
桂枝9克,白芍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羌活汤,苍草防,芩芎芷,辛地黄,
解表邪,里热尝,兼无汗,头痛良。
羌活、苍术、防风各4.5克,细辛1.5克,川芎、白芷、生地、黄芩、甘草各3克。
4银翘散(《温病条辨》)
银翘散,桔豉甘,荆竹薄,牛蒡煎,
温病初,辛凉餐,解表热,此方选。
银花、连翘各10克,桔梗、薄荷各6克,竹叶4克,甘草5克,荆芥4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6克。水煎服。
5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饮,桔梗杏,甘翘薄,芦根用,
宣肺经,医风温,散内热,咳喘宁。
桑叶、菊花、杏仁、桔梗、连翘、芦根各10克,甘草、薄荷各3克。
6大青龙汤(《伤寒论》)
大青龙,寓麻黄①,添石膏,配枣姜,
功解表,兼除烦,身疼痛,躁无汗。
麻黄12克,生石膏24克,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各6克,大枣4枚。
①指麻黄汤。
7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逐饮方,麻桂芍,辛草姜,
五味夏,咳喘良,气管炎,可选方。
麻黄、芍药、桂枝、干姜、半夏、炙甘草各10克,细辛、五味子各5克。
8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杏甘,石膏汤,清肺热,咳喘良。
麻黄6克,杏仁9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18克。
9升麻葛根汤(《阎氏小儿方论》)
透麻疹,升葛方,配芍草,散剂良。
升麻、葛根、芍药、甘草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0克。
10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败毒散,外感方,兼体虚,用此汤,
柴芎枳,前胡羌,苓独草,桔梗党。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党参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三)清热剂
里热证,法当清,用苦寒,亦辨证,
虚者补,实者功,分卫气,别血营。
11白虎汤(《伤寒论》)
白虎汤,知石甘,加粳米,气分安。
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炙甘草3克,梗米15克;加人参名白虎加人参汤。
12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豉汤,疗虚烦,医黄疸,胆囊炎。
栀子、淡豆豉各10克。
13清营汤(《温病条辨》)
清营汤,犀地丹,银翘竹,玄麦连。
犀角1.5克,生地15克,竹叶心3克,黄连5克,玄参、麦冬、丹参各9克,银花、连翘各6克。
14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犀生地,芍药丹,清热毒,血分安。
犀角1.5克(锉末,冲服),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9克。
15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解毒汤,芩连襄,栀黄柏,三焦凉。
黄连、栀子各10克,黄芩、黄柏各6克。
16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
消毒饮,普济方,升柴薄,芩连僵,
桔陈甘,玄勃蒡,板蓝翘,解毒良。
黄芩、黄连各15克,陈皮、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3克,僵蚕、升麻各2克。
17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
活命饮,医疮疡,乳没银,归芷防,
陈草皮,花粉襄,山甲贝,皂刺尝。
穿山甲、白芷、天花粉、皂角刺、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防风、贝母、陈皮、甘草各3克,银花9克。
18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消毒饮,五味成,银野菊,蒲公英,
紫天葵,共地丁,解热毒,疗疮疔。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6克。
19香薷散(《和剂局方》)
香薷散,朴与扁,斛暑湿,粗末煎。
香薷20克,厚朴、扁豆各10克。
20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即清暑,又生津,斛麦竹,西洋参,
苦黄连,知甘粳,西瓜皮,荷叶梗。
西瓜翠衣30克,粳米、荷梗各15克,知母、甘草各6克,石斛、麦冬各10克,西洋参5克,竹叶6克,黄连3克。
21导赤散(《古今医方直决》)
导赤散,生地甘,木通竹,心火痊。
生地、木通、竹叶、甘草各等份。
22龙胆泻肝汤(《古今医方集成》)
泻肝汤,君龙胆,柴芩栀,归地甘,
车通泽,入肝胆,可降酶,退黄疸。
生地、黄芩、木通、柴胡各6克,龙胆草10克,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甘草各3克。
23泻白散(《小儿药证直决》)
泻白散,地桑皮,加粳米,肺热宣。
粳米15克,桑白皮、地骨皮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24清胃散(《脾胃论》)
清胃散,升麻连,生地归,丹皮煎。
生地、当归各3克,黄连6克,丹皮5克,升麻10克。水煎服。
25玉女煎(《景岳全书》)
玉女煎,胃火清,知膏膝,熟地冬。
生石膏30克,熟地黄15克,麦冬6克,知母5克,牛膝5克。
26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共秦皮,柏连入,医热痢。
白头翁15克,黄连6克,黄柏12克,秦皮10克。
27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蒿甲丹,知地黄,疗虚热,骨蒸康。
鳖甲15克,生地12克,青蒿、知母各6克,丹皮10克。
(四)温里剂
里寒证,法当温,益肾阳,厥逆斟,
脾虚寒,宜温中,通经络,散寒凝。
28理中丸(汤)(《伤寒论》)
理中丸,参术甘,干姜入,温脾寒。
党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10克。水煎服。
29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萸汤,参姜枣,暖肝经,温胃好。
吴茱萸10克,党参12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30小建中汤(《伤寒论》)
桂枝汤,加饴糖,倍芍药,建中汤,
温胃寒,医溃疡,加黄芪,效更彰。
饴糖30克,芍药18克,桂枝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枚。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
31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附干姜,救厥逆,回真阳。
制附子15克,干姜10克,炙甘草12克。
32真武汤(《伤寒论》)
真武汤,术苓姜,芍益阴,附温阳,
脾肾暖,水道畅,医水肿,体安康。
白术6克,制附子、茯芩、白芍、生姜各10克。
33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阳和汤,阴疽方,草芥肉,麻黄姜,
鹿角胶,熟地黄,鹤膝肉,流注良。
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烊化),白芥子6克,甘草6克,肉桂、炮姜、麻黄各3克。
(五) 泻下剂
里实证,当攻伐,峻逐水,缓润下。
34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枳硝黄,厚朴入,寒下良。
小承气,朴枳黄,有调胃,黄草芒。
大承气汤:大黄12克,芒硝10克,枳实、厚朴各15克。
小承气汤:大黄12克,枳实9克,厚朴6克。
调胃承气汤:甘草6克,大黄、芒硝各12克。
35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医肠痈,推此方,泻内热,首大黄,
破瘀血,,丹皮良,冬瓜子,桃仁芒。
冬瓜子15克,大黄、桃仁、丹皮、芒硝各10克。
36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温下方,附辛黄,泻寒积,便通畅。
制附子12克,大黄10克,细辛6克。
37 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仁丸,小承气,加芍杏,润下剂。
麻子仁170克,大黄130克,杏仁、厚朴、芍药、枳实各70克。依法制丸。
38温脾汤(《千金方》)
温脾汤,附干姜,攻冷秘,参草黄。
大黄、制附子各10克,干姜、党参各6克,甘草3克。
39十枣汤(《伤寒论》)
十枣汤,逐水饮,遂芫戟,各等份。
共细末,枣汤进,医腹水,疗悬饮。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0.5至1克,大枣10枚煎汤送服。
40舟车丸(《景岳全书》)
舟车丸,功逐水,军榔丑,戟芫遂,
木轻粉,青陈皮,肝硬化,腹水宜。
黑丑120克,芫花、甘遂、大戟各30克,大黄60克,木香、青皮、陈皮、槟榔各15克,轻粉3克。共为细末,水糊为丸。
41芦氏秘方(《中华内科杂志》1960)
肿半截,芦氏方,二丑粉,糖枣姜。
二丑、生姜、红糖、大枣。依法制膏。
(六) 和解剂
和少阳,疏气机,调肠胃,理肝脾。
42小柴胡汤(《伤寒论》)
小柴胡,芩夏甘,参姜枣,和肝胆。
柴胡12克,黄芩、党参各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4 枚,制半夏10克。
43逍遥散(《和剂局方》)
逍遥散,柴芍甘,归苓术,薄姜全。
柴胡、茯苓、当归、白芍、白术、甘草各15克,生姜10克,薄荷3克。
(七)表里双解剂
表证急,汗法驱,里证重,先救里,
若同病,表里医,既治表,又医里。
44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大柴胡,芩夏姜,枳芍枣,加大黄。
柴胡、枳实、制半夏、黄芩、白芍各10克,大黄6克,生姜12克,大枣4枚。
4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主葛根,芩连甘,痢兼表①,可煎餐。
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甘草3克。
①指痢疾兼有表证。
(八)祛湿剂
祛湿剂,主利水,化痰饮,避浊秽,
止泄泻,开癃闭,通淋浊,蠲三痹。
46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
正气散,首藿香,苓陈夏,术草襄,
腹皮苏,桔梗朴,解表邪,化湿浊。
藿香、茯苓各12克,苏叶、白芷、大腹皮、白术各10克,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各5克。
47 五苓散(《伤寒论》)
五苓散,猪茯苓,泽水桂,水道行。
猪苓、茯苓、白术各15克,桂枝10克,泽泻12克。
48 平胃散(《和剂局方》)
平胃散,苍朴甘,广陈皮,燥湿专。
陈皮、厚朴各10克,苍术15克,甘草6克。
49 茵陈蒿汤(《伤寒论》)
茵陈汤,治阳黄,生山栀,合大黄。
茵陈18克,山栀10克,大黄6克。
50 八正散(《和剂方局》)
八正散,通热淋,车前子,生川军,
栀滑草,萹瞿通,医结石,缓疼痛。
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栀子、木通、甘草、大黄各等份。
51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己与防,白术甘,祛湿邪,医肾炎。
防己、黄芪各10克,白术6克,甘草3克。
52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分清饮,萆薢名,菖乌药,草智苓。
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茯苓、甘草各等份。
53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独活君,寄生汤,归芍芎,干地黄。
参苓草,艽辛防,牛膝桂,痹痛康。
独活、秦艽、防风、芍药、杜仲、牛膝各9克,桑寄生18克,干地黄15克,当归、党参、茯苓各12克,川芎、甘草各6克,细辛3克,肉桂1.5克
(九)祛风剂
凡风证,内外情,外疏散,内熄风。
54川芎茶调散(《和剂局方》)
茶调散,川芎君,羌防芷,薄草辛,
散风邪,医头痛,或偏正,或巅顶。
川芎、荆芥、各12克,白芷、羌活、甘草各6克,薄荷、细辛各3克,防风4.5克。
55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医面瘫,白附子,蝎僵蚕。
白附子、僵蚕、全蝎各等份,为末。每服3克。
56小活络丹(《和剂局方》)
小活络,乳胆星,川草乌,没地龙。
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南星各180克,乳香、没药各90克。共为末,酒面糊为丸。每服3克。
57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钩藤汤,有羚羊,桑菊草,芍地黄,
竹茹贝,茯神襄,清血热,平肝阳。
钩藤、菊花、白芍、茯神各10克,竹茹、生地各15克,羚羊角、甘草各3 克,桑叶6克,川贝12克。
58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熄风汤,功镇肝,生龙牡,生龟板,
赭膝芍,玄冬甘,生麦芽,青蒿楝。
怀牛膝、代赭石各30克,生龙骨、生龟板、白芍、玄参、天冬、生牡蛎各15克,川楝子、生麦芽、青蒿各6克,甘草3克。
(十)润燥剂
内外燥,因而般,内滋润,外轻宜
59桑杏皮(《温病条辨》)
桑杏汤,栀梨皮,浙贝豉,沙参齐,
滋肺津,外燥宜,咳无痰,上感医。
桑叶、浙贝、淡豆豉、梨皮、山栀皮各6克,沙参12克,杏仁9克。
60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冬汤,夏参甘,粳米枣,胃热专。
麦冬18克,粳米15克,党参10克,制半夏5克,大枣4枚,甘草3克。
61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清肺汤,功养阴,生地芍,丹麦斟,
薄贝母,草玄参,疗白喉,乳蛾饮。
生地12克,麦冬、玄参各10克,炒白芍5克,甘草、贝母、薄荷各3克,丹皮5克。
(十一) 祛痰剂
祛痰湿,疗咳喘,止呕吐,舒胸脘,
消瘰疬,定晕眩,痰是标,求本源。
62二陈汤(《和剂局方》)
二陈夏,陈茯甘,和胃气,疗咳喘,
加枳星,名导痰,入枳茹,为温胆。
陈皮5克,制半夏5克,甘草5克,茯苓10克。二陈汤加枳实、制南星,名导痰汤;二陈汤加枳实、竹茹,名温胆汤。
63止嗽散(《医学心悟》)
止嗽散,桔陈菀,荆百部,草白前。
桔梗、荆芥、紫菀、白前、百部各600克,甘草30克,陈皮480克。共为末。每服10克,开水调服。
(十二) 消导剂
消导剂,化痞积,导食滞,畅气机。
64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丸,陈苓半,莱菔翘,焦三仙①。
山楂180克,神曲60克,半夏、茯苓各90克,陈皮、连翘、莱菔子各30克。为末制丸。另一方有麦芽。
①即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
65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曰枳实,消痞丸,参朴术,夏曲连,
麦芽曲,茯苓甘,加干姜,脾胃安。
干姜3克,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各6克,半夏曲、党参各10克,厚朴12克,枳实、黄连15克。
(十三) 理气剂
气分病,滞与逆,滞宜行,逆降气。
66越鞠丸(《贸丹溪心法》)
越鞠丸,气郁散,芎苍曲,栀附餐。
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各等份。为细末,水泛为丸。
67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夏厚朴,气方祖,苓生姜,并紫苏。
制半夏、茯苓各12克,厚朴、生姜、苏叶各10克。
68 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瓜蒌实,薤白头,除胸痹,加白酒。
瓜蒌实12克,薤白10克,米酒30毫升。
69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汤,芩甘冬,麻白夏,桑苏杏。
麻黄、白果、桑白皮、款冬花、制半夏各10克,杏仁、黄芩各5克,苏子6克,甘草3克。
(十四) 理血剂
血分病,瘀血溢,瘀当祛,虚补益,
止血法,疗血溢。活瘀血,兼理气。
70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硝黄草,桂加桃,成此方,祛瘀好。
桃仁、大黄各12克,桂枝、炙甘草、芒硝各6克。
7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王清任,倡逐瘀,四物备,桃红继,
桔枳草,柴牛膝,血瘀胸,久不愈。
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10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5克。
7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曰补阳,还五汤,内四物,去地黄,
桃红龙,芪四两,中风后,疗诸恙。
黄芪120克,当归6克,赤芍5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
73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槐花散,医肠风,止便血,枳柏荆。
槐花、侧柏叶、荆芥穗、枳壳各等份,为末。每服6克。
74小蓟饮子(《济生方》)
小蓟饮,治血淋,蒲滑竹,归通斟,
生地黄,草栀仁,清湿热,医尿频。
生地24克,小蓟10克,滑石12克,木通、蒲黄、淡竹叶各10克,甘草5克,藕节10克,当归5克,栀子仁10克。
(十五) 补益剂
论虚疾,分四虚,阴和阳,血与气,
各脏腑,皆有虚,当辨证,须留意。
75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补气方,四君先,茯苓入,参术甘。
党参、茯苓、甘草、白术各等份。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76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涵四君,龙眼肉,归枣仁,
芪香远,姜枣引,补心脾,崩带饮。
白术、龙眼肉、茯神、黄芪各30克,木香、党参各15克,甘草、当归、远志各3克,酸枣仁30克。
77 四物汤(《和剂局方》)
四物汤,归地黄,赤芍芎,血证方。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等份。加桃仁、红花,名桃红四物汤。
78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六味丸,药地丹,萸苓泽,益肾肝,
加桂附,温肾寒,加知柏,虚火安。
熟地28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钱。加附子、肉桂、即金匮肾气丸;加知母、黄柏,即知柏地黄丸。
(十六) 固涩剂
固涩剂,可止遗,敛虚汗,崩带医,
固脱证,止泻痢,标本顾,兼补益。
79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
玉屏风,芪防术,固表虚,自汗出。
黄芪18克,白术12克,防风6克。
80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固精丸,芡莲须,龙牡蛎,沙蒺藜。
沙苑蒺藜、芡实、莲须各60克,龙骨、牡蛎各30克。研末,莲肉煮粉糊为丸。
81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桑螵蛸,龟龙菖,茯苓神,远归党。
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茯神、当归、龟板各30克。为末。每次6克,党参汤调下。
82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
养脏汤,医脱肛,罂粟壳,蔻诃香,
归芍肉,甘术党,泄痢久,服之康。
白芍、白术、炙甘草、罂粟壳各10克,当归、党参各12克,肉豆蔻、肉桂、木香、诃子皮各5克。
(十七) 安神剂
神不安,责肝心,虚滋养,实重镇,
强身体,振精神,服此剂,安心神。
83朱砂安神丸(《兰室秘藏》)
安神丸,朱砂连,归地草,除热烦。
黄连、朱砂、生地、当归、甘草,依法制丸。
84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养肝阴,草枣仁,知芎苓,益心神。
酸枣仁15克,茯苓10克,知母6克,川芎、甘草各3克。
85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补心丹,归地玄,二冬味,参苓远,
柏枣仁,丹参煎,桔梗引,砂衣丸。
生地、五味子、当归、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党参、玄参、丹参、白茯苓、桔梗、远志,依法制丸,朱砂为衣。
(十八) 开窍剂
开窍剂,多辛香,分凉温,当细详,
凉开法,如牛黄,温开法,苏合香。
86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
牛黄芩,栀郁金,犀麝冰,连雄珍,
箔为衣,朱砂镇,解热毒,昏谵饮。
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山栀、朱砂、冰片、麝香、珍珠、依法制丸,金泊为衣。
87苏合香丸(《和剂局方》)
苏合香,沉丁香,术附诃,青木香,
犀荜冰,乳麝香,白檀砂,安息香。
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冰片、苏合香油、乳香,依法制丸。
(十九) 驱虫剂
驱虫剂,有效验,虫可去,痛随减。
88乌梅丸(《伤寒论》)
乌梅丸,安蛔方,辛椒桂,附干姜,
黄连柏,归与党,医蛔厥,下痢尝。
乌梅300枚,干姜300克,细辛、桂枝、熟附子、黄柏各180克,蜀椒、当归各120克,黄连480克,党参180克。依法制丸。
89驱绦汤(经验方)
驱绦汤,取槟榔,南瓜子,宜炒香。
南瓜子肉60~120克,槟榔片30~60克。先服南瓜子肉二小时后,服槟榔煎剂。
(二十) 催吐剂
涌吐方,吐痰涎。食毒物,存胃脘,
病情急,证凶险,毒涌出,体自安。
90瓜蒂散(《伤寒论》)
甜瓜蒂,赤小豆,豉煎汤,催吐奏。
甜瓜蒂、赤小豆各等份,为末。每次1~3克,用淡豆豉汤送服。
针灸篇
一 针刺学
(一) 概述
针刺术,简易法,治病广,疗效佳。
从止痛,到针麻,取穴准,众手法。
骨度法①,同身寸,一夫法②,拇指寸。
选体位,应适当,坐与卧,俯或仰。
选针具,应慎重,弯折损,切勿用。
针消毒,须严格,无菌观,牢掌握。
针刺法,多习练,捻与转,刮与颤③。
遇弯针,莫着急,顺方向,慢提起。
遇滞针,不慌忙,嘱病人,莫紧张。
先按摩,再针刺,肌放松,起针易。
遇折针,须冷静,急处理,手术应。
切注意,饥累饱④,禁针刺,要知晓。
妊娠时,宜谨慎,腰腹部,勿强针。
①骨度法又称分寸折量法。
②将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横指相当于三寸,称一夫法。
③指刮针法和震颤法。
④饥饿,过度疲劳,饱餐后禁止针刺。
(二)常用穴
1头面部常用穴
百会穴:头中央,疗休克,治脱肛,
卒中风,癫痫狂,夜尿症,针炙康。
印堂穴:两眉间,祛头风,鼻塞痊。
头维穴:在额角,入发际,五分找,
疗头痛,除晕眩,医目疾,亦可选。
攒竹穴:眉内端,散风火,眼病专。
睛明穴:内眼角,眼科病,取其疗。
太阳穴:头侧找,眉梢后,一寸到,
偏头痛,眩晕疗,眼疾患,亦有效。
听宫穴:耳屏前,诸耳病,必当选。
下关穴:切迹间①,凹陷处,颧弓边,
散风热,疗面瘫,医牙痛,临证参。
颊车穴:下颌角,前上方,咬肌到,
治口噤,痉挛疗,通经络,面瘫效。
迎香穴:鼻翼旁,宣肺窍,鼻病良。
人中穴:鼻中沟,疗休克,止儿抽②,
清神志,强腰脊,升血压,可选取。
颧髎穴:外眼角,直下颧,凹陷找,
医牙痛,解痉挛,颅脑术,针麻选。
地仓穴:口角旁,止流涎,功效长,
面瘫痪,或痉挛,神经痛③,亦可安。
医风穴:耳垂后,聋哑人,可针灸,
乳突痛,腮腺炎,面瘫痪,均可选。
风池穴:粗隆陷,与乳突,连线牵④,
除眼疾,散风寒,治眩晕,疗失眠。
哑门穴:颈椎间,一二椎,不可偏,
医聋哑,癫狂痫,进针时,要安全⑤.
①下颌关节切迹与颧弓之间。
②针刺人中穴能治小儿抽搐。
③三叉神经痛。
④枕骨粗隆下陷处,与乳突连成一线,风池穴位于连线中点。
⑤此穴深部接近延髓,针刺时要绝对注意安全。
2胸腹部常用穴
天突穴:胸骨柄,上缘窝,治噎梗,
祛湿痰,疗咳喘,平呃逆,失语痊。
膻中穴:两乳间,宽胸膈,解痉挛,
心绞痛,哮喘安,疗咳嗽,乳腺炎。
中脘穴:脐上量,整四寸,此穴藏,
和脾胃,气机畅,止呕吐,泄痢康。
天枢穴:肚脐旁,二寸处,穴位彰,
胃肠病,首其当,阑尾炎,热痢恙。
期门穴:六肋间,乳头下,横刺选,
肝郁滞,胸不适,黄疸作,皆可治。
章门穴:在肋端,十一肋,治呕喘,
助消化,退黄疸,降血压,胸闷宽。
气海穴:腹中线,肚脐下,一寸半,
疗虚脱,救厥逆,调经血,水道利。
关元穴:曲骨上,三寸处,此穴藏,
调经血,治遗尿,抗休克,阳痿疗。
中极穴:腹正中,脐之下,四寸整,
理冲任,调月经,疗遗尿,癃闭行。
3肩背要部常用穴
大椎穴:七颈下,两椎间,找到它,
善退热,咳喘佳,截疟疾,降血压。
肩井穴:亦好定,大椎处,与肩峰,
连成线,取正中,通乳汁,疗肩痛。
肺腧穴:三椎旁①,寸半处,肺疾长,
哮喘病,胸膜炎,鼻窍阻,肺虚痊。
膏肓穴:四椎旁②,脊柱外,三寸量,
医痨瘵,灸之当,扶脾胃,身心康。
心腧穴:五椎旁③,养心血,治健忘,
心绞痛,癫痫狂,失眠症,刺之良。
膈腧穴:七椎旁④,呃哕呕,是其长,
疗出血,胆道病,肺结核,食管痉。
至阳关:七胸椎,棘突下,此穴位,
疗背痛,医咳喘,除疟疾,退黄疸。
肝腧穴:九椎旁⑤,解郁滞,胁痛当,
调经血,视力障,疗失眠,入梦乡。
脾腧穴:十一椎⑥,运水湿,健脾胃,
助消化,消水肿,退黄疸,医臌证。
胃腧穴:十二椎⑦,畅气机,调肠胃,
治胃痛,消食物,医泄泻,止呕吐。
命门穴:二腰椎⑧,益肝肾,疗虚羸,
月经痛,生殖疾,针麻术⑨,选之宜。
肾腧穴:二腰旁⑩,治腰痛,血尿良,
补肾气,强腰脊,疗水肿,止梦遗。
大肠腧:四腰椎(11),肠道病,其有为,
止泻泄,下坠医,灸此穴,通便秘。
膀胱腧:二骶椎(12),膀胱病,可选配,
腰骶痛,膀胱炎,治遗尿,癃闭痊。
①肺腧穴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②膏肓穴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③心腧穴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④膈腧穴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⑤肝腧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⑥脾腧穴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⑦胃腧穴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⑧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⑨此穴是子宫并附件摘除、卵巢囊肿摘除时进行针麻的常用穴位。
⑩肾腧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11)大肠腧穴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一寸半。
(12)膀胱腧穴在第二骶椎下,旁开一寸半。
4 上肢常用穴
少商穴:拇指上,外一分,甲角旁,
咽喉痛,癫痫狂,轻点刺,即安详。
少泽穴:小指端,偏尺侧,甲外缘,
乳汁少,乳腺炎,退目翳,中风选。
中池穴:中指尖,救厥逆,镇狂癫。
后溪穴:小指侧,掌横纹,尽头得,
医癫痫,头项痛,截疟疾,消目肿。
中渚穴:先握拳,四五指,掌骨间,
医耳聋,手失用,治落枕,肩背痛。
合谷穴:虎口处,散风热,牙痛除,
疗面瘫,医鼻咽,善止痛,针麻选①。
劳宫穴:手握拳,掌心处,中指点,
医癫狂,疗中风,解暑热,止胃痛。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凹处寻,
疗失眠,医健忘,安神志,镇癫狂。
列缺穴:取桡骨,茎突上,头项主②,
定咳喘,口噤除,医咽肿,疗鼻阻。
通里穴:腕横纹,尺侧端,一寸寻,
舒郁滞,疗心烦,亦可治,呕与眩。
内关穴:腕横纹,上二寸,正中寻,
心绞痛,律不齐③,无脉症,呕呃逆。
外关穴:腕背部,两骨间,二寸处,
偏头痛,发热病,肩臂瘫,以通经。
尺泽穴:肘窝纹,偏桡侧,凹陷寻,
定咳喘,调呼吸,止咳血,降呕逆。
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五分寻,
退高热,截疟疾,降血压,止血痢。
肩髃穴:肩峰端,抬臂取,找凹陷,
通经络,散风寒,肩凝证,针之痊。
①合谷穴是颅脑手术、鼻腔手术、扁桃体摘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等常用针麻穴位。
②四要穴之一:“头项寻列缺”。
③心律不齐:包括中医的促、结、代脉。
5 下肢常用穴
环跳穴:转子孔①,联成线,分三定②,
腰腿病,神经疼③,身偏瘫,可选用。
风市穴:立正姿,手下垂,中指抵,
腿瘫痪,步履迟,下肢病,均可治。
殷门穴:腘窝连,臀横纹,正中间,
通经络,祛湿寒,腰背痛,下肢瘫。
血海穴:取髌骨,内上缘,二寸处,
调血经,降血压,荨麻疹,疗效佳。
犊鼻穴:髌下缘,外侧处,凹陷点,
利关节,消肿痛,除风湿,医痹证。
阳陵泉:腓骨头,前下方,凹陷留,
强筋骨,疗偏瘫,清湿热,利肝胆。
阴陵泉:胫骨髁,下凹陷,此穴得,
和脾胃,止泄痢,尿潴留,浮肿医。
足三里:犊鼻下,三寸整,将针扎,
医瘫痪,调胃肠,常灸之,体质壮。
委中穴:腘窝部,找横纹,中央处,
腰脊痛,热痉挛,下肢病,此穴选。
承山穴:腓肠肌,肌腹下,夹角取,
腿抽筋,疗效奇,腰腿痛,肛门疾。
丰隆穴:髌骨下,连外踝,中点查,
善化痰,疗咳喘,止眩晕,医瘫痪。
悬中穴: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
散风热,通经络,偏头痛,疗效获。
昆仑穴:外踝后,强肌腱,止筋抽,
医头项,腰背痠,疗足病,可催产。
太溪穴:内踝后,连跟腱,中点求,
强腰膝,疗喉痹,调经血,生殖疾。
复溜穴:太溪上,二寸处,穴正当,
疗肢瘫,止梦遗,清湿热,补肾虚。
太冲穴:足背部,一二跖④,凹陷处,
降血压,止晕眩,平肝气,消黄疸。
照海穴:内踝下,凹陷处,将针扎,
调月经,疗失眠,通郁滞,利喉咽。
内庭穴:足背选,二三趾,跖骨前⑤,
疗头痛,牙痛痊,肠胃病,热疾参。
公孙穴:足内侧,一趾基,取陷窝,
理脾胃,止呕吐,畅气机,湿热除。
至阴穴:小趾头,外侧端,甲角后,
头项痛,胎位偏,艾条灸,针宜浅。
足临泣:足背陷,四五趾,跖骨间,
偏头痛,乳腺炎,肝胆病,医之痊。
涌泉穴:足掌心,疗休克,止眩晕,
精神病,或癫痫,头项痛,利喉咽。
①指股骨大转子与骶骨裂孔。
②把两个部位连成线,为三等份,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界处。
③指坐骨神经痛。
④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
⑤内庭穴在二、三跖趾关节前方的凹陷中。
二 灸法学
(一) 概述
灸起源,火有缘,备急用①,是专篇,
施灸术,药源广,用艾绒,最理想。
其制作,简易行,卷艾炷,成锥形。
监证用,视病情,调气血,诸证宁。
灸治法,类多种,直接灸,效力宏,
刺激强,烧灼疼,散瘀滞,热力重。
间接灸,隔姜蒜②,火势弱,力和缓。
用艾炷,点燃熏,左右动,速度均③。
温针灸,烧针柄,其热力,达深层。
针与灸,选穴同,炙偏补,针偏攻。
施灸法,疗虚证,散风邪,并温经。
强身体,止疼痛,助阳气,有殊功。
①指《备急炙法》,宋?闻人耆年编。书中介绍了二十二种急性病证的灸法,并附有简图说明。
②艾炷不直接与皮肤接触,间隔生姜或大蒜片。
③用艾条灸时,艾条点燃后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可以象雀啄一样忽近忽远的上下移动,也可以左右均匀的移动。
(二) 灸治法常用穴
长行军,易疲劳,足三里,灸之消。
胃腕胀,食不行,灸中脘,转枢通。
鼻疾患,选迎香,宣肺气,功效强。
灸神阙①,止寒痢,可回阳,功独奇。
咳喘痰,取天突,常配穴,选肺腧。
低血压,虚脱症,灸素髎②,百会乘。
回阳气,疗晕眩,选气海,或涌泉。
胎位偏,莫急烦,灸至阴,可顺产。
①神阙穴即肚脐。
②素髎穴又称鼻尖。
(三)注意事项及禁忌证
禁忌症,要记清,详辨证,勿急行。
热性病,炎症期,高血压,均禁忌。
妊娠期,宜谨慎,腰腹部,灸之禁。
昏迷时,防烧伤,输氧时,防火殃。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