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气,一化而为六,六气出入于大地,天气与地气交互,“令虚而生化”。问题是,天地之气何以候之呢?
先附录原文如下:
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一、帝曰:天地之气,何以候之?
天地之气,交互而相应,《荀子·礼记篇》讲:“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故天气与地气可彼此交互而侯。岐伯上文已明言太虚大气六入于地时,地气因应之以征兆,“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天之气燥,以地之气干候之,地之气干亦可逆推而侯天之气燥,余皆仿此可候而知之。
既然如此,黄帝为何还要发“天地之气,何以候之”之问呢?岐伯在刚才的应答中已经暗示了天地之气互候的道理了啊,难道黄帝是在问十二律吕“葭管飞灰”候气之法?或其它鸟占、云占、风占之法?
联系下文岐伯将黄帝之“候”切换为“诊”来看,黄帝之问的意思也就明晰了。《素问·六微旨大论》岐伯讲:“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天地之气升降不已,更相为用,人物居气交之中,因应天地之气,但本篇大论《五运行大论》岐伯刚才所言,只言物应,未及人应,见物而不见人。《灵枢·邪客》伯高讲:“人与天地相应。”人身应天地,原来黄帝之问的意思是说:如何从人身之变之化的角度来候知天地之气呢?
二、岐伯曰: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
岐伯这里对“天地之气”作了限定,局限于“胜复之作”,“作”为突然发作之意。此类天地之气“不形于诊”,但并非说所有天地之气皆不形于诊。如下图所示:
伯高的“人与天地相应”原则,岐伯也是认可的,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岐伯讲:“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此为天地正常之气形之于脉诊者,倘若脉气不应天地之气则为病,如岐伯所引《脉要》之言讲:“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为什么说胜复之作的天地之气不形于脉诊呢?张介宾注曰:“若气胜复之气,卒然而至,安得遽变其脉而形于诊乎?故天地之变,有不可以脉诊,而当先以形证求之者。如《气交变大论》曰应常不应卒,亦此之谓。”此注甚是。《素问·气交变大论》岐伯讲:“承天而行之,故无妄动,无不应也。卒然而动者,气之交变也,其不应也。故曰应常不应卒。”气交卒变,五星纬虚尚不能遽然而应变,更何况天地卒然而作的胜复之气之于人之脉气呢?是以岐伯讲:“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
“胜复之作”问题,请参看《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六气之复何如”的系列推文:
§39厥阴之复: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少腹坚满,里急暴痛,厥心痛。冲阳绝,死不治。§44太阳之复:水凝雨冰,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甚则入心,善忘善悲
三、《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此之谓也。
岐伯引用《脉法》中“天地之变,无以脉诊”之言而论证自己刚才的观点。
此之谓也。“此”代指《脉法》之言,“此之谓也”,《脉法》之言就是说的“天地之气,胜复之作,不形于诊也”这个道理。
天道六气讲胜复,地理六气讲承制,岐伯既然提到了“胜复之作”,则黄帝将接着对天道六气之间气疑而问之。
明日继续。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