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津液代谢失常、内生五邪)

1.经络的气血逆乱可见

A.眩晕跌仆

B.咽痛目赤

C.咯血、衄血

D.腹部剧痛

2.导致心的阳气偏盛的主要原因有

A.邪热内郁

B.瘀血化热

C.劳心过度

D.五志化火

答案:1、AC2、ABD

津液代谢失常

01

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指津液亏损,脏腑组织失于滋养,表现一系列干燥枯涩征象的病理变化。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灼伤津液;二是耗失过多,如吐泻、大汗、多尿或久病耗津等;三是生成不足,如脏腑机能减退,津液生成不足。轻者,常见口渴引饮、大便燥结、小便短少色黄及口、鼻、皮肤干燥等。重则可出现目眶深陷、小便全无、精神萎顿。甚至大肉尽脱、手足震颤、舌光红无苔等。

02

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津液输布障碍,指津液转输、运行失调,津液停滞体内某些部位的病变。津液排泄障碍,指津液化为汗、尿的作用失调,导致水液贮留体内为患。津液的输布障碍和排泄障碍,均导致痰饮水湿形成,且两者常相互影响,导致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等多种病变。

03

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因水湿痰饮的形成,可因气滞而水停,而痰饮等有形之邪停滞,又易阻碍气的运行,故水停与气滞常常并见。

(2)气随津脱

指津液大量耗失,气失其依附而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如《金匮要略心典.痰饮篇》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3)津枯血燥

指津液亏损,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导致津液耗损,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而致津枯血燥。

(4)津亏血瘀

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血中津液大量亏耗,则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5)血瘀水停

指因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血瘀则津液不行,从而导致津停为水湿痰饮。

内生“五邪”

01

内生“五邪”的概念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自身由于脏腑机能异常面导致化风、化火、化寒、化燥、化湿的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内生“五邪”并不是致病因素,而是由于脏腑机能失调及精气津液代谢失常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属于外感病的病因。

02

内风

风气内动即“内风”,与外风相对,指脏腑精气阴阳失调,体内阳气亢逆而致风动之征的病理变化。凡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的征象,都是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

(1)肝阳化风

指肝阳偏亢,或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致肝阳亢逆无制而动风的病理变化。多由于情志所伤,肝郁化火;或年老肝肾阴亏;或操劳过度等,耗伤肝肾之阴,导致阴虚阳亢,风气内动。常见临床表现:轻者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额、眩晕欲仆,或见口服喝斜,半身不遂。严重者则因血随气升而发卒然仆倒,或为团证,或为厥证。

(2)热极生风

又称热甚动风,指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养,动而生风。常见临床表现: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搐、鼻翼扇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等。

(3)阴虚风动

指阴气虚衰,宁静、抑制作用减退而动风的病理变化。多见于热病后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气和津液大量亏损,阴虚则阳亢,抑制能力减弱,加之筋脉失之滋润,变生内风。临床可见筋挛肉瞩、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并见低热起伏、舌光红少苔、脉细如丝等阴气衰少表现。

(4)血虚生风

是血液虚少,筋脉失养而动风的病理变化。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致虚风内动。临床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此外,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03

内寒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退,阳不制阴而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以致阳气虚衰所致。常见面色苍白,畏寒喜热,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白滑润,脉沉迟弱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

内寒病机多见于心脾肾。阳虚阴盛之寒从中生,与外感寒邪之外寒的区别是:“内寒'的临床特点主要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的临床特点是以寒为主,多为实寒。两者之间的联系:寒邪侵犯人体,必然会损伤机体阳气,而日久可致阳虚;阳气素虚之体,易感寒邪而致病。

04

内湿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指因体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而致湿浊停滞的病理变化。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以致脾失健运,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

脾气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但脾气运化有赖肾阳的温煦,故肾阳虚亦易导致湿浊内生。其临床表现常因湿邪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湿邪留滞经脉之间,则见头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外感湿邪与内生湿浊常密切相关。湿邪外袭每易伤脾,困遏脾气,而脾失健运,内湿素盛之体,又易外感湿邪而发病。

05

内燥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指津液耗伤,各脏腑形体官窍失其滋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津亏,也可因热性病过程中热盛伤津所致。

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形体官窍,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舌上无津,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干少津;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另外,因气虚或气滞,津液不得布散而发挥滋润作用,也可导致内燥产生。

06

火热内生

火热内生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也各有不同。

(1)实火

①阳气过盛化火的“壮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②外感六淫病邪,郁而从阳化火。③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邪郁化火。④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日久化火等。临床多表现为壮热、烦渴、尿赤、便结、舌苔黄、脉数有力等。

(2)虚火

阴气亏虚,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化热化火,虚热虚火内生。一般说来,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的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火旺,多见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的火热征象,如虚火上炎所致的牙痛、齿衄、咽痛等。此外,气虚无力推动机体的精血津液的代谢,可致代谢迟滞或郁滞而虚火内生。

编辑:Jemma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