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当众讲话09:当众讲话为何害怕?

当众讲话有方法,可分三个阶段:讲得稳,讲得实,讲得妙,分别对应基本、进阶和高级。 讲得稳,首先要明确讲话的目的。当众讲话不是朋友随意聊天,一定会有目的,不仅有目的,而且目的性极强,即主题清晰,不发散,更不跑题。当众讲话的真正功夫是在讲之前,讲得好的前提是讲得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听众讲话的目的不一样,综合起来,核心有三类:第一类是让听众明白什么。比如领导对下属讲话叫部署,下属对领导讲话叫汇报,要告诉对方什么信息?哪些要告诉,哪些不告诉;哪些要重点说,哪些轻描淡写,在讲之前就要想清楚。第二类是让听众相信什么。比如领导对下属讲话叫教育,下属对领导讲话叫说服,目的都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说的话。第三类是想让听众下一步做什么。比如领导对下属讲话叫激励,下属对领导讲话叫争取,结果导向都是行动。讲话要达成的结果也可以总结为三句话:让不了解的人了解,让了解的人赞同,让赞同的人行动。即使不能让对方赞同,也要尽量争取,让反对者变得中立,让中立者变支持。当众讲话能够树立个人形象、展示个人风采,但要注意,它是当众讲话的副产品,不要以树形象、展风采为目的,否则会让听众觉得你显摆,有压迫感,甚至反感,结果不仅没有树立自己好的形象,反而留下了坏的印象。讲得稳,最需要克服的是恐惧感。有一个关于最恐惧的事情调查:74% 与陌生人聚会。70% 公开发表演讲。65% 当众被问及隐私。59% 见未来的丈母娘。53% 与权威人士对话。46% 求职面试。公开发表演讲排在第二位,比见未来的丈母娘、求职面试都紧张。还有一项调查显示:畏惧死亡的比例是28%,而怕当众讲话的是42%!当众讲话比死还可怕!所以你怕当众讲话是很正常的。为什么会怕呢?怕的是讲话吗?不,怕的是“当众”。它是人的本能反应。想想在原始社会,人一旦暴露在旷野,就有可能被野兽看到、伤害到,甚至被吃掉,所以人会尽量把自己隐藏起来。听课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坐在后面。按说坐在前面不用看别人的后脑勺,听课效果更好,是更有利的,那大家为什么往后坐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感觉在前面会暴露自己,会有恐惧感。前面的情绪管理专题讲过,任何情绪都有正面和负面双重价值,恐惧感也是一样。它能帮助保护自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面对恐惧,正常人会有三种反应:战、逃、僵。试想在旷野里遇到了一匹狼,你会怎么样?或者冲上去跟它拼了,或者撒腿就跑,还有一种可能是吓呆了,动不了了。僵,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据说在森林里遇到黑熊,只要装死不动,它就不会伤害你。因为动物的视力跟人不一样,有些动物只能看到活动物体,为什么青蛙跳起来吃蚊子那么准?其实是因为它看不到别的东西,只看到能移动的东西,没有干扰自然就准确了。对于当众讲话这件事情,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留下来“战”,克服“逃”或“僵”。恐惧能让身体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这样身体会更有活力,所以适当的紧张会让人发挥的更好。英雄不是不怕,而是敢于战斗。如何克服恐惧?在认知层面,有以下几点: 1.正确期待。对于当众讲话,一般人会期待自己讲得非常好、非常漂亮,但现实生活中完美是很少见的,尤其是没有经过锻炼和训练,第一次是很难做好的。就像一个人从未谈过恋爱,只谈一次就必须成功且白头偕老,这太难了。完美很少见,超常更稀有,“热手效应”、超常发挥是偶然现象,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上,要把期待放在努力上。正常情况就是发挥平平,准备了多少就发挥出多少,这才是正确的期待。有研究表明,“热手效应”是不存在的。研究者把NBA运动员连续投中三次之后的投中率做了统计,结果跟平均值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本质上还是得靠实力。 2.没有人知道你准备了多少。有些人讲完后感觉很沮丧,明明准备了10条,结果只讲了8条,感觉没有发挥到最好。其实没必要,因为听话的人不知道你准备了多少。有句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还有句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要想发挥好,甚至超常发挥,唯一的办法是更多地储备知识、更多地练习。 3.紧张时问自己:我为什么紧张?有一位心理医生去参加一个公开活动,上台之后一下子卡壳了,主持人说:“你稍休息一下,我们先进行第二项。”这位医生回到了后台,想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紧张?”是要得到别人的赞美吗?别人赞美对我重要吗?我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活动?我的目的是什么?这样一想,他再上台时心里就非常平静,恐惧感一扫而空。这就是理性的作用。 4.利他之心会增加心理能量,减少恐惧。什么叫利他之心?就是自己确信自己所讲对别人有帮助,这不仅会减少恐惧,反而会有热切的表达欲望,自己讲起来也更有动力、有激情、有感染力。 5.你关心的小差错、小遗憾,别人并不在意。脱口秀大会上有人嘴瓢说错了台词,自己不好意思地在台上转了两圈,按说这种情况是失败的,但结果大家对他的印象反而更好,觉得这个人不装,是个人。举一个国外的例子。一个叫阿斯托尔的人参加“创智赢家”,这是一个类似于“创业者大会”的电视节目,讲自己的创业项目,争取导师投资。他上台之后按错了遥控器键,结果屏幕上开始加载所有PPT页面,还出现了卡顿,长达10秒钟手足无措,还蹦出了一句脏话。这个视频在Youtube的播放量达到几十万。按说这是特别丢人的一件事,但超级富豪马克·库班当场决定出资15万美元购买了他30%的股份,日后还不断追加。后来库班接受采访时说:“我只记住了阿尔托斯的商业天赋,录制现场的出丑无关紧要。”大人物在台下根本不关心卡顿、说话磕巴、念错字等问题,他关心的是讲话的实质内容。年龄越大,越关心实质;年龄越小,越关心形象。台湾女歌手邓丽君晚年在法国用的记事本都不是当年的,而是把原来的日期划掉,写上当天的日期,在上面记事。是她买不起记事本吗?当然不是,是她已经不在乎这些外在的东西了。所以对自己讲话中出现小毛病不要往心里去,错了就错了,以后改就是了。以上是克服恐惧的“心法”。那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呢?且听下回分解。

你可能想看: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