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773~819)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笔锋犀利、老辣。
柳宗元虽然文章作得花团锦簇,仕途却并不通达。三十多岁时因为站错了队,不慎卷入了朝堂间的政争,圣天子一纸诏书就将其贬往兔子不拉屎的南方蛮荒之地。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在谪居地柳州,柳宗元彻底奠定了其在文坛的一哥地位,却在政坛上从此一蹶不振。
忧惧之下,柳宗元得了“脚气病”。
或者有人会因此发笑,脚气这有什么打紧,没去过香港的人多了,但不一样有香港脚吗?现代人得了脚气最多是奇痒、臭不可闻,柳宗元所得的“脚气”却是要命的疾病,与现在人说的“脚气”不是一个味,更不是一回事儿。
据隋代名医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候》的记载,古人得了脚气会有如下症状:“自膝至脚有不仁,或若痹,或淫淫如虫所缘,或脚趾及膝胫洒洒尔,或脚屈弱不能行,或微肿,或酷冷,或痛疼,或缓纵不随手气脚气,或挛急……”如果一旦耽误了治疗,或者遇上庸医误诊,“或肿或不肿,胸胁满,气上便杀人,急者不全日,缓者或一、二、三月”。如果救治不得当,快的一天之内就得交待,慢的生命也最多只余三个月。
香港脚
上世纪初,发生在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日本虽然惨胜,但日军死于脚气的多于战场牺牲者。可见,没有手气不要紧,脚气却是万万要不得。
爱惜羽毛、珍惜生命的柳宗元并不讳病疾医,知道自己得了脚气积极寻医问药。当地一个老中医一番望闻问切后,认为柳宗元气机不畅,营卫失和,身体免疫力下降,于是建议他服用“伏神”,可以药到病除。柳宗元拿了方子千恩万谢,立即亲自去照方抓药,“烹而饵之”。
云南茯苓
哪知道良药苦口不治病,柳宗元喝了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愈发沉重起来。柳宗元当即强自挣扎着,打上医馆来讨要说法。见有医闹登门,又是一位在职的官员,老中医诚惶诚恐,被柳宗元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也只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随着柳宗元回到他的家中一探究竟。
广西芋头
揭开药罐一看,老中医顿时叫起撞天屈来——原来,他开的“伏神”就是茯苓。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的菌核,寄生松科植物赤松树根之上,菌核内没有松树树根的,是茯苓;含有松树树根的手气脚气,称为伏神。茯苓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对治疗柳宗元的病很是切症。
然而,柳宗元买来的不是茯苓,却是当地随处可见的老芋头。柳宗元虽然读书多,却不识得药材,不懂装懂地进了一家黑店,那店主欺他是外行,随手拿了个芋头糊弄他。
据说,滥竽充数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有话要说...